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长平的头像

冯长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211/05
分享

我的父亲

问天空,世界上什么最伟大,天空说,雄鹰的搏击最伟大,但我说,父爱母爱最伟大;问大地,世界上什么最温暖,大地说,阳光的照射最温暖,但我说,父爱母爱最温暖;问草儿,世界上什么最坚强,草儿说,巨大的岩石最坚强,但我说,父爱母爱最坚强;问时间,世界上什么最永恒,时间说,世界上没有最永恒,但我说,父爱母爱最永恒……

还有20多天,就是父亲86岁生日了。父亲生于1933年阴历2月28日,国字脸,卧蚕眉,高鼻梁,大耳朵,中等个。最近,我老是想起父亲,想起父亲的过往,想起父亲的不易,也想起父亲的伟大。父亲是一个饱经沧桑、情深意笃、牛角挂书、宅心仁厚、昊天罔极、广结善缘的人,是一本很生动、很厚重、很耐读的书,我们做子女的要用一辈子时间才能读完、读懂、读好。父亲这本书,写满了坚韧顽强、淳朴善良、乐学善思,也记录着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给我们兄弟姊妹以智慧、以启迪、以力量。

父亲出生成长的那个年代,烽火四起,硝烟弥漫,是一个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革命战胜反动的年代。1949年2月,国民党抓壮丁,父亲被抓到陕西宝鸡当了国民党兵。我家乡是甘肃秦安,离宝鸡一百来公里,父亲算是国民党就近抓的兵。当时,解放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国民党军日暮途穷、气数将尽。几个月后,解放军穷追猛打,国民党军兵败宝鸡,父亲又加入了解放军。这时,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解放大西北指日可待。部队打到天水,父亲思家心切,就离开队伍回了家。这段历史,父亲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1949年10月,解放了,天亮了,新中国成立了。解放后不久,父亲当了千户乡周成行政村的村长,这个行政村比较大,管辖了周湾、何成、硬坡、山顶、青龙湾、姚家沟和我们冯家庄7个自然村。当了一段时间村长,父亲先后被县上抽调到千户和郭嘉两个乡参加土改。土改是解放初期进行的一场土地制度改革,它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使中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农民做了土地的主人。听父亲说,土改时农民分到了土地,一个个都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在当村长和参加土改的两年多时间里,父亲干得很出色,深得县乡两级领导赏识,县领导还想把父亲安排到县政府工作。就在那个时候,祖父突然离世,需要作为长子的父亲回家帮助祖母料理家事。于是,父亲就谢绝县里好意,回到了家里。当村长和参加土改,是父亲最出彩的一段人生故事。

1958年,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在新疆铁路上工作的大姑父又把父亲叫到哈密,让父亲报考了铁路警察,挣钱养家。当时,兰新铁路快修到新疆了,铁路上正在招收警察。经过几个月培训,父亲被招录了。父亲穿上警服,觉得十分威武,心里特别高兴,想着要好好干,争取干出名堂,也给家里多挣点钱。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家里生活极为艰难,祖母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就把父亲从新疆叫了回去。三年困难时期,是指1959~1961年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回家,父亲就挑起了家庭重担,支撑起了门户,再也没有离开过我们那个小山村。

文革中发生的一件偶然事情,让父亲度过了几年刻骨铭心的灰暗日子。文革中,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爱戴,好多家里都摆放着毛主席塑像,我们家也不例外。父亲在堂屋的墙上做了个架板,很庄重地把毛主席塑像摆放在上面。父亲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对新旧社会有着强烈对比,他经常对我们兄弟姊妹说,毛爷爷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没有毛爷爷就没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父亲特别崇敬毛主席,一直把毛主席叫毛爷爷。一天,一个乡亲到我们家串门,出于好奇,拿起毛主席塑像端详,结果不小心把毛主席塑像捏了个洞。这可把父母亲吓坏了。在那个年代,捏破毛主席塑像,不但是大不敬,而且还是弥天大罪。这件事被一个人诬告,说父亲是故意所为。很快,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经常游街批斗。批斗时,父亲头上总是戴着纸糊的高帽子,甚至脖子上还要挂一块木头窗扇。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但父亲还是乐观地挺了过来,因为他相信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相信真相总会大白,这也与他内心强大有关。后来,给父亲平反了。

父亲虽然是一个普通农民,但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十年动乱、改革开放,见证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也算是走过了不少风风雨雨。

父亲和母亲是1957年阴历11月结的婚,当时父亲24岁,母亲19岁,父亲比母亲大5岁。父母亲一起生活了40年。他们两个结婚,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婚后培养了深厚感情,一辈子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情深意笃。

