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西吴美群的头像

广西吴美群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04/18
分享

仫佬山乡追梦人

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有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就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国60%以上仫佬人聚居于此,是全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辛劳的汗水谱写追逐“中国梦”的动人华章。

创业“领头雁”——银书

“我不太爱喝酒,与酒结缘,算是一个美丽的偶遇。”在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银书向我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他21岁开始创业,潜心研究奶酒,并创办酒厂,30岁成为年产5000吨现代酒厂的董事长。9年时间里,他从壮志满满到一无所有,再由一无所有到柳暗花明,因为执著和坚持,他最终迈向成功,并被人们誉为创业的“领头雁”。2013年5月,他被评选为河池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的一次朋友聚餐,在闲聊时,他听到有一种白得像奶一样的酒,这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并萌发研究奶酒的念头。

“当时以我的经济实力,根本没法买设备,只能自己造。”银书说,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连蒸馏锅炉都没有见过的他,该怎么去造一套酿酒设备。

为了掌握蒸馏锅的一些关键技术,2002年夏天,他跑到广州,到一些生产蒸馏锅炉的厂家实地察看真正的蒸馏锅炉是什么样子。回来后,便依照在厂家拍到的蒸馏锅炉模式样板,到当地市场上购买材料,自己动手制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实验后,终于做出了一套全新的不锈钢设备。

设备难关攻破后,接下来面临的是产品开发难题。他开发的“依饭酒”是一种奶酒,就是把动物奶和水果、蔬菜汁、中药材等混在一起发酵。但是,牛奶和酒又不能直接融合在一起,这是常识。但他要打破这一“常识”,他先后购买了不同厂家、不同成分的牛奶进行实验。经过了若干次的失败和反复实验后,最终以三蒸三发的酿造工艺突破了难关。至此,最具有仫佬族民族文化内涵的“依饭酒”总算给他开发出来了。

但是将技术工艺变成产品,再推销成商品,成为已经捉襟见肘的他面临巨大的困难。先是资金困难,后来产品卖不出,合伙人离去,到了最后,连酿酒的米和柴火都需要好心的朋友帮助提供。

“我想过放弃,但一想都走到今天了,觉得怎么都得支撑下去。”银书说。

9年的坚持,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他从一个不爱喝酒的打工者变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懂酒”专家。2007年,经县领导的推荐,银书出任新组建的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8年初,公司正式成立,手握资金和人力,银书如蛟龙入海。在他的带领下,天龙泉系列产品畅销区内各地市场,成为广西酒业的后起之秀。目前,该酒业已投资1.2亿元,年产白酒10000吨以上。

文物“保护神”——银景琦

2007年5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被列入“国家重点博物馆名录”,这是到目前为止,广西河池市惟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博物馆。这一业绩的取得,与原任罗城仫佬族文物管理所所长银景琦10多年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10余年来,银景琦用责任和热忱为仫佬山乡的文物工作默默奉献,成效显著,他多次被自治县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由于在保护文物上的突出表现,他被当地百姓誉为——仫佬族文物的“保护神”。

“我很珍惜每一次外出考古的机会。这样既增长见识,又可征集到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像仫佬族石制的生产、生活用具大石磨、大石碾、双石轮水碾,仫佬族依饭节使用的法器、道具、神位面具、古谱、古唱本等,这些都是我在乡下考察时征集到的。”谈及搜集保护文物的事,银景琦感触良多。从交谈中,得知他从1995年开始从事文物工作至2011年退休。16年来,银景琦用他对文物的热爱之情,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2007年,该县东门镇覃底屯至黄金镇地统屯一带的山坡上发现了大规模的古代冶炼遗址,经中央民族大学冶金研究所专家取样到北京化验,结果证实为清朝乾隆年间,当地政府在此冶炼镍铸造钱币的遗址。这一消息传开之后,一些不法分子不顾政府禁令,私自挖掘冶炼坩埚,拿到外地倒卖赚钱。东门镇一个体老板发现倒卖坩埚来钱快,就用大货车拉了20余吨的坩埚准备运往外地销售。当车子行至上凤立屯检查站时,被他和公安、国土、林业等部门的执法人员拦截,并当场没收这批文物。这可惹火了这位个体老板,个体老板气急败坏地从车上跳下来,恶狠狠地对他说:“要是这东西不是文物,我要你赔偿,还会有使你想不到的后果……”面对对方的凶狠样,他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可以取样化验,要不是文物,我双倍补偿你。若是文物,你就得坐牢。”结果,这位老板只好乖乖地把文物运载回原地。

