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西吴美群的头像

广西吴美群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11
分享

承载沧桑岁月的石头

行走在仫佬山乡的青山绿水间,我惊喜地发现我们仫佬人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8年8月,《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培训活动在桂西北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活动并跟随采风组一行在仫佬山乡进行了实地采访。所见所闻,我深刻地感受到:不管风云如何变化,历尽沧桑的仫佬人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石头情结,石头承载着沧桑的岁月、民族的文化和仫佬人的匠心及智慧。

行走在罗城小长安镇双合村的于公旧道上,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光滑如磨,见证了古栈道历经的沧桑岁月。正是这条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栈道承载着一段于公治理罗城的弥足珍贵的历史佳话。

三百多年前,一代廉史于成龙从仕的第一站。他从万里之外的山西,一路风尘,道经柳州过柳城由这里进入罗城赴任知县的。史料记载:顺治十八年 (1661年) ,对年已 44 岁的于成龙来说是一次命运转机,他从副榜贡生被选授为广西罗城县令。罗城县地处融江、龙江之间,四周是深山密林,环境溽暑潮湿,经常流行瘟疫;汉族与当地瑶、苗少数民族由于受统治者的挑拨,形成世仇,社会动乱不安。因此,无人愿意去那里做官。于成龙的亲朋好友也都劝他不要去赴任,而他却执意不肯。临行前,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然后,变卖家产凑足一百两银子做路费,义无反顾地去罗城。一个已被朝廷任命的地方县级官员,竟自费长途跋涉千里赴任,这在今天已难以想象,而于成龙却正是这样毫无怨言地走上仕途。

到达罗城后,于成龙才感到现实情况确实要比想象的差得多。县衙既没有朱门粉墙,也没有大殿高堂,甚至连个土墙都没有,只是一座用荆棘围起来的院落,大堂只有草房三间,中间用土堆成方台,上面铺了一块木板作为桌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农家小院,而身为一县之长的于成龙每天就坐在这里处理公务,接待百姓,慰问疾苦。

他了解到当地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就下令废除苛捐杂税,带头不要“火耗”。所谓“火耗”,是指散碎的银子重新融铸入库时会有所损耗,在额外要多收一些银子用以弥补。清朝初期,政府允许官吏向地方少量加派“火耗”钱,标准以俸禄的十分之一为限,又叫做“养廉钱”。然而,于成龙却将“火耗”看作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所以他坚辞不受,以示要与全县百姓同甘共苦。

当地因地贫人穷,许多百姓逃到外地为盗。于成龙认为:“地方何盗 ? 盗即民也,民虽无知,决不乐于为盗,必饥寒刑法追之而为盗也,责在有司。有司当清静寡欲,以德教端风俗,勿戕民命,勿剥民肤,使各安家室,各恋妻子,此弭盗之义也。”而治理贫困,最忌大轰大干,追求所谓的政绩,真正的惠民事业是要一件一件地逐步实施。于是,他一面向上呈请减轻百姓的徭役,一面多方招抚,鼓励人民生产,促进贸易发展。他还大力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使百姓能够知书达理,化欲于善。为了救济孤苦无告的穷人,他创建了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建立相当于现在社会福利院的养济院,是一种创举,非有正本清源的智慧和大慈大悲的心肠,是不会办这种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善事。然而,这些措施却培养了仁慈的民风,较好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数年之内,全县不少地方就庄稼遍野,牛羊满山。

于成龙一心想着百姓,尽力改变罗城县贫穷面貌,而他自己却始终过着清苦生活。于成龙在罗城为官七年,住宅是三间破屋,没有厨房,只在案边设灶,晚上头枕钢刀而卧,以防野兽袭击。于成龙为百姓做了好事,百姓自然也爱戴他。当地百姓见他生活窘迫,便过来关心和周济他,一清早就有人来问他是否缺少柴米油盐,晚上又有人来问安。每次人们凑钱送他,他都笑着说:“我一个人何需许多,你们拿回去奉养父母,就等于我受了。”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爷”,家中的婚丧嫁娶之事都愿意与他商量。

罗城的经济虽然不发达,可是官府与百姓融和,百姓有俯仰之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一个县城。康熙皇帝当朝后,面对朝廷内外贪污受贿之风日盛的现状,努力整肃吏治,惩贪倡廉,以巩固大清王朝。他大力推行奖廉惩贪的察吏考官制度,着意表彰和提拔清官廉吏,还把清正廉明政绩突出的州县官吏,定选为“卓异”,让全国大大小小的官员有学习的榜样。当时两广总督卢兴祖,特别推选了于成龙。有一次廉官秋试,众廉官都鲜衣艳饰,骑着高头大马来应试,惟独于成龙布袍蓬头而来。大家看见一幅寒酸模样的于成龙后,都不屑于理睬。巡抚因早就听说过于成龙,特意上前与他打招呼,并向大家介绍说:“此人就是罗城县令于成龙 ! ”后来,卢兴祖见于成龙处理政务很有章法,与他交谈时能纵横古今,十分有修养,便非常敬佩他。

