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娥江》的头像

《曹娥江》

内刊会员

散文
202408/12
分享

在传承优良家风中弘扬清正孝廉

在传承优良家风中弘扬清正孝廉

徐惠民

 

一、奏疏《弹劾奸相严嵩》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蒙古俺答率军来袭北京,掳掠动乱。皇上下诏要大臣陈述制敌之策,众人畏奸相严嵩专权缄口不语唯独学诗愤慨地说:“大奸栖国,乱之本也,乱本不除,怎能攘外患哉!”随即上疏,尽言严嵩及子严世藩累累欺君误国、贪赃枉法罪行。上疏说:“大学士严嵩,辅政十载,奸贪异甚,内结权贵,外比群小,文武迁除,率邀厚贿。请陛下罢斥严嵩父子,别简忠良,否之外患自无宁日矣。”肺腑之言,皇帝览本后一时颇为感动,但却又轻信方士陶仲文谗言,竟将学诗杖刑入狱,后削职为民,直至隆庆初年,冤案昭雪,严嵩父子被废,皇上重新起用为南京通政参议,不料未到任却病故,追封为大理寺少卿。

学诗是上虞忠心铁骨四谏士之一,曾在丰惠老县城有“四谏祠”。管溪徐族为纪念他和其他两位明清忠孝清廉封君,特在檀燕山下建“三忠祠”,传承忠孝清廉。

 

二、制定族规家训

徐学诗父举人子忱与聘君文彪共为族人制定了家规家训,使族人守规行孝知礼仗义。

家训:

敬天理

天理落在心中,不能昧着良心做伤天害理的事,做事要于心无愧合情合理。

忠国君

天下百姓是国朝臣子,应为国尽忠,为君尽力。做贪赃枉法、误国害民的不是好官,没有好下场。不守法纪,不纳公粮算不上好良民。

敬祖宗

祖宗是我生命源流,血脉相传,要报恩不忘本,逢节逢时,纪念先辈。

孝父母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父母有病理当奉陪照顾,父母年老更要及时周到,养老送终,尽子女孝道。

正心术

凡人要立心光明正大,清正廉洁,不要阴险狡诈,尤要忠厚老实办事。别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别人遇悲伤不可生庆幸奚落之心,善良待人。

莫小算

不要讨人小便宜,不要斤斤计较,要顾大局,做事要大方,大眼大量。

 

三、重庆堂和一门三进士

学诗的父亲是管溪徐族八世知州子忱,字世孚,号两峰,是下管十八堂之一的“重庆堂”派主,生两子,长名学礼,寓意是做人要学会礼义廉耻、清白为人,后官为光禄寺监事;幼子学诗,字以言,号龙川,明朝进士,通奉大夫,追封大理寺少卿。生三子,长子鸣望,学诗要儿子一鸣惊人,望其成龙;次子鸣旦,寄儿子晨冠早鸣,达旦光明;幼子鸣玉,要养成不平则鸣,清廉洁如玉。而他自己名学诗也是举人父亲寄予了厚望,不但要他看哥学礼的本分,也要他学精学通五经诗书,为家争光,为朝立功。

学诗不负父教一番苦心,在家教和塾师教导下,学文一笔流到脚,学做人,守家规。划一规矩,一是一,二是二,绝不马虎。

学诗不但勤学而且勤劳,他春里去掏笋,只掏自家笋,邻地的竹笋出到他家竹园,他却叫邻地叔伯自己去掏。秋里栗子熟了,别家孩子遍山去寻掉到地上的栗子,而他只拾自家山地的栗子。他牢记家规,是人家就是人家的,不能贪小利。

那年大比年间,学诗奉父命,拜别慈母去赶考,路过当年西山边的五经牌坊官道上的文昌阁魁星凉亭,入亭去拜文昌魁星,却发现在亭子的石凳上有一只黑布包,打开一看竟是白花花的一百两纹银,学诗左等右等不见来人认领,他怕耽误了功名时程,回转家中把银子交给父亲,又在凉亭上贴上“失物招领”布告,还写上他家的地址,那个客商到了县城丰惠客栈住宿,一发现丢了银子,慌得六神无主,连夜从原路寻到凉亭,自知难以寻得,却还是不死心,这官道上每天千人上万人落,就是撒一大箩也无影无踪了。他真的没想到等他赶到曾坐过的凉亭,竟有一盏灯亮着,灯右上方的墙上贴着一张失物招领布告。他看了万分惊喜,千恩万谢去学诗家认领。这位客商想拿出部分银子作为报谢,被学诗父亲婉言拒绝,因为这是家规。这位客商见他家有这样好的作为,被感动得上丰惠县城找到县令要求表彰,县令得知就亲笔写上“贤良方正”四个大字,亲自坐轿拜会举人子忱,说他教子有方。后学诗凭自己的饱学才华,一举考中进士。消息传来,县令再次来到学诗家庆贺。县令说:“学诗德才兼备,父子登科,双喜临门,庆贺再庆贺。”县令提出写堂匾“重庆堂”,对联为:父子登科重重庆,清廉报国人人敬。后子孙尔一曾孙言达中进士,有一门三进士赞。

 

四、忠孝清廉的管溪天地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下管镇是管溪徐氏后裔七百多年的开发繁衍之地。从一世祖徐桂岩由奉化联山驿马站三迁到下管定居就崇尚孝廉礼义,耕读文化。下管从明朝到清朝,这个古老的小集镇就出过光裕堂阴封诗赋状元徐子熙,历史记载他对后母十分孝敬;御赐五经牌坊聘君贞晦公;被蛮夷称为“徐夫子”的同德堂主徐文彪;文官拜武帅的宏远堂徐文龙;有冒死直谏的清廉护国重庆堂徐学诗;有忠心义胆,不吃清朝饭,宁可饿死的明末名臣徐复仪。

在管溪徐氏宗谱卷四中,在明朝洪武三年就规定:诏书非科举中举人者不得为官,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当时有内阁宰辅者十九人。进入科目表人系皇上征聘聘任有进士二十人,会试副榜四人,正榜一人。中举举人四十一人,副榜十三人。有选入恩贡五人,选贡三人,岁贡十四人。而被誉为孝子的,除了为官的、中秀才的,更有平头百姓。管溪的耕读文化培养了孝亲敬老的好乡风,在明清直到现在五经世家孝子贤孙相继不衰。

下管建有十八堂、三忠祠。而管溪十八堂,堂堂留青史,檀燕三忠祠个个执孝廉,而其中的重庆堂更是名声在外,三忠祠中他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古县丰惠的四谏祠中他是其中铁骨谏士。他备好一家杀身之祸,带棺材到京,上殿冒死直奏,赢得了“明朝首谏”之尊称。

清泉喷薄润心田,清水长流去腐浊。清气、正气、骨气、硬气、才气,初心、公心、忠心、孝心、爱心,让青春之城上虞,在崇孝的清风吹拂下,更出彩更光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