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秦安大地,骄阳似火,热浪翻腾。
进入七月,老家的花椒成熟了,进入了采摘季节。早上5点多,天刚麻麻亮,乡亲们就起床了,匆匆啃几口馍、喝一罐茶,便戴上草帽、提上箩筐、扛上梯子,到地里采摘花椒了。采摘到中午12点多,回家简单做点饭,吃完稍微休息一会儿,就又下地采摘了,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采摘花椒是一件很辛苦的活,顶着星星去,披着月光回,每天要干十二三个小时,加上这个季节天气热,又晒又渴又饿,晚上回到家一点劲都没有了,吃完饭倒头就睡。种得少的采摘二十多天,种得多的采摘一个多月,忙不过来的,还要雇人采摘。这是一年最忙最累的时候。尽管如此,乡亲们采摘得很开心、很快乐,因为花椒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托起了他们的美好梦想。可以说,花椒是乡亲们的致富椒、幸福椒!
秦安花椒,是秦安特产,色泽鲜红,粒大皮厚,油腺突起,香气浓郁,麻味醇厚,风味独特,多次获国家、省、市名特优农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和商家们青睐。最著名的是秦安1号花椒,这种花椒被列为中国林木良种,获甘肃省首届林产品展览交易会银奖、第十五届中国西部技术交易会新技术新产品金奖。大红袍花椒也是秦安花椒中的上品。十几年前,秦安花椒先后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还荣登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秦安已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优质花椒生产第一县,被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中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甘肃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
秦安花椒的栽培,可以追溯到北魏,甚至汉朝时期。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秦椒出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蜀椒出武都(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这说明,秦安花椒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至少有1600多年了。
花椒是常用的调味品,做菜的时候离不开,也可以入药,具有温中行气、驱寒暖胃、缓解痛经、杀菌消炎等功效。
一方水土一方林果。秦安位于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花椒,是我国花椒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
秦安种植花椒,一开始是自发的,零零散散,小打小闹,不成规模。1988年以后,秦安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做土的文章发树的财”,大力发展花椒产业,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走向富裕的金光大道,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秦安县委、县政府加强花椒种植引导,农民种椒积极性日益高涨,花椒种植区域迅速扩大。同时,注重培育种植大户,为花椒产业做大做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并大力发展集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改革传统生产与销售方式,让花椒产销从独家独户的单打独斗走向专业联合的集团发展,推动了花椒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现在,花椒是秦安的一大支柱产业。
这次回老家,我经常走进花椒地里,和采摘花椒的乡亲们聊天,聊花椒种植,聊花椒收入,聊对生活的展望。从聊天中得知,老家家家都种植花椒,一般的种二三百棵,多的种四五百棵,人均收入一万多元。不少家庭靠种花椒盖了楼、买了车,置办了家业,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几天,到附近的一些村子转了转,看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的火红花椒,以及乡亲们不辞辛劳采摘花椒的喜悦神情,心里不由得发出感叹:小小的花椒,真是乡亲们步入小康、走向富裕、圆梦幸福的金豆豆!
祝愿家乡人民的日子像火红的花椒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味,越来越丰盈!
(写于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