康熙六年,于成龙升迁为四川合州 ( 今合川 ) 知州,罗城县的百姓得知后,拦道哭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 ! ”临行前,罗城百姓跟着于成龙相送三四百里。于成龙望着依依不舍的众百姓,也感动得泪如雨下。

走进石围古村,我不得不佩服我们仫佬人对石头的运用是如此的精妙,如此的绝伦。可以说石头跟我们仫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罗城东门镇,就有一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那就是罗城石围古村。它既有古精湛的建筑艺术,又有浓郁内涵的人文景观,是仫佬族文化的一道缩影。石围古村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西北部的中石村石围屯,距县城约4公里,山坡、田野、河流三面环绕,自然景观开阔秀丽,优美神奇。据银氏族谱和永安功德碑记载,石围古村始祖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居到此,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居民均为银姓仫佬族。屯中古民居现存古屋70多间,多数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均为砖木结构,悬山式或硬山顶式、屋檐撑拱斗拱建筑;房前有门楼,大门上有“凤穿牡丹”、“喜上眉梢”等图案,进门抬头见香火、低头见煤炉,这些都是典型的仫佬族风格;屋檐与内墙壁画精细,花窗格式图案丰富,雕工精巧,蕴含着浓郁的仫佬族文化元素,是罗城传统仫佬族木雕工艺的精品代表。屯后有一条长70多米、部分用三合土拌浆砌筑的石墙,墙中设有枪眼和哨口,是罗城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防御墙。屯周的永安桥功德碑、石条古呇、双石板桥、功名石桅杆等古迹文物,见证了该村辉煌的历史,承载着银氏仫佬族厚重的文化。

石围仫佬族民俗博物馆是罗城首个屯级博物馆,馆内文物分一楼、二楼陈展。一楼主要陈展民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仫佬族的香火堂(神龛)文化,展现旧时仫佬族大户人家厅堂场景,再现了仫佬族“抬头望见香火堂,低头看见地煤炉”的民俗特点和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青石文化。二楼主要陈展仫佬族历史文物、民族服装服饰文物、建筑装饰文物、依饭节文物等,它展示了“仫佬尚银,服色尚青”的民族服饰特点,体现了仫佬族“勤于耕读、奋发向上”的民族个性与精神。

2012年,石围屯被自治区民委列为“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试点村后,对古村落、古民居进行了修复保护,古民居得到全面恢复性修复,建起仿古仫佬族门楼、话廊和凉亭,创办仫佬族民俗博物馆,彰显仫佬民族特色。同时建设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广场、足球场等休闲健身场所。2014年,石围屯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石围屯已成为集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来到石围仫佬族民俗博物馆参观,走进馆里,生活用具展厅中的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石臼深深吸引了我。石臼,对我来说那是相当的熟悉,那是家乡人用来舂糍粑的必需的生活用具。作为土生土长的仫佬人,在我的记忆里,年节舂糍粑的传统习俗尤为令人记忆犹新。记得小时候,家乡人都时兴在大年初三这天舂糍粑。据说,大年初三在老黄历中属“赤口”日。所谓“赤口”,就是我们通常所俗称的“吵嘴”。在这一天舂糍粑,寓意可以用糍粑封嘴,日后不会跟别人吵嘴。这一习俗,体现了“以和为贵”的内涵。舂糍粑时,先将蒸锅、舂棒、石臼清洗干净,以备用。然后将浸泡好的糯米进淘洗,倒进簸箕滤水。待糯米滤水干净之后,便放入蒸锅中蒸煮。糯米蒸熟之后,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石臼中进行舂打。舂糍粑是个力气活,一般由年轻力壮的男子来舂打。舂糍粑也是个技术活,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后,要趁热舂打。若让糯米团冷却,难以将糯米团打黏。另外,舂打时,两人要相对站立,一上一下,要集中对着糯米团进行轮番舂打。只有这样,才能将糯米团打黏。糯米团打黏后,两人要合力把糯米团举起,否则,难以将打黏后的糯米团从石臼里拿出来。女人们捏糍粑时,需要在盛糍粑的竹具上面涂上一层山茶油,这样捏好的糍粑才不会粘在竹具上,晾干后能够保持糍粑形状的完好无缺,以便于送礼和保存。至于糍粑的大小,一般都是捏成碗口大的扁圆形状。由于这种糯米糍粑是在过年的时候舂的,家乡人便称之为“年糍粑”。年糍粑做好之后,邻里乡亲便互相赠送,共同品尝。这一习俗,体现了“快乐同享”的内涵,它生动地诠释了“乡亲”的深刻含义,一代又一代地维系着仫佬山乡和睦相处的根基。