“送个扣钱表我情,我情常挂妹心间;你既得心莫丢旧,犹如爱人在身边。”这是他从民间征集到的一件珍贵的民族民俗文物。为了征集到这一有价值的文物,他先后5次到小长安镇合北村一农家反复做收藏者的思想工作,最终使对方同意把这一收藏多年的“定情物”捐献了出来。目前,在博物馆里征集到这样珍贵的文物还有许多。比如,民国中秋月饼拓牌、双龙头凤尾护宝、清代组合梅花铆合巨形木花窗、木雕、仫佬族花轿、清乾隆年间农家购买的地契、仫佬族蓝靛扎染、凤鱼八宝纹图床单、仫佬族民间刺绣“福”“禄”“寿”“金玉满堂”以及平洛崖棺葬等,这些文物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引起强烈反响。仫佬族的蓝靛扎染、仫佬族民间刺绣等30多件珍贵文物已被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目前,仫佬族博物馆内征集到民族原始生产、生活工具的文物已超过900件,名列全区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博物馆之首,成为少数民族博物馆中民族文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原始的博物馆。

有一次,为了征集到深刻透雕图文并茂的仫佬族花轿、皮鼓、铜锣、唢呐等一批清代仫佬族民间送嫁文物,他步行了13公里前去征集。还有一次,他在小长安镇龙腾村大岩山实地考察出土的永历铜印情况时,正准备攀登进洞的一刹那,头顶上的一块巨石突然崩塌下来,正好压对银景琦的右脚。要是没有其他同志在场相助,他的右脚早废了。那一次真是惊险无比,直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仫佬族是全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悠久的历史遗存了丰富的文物,罗城可移动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到近现代的革命文物、遗物,跨越时空近万年,文物数量达2000多件。罗城有列入保护范围的古遗址、古建筑、革命遗址、古代冶炼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70多处。为挖掘和整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他组织编纂了《仫佬族文物志》。该书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不可移动文物篇、历史文物篇、民族服装服饰篇、仫佬族依饭节篇、民族生产生活用具篇、革命文物篇等章节。介绍罗城境内23处不可移动文物和295件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民族文物和革命文物,配以3万多字的中英文解说,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仫佬族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仫佬族上下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

该县东门镇中石村石围屯始建于1369年,距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是罗城最古老的村屯之一。该屯尚存古民居60多间,除部分古民居建于明代外,多数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古民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屋檐撑拱斗拱建筑。古屋青石门框,大门及房屋花窗格式丰富,雕工精巧,镂空雕刻的花草、动物栩栩如生,大门屋檐的内墙和外墙以及屋顶山墙的内测均绘有花草、动物,图案依稀可见。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加上部分屋主新建房后老屋不再住人,致使石围屯的古民居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现象。

出于对文物的钟情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热衷,退休后的他欣然接受了石围屯古民居古村落保护工程的技术指导工作。

