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我和夫人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走进心中的圣地——中山陵,拜谒了伟人孙中山。我这是第二次拜谒中山陵,第一次是2011年5月,当时还在部队工作,是到南京参观见学时和几个战友一起拜谒的。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卒于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一生以革命为己任,高扬反帝反封建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催生了中华民族高度觉醒,开启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巨推了中国社会变革,翻开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崭新篇章,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伟大探索,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他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所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流芳万代!毛泽东把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前临平川,背倚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依山而建,占地2000亩,由民国政府于1926年开工建设,1929年竣工建成。远远望去,高耸入云,奇伟磅礴,犹如一位君临天下的伟人。主体建筑有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墓室等,依次排列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取“木铎警世”之意,寄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也象征孙中山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个钟形创意,是由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设计的。山下的孝经鼎像钟的尖顶;半月形的广场像钟顶的圆弧;入口处的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像钟下的悬索;中轴线上的景点建筑与四周围墙勾勒的轮廓像钟的本体;祭堂后面的墓室像钟的摆锤。还建有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既有深刻含意,又有宏伟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杰作,有着很高艺术价值。整个陵墓用福建白色花岗石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琉璃瓦,象征青天,契合中华民国国旗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又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品格气象,并蕴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彰显孙中山为国为民为天下的博大胸怀。中山陵内涵深邃、庄严肃穆,既具有中国传统陵墓样式,又糅合西方建筑特色,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精华于一体,可以说是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山陵所在的紫金山,南京群山之首,平地拔起,巍峨挺拔,树木葱茏,气象万千,风光秀美,与玄武湖相拥相依,可谓风水宝地。山上有紫红色砂岩,在阳光下十分耀眼。传说,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渡江时见这里紫气袅袅,便称之为紫金山,钟山、蒋山、金陵山是它的别称。关于紫金山,还有一个历史传说。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来到江东准备与东吴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魏 80 万大军。路经秣陵(今南京)时,见这里北依长江天险,紫金山山峦巍峨,似蛟龙盘曲;石头山地势险固,如虎踞江边,不胜感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并建议孙权在此建都。赤壁大战以后,孙权就迁都这里,改秣陵为建业。从此以后,南京相继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各朝的都城,“六朝古都”的说法由此而来。后来,朱元璋又在南京建立明朝,太平天国农民军也在此建立革命政权,改称天京。辛亥革命以后,南京又成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紫金山阅尽人间千年沧桑,山上山下有很多历史遗迹,是名扬天下、享誉世界的名山。
孙中山陵寝选择在南京,主要是因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大总统府在南京,就任履职在南京,对南京情有独钟、一往情深,生前留下了逝世后安葬南京的遗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根据其遗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南京紫金山建陵安葬。南京是个锦天绣地、听风听水、虎踞龙盘的好地方,恐怕这也是将陵寝选择在南京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百年来,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及世界各地友人,前来南京紫金山拜谒者络绎不绝。1953年2月23日,视察南京的毛泽东曾专程晋谒中山陵。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和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江苏省、南京市各界人士都要来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
中山陵虽然不是帝陵,但与黄帝陵、茂陵、秦始皇陵、昭陵、乾陵、西夏王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清西陵等帝陵一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拜情怀、庄严仪式,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心灵追求,是中国祭祀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文明的象征,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与底蕴。
到南京旅游,恰逢五一长假,考虑到游客比较多,早上就早早起床,吃了早饭就去了中山陵。到了中山陵入口处——南门,果然看到游客很多,排着长长的队。
排了十几分钟队,我们就进入陵区,沿着中轴线拾阶而上、逐景而观,深入游览了中山陵。
一进入陵区,就是陵前广场。广场位于陵墓正南,呈半月形,从东到西,弧形排列着6个长方形花坛,两端的花坛种植有大黄杨,当中的4个花坛种植有雪松;北面是半圆形水泥平台,台边筑有花坛,中间设台阶,与之相连的还有一个长方形平台,从这里可以进入牌坊;南面种植有悬铃木,形成了一个弧形大屏风。