在仫佬山乡一路采访,我看到最多的石路和石桥。所谓石路,即石板路,那是用当地优质的青石板铺在村屯内的巷道上。有了石板路,晴天走路不怕灰尘,雨天出门不怕踩着烂泥,十分方便,又十分整洁,体现了我们仫佬人爱清洁讲实用的生活习惯。所谓石桥,即石板桥,石板桥通常架设在通往对岸的河面上,它视河的长度分为数节,节与节连接,直至对岸。石桥每节长约3米,宽约1米,厚约0.2米。桥墩用石头砌成,也有用大石柱直接做的。如用石头砌成桥墩,则用水泥把石块浆好,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如用石柱做桥墩,则在每根石柱的顶端凿成高度约0.2米的两个角,石块凿成的四个洞眼便穿过石柱的角,与石柱紧扣成一体,十分牢固。

除了石板桥之外,还有那十分罕见且颇为独特的跨石桥和鹅卵石桥。所谓跨石桥,就是跨过石块的桥。这种桥一般建在河道舒缓河水较浅的河面上,说是桥,其实是由一块一块石头相间隔铺在河面通往对岸的。每块石头,长1米,宽1米,高1米,四四方方,平平整整,通过清底,竖立在河面上,每块之间的间距约0.3米,以便于人们的跨越为宜。这种桥,极富地方特色,既简便又牢固。鹅卵石桥一般建在河面水流舒缓河面不甚宽的地方。先用毛竹破成竹片,编成直径0.8米,高2.5米的竹篓,然后通过清底,把竹篓放在河面上,之后把大块的鹅卵石丢进竹篓里,丢满为止。待竹篓稳定之后,便用三至五根桁条扎成一体作为竹篓与竹篓间的连接板,直铺至河对岸。一般竹篓间的间距约为3米。这种桥,也是比较简便,但经不住洪水的冲击,往往需要多次重建。

跨石桥与鹅卵石桥由于极为独特,因此不仅作为桥梁沟通两岸,而且还成为仫佬山乡的一道风景线,给山光水色平添了几分秀色和神韵。

正当我还沉浸在石路和石桥的观赏之时,忽然从不远处飘来了悠扬而动听的“吱——吱——吱”的声音,不知不觉地灌入我的耳膜,令我为之一振,颇想探究这美妙的声音从何而来。我循声而去,在大山脚下的小河边,我遇到了一位当地的仫佬族老人。老人告诉我:那是石头水碾声。石头水碾是地处山区的仫佬族群众用来碾稻米的土著“碾米机”。石头水碾一般建在河边,水碾用石凿成直径3米左右的大石盘。以石盘的中心至石盘的边沿为半径安装一个石滚。大石盘的中央凿开一个洞门,安装一根木柱,木柱留有洞眼连接石滚。利用水的落差的冲力,使石滚围绕石盘不停地旋转。碾米时,把稻谷放在石盘的凹槽里,然后开闸,让石滚来回碾过凹槽里的稻谷。一般石头水碾一天可碾稻谷100~200斤左右。

石头水碾不用看守,早上放完稻谷之后,便可出门劳动。晚上回来,关好闸门,将碾脱谷皮的稻谷用竹筛筛一回,便可以得到干净的米粒。用水碾碾出的米比用碾米机碾出的米,煮饭更香更有味道。石头水碾没有污染环境,碾出的米又原汁原味地保持米的气味,因此,颇受人们的青睐。

仫佬人对石头的利用,不光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上,而且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石头成为传承文化传承传统的巨大载体。要说这一点,当数仫佬人制作的墓碑和族碑。墓碑的制作颇为讲究颇为精致。先用上好的大理石片磨成平滑的石碑,然后请匠师书写碑文并凿刻。碑文的内容包括死者的生平概况、生卒日期及竖碑人的追思。此外,还刻有孝子孝孙的排名,一般按辈份按年龄按男女的先后顺序排列。碑文撰写并凿刻完毕之后,还要请匠师在墓碑的两旁雕龙刻凤。那龙飞凤舞的图案,既生动又美观。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另外,还根据死者的性别雕刻标志性的动物,让人一眼就看出墓中之人是男是女。一般男性的墓碑上刻的是酒葫芦,因为男的爱喝酒,酒代表了男性。女性的墓碑雕刻的是猫,猫是一种温柔可爱的动物,温顺代表了女性的特征,因此,猫象征女性。所以,一些内行的人,一看墓碑上的雕刻物,便能说出死者的性别。这墓碑上的雕刻物成了人们识别死者性别的“指南针”。族碑一般立在村头,用特大的石块雕刻而成。石碑高约2米,宽0.5米,厚度也是0.5米。石碑上,刻有先祖来龙去脉,迁徒历程以及该族的辈份排列顺序。因此,族碑成了外来人了解当地情况的最好的路标。仫佬人就是这样通过这无语的石头,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让石头给自身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生存的需要。同时,还通过这无语的石头,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传承了不忘先辈前仆后继的优良传统。

历史漫长,岁月沧桑。那无语的石头不正诠释着我们仫佬人的聪明智慧和追求美好幸福的奋斗历程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