“仫佬族古民居的最大特点就是‘抬头见香火、低头见地炉’。”他指导群众对古民居进行整理,更换损毁的桁条、瓦角、瓦片,清理香火台和地炉,修复腐坏的雕花、门槛,恢复门楼、天井、小屋、大房、后院的单家独院式仫佬族民居。“仫佬族大户人家的房子是单家独院式的,门槛旁边建有耳房,耳房一边是牛栏、猪栏,一边是柴房、磨房,放置柴草、石磨、冲臼及生产工具。过天井后才到正屋,天井用青石板铺成,天井两边也建有小屋,是全家的厨房和冲凉房。正屋一般坐北朝南,一排三间六房,进门就是大厅,大门左边是地炉,右边放置织布机、锤布石,厅堂上方设有香火台,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及财神、灶神。香火台两边书写锦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的对联,体现仫佬族重教尚德的传统。厅堂下方摆放香几桌、八仙桌、方桌,厅堂两边摆放长凳和小凳及用稻草编成的草墩。正屋后面也建有小屋,是酿酒和做豆腐的地方。”他一边指导群众施工,一边把仫佬族古民居的特点、功能、布局、历史等娓娓道来,使在场的群众受到仫佬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除维修保护古民居外,他还负责为石围屯仫佬族民俗文物展示馆收集文物。他每天骑着自行车进村入户,调查了解仫佬族民俗文物的线索和资料,对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登记拍照,对可移动的文物说服持有人把文物捐献或卖给展示馆。在与群众交往中,他一边宣传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一边讲解文物的来龙去脉、特点、作用,使群众正确认识和保护文物。他先后为石围屯仫佬族民俗文物展示馆征集到各类民俗文物100余件(套)。在他的指导下,石围屯古民居古村落焕发出新的光彩,受到自治区民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受到市、县领导和群众的称赞,石围屯被自治区民委列为“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试点村。2014年,石围屯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石围屯已成为集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剪纸“传承人”——罗华清

走进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的剪纸艺术工作室内,只见她将红纸按比例折好,小心地挥舞起剪刀。她神情专注,动作利索,不一会儿,一幅漂亮的剪纸图案就跃然而出。今年48岁的罗华清,一边工作一边向我讲述了她与剪纸的故事。

据罗华清介绍,仫佬族剪纸技艺是仫佬山乡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仫佬族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最早出现在唐代,历经宋、元,明清为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仫佬族民间剪纸有太阳、月亮、凤凰、麒麟、蝙蝠、蝴蝶、喜鹊、万紫克及其花草树木等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图案,小孩背带中出现的各种图案,都是先剪纸成型后才刺绣而成。仫佬族剪纸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二是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三是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背带、枕头、手巾等;四是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围兜等。

罗华清出生在四把镇思平村小稔屯一个仫佬族剪纸艺人世家,从上几辈起就十分精通剪纸、绘画等手工艺,在附近乡镇广为人知,全家以此为生。

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到罗华清已是第四代。据她回忆,自己家传的纯手工背带很受欢迎,这种背带通过巧妙的剪纸和刺绣制作而成,非常精美,在当地堪称一绝。每年“三月三”,她家门口便会有附近的村民排着长队来买背带,长长的队伍从家门口一直排到巷尾,村民们都以能拿到她家制作的背带为荣。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剪纸这门技艺也跟其他传统民俗一样变得不那么流行了。到了罗华清这一代,仅凭剪纸的手艺已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年事已高,罗华清又赴柳州做生意以维持生计,家门口排起长龙买背带的盛况不复出现,这门独特的仫佬族剪纸技艺一度面临失传。

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罗华清母亲一生的心愿。2012年,老人病危,临终前特地叮嘱罗华清,希望她不论多么艰难,都要守住这门技艺,把它代代传承下去。罗华清含泪应允。2013年,她结束了柳州的生意,毅然回到家乡,传承剪纸技艺。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门独特的剪纸技艺,罗华清四处学习、潜心钻研,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剪纸技艺。由于没有生活来源,多年的积蓄不久就见了底,在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打算走上街头为人剪纸、绘画谋生。

