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连芳的头像

王连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05
分享

我的婆婆

 我的婆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勤劳,朴实,善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我时常暗自庆幸自己命太好,遇到了一位好婆婆。

婆婆今年70岁了,和前几年相比她走路的姿势明显向前弯曲,记忆力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记得十五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婆婆时,她的热情、厚道、纯朴立即打消了我心里一直以来对婆媳关系的各种担忧。后来的相处证明,婆婆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她日常生活,为人处世的一个真实缩影。

婆婆是受过冻挨过饿的人,所以每当我要扔没用的东西或是变味的饭菜时,她都要阻拦,并且又会讲起那个我听了无数遍的经历。一九五八年是全国饥荒年,我们大西北的农村更是艰苦。风不调雨不顺,农民基本零收成,一大家人的吃饭成了大问题。黄土高原树木稀少,连野菜也很难找到。那时十二三岁的婆婆,饿得实在没办法,她也吃过树皮,喝过珍贵的野菜汤。至于穿的嘛,一年一件衣服穿到头,担心的是破了缝,缝了再破,寒风刺骨的冬天得挨冻。所以婆婆很珍惜每一粒粮食,很节俭每一寸布料,很珍爱家中的一切东西。

她的这种节俭有时让现在的80后、90后的儿媳们根本无法相信,更难以理解。起初,我也很惊讶,这难道这也叫节俭吗?每天中午饭后,会看到婆婆用铲子把灶膛里未燃尽的煤火一铲一铲的倒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晚上下班回家,又看到她坐在倒有煤灰的那个角落,用废弃的筷子从煤灰中夹豌豆粒那么大的煤块。她花了好长时间,才夹了一小把煤粒,她好像还很有成就感地快速把它倒入灶膛中,再进行二次使用。对她的这一举动,当时我认为是浪费时间,更不能理解婆婆的想法和做法。

生活在日子中摩擦,在锅碗中碰撞。婆婆的捡煤块这一工作,谁也无法阻拦,谁也无法说服。我也尝试着去劝说,却都以失败而收场。我只能在无奈中去理解。但她的另一节俭举动,更让我吃惊不小。鸡蛋汤是我们北方人最喜欢的解渴美味之一,所以家里几乎天天做。为了让家人多吃一口鸡蛋,婆婆可“煞费苦心”了。在熬汤之前,她先把鸡蛋打在碗里,然后用洗干净的手指一点一点地把蛋壳里剩余的蛋清全部抠出来,直到蛋壳里不粘手为止。看到她的这一做法,当时我认为还是浪费时间,那么一丁点蛋清,营养价值何在。我极力反对她的做法,而她认为我不会节俭,不懂得过日子。还会给我讲一通大道理:她是挨过饿的人,是从苦日子中走出来的人,不节俭又会挨饿的。

听着听着我的耳边都结茧了,所以只能又在无奈中理解。理解婆婆的节俭之举,理解婆婆挨饿的过往。理解归理解,偷偷的反对也是常有的事。我看到家里装菜的篮子太破旧了,于是便买了一个新的,把旧的扔在了垃圾堆旁。婆婆发现了之后,不但把旧篮子捡回来,并且把新的藏起来。对此我真是哭笑不得。婆婆的节俭之举在每一天的每一刻,我都会有新的体会。在相处的这十五年中,我也被她同化了不少,就连我儿子也被她同化了。儿子也养成了随手捡垃圾的习惯,路边的小树枝,易拉罐等,他都会捡回来送给奶奶,这时婆婆脸上会露出幸福的笑容。婆婆之所以这样,是以前的苦日子净化了她。为了下一代过上好日子,她在一滴水,一粒米中苦苦地挣扎。

在婆婆挤压苦水的日子中,我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固执的婆婆仍在坚持拣煤块,扣蛋壳。对如此节俭的婆婆,我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她去做。否则我就是不理解她,扼杀了她身上的传统美德。

婆婆更是个闲不住的人,这十几年来,白天我从没见过她坐下来跟别人拉拉家常,或是坐下来休息休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她的屁股也不挨炕。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尤其是老人,一到冬天就特别依恋一方热炕。因为进入冬季以来,地里没有农活可干,家务活也少,人们就可以坐在热炕上尽情地享受一年中最为悠闲的日子。可是婆婆依然很忙,东屋出来,西屋进去,左手一个碗,右手一只塑料袋,一会儿便听到这个屋子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会儿又听到那个屋子窸窸窣窣的动静,总之她就喜欢这样消磨时间。

这几年,因为公公病情加剧的缘故,婆婆显得更忙了。公公是帕金森综合症,左半身颤抖行动不便,吃饭说话也成了大问题。婆婆便成了公公的左膀右臂和拐杖。公公晚上躺在床上自己翻不了身,婆婆每晚要起来好几次替公公盖被子,翻身。白天,公公在哪儿,婆婆便在哪儿。婆婆起床之后,先扶公公坐在凳子上,然后自己蹲下身双手按摩公公的左半身,待公公脉络通活,能站起来行走时,婆婆又给他打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公公的药从早上到晚上排得满满的,每隔几小时吃什么药,健忘的婆婆记得一清二楚,从不滞后。每天中午,我一下班走进家门,便看见婆婆正在为公公揉腿和手。等到饭做好之后,婆婆先给公公盛一碗,然后用嘴吹吹热气,待饭不烫时才一勺一勺喂给公公吃。公公示意不想再吃了,婆婆便用餐巾纸将公公的嘴边擦了又擦,这时,她才去给自己盛饭。每当看到这一幕,我也很感动。两个头白如面碗的老人,在一半最艰难的时候,另一半不离不弃,能时时刻刻厮守在身边,为他穿衣,洗脸、喂饭、打针、喂药、搀扶,这才是真正白头偕老的夫妻。现在许多人只是盲目地歌颂爱情,什么许你一个天荒地老的等待,海誓山盟的誓言,一转眼各奔东西。繁华的诱惑,往往冲淡了夫妻情感,冲淡了家的温暖,给亲情蒙上了一层面纱。稍不留神,一个好端端的家就会支离破碎。夫妻之间一路走来,从风华正茂走到白首不相离,这需要双方好好地经营。从婆婆身上我真正懂得了“白头偕老”的含义。

婆婆不识字,但她明白事理。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十五年,婆婆从来没挑过我的刺,处处,事事迁就我,把我当亲生女儿对待。每当我和老公为一些小事争吵时,婆婆总是站在我这边,她会拿我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前比后,最后,老公被她说的哑口无言,只好败下阵来。有婆婆做我坚强的后盾,我觉得生活轻松多了。

每次和朋友同事一起闲聊,听到有炫耀自己婆婆如何给孙子买高档衣服玩具的,我一点也不羡慕;听到有骂自己婆婆恶毒的,我暗暗为自己遇到这样一位善良的婆婆而庆幸。我的婆婆,她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有着黄土地般朴实的外表;有着山泉般清澈透亮的心;有着天高云淡般宽广的胸怀;有着高粱弯腰般谦卑的姿态。

这就是我的婆婆,一位能让我从心底里喊一声“妈”的婆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