我老家属于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我们村子坐落在一个朝西的半山坡上,庄稼地是山坡地,耕种起来很辛苦。干农活时,父亲十分爱惜母亲,总是让母亲干轻活,不干挑肥料、担庄稼、扛粮食等重活,重活大都由父亲一个人干。1970年代中期,母亲先后患上了气管炎、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身体一直不太好,走个路也是气喘吁吁的。从这时起,父亲就不怎么让母亲干农活了。那时,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年龄小,还要上学,帮不了父亲多少么忙,地里的活基本上都是父亲一个人干的。有时活比较多、比较急,母亲想去地里干点力所能及的,帮一帮父亲,父亲还是不让母亲干。到现在,我还时常想起父亲在黎明的星光里下地劳作、在黄昏的炊烟中荷锄而归的身影。在以前的我们老家,男人只干地里的活,很少干家里的,家里的活大都由女人干。父亲心疼母亲,干了地里的,还要干家里的,经常帮着母亲喂猪、洗衣服、打扫院子等。

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好了,现在是想吃什么有什么。发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给老百姓带来了好日子,也让国家走向了富强。而在以前的困难年月,粮食都很紧张,很多时候吃的是清汤寡水、没油没盐的,很难吃饱。那个时候吃饭,母亲总是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和父亲舀稠的,她自己舀稀的。每当看到这种情景,父亲总会把他碗里的饭拨一些给母亲,说母亲老喝稀的不行,会把身体搞垮,两个人推来让去谁也不肯多吃一口。对此,我印象特别深,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母亲生病20多年,父亲一直不厌其烦地悉心照料,经常为母亲寻医问诊、煎药喂药,甚至端屎端尿,不嫌不烦,不离不弃。母亲无数次到医院住院,父亲无数次到医院陪护。有一次,母亲病重住院,我在部队回不去,姐姐、弟弟和妹妹因故也不能照顾,父亲一个人在医院照顾了一个多月。由于没有休息好,母亲出院时,父亲都熬出了黑眼圈,体重也下降了好几公斤,瘦了一大圈,母亲感动得不停地掉眼泪。父亲如此照顾母亲,不但感动了母亲,感动了我们兄弟姊妹,也感动了四邻八舍。

1997年7月,母亲因心脏病不幸去世,当时还不到60岁。父亲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在很长时间里整天哀转叹息、暗自垂泪,还写了五六首诗,表达内心的巨大悲痛,抒发彻骨的怀念之情。后来我回老家时,父亲给我看了他写的这些诗,我被父亲对母亲的真挚情感所打动,看的时候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噗噗地一个劲儿往下掉。这些诗,字字含泪,句句带情。

我们祖上有"仁义立命,诗书立身,耕读立家,奋斗立业"的传世家风,这种家风影响了我们家族一代又一代子孙。父亲很好地继承了这一家风,酷爱读书、醉心学习,从小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们家的院门上,刻着“耕读第”三个字,这是父亲自己书写,找人刻到上面去的。这三个字诠释着父亲对学习的深深喜爱。父亲一辈子喜欢看书 ,在家乡传为美谈。

1940年,父亲到一个叫“罐岭完小”的学校上学。当年的完小,开设了国语、算术、历史、地理等4门课程,学制6年。学校离家10多里,父亲上学时住校,一个星期回一次家。读完小时,父亲很认真、很刻苦,门门功课优秀,是尖子生。那时的完小,教学质量还是很高的。

1948年,父亲考上了天水职校。这个学校开设的是工科,相当于现在的职业技术学校,解放后搬迁到了陕西咸阳,更名为咸阳纺织学院。在职校上了一年多时间,父亲被抓了壮丁,被迫中断了学业。尽管在职校上学时间不长,但父亲还是学了不少知识。父亲的好多同学毕业后,干得都很不错,有些还成了知名专家教授。

在漫长的岁月里,父亲一直喜欢看书学习,即便在日子过得很艰难的情况下,父亲也保持着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农村条件比较差,没有太多的书可看,父亲就千方百计地到处找,只要能找到的书,包括报刊杂志,父亲都要看,而且看得很认真,有的甚至要看好几遍。就是到了现在,父亲虽然寿登耄耋,还是整天手不离书。每次回老家,总是看到在父亲的炕头上,摆放着一摞各种各样的书。父亲最喜欢看的是唐诗宋词、历史典籍和人物传记,《毛泽东选集》父亲也不止一遍地看过。自从家里有了电视,父亲坚持每天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时政大事,还通过看电视学习新的知识。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苏轼的这两句诗来形容父亲,还是比较恰如其分的。父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起唐诗宋词脱口而出,讲起中国历史如数家珍,聊起诸子散文滔滔不绝。现在,父亲还能说上几句英语。当然,父亲说的英语是带着浓浓甘肃腔的。父亲还写得一手好字和一笔好文章,这在家乡老一辈人中是罕见的,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中,像父亲这样有文化的也不是很多。2007年,74岁的父亲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知识竞赛,还得了个二等奖,给他奖了一件背心。在家乡方圆百里,父亲是个有点名气的文化人,很受人尊重。