罗华清的坚守和付出没有白费。时逢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罗城县委、县政府特别为像罗华清这样的民间艺人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罗华清展示的剪纸作品千姿百态、创意独特、内涵丰富,将万物的神韵气魄巧妙地融入作品中,给人以艺术美感的遐想,得到了群众认可,也引起了文化部门的重视。当地党委宣传部大力宣传,文化部门提供免费的创作工作室,支持她挖掘和传承仫佬族剪纸技艺。

有了党的好政策扶持,罗华清的事业蒸蒸日上。她的剪纸作品《仫佬族非遗》荣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等多个奖项,她创作的《百羊图》、《百猴图》等作品在《光明日报》、《广西日报》、《河池日报》等报刊以及主要网络媒体上发表。她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除了当地的几所学校和少年宫外,广西大学、河池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院校也邀请她去授课。仫佬族剪纸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仫佬族传统剪纸也因此走出了仫佬山乡。

2015年9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自治区二轻工业联社主办,广西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2015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暨大师精品展在自治区首府南宁举行。要求所有作品均围绕“和”“梦”的主题进行设计创作,展出的作品涵盖了工艺雕塑、刺绣染织、编结、艺术陶瓷、工艺玻璃、编织工艺、漆器、工艺家具、金属工艺和首饰、其他工艺美术10大类,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精品荟萃,精彩纷呈。历经了四天的展出评审,9月6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闭幕。其间还评审产生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最高奖——“八桂天工奖”,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300件入围作品参加2015广西艺术作品展览。

“我也没想到,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得了个大奖!”罗华清告诉笔者,原本她只想出去看看,开开眼界,递交参赛作品《仫佬族非遗》、《木叶传情》、《四季平安图》等三幅剪纸作品,其中作品《仫佬族非遗》获“八桂天工奖”金奖、作品《四季平安图》获铜奖。

除了自己勤奋创作之外,罗华清还走进校园传授仫佬族剪纸技艺。2016年4月26日,仫佬族剪纸传人罗华清来到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向学生们传授剪纸技艺。当天,罗华清把获得“八桂天工奖”金奖的剪纸作品《仫佬族非遗》展示给同学们欣赏,赢得同学们一阵惊叹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剪纸技艺的浓厚兴趣。她从剪字、剪小动物等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习剪纸技艺。罗华清说:“看着孩子们学得那么用心,我十分高兴。今后就要有时间,我就会经常到学校来,不仅向孩子们传授剪纸技艺,还向孩子们传授仫佬族刺绣等技艺,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学会民族民间技艺,尽心尽力传播民族文化。”

仫佬族剪纸技艺得以大力传承和弘扬的背后,是罗城县党委、政府对保护仫佬族文化的高度重视。该县实施了仫佬族非遗文化、依饭文化、服饰文化、人文文化、乡土文化等“十大文化”工程,充分挖掘仫佬族民间艺人,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中,一大批像罗华清这样的民间艺人被挖掘出来,仫佬族刺绣技艺、草编、竹编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重新绽放光彩。

“我能荣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最高奖——八桂天工奖,全靠县里的扶持和帮助,今后我将不遗余力地传承仫佬族民间剪纸技艺。”讲完自己与剪纸的故事后,罗华清对笔者说。谈到未来,罗华清表示,在创作之余致力于仫佬族剪纸的传承工作,深入校园向当地青少年学生传授祖传的剪纸技艺,让仫佬族剪纸技艺发扬光大。我们期待她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坚信在她的努力之下,仫佬族剪纸这朵瑰丽的民族艺术奇葩在仫佬山乡绽放得更美更璀璨。

荒山“化妆师”—— 韦显旺

在仫佬山乡,说起种植毛葡萄的韦显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当年第一个敢在石头缝里“吃螃蟹”的人。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如今在罗城公路沿线、石山荒山、农家房前屋后、楼顶上都能看到种植毛葡萄的新景象,每年5、6月份,毛葡萄枝条盘错生长在整齐的铁丝架上,远远望去,仿佛为座座石山披上了“绿衣裳”。人们都说他有马良一样的神笔,轻轻一挥,就把光秃秃的荒山荒坡都装扮成绿色的美丽迷人的葡萄园。他因此也有了“荒山化妆师”的美称。

