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娥江》的头像

《曹娥江》

内刊会员

随笔杂谈
202408/12
分享

务本堂里听雨声(外一篇)

务本堂里听雨声(外一篇)

董国光

我喜欢下雨的晚上,只有到了下雨的晚上,我才有资格约知心好友到“务本堂”里喝茶聊天。约朋友听雨是我和务本堂的特色。务本堂是我住宿之处的前院天井,经过我的一番心血打造而成,我认为是唯一性的、独具自己风格的,给人惊喜的一隅之地,当然能感知惊喜的自然是“同道之人”。

我自从2017年开始收藏压栋砖以来,个人觉得小有成就,经过我的主动出击,已经入手两千多块压栋砖,八百多种不同纹饰,我选择了不同纹饰,品相好的,珍贵的,来之不易的,有故事的,有序摆放进前院天井,再搭配上屋脊神兽、泥塑仙道、阁楼文昌塔类,再放些老底子用过的盆盆罐罐、陶茶壶、像章、木雕、书画、拓片之类的,再放一张老木门改做的茶桌凳子,小院子就是满满当当的一个小型压栋砖陈列馆了。正中间顶上,我挂了一块老木匾“务本堂”,侧门上面挂了“耕读传家”木匾。我把我的压栋砖陈列室兼茶室命名为了“务本堂”。我老家渔家渡董氏在清代起就有一个大院,大厅中间挂的就是“务本堂”,家谱支谱落款就是“务本堂”董氏支谱,我觉得我有义务或者使命,把“务本堂”和他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务本”出典在哪里呢?《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人说:“如果他为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冒犯长者就很罕见;不喜欢冒犯长者却喜欢作乱的事是从来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才能产生。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是仁道的根本。”另外,《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我的理解,务本就是做人要务实本分,也是董氏家族文化之一。

 

我再讲讲渔家渡村“务本堂”的故事。

同治二年(1863)正月二十五日,粤匪占据的绍兴城被官军收复。董篑山(当时闻名绍兴的企业家,经营蚕丝、茶叶、钱庄、当铺等,也是著名的慈善家)带着家眷从避难上海回到渔渡。因房屋被粤匪烧毁,就暂时住在族人春帆家中。篑山让兄弟南山重新造新宅。十一月新宅奠基。新宅的格式全部仿照祖宅“是亦堂”。这座新宅,命名为“务本堂”。董篑山忙于做蚕丝茶叶生意,新宅的营造,全由弟弟南山经管。族中有个匠人,技术很差,家境很困难。因其技术差,南山本不想用他。董篑山的夫人吴氏告诉南山:“族中的贫困户,周济他们都来不及。他虽然不是能工巧匠,难道不能做做下手,让他赚些吃饭钱吗?”南山于是立即雇用了此人。从此,建宅所用的小工,也多用族人。当时省城杭州还被粤匪占据,时局不稳,在乡里兴建新宅,不能没有戒心。篑山特地请来两个西洋巡捕作保卫,乡中那些宵小之徒因此绝了觊觎之心,村境获得安宁。

新宅的东北角有一口池塘,是开始建屋时取土填基形成的。当挖到一丈多深时,挖出古铁香炉一只,直径有一尺多,另外还挖出十多只铁盘。外面哄传掘出了一个金窖,内有无数金子,连远方的亲友也都寄信来问这件事,篑山夫妻只好一一回信解释。

同治三年(1864)春,篑山全家移居“务本堂”新宅。当时务本堂的正厅,因缺少合适的木材,还没造起。等到三年之后的同治六年(1867),篑山买到了铁梨木,才盖成了“务本堂”正厅。当时轮船盛行,旧行商船的生意都被轮船夺走了,有的船主干脆把船拆掉卖板,木材价格一下子跌落下来。篑山购买了坚木船桅料两株,锯成八段。当时人称这种木料叫“铁梨木”。篑山买来,是作“务本堂”正厅的抬桁与亭柱,而梁柱全部用建杉,这样可以杜绝蚁患,并且显得朴素浑坚,不事雕饰。木料从宁波运到渔渡村,最大的一段抬桁木料,用了三十个人去抬,还不能把它抬起,就暂时搁置在小舜江边。那些日子刚好多雨,到端午节这天,江水暴涨。众工友喝酒之后,乘兴去扛这根木料,不料转侧之间,木料溜入江中,不见了踪影。篑山很是焦急。没想到水退之后,见到这根木料上端斜靠在河埠头,下端插入江泥中,俨然像根中流砥柱。

务本堂建造好后,在附近又建了“三山义庄”,楼屋九间、大厅一个,偏屋二间、账房一间,仓库三间,以及厨房、杂屋等附属房屋。它是务本堂董氏设立的一个慈善机构,成立于1904年,于1942年关闭,前后存在了38年。这38年,并不是务本堂董氏慈善事业的全部历史,因为在三山义庄成立之前,务本堂董氏已经做了41年的善事了,与38年合在一起,总共有79年。具体的慈善事项有“度岁米”、“月支米”,开设塾馆聘请老师,凡全体族人中无力读书的子弟,都可以去塾馆免费读书。对于贫困族人和乡民的救助,仅是务本堂董氏全部善举的一个方面,影响更大的善举,在于修桥、铺路、筑路亭、增设义渡、兴修水利、捐粮赈灾,捐赠寒衣、资助育婴堂等等,这些善举不胜枚举,得益区域很广,受惠民众很多。

