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自2012年以来,我和夫人先后到延安、北京、上海、古田、广州、遵义、武汉、湘潭、长沙、秦皇岛、石家庄、九江、井冈山、通渭、嘉兴等地进行旅游,瞻仰了枣园革命旧址、中共七大会址、香山革命旧址、中共一大会址、古田会议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中共五大会址、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清水塘、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庐山会议旧址、井冈山革命旧址、榜罗镇会议旧址等毛泽东生活、工作、战斗过的一些红色圣地,透过历史时空、历史烟雨、历史沧桑,感触、感知、感受了伟人毛泽东的卓越才华、非凡建树、伟大风采。
比如,在参观井冈山革命旧址时,我们感触了毛泽东目光如炬的政治远见。1927年,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归于失败。是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过去工作中的严重错误,确定新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史称“八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第一次在革命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原定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入国民党统治薄弱、位于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照亮了中国革命前程。井冈山因此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当时,党内一些人教条地坚持俄国革命经验和城市中心论,并不理解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正确探索。而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不同于俄国,中国革命的重心在于农村,中国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在于农民。面对党内教条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毛泽东坚持真理、顶住压力,硬是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
又如,在瞻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时,我们感知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战争艺术。1935年,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贵州遵义,先后于1月6日至22日、2月22日至28日两次打响娄山关之战。第一次娄山关战斗保证了遵义会议的安全召开。红军一进入遵义,中央军委就立即组织追歼北窜黔军,攻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城。娄山关,地处遵义城北,是贵州北部与四川南部之间的一个重要隘口,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处作战关系红军生死存亡。桐梓是“黔北门户”“川黔锁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领了桐梓,就可以确保遵义安全。第二次娄山关战斗,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四渡赤水的关键之战,还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转折。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会后,红军继续长征,经娄山关北上。在一渡赤水,准备北渡金沙江,向川南进军时,遭到了敌人合围。毛泽东见势决定暂缓北渡长江,寻机跳出敌军包围,然后再渡江北上。在黔北敌军兵力出现空虚后,毛泽东便及时抓住战机,决定杀个回马枪,二渡赤水,再克娄山关,重占遵义,争取战略主动。2月25日,红军掉头向娄山关进发,途中又与敌遭遇。敌人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发起猛攻,最终夺取娄山关,于28日再占遵义。此战,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人。之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又指挥了三渡、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重重包围,摆脱了战略上的被动,谱写了“四渡赤水”伟大传奇。战后,毛泽东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诗,描写了红军征战娄山关的激烈战斗情景,也表现了毛泽东从容不迫的超然革命气度。
再如,在拜谒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时,我们感受了毛泽东运筹帷幄的革命韬略。1948年3月,毛泽东和党中央结束了在陕北的战略转战,东渡黄河,两个月后进驻太行山东麓的河北平山西柏坡,这里就此成为党中央所在地、全国解放战争指挥中枢、中国革命领导中心。此时,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多作战,总兵力已由原来的127万发展到280万,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而国民党军则从430万减少到365万,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五个战场上,相互间难以取得配合,已经没有完整战线。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对战场形势的科学分析,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就发动了对于中国革命最后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大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三大战役,历时142天,歼敌154万,基本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无论规模还是战绩,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创造了奇迹。此后,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百万雄师过大江,横扫残敌,势如破竹,迅速解放大陆,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中国。周恩来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驻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们这个指挥所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因为毛泽东和党中央在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了决定解放战争走向的三大战役,把中国革命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还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描绘了新中国宏伟蓝图,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故而,西柏坡享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崇高美誉。
我们都知道,中国究竟是怎样从一个四分五裂、内乱不已、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变成一个强大统一稳定(除台湾)、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平等和睦的新中国;究竟是怎样从一个列强恣意横行、饱受欺凌宰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变成一个完全独立自主、屹立世界东方、不再仰人鼻息的新中国;究竟是怎样从一个由地主、官僚、买办乃至洋人主宰的旧中国,变成一个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新中国;究竟是怎样从一个一穷二白、民生凋敝、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百业兴旺、经济发展、繁荣昌盛的新中国……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中国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福!
曾记否,从池塘边上的凌云壮志,到爱晚亭中的真理求索;从浪遏飞舟的指点江山,到湘江评论的激扬文字;从安源煤矿的从容不迫,到考察农运的长衫雨伞;从八角楼里的艰难困苦,到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从四破围剿的淡定从容,到四渡赤水的纵横捭阖;从长征路上的谈笑风生,到延安窑洞的彻夜灯火;从抗击倭寇的深谋远虑,到三大战役的运筹帷幄;从“人亡政息”的周期把握,到“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从“赴京赶考”的从容自信,到“人民万岁”的气贯山河;从一夜扫黄的势如破竹,到送子援朝的无私大爱;从开国惩腐的一声枪响,到治理黄河的伟大气魄;从论十大关系的安邦定国,到七千人大会的从善如流;从送走瘟神的夜不能寐,到重上井冈的谈笑凯歌;从三年困难的“三不主义”(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量),到“两弹一星”的奠基杰作;从回首韶山的斑竹一枝,到芙蓉国里的红霞万朵;从畅游长江的闲庭信步,到抗衡强权的风雷磅礴;从乒乓外交的精彩亮相,到世人簇拥的万岁中国;从哭别国勋的天地动容,到痛对唐山的泪如珠落……无一不显示出毛泽东的卓越、非凡、伟大。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外交家,还是伟大的哲学家、理论家、文学家、书法家、演说家,可谓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哲学、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的集大成者,堪称中华全才、世界奇才。譬如,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诗词,是一个独步古今、独领风骚、独步天下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用灵魂诠释、用天地设问、用江河作笔,写尽家国天下、纵论沧桑正道、笑谈千古人物,意境高远、意象壮美,气势磅礴、气贯长虹,不但表达了作为革命家、政治家的心路历程、伟岸人格和光辉思想,也为多姿多彩的诗词长河贡献了一种独特风格、增添了一道绚烂风景,还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种高能养分。他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吟哦,也在戎马倥偬间默诵,常于日理万机之余,沉浸在诗词艺术的浪漫氛围中。毛泽东写的诗词,句句都是金言、妙语、佳句,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从毛泽东的诗词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也能领略到革命领袖作为普通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譬如,毛泽东的草书,龙飞凤舞,天马行空,豪放酣畅,俏俊飘逸,出神入化,极具艺术之美,堪称草书“天花板”。他自成一格的独特“毛体”,宛似一朵绚丽奇葩,灼灼绽放在中国书法艺术百花园,也犹如一座巍然高峰,耸立在中国书法艺术天地间,为后人留下了丰厚书法艺术遗产。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大量歌颂毛泽东的红色革命歌曲,如《东方红》《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八角楼的灯光》《井冈山上太阳红》《遵义会议放光芒》《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日夜想念毛主席》《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毛主席的光辉》《北京的金山上》《读毛主席的书》《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翻身农奴把歌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浏阳河》《歌唱毛主席歌唱共产党》《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爱北京天安门》《毛主席著作闪金光》《打起手鼓唱起歌》《人民军队忠于党》《社会主义放光芒》等,表达了中国各族人民对毛泽东的无比崇敬和无限爱戴之情。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革命歌曲仍在广为传唱。
……
毛泽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历史,也属于未来。毛泽东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思想、风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火炬、强大灵魂支柱、巨大精神财富,世世代代高扬、矗立、映照在中华大地上,鼓舞我们笃定前行。毛泽东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处革命圣地,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瞻仰红色圣地,接受红色洗礼,赓续红色血脉,能让我们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