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满平的头像

王满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7/27
分享

读《钟灵琐记》

《钟灵琐记》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好就好在情真意切,自然率真的文风。书是薄薄的一册,浅黄的封面设计显得有点陈旧,但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引人入胜的。全书33篇文章,有散文、随笔、评论,有类似新闻的速写体,说事的、记人的、谈电影的,品画的、观赏陶塑的……文章真是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钟灵的文字,写的自然自在,落落大方,没有那种装腔作势的姿态,没有那种赶超时代的“时髦”用语。有的是纯朴的文字,细腻的感情,朴素的文体。如《我与毛主席的两次‘字’缘》,一次写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佩戴的红缎条上的“主席”二字就是出自钟灵之手;另一次是在延安城墙上写标语,钟灵因把“工”字转了两个弯钩,把“人”字的右边加了三撇,受到毛主席的批评。这种人生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事情,作者是娓娓地道来,不夸饰,不雕琢,平和细腻,情真意切,给我一种真挚而温和,自然而亲切之感。

钟灵又是一位艺术家。他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艺术家、对文坛艺友都能坦诚以待,侃侃而谈,既保持了他作为一位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坚守”和“执著”,又表达了他的独立思考,所写的文字含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辨性。如谢添导演的电影《茶馆》。钟灵写道“谢添确实是一位魔术师,一位高明的艺术家,他十分精于‘浓缩’。这种‘缩’,既不是整段戏的删除,也不是平均地压缩,而是根据艺术上的需要,该删减的删减,该增添的增添,应缩短的缩短,应延长的延长……使我们觉察不出删掉了什么,反而更丰富,更有光采了。”同时他对电影《茶馆》美中不足之处也指出。如从茶馆坐满茶客时起,到‘正戏’开始,群杂音还不够强烈,时间也太短,这一点较之话剧,似乎略逊一筹。钟灵这种率真的秉性,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是面对面的交心,亲切又自然。我很喜欢这种自然亲切的文风,让我有一种回归到人与人之间那真实生活的深切感受。老实说,这种文风在当今文坛似乎很难得了。其他几篇如《方成其人其画》、《国画大师李苦禅》、《叶浅予老师的速写》、《黄胄和他笔下的驴》等篇章,都是怀人忆旧充满温暖情的好文章。钟灵以良好的情操,真诚的友情去评说这些艺术家们的成就、性格、爱好,以及他们的艺术特色。文字没有故作谦虚,没有夸夸其谈,而是用真感情,去漫谈、去交流,带给我一种独特的阅读享受,给人品味无穷

莎士比亚说,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的气节。浩劫年代里,钟灵的工作、职务、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与同事和艺友们都陷入了“困境”。但钟灵没有消沉,没有长吁短叹,而是抱着一颗平常人的心态,积极地去学习去工作,将他与一些艺术家的友谊拓展开去,对朋友真诚善意,热心帮助,文人间应有的善意在文字间表达出他的情致和性灵,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善良的美德时时充溢着字里行间。钟灵说:“过去没有干过,不会就学,总是勤勤恳恳,力求把本职工作做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把伙食搞得好一点,营养充分一点,使几百位受迫害的文艺战友,在健康方面,少受一些损害,心里也是一种安慰。”(《小丁——永远年轻的漫画大师》)又如“小川嗜酒,我也是酒徒。在伙房当管理员,自有其方便之处,一是有自己的单独宿舍兼办公室,二是可以经常去天津采购,顺便买些下酒熟肉,可以约朋友夜间小酌,喝到酒酣耳热,也就无话不谈,一反那些戒律。”(《与郭小川在团泊洼相处的日子》)文中所述之事不煽情,不虚情,不滥情,只有文人艺友之间的真性情、真友谊,篇篇是朴素的真情美文。

看钟灵的文章得知他性格豪爽,点滴小事,文字写的也不同凡响。在《举杯常无忌,下笔如有神》一文中,他把自己对酒的姻缘,分为四个阶段:一曰狂追,二曰苦恋,三曰敬爱,四曰藕断。从一个从爱酒到戒酒的曲折经历写得既机智幽默,又真知灼见。虽然这种常人生活里不经意间的事情,只不过是钟灵调侃和幽默的一种生动而准确地表述生活方式,但“个中妙趣,有不可言传者。”

《钟灵琐记》虽然是一册薄而短的文集,但它为历史存真,为艺坛存续真情,值得一读,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