1890年,浙江巡抚崧骏公,将务本堂董氏慈善功绩上奏朝廷,光绪皇帝颁赐“乐善好施”四字坊额一块,地方官府奉旨建造了一座“乐善好施”石牌坊,对务本堂董氏进行表彰。牌坊坐落在小舜江边的渔家渡渡口附近,古朴雄浑,大气磅礴,与老久大后院的久大埠头相隔不远。(土改时组织沿江村民修筑江堤,将牌坊拆掉了)为了慈善事业能长久做下去,在董篑山吴夫人的主持下,给三山义庄拨田1600亩,是位于上虞十四都的最好的田亩。制定了义庄章程,招用了文武工作人员十几个。三山义庄设立后,都有章可循,且有田产作支撑,量入为出,救助资粮有了保障。三山义庄成立后,还把章程呈报官府备了案,并禀请总督上报朝廷,以使子孙永远遵守,不作变更。

 

我从小在渔家渡长大,经常听老人们传讲祖辈的故事,从小对“务本堂”三个字特别有好感,特别仰慕敬佩。最近些年,我接触了几位务本堂董氏的后人,获悉了更多历史资料,越多了解之后,更是心生敬重。所以我就把我的压栋砖小院取名为“务本堂”,我有责任,把务本堂的精神和故事传承下去。

我捡压栋砖是用实际行动,为了更好地保护上虞的乡土实物文化。我做“点亮一盏灯”爱心活动,是为了传承“务本堂”的慈善精神,和更多的好人一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当朋友踏进务本堂,我就会向他们讲述“务本堂”的出典,它曾经的故事。在暗暗夜晚,点上油灯,播放低低的古琴曲,在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我和我的朋友们笑谈风声,喝杯热茶,烤烤火,剥剥瓜子花生,聊聊各种话题,谈谈各种心得,品品千块不同花纹的压栋砖,亦是快事一桩也。

 

捡砖雅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爱好钓鱼,有的爱好跑步,有的爱好篆刻,有的爱好修复青瓷,就如青菜萝卜山珍海味都各有所爱。

我的一种爱好是捡砖,这砖不是地下建筑坟墓类的,地下砖我是不捡的。我捡的砖叫屋脊砖,俗称压栋砖、花砖,是压在屋顶栋梁上面的一排砖头,是承受日月雨露的阳刚之砖。人民多智慧,在砖的两面刻上内涵对美好生活向往寓意的图案和文字,因为有了图案文字,一块普通的压栋砖就有了生命,有了故事,有了文化,被我给喜欢上了,从2017年始。一开始的喜欢只是遇到一块的偶然,当我捡的砖越多,越发现这个砖世界所包含的花纹、内容、寓意的博大浩瀚、无止无尽,简直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只待我去挖掘发现,每发现一种新纹饰的惊喜,让我振奋惊喜,其乐无穷。

成年人的生活睁开眼都是无所抵御的烦恼和担忧,越长大步入中年,肩上的担子越重,很多措手不及的事情让我们心力交瘁。乐趣不会主动找上来,那么我们就用一些闲暇时光自己给自己找乐趣吧。乐趣是开心的花蕊,乐趣是活下去的动力,乐趣是勇往直前的推力。这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几个爱好的理由。

最近这几年,在最偏僻的小山村,人们只要稍微有点闲钱,都会争着把小青瓦换成琉璃大瓦,红或者黑二种。小青瓦容易堵塞,漏水,现代的琉璃瓦换上的话几乎一劳永逸。小青瓦和压栋砖正在疾速地退出我们的视野,替换中,压栋砖和瓦片都被直接从屋顶推滑落地,作建筑垃圾运走或者铺地。有得必有失,屋顶都一片火红之时,也是压栋砖消失殆尽之时,屋脊之花枯萎之时,而我也再无抬头仰望之趣了。现阶段是刚替换不久,路边墙角或许还有几块留存着,再不久,将再无影子可寻也。我急需做的,是多拍摄记录现有屋顶上的新纹饰,是捡一块保护一块,捡一块是留存一块,捡一块多一块,遗弃在垃圾堆里的废砖,被我当宝贝一般的珍藏起来。