父亲经常为乡亲们写状子、对联、祭文之类的东西,甚至还代写书信。这些对父亲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的事。以前每到过年,我们村里甚至邻村的乡亲们,就会拿上红纸来我们家,要父亲帮忙写春联。看到乡亲们来写春联,父亲总会乐呵呵地研墨、铺纸、挥毫,三下五除二地写出一幅幅春联,没一会儿功夫,地上和炕上就摆满了春联。

父亲乐学善思的精神和身上散发的书香,对我的影响很大。

祖父祖母生了6个子女,三男三女,父亲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父亲是长兄,他对4个叔叔姑姑都很疼爱,甚至像父亲一样地对待4个叔叔姑姑。

1950年祖父去世,家里像塌了天一样。当时,20岁的大姑出嫁,父亲17岁,二叔9岁,二姑6岁,三叔4岁,三姑1岁。祖父去世后,父亲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承担起了养家的全部责任,包括拉扯4个年幼的叔叔姑姑。

父亲深知上学的重要性,在家里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让两个叔叔和二姑上了学。一家有这么多的人上学,而且还有女的上学,这在当时的家乡是非常罕见的。小姑因为要帮助祖母做家务,就没有上学。由于家里条件实在不允许,两个叔叔和二姑上完小学就再也没有上学。尽管这样,两个叔叔和二姑还是学了一些知识,也开阔了一些眼界,这对他们后来的生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二叔因为有些文化,加上办事利索,后来当上了生产队干部和大队(村)支书,干了30多年,经常受到公社(乡镇)表扬;二姑被在新疆工作的大姑父带了出去,当了纺织工人,在城市成家立业;三叔学习了瓦匠和木匠技术,掌握了一些养家糊口的手艺,还会拉二胡和吹笛子,是村里数得着的能人。

在两个叔叔和小姑长大后,父亲又给他们一个个娶了媳妇、找了婆家,让他们成了家。两个叔叔刚结婚时,没有自己的院子和房子,父亲就让他们和我们住在一起,一大家子相处得很和睦。两个叔叔结婚没多长时间,父亲就帮他们建起了院子、盖起了房子,让他们过上了在当时来说比较好的日子。叔叔姑姑们都很感激父亲,觉得父亲既是兄长又像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他们后来的生活,他们一辈子都在念着父亲的好。大姑觉得父亲有功于家里,就格外挂念和关爱父亲。在我们家困难的时候,大姑时常寄钱寄东西,接济我们家的生活,就是在情况变好以后,大姑有时还给父亲寄钱。

当年,如果父亲不回家照顾家里,凭他的知识和才干,也许能在外面干出一点名堂,但对为家里作出的牺牲,父亲一点也不后悔。祖母的生活能力和持家能力比较弱,要不是当年父亲牺牲自己的前程回家,很难设想当时的家里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兄弟姊妹5个,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父母亲把我们抚养成人,供给我们上学,甚至成家立业,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农村生活困难,吃饭是个大问题。当时吃“大锅饭”,土地也比较贫瘠,粮食产量低,根本不够吃。尽管国家发放救济粮,但毕竟数量有限,解决不了多大问题。我们家里人口比较多,加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兄弟姊妹特别是我和弟弟饭量大,家里的粮食不够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就想方设法搞粮食解决家里的吃饭问题:或到条件好的人家借一点,或变卖家里的东西换一点,或找熟人赊账买一点。不知有多少次,父亲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买粮,走着去走着回,路上一口饭都舍不得吃,肩膀也磨破了,人也饿得不行了。在粮食特别紧张时,我们家里还挖野菜、摘树叶吃。虽然那时家里穷,但过年时父亲也要割上二斤肉,在大年三十煮上,让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见见腥。就这样,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大了。