在广场南面八角形石台上有一个巨大的孝经鼎,是当年民国国立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带头捐资铸造的。1929年,孙中山灵柩奉安中山陵后,戴季陶和中山大学全体师生为表达对孙中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捐资由金陵兵工厂铸造了一尊孝经鼎,安放在中山陵前。据记载,1933年5月,国民党在这里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铜鼎奠基典礼,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临现场,戴季陶致词。致词后,戴季陶和民国国立编译馆馆长辛树帜两人将一只铜箱共同放入石匣中,箱面刻有戴季陶手书的《总理遗嘱》,箱内贮存着中山大学师生恭录的《总理遗教》。铜箱放入石匣后,注入水泥进行了封固,然后将石匣放入约3米深的地穴中,随后建造了石台、铸造了铜鼎。孝经鼎为青铜铸造,高4.25米,重约5吨,口沿上部为一座六柱三重檐的六角攒尖顶亭子,亭内竖有一块铜碑,上刻戴季陶之母手书的《孝经》全文;中部为主体,饰有三只张口狮子头;腹部为圆形,朝北一面铸有楷书“智仁勇”三个字,朝南一面铸有楷书“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下方铸有楷书“国立中山大学敬献”八个字;底座呈铜鼓状,正中刻有一个五角星,五角星周围刻有“设计监造者”五个字,然后是一个圆圈,圆圈外刻有11位监造者姓名。
由广场拾级而上,迎面便是牌坊。牌坊传统木结构,采用福建花岗石,高11米,宽17.3米,由4根柱子和6个长横额互相连接建成,刻有莲瓣和云朵等彩绘图案,顶端为蓝色琉璃瓦,中门横楣上镌刻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鎏金大字。“博爱”是孙中山经常题写的书法内容,堪称孙中山书法精华,中国国家博物馆就藏有他的8件“博爱”题词。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孙中山最喜欢将这两个字写以赠人,尤其是赠予革命同志,南京也因此而被誉为“博爱之都”。作为革命领袖,孙中山笃好通过题词这种形式,使他的博爱精神广泛传播、发扬光大。
过了牌坊是墓道。墓道长约480米、宽约40米,分为3道,中道宽约12米,钢筋水泥路面;左右两道各宽4.2米,柏油路面。中道和左右二道互相平行,顺着山坡,平铺直上。中道和左右两道之间,由南向北对称排列着5对长方形绿化带,栽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墓道两旁耸立的苍松翠柏,如同顶天立地、并肩而立的一群巨人,山风吹过,松涛阵阵,仿佛是巨人们在为民众、为国家、为民族而呐喊,也宛如荷枪而立的两列威武哨兵,日夜守卫着伟人孙中山。
走过墓道,就是陵门了。陵门位于墓道尽头,为陵墓正门,坐北朝南,传统木结构,采用福建花岗石,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入口有三个拱门, 每个拱门都装有双扇对开的梅花空格铜门。中门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端庄朴实,雄迈俊逸。陵门前为水泥大平台,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高约3米的汉白玉石狮,颈毛光滑柔软,张口正视前方,形态逼真生动,气势不同凡响。在两侧的草坪上,对称栽种着黄杨球和千头松,状如巨伞,异常优美。
位于陵门之后的是碑亭。碑亭为方形,长约12米,高约17米,传统木结构,采用福建花岗石,亭顶重九檐脊,覆蓝色琉璃瓦;四面各有一个拱门;亭中有一座石碑,高9米,正面竖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鎏金颜体大字,出自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手笔,笔画流畅,结构严谨,雄健有力。顶端正反两面各刻有一枚中国国民党党徽,并与底座都刻有彩云、巨浪等纹饰图案。
过了碑亭,走完台阶,就是祭堂。祭堂位于陵顶大平台正中,为中山陵核心建筑,是一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宫殿式建筑。采用的是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而没有采用传统帝陵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反映了孙中山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祭堂高28.7米,长30米,宽24.7米,外部采用福建花岗石,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别刻有:“民主”、“民权”、“民生”六个鎏金篆字,由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书写。祭堂中门上嵌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高4.6米,身着长袍马褂,高额广颐,手持长卷,凝视前方,目光深邃,气宇轩昂,神采奕奕,由世界著名雕刻家——法国的保罗·朗特斯基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四周有反映孙中山革命事迹的六幅浮雕;东西护壁大理石上刻有由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穹顶上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祭堂前东西两侧,矗立一对华表,高12.6米,上部直径1米,下部直径2米,断面为六角形,绘饰浮雕卷云,用福建花岗石雕刻。大石阶两侧石座上,各有一尊紫铜带盖铜鼎。
祭堂过了内室,进了门就是墓室。墓室为圆形,直径18米,高11米。墓门二重,门框由黑色大理石砌成,两扇前门则均用铜制作,上有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横额,门上刻有“孙中山之墓”五个字;顶部为彩色马赛克镶嵌而成的中国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福建花岗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由捷克雕刻家高琪按其遗体形象雕刻;下面安葬孙中山遗体,用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在这里,人们神情庄重,心灵虔诚,深情凭吊孙中山这位革命巨人、民族伟人。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392阶石级,8个平台,落差73米,平面距离700多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全中国有3亿9千200万人口。而从碑亭到祭堂,共有339级石阶,象征当时国民党参众两院议员为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孙中山精神发扬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所有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象征着“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石阶是中山陵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广场、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有机连接在一起,形成庄严雄浑的“自由钟”造型。由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而不见平台;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每一级石阶,都充满历史厚重感,仿佛在向人们叙说那个时代一个个震撼华夏、震惊天下的革命故事。
从祭堂出来,站在大平台上俯瞰,整个中山陵一览无遗;放眼远眺,大半个南京城尽收眼底。从这里看南京,苍山如海,风烟万里,别有一番韵味。当时我在想,把孙中山安葬在这个峰顶上,或许是在告诉人们:孙中山生前站在历史高处思考和谋划了国家和民族前途,逝世后依然站在历史高处关注和祝福着国家和民族未来。
……
巍巍中山陵,浩浩民族魂。中山陵,见证着伟大祖国的沧桑巨变,回响着民族复兴的铿锵足音,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它,不仅是一座个人纪念陵园,也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追怀;不仅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灵圣地,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不仅折射着一个时代的辉煌气象,也昭示着一个民族的光明前景!
(写于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