有了捡砖的由头,平常我一有空都会往农村跑,我戏称是“扫村”。进入一个陌生的村庄,我会拍摄记录古树、古桥、古井、木雕、石雕、砖雕、石窗、门额、碑刻、辟邪器物、寺庙庵祠,拍摄一些没见过的花草植物,一些有趣有意思的场景人物。一踏进村庄,我就全神贯注,看、听、闻、问、摸,毫不犹豫地按快门,用相片、文字把这个村庄打包放进我的电脑资料库。这些都是虚的,实物我还能捡到我不曾见过纹饰的压栋砖,肯定收获满满,长一箩筐的见识。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今天捡砖运气交关好,一共捡了43块。今天所见到的纹饰,除了一块有鹿、喜鹊、梅花的压栋砖没能捡到外,其他所见纹饰的压栋砖,都一一如心如意地被我捡到,其中过程也是坐过山车一般,刚在叹息没有前一种所见纹饰,都在下一站像等待着我一般的被我捡到。今天所捡到的新的纹饰,都是第一次所见,第一次拥有,都非常特别和有意义。像第一次看到了吉祥动物梅花鹿上了压栋砖,象征了“祿”字,和蝙蝠、喜、寿形,连起来的寓意就是“福禄寿喜”。一块是“安保风停、五星高照”,最意外的是竟然还刻了时间“一九七九”。一块刻了“衣下”两个字。一块是刻了“搞好生产、巩固集体”。一块特大号砖是阳刻非常凸起的“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一块阳刻了“一本万利、黄金万两”。捡砖的乐趣在于锻炼了身体,在于时刻有惊喜,在于抢救乡土文化,在于借机看了很多风景,在于走了数不清的乡村,在于顺便拍了很多当下的乡土风情。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穿行在日渐稀少的黄泥屋、老台门,隐士别院,山旮旯里的桃园胜地,心情就会特别放松,豁然开朗,甚至眉开眼笑,抬望眼,有喜欢的古门额石窗,木雕牛腿花窗,青石板老砖雕,老灶头高围墙,这些都只能饱眼福,过眼瘾。而被丢弃在路边墙角的压栋砖就像在等待着我一般,等我带它回家当宝贝供起来,或者从此又可以流传几百年。尽管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但我把它当宝贝的时候,它就是不一般的宝贝了。一块十块是不入眼,当上万块各种各样纹饰的压栋砖被艺术地呈现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是留存上虞乡土文化的民间瑰宝,是别具一格的民间工匠思想艺术的体现,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是再也看不到的一道民间建筑风景。随着对“压栋砖纹饰”研究的深入,越发现我所见过的纹饰只是绝少一部分,千余种吧,而至今保留在乡村屋脊上的压栋砖,我没见过的纹饰太多了。像这次拍摄到的“虎”形象形字,实在精妙,不仅体现了“王”者的威严,还形似不怒自威的虎头。若理解成王姓定制也没错。一夜兴奋的是,这些纹饰的压栋砖,我已经收藏到了。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点上油灯,把压栋砖轻轻地放在桌上,默默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它的纹饰,它的材质,它的密度,它的形体,它的气味。看到一块压栋砖顶部有个成人手印,又让我联想翩翩。想着每一块砖来自不同村庄,出自不同民窑,不同的年份,不同的遇见。每一块肯定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样的雨天的黑夜,听着嘀嗒的雨声,茗茶,看着砖们,天马行空的思想云游也是一种乐趣所在。睡觉洗砖就像睡前洗脚,早上醒来刷牙一般的舒爽,兴致勃勃,精神焕发,一块比一块喜欢,心情像兰花如在水中流淌的丝滑。这样的晚上,一定有砖入梦,会有朝思暮想的压栋砖,驾着五彩祥云到我的案头,随我欣赏把玩。

我的某次捡砖随记:捡砖有捡砖的乐趣,洗砖有洗砖的乐趣,拍砖有拍砖的乐趣,乐趣就在不断的惊喜发现中。5点多醒来,想着星期日捡来的一堆的砖头还没洗干净,总是牵挂着,就立马起床,在整理箱里面放满水,然后一块一块地清洗过去,晾擦干净之后,拿到茶桌上,在灯光下慢慢地欣赏、品味。有第一次看到并且看不明白的纹饰,就仔细端详揣摩,比如有一块方正形式的,纹饰既像阿拉伯数字1234,又像什么笔画。有一块的纹饰特别复杂,就想象不出工匠想表达的是什么。等看多了,感觉有点悟出来了,又感觉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洗砖比较累,品砖却乐趣无穷。当满屋的压栋砖放在身边,目光所见都是喜欢的压栋砖时,就好像在享福一般,精神上如云彩五颜六色般的滋润,也像有钱人睡在百元大钞堆出来的床上般的满足。

小小压栋砖,大大土文化。扫村越多,见砖越多,越喜新的遇见,新的纹饰就像一杯烈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从最初的走遍上虞,到现在足迹遍及嵊州、新昌、诸暨、绍兴、余姚、天台、义乌、临海,甚至有机会到了省外,也会念念不忘看看人家的屋顶上有没有压栋砖,是什么样的花纹。我从压栋砖上,看到了一个地域的部分乡土风情,看到了地域和地域的差别。

一块小小的压栋砖,加深了我和朋友们的友谊,我们多了一个交流的话题和渠道;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了我行走乡村的动力,由此带来的扫村步行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我见识了美好的山水风景、交了更多的朋友;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梦想,筹建一个全国唯一的压栋砖博览馆;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了我无数的精神滋养,一块小小的压栋砖,给予了我成年人的快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