搜索
年年柿事红的头像

年年柿事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7
分享

到底谁欺骗了谁

母亲的腰痛病又犯了,明天就来县城看病,父亲打电话说。

母亲在县城住了5天,治病总共花去1500多元,我没让父亲掏一分钱,谁没有老的那一天呢?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

母亲病情好转,在县城里住不惯,想回老家静养。

上车前,父亲说,你家饭桌上,台布下压着5000块钱,你们在城市挣钱不易,啥都要花钱买,又刚买了房,两个小孩上学开销又大。今年老天爷高兴,风调雨顺,光咱家东地的2亩中药材丹参,就买了5000多块钱,地里其他秋季作物收入的钱,我们平时都花不完。

这件事我一直守口如瓶,没给家里面任何人讲。

我这个人,有个坏毛病,平时闲着无聊时,喜欢看书读报,写点东西。妻一向“瞧不起我”,对我这一爱好“尖酸刻薄,指手画脚”,看书写字,能挡饿,能挡渴,还不如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呢。

这时,我会无情地“反击”她,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你絮叨什么,静心等待吧!

一天,我拿着一鼓囊囊的大信封,信封上赫然写着我的名字,名字后面有个大大的“收”字。

“我说面包会有的!看!面包来了!”我高举大信封,我终于在妻子面前挺直了腰板,彻底扬眉吐气了。

“仔细看看,我的小小说《谁欺骗了生活》在《小小说选刊》上过关斩将,获得了特等奖,奖金5000元,一个字2块多钱呢,真是一字千金呢,士别三日,这下该刮目相看了吧?”我得意忘形地在妻面前扬着手中的大信封。

妻的眼瞪得大大的,像牛眼,但她又不得不承认眼前的现实,那一张张带着毛爷爷头像的钞票。

打那以后,我看书写字时,妻对我比以前宽宏大度多了。

妻常常在彩云、彩凤面前炫耀那个大信封,看见了吧,你爸的字比金子还值钱呢,绿豆大的一个字,竟值2块多钱,那要是几千个字、上万个字,能买多少斤绿豆呢?好好上学吧!好好跟你爸学学吧!

一星期后,班主任打来电话,夸奖彩云、彩凤这一阶段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她俩来的早,去的晚,看书学习像发了疯、着了魔……

妻炒菜时,嘴都闲不住,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轻声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在她身后捂着嘴偷笑。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彩云、彩凤正往墙上贴奖状,我接到父亲的电话,村里宋江大哥的二儿结婚,请我回去吃喜酒。

在婚礼酒席上,我和乡邻王大爷坐一处,王大爷半年不见,苍老了很多。

这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席桌上,菜一上来,转眼功夫,已经风卷残云,盘盘见了底,碗碗只剩汤,桌桌人像是饿八天似的。

王大爷似乎读懂了我的眼神儿,低声细语道:“今年,咱村里人要过‘紧’日子了。”

“为啥?”

“为啥?!你还不知道?”

我更加迷茫。

“去年,邻村中药材丹参价格上了天,家家户户的腰包里鼓得冬天都不需穿棉祆。咱村人眼红了,哪家不种三亩五亩的?这下可又好了邻村,种子值价又钻上了天。每年,丹参还没有釆收,药材贩子成群结伴,在村里游来游去。今年可好,丹参凉晒得当柴烧,药贩子出价几毛钱一斤,物以希为贵啊!……”王大爷叹着气,“狗日的丹参,可把村里人害惨了!”

“今年,一亩丹参不是能卖2000多块钱吗?”

“谁说的?!那可能他家的丹参长在了金地银地上,村里二狗家的那亩长势最好的,才卖800块钱!”村里人讥笑着。

“你还不知道吧,前一阵子,你妈的腰痛得直不起来,在床上哼哼了两天,没办法到家里来借钱,我家地多,搁往年还行,可今年……凭着咱两家的世代交情,既然张开了嘴,我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空着手回去。”

“难道你家今年没种丹参?”

“种了,地里全种上了。”王大爷一脸的茫然。

“那……那……”

“后来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我给在西安打工的元春打电话说,你妈在地里干活,栽了一跤,腰硌在耙钉上,正在医院里治疗,看能不能打点钱过来,并让她千万不要回来,医生说是轻伤。这‘疯’丫头一下子就通过村里人用手机转账5000块钱。”

我知道,我家和王大爷家不是一般的交情,母亲经常讲,大灾之年,不是王大爷家的那半瓢红薯面,我哪能活到今天。

回到县城,我给西安的元春打电话,感激涕零,用这杆拙笔我真的道不完元春的大恩大德,望读者能够多多谅解。

元春听完我的解释,一头雾水,后来连说乡里乡亲的、客气了、太客气了。

其实,元春在西安打工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厂里效益不好,晚上,她就去摆地摊;白天,在操控机器时,犯困,生产出很多不合格产品,被厂里炒了“鱿鱼”。

借给我家的那5000块钱,是元春用手机里的“花呗”转给她老爸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