当年,父母亲咬紧牙关克服困难,让我们兄弟姊妹5个都上了学,并且非常支持我们的学习。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给我报了名,不知当时是咋回事,刚开始我不想上学,上学时总是磨磨蹭蹭的,很不情愿。父亲为了让我去学校上学,就千方百计地哄我,还让村里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发小带着我去上学。我上高中时住校,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回一次家,父亲过几天就要给我送一次吃的。为了让我有足够的营养,父母亲隔一段时间还要弄点白面送给我,而家里吃的是包谷面酸菜汤。放学或假期回家,我喜欢抱着书看,只要我在看书学习,无论家里有多忙,父母亲都不会让我干活。从小学到高中,我的学习一直不错,总是受到老师表扬。1980年我参加高考,考上了乌鲁木齐步兵学校,父母亲高兴得几晚上睡不着觉。那一年,我们乡有120多名考生,只考了我一个大学生,父母亲很自豪。临走时,父亲把我送到30公里外的甘谷县姚庄火车站,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到了军校好好学习,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既为自己谋个好前程,也为家里争点光。我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期望,在部队上干了30多年,为军队和国家做出了一点贡献,从部队上光荣退休了。姐姐上完了高中,弟弟妹妹都读完了初中,所学的知识也帮助他们打开了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架起了走向未来生活的桥梁。

后来,我们兄弟姊妹先后成家立业,姐姐和小妹两家在天津工作生活;弟弟和大妹两家在老家耕种务农;我在新疆娶妻生子,现定居乌鲁木齐。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虽然没有太大出息,但都能艰苦奋斗、自食其力,生活得还算比较好。

弟弟是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质朴敦厚,坚韧刚强,性格内敛,干农活是一把好手,还是一个大孝子。弟弟弟媳1989年结的婚,父母亲一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个十分孝顺,对父母亲服侍得非常好。母亲去世后,父亲比较孤单,加上年龄一年比一年大,弟弟弟媳对父亲的照顾更加周到,让父亲幸福地安享晚年。由于弟弟弟媳悉心照料父亲,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和姐姐妹妹才能在外面安心地工作生活。弟弟弟媳也是在替我和姐姐妹妹行孝尽孝,我们几个一辈子都要感激、感谢、感恩弟弟弟媳。孝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在弟弟弟媳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父亲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心胸开阔、性情豁达,非常喜欢结交朋友。这既丰富了父亲的日常生活,也让父亲有了好的人缘,还有利于父亲的身心健康。

父亲结交朋友的范围比较广,各种行业、各个层次的都有,不但有乡村农民,还有公职人员;不但有年龄大的,还有年龄小的;不但有有知识的,还有半个字不识的;不但有本村本土的,还有他乡外阜的,有不少管鲍之交、忘年之交、知音之交。父亲和哪一行的朋友都能说到一起、聊到一块。父亲与朋友聊天,聊的内容比较广,既聊家长里短、乡村趣事,也聊历史故事、时政新闻,等等。村里和邻村的不少乡亲,还有公社(乡镇)到村里公干的干部和附近学校的老师,闲下来时都喜欢到我们家来,和父亲摆“龙门阵”,听父亲谈天说地、话古论今,不少人听得津津有味,都入了迷。

以前,在离我们村子不到一里的周湾村有个永红中学,这是一所5年小学和两年初中制的学校,招收的主要是我们乡西北方向10多个村的学生。我是在这个学校上的小学和初中。这个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和父亲是朋友。这些老师的家大都在外地,平时吃住在学校,到了周末才回家。要是学校晚上没啥事,他们就来我们家和父亲聊天,有时是一个老师来,有时是好几个老师一块来。到了我们家,他们就打开话匣子,一聊就是半晚上,走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后来,不少老师调走了,有些调得还比较远,但大都和父亲保持着来往,甚至有的成了一辈子的朋友,逢年过节还给父亲捎带些礼物来。

我们村子周围的几个村子,父亲的朋友比较多,特别是在周湾村,父亲的朋友更多一些。有时候父亲到这几个村子的朋友家串门子,有时候这几个村子的朋友到我们家来谝闲传,相互间的来往是很多的。朋友到我们家来,父亲就把他们请到炕上,放上炕桌,支起炉子,煮上罐罐茶,和他们边喝边聊。他们之间不只是闲聊谝传,谁家有了阋墙谇帚、婚丧嫁娶、建院盖房、缺钱短粮等难事,相互也能伸出援手。有一年,父亲的一个朋友家有急事、手头缺钱,父亲知道后主动送去了一些,解了那个朋友的燃眉之急。

老家有个在外工作的人,学了不少东西,知识面非常广,文学造诣也很高,发表了不少作品,还出过书,是省作协会员,名气比较大。这个人年龄比父亲小30多岁,和父亲是忘年之交,也是知音之交。他只要一回到村里,一般都要到我们家来,和父亲聊天。他敬佩父亲知识懂得多,父亲欣赏他文章写得好,两个人很能聊得来,总是聊得很投机。

现在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裕强大,民族复兴圆梦,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亘古未有。祝福父亲身体健康、开心快乐、长命百岁,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也好好享受这个伟大的太平盛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