“园里石头多的地方,毛葡萄长得越好,产量越高。”韦显旺的一句介绍,说到了点子上。韦显旺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里乐村土敢屯村民。走进韦显旺葡萄园的葡萄架下,但见:园里石头多的地方,细细的青青的葡萄果挂满枝头,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从老韦的讲述中,我知道了他种植毛葡萄的那些事。

罗城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将近一半的地区都是石漠化、半石漠化或者潜在石漠化地区。多年来,因留不住水、留不住土而不能大面积种植庄稼的石漠地,让仫佬山乡的群众日子过得苦巴巴的。但是在这一片贫瘠的石漠化土地上,却在石缝里顽强地生长着一种植物——野生毛葡萄。

靠山吃山,几年前,罗城作出了“把葡萄赶上山”的决策,引导群众在山上种植毛葡萄,做到治理石漠化和富农增收两不误。荒山荒坡上种葡萄,大家都不敢尝试。但是老韦却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们的山上有野生毛葡萄,说明山地还是适合毛葡萄生长的,县里有葡萄酒厂,收购也有保障,种毛葡萄大有可为。

主意打定,老韦首先在屯里做了第一件“傻事”:把自家的5亩庄稼地跟别人换了5亩的山地。“当时这也在屯里炸开了锅,大家看到我拿肥地换瘦地,都笑我傻。”老韦说。接下来,老韦又向银行贷了十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建造他的“毛葡萄王国”。

在大石山区搞种植,注定要比其他地方困难。“想在石山上种毛葡萄,就得和石头‘抢地方’。”老韦告诉我,刚开始,他们要先把石头破开,挖好坎,竖好水泥杆,再用片石砌成石窝,才能种上毛葡萄。而这一切,靠的就是他和妻子的两双手。

不但如此,恶劣的气候也很折磨人。“天上下雨石缝干,天不下雨更是难”是大石山区最平常不过的现象。“石缝中泥土有限,种下的毛葡萄容易受旱,因此在石窝里种葡萄最需要补充水分和营养。”韦显旺说,为解决用水困难,他在山上修了3个共600多立方米的水柜,从数里路以外的山腰引来了泉水,用于灌溉。

这些年,为了掌握种养方面的技术,他在自治区农科院、县水果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培土、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一点点摸索,慢慢地也成了种植毛葡萄的“土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韦显旺的葡萄园逐渐进入丰产期,2008年,他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平均每亩产量达400多公斤,当年利润就有6万多元。

2009年,自治区农科院培育的两性花毛葡萄获得成功,韦显旺又成为村里推广两性花毛葡萄第一人。前几年他试着种了2亩多两性花毛葡萄,每亩能收获1000公斤,产量比单性花高了一倍。“两性花毛葡萄能够自行授粉,可以解决单株毛葡萄授粉率低、落果多、产量低、甜度低的问题。” 老韦告诉我,他打算扩种两性花毛葡萄,并把经验告诉其他村民,让大家一起享受利用科技增产增收的喜悦。

韦显旺的成功,极大增强了村民们种植毛葡萄的信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该县农民对发展毛葡萄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据该县水果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毛葡萄种植已达8万亩,预计丰产期后全县毛葡萄年总产量可达4万吨以上,鲜果产值可达2.4亿元以上。毛葡萄产业如今已成为仫佬人奔向小康的“致富桥”。

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上述三个典型事例,只是仫佬族人民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奋力前行努力追逐“中国梦”的一个缩影,从中你完全可以看到仫佬族人民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梦。仫佬族人民正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际行动,为“中国梦”的壮丽画卷增添一抹不可或缺的亮丽色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