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茂堂的头像

王茂堂

网站用户

诗歌
201901/03
分享

启 鲋 诗 文 稿 (1)连载

编 纂:  唐  人

 

作者简介

唐人之父王化龙,字启鲋,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东坡村人。生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二日,卒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七日,终年七十三岁。

父虽出生寒门,但酷爱诗词,广交朋友,人格情趣颇高。尽管家境拮据潦倒,但对诗词韵律的艺术追求始终如一,毕生创作出诗词近两千首。

为防止父几十年的在诗词上付出的心血,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漶消弭,以继承父志:“等整理成集之后,再用‘四通’打印机打印成册,以送亲友。”之遗愿。父之儿女们艰难筹措,终于将其诗词整理打印成册,以送亲戚赠朋友。由于水平有限,成册之后的《启鲋诗文稿》仍疏漏颇多,望诸君斧正。

 

 

 

 

 

 

 

 

 

目          录

 

一、引    文 ……………………………………………… 1

二、伤 春 诔 集…………………………………………… 5

三、春 鸣 集 ………………………………………………14

四、夏 鸣 集 ………………………………………………27

五、秋 鸣 集 ………………………………………………34

六、冬 鸣 集 ………………………………………………48

七、感 寓 集 ………………………………………………55

八、知 遇 集 ………………………………………………70

九、南北游集 ………………………………………………81

十、唼 淄 集……………………………………………… 99

十一、鲁游集………………………………………………111

十二、咏史集………………………………………………126

十三、颂友集………………………………………………134

十四、游记与后话…………………………………………149

 

 

 

一、引  文

1、深 深 的 震 撼

父亲走了,留下了他的《启鲋诗文稿》!

启鲋是他老人家的字,而名字却非常响亮:王化龙!

这其中的寓意,这之间的反差,恐怕所有的人都有所觉察与感悟。

父亲的一生困顿偃蹇,未料到他的死却更让人们感到悲怆痛心,魂惊胆颤,泪水化作倾盆雨。

  因为他老人家死在四轮之下,肉迸血溅!

  流干了眼中的泪水,排尽心中的悲哀,蓦然回首时,这才发现除了对失父的悲恸之外,再就是心灵中的深深震撼!

因为送别老人这天,挽联蔽地,悼人如织,这是在名人或者是宦官士绅的葬礼上经常出现的情景,想不到在父亲入土之前我家也是如此。 

天空布雨启鲋去 同侪挥泪化龙飞”老诗友们的挽联。

  黄河归天诗入画 黑山隐去词更骚”同村挚友们的挽联。

  凤号鹤唳人何处 亲恸友悲雨倾天”年轻诗友们的挽联。

  走万里河山 遇狂风烈日 与孔圣对同寿 此生奇乎惨乎 留数卷诗文 交大家名士 教子女成才 其人凡耶伟耶父亲刚交诗友的挽联。

欣遇下里巴人 东坡居士启鲋永在 痛失阳春白雪 颜神诗才化龙而去”父亲最知己诗友送的挽联。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惟我竟遭失琴痛 云路鹤鸣深交仙游 留予永处丧友悲”与父亲应答酬唱近四十年的诗友在挽联上这样写道。

“黑山垂泪孝水含悲 痛失诗人驾鹤归去  亲朋失声至友垂涕 哀伤和韵破梦难寻”……

  霎时间,家中的院子成为黑白的天地,书法的海洋!

  接踵而至的更大震憾是父亲留下的诗稿!

  整理成集的洒洒扬扬有一千余首,随手写下的纸头片脑,其陋室之内到处都是!

  这是无疑父辈灵魂中的精华,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岂能在吾辈弥失与泯灭?

  于是乎,众兄妹奔走呼号,准备给父亲出诗集!

  然,世事难料。由于囊中羞涩,况且家中还有老母需要侍养,十几年来父亲的诗集付梓计划,一直搁浅无果。                                  

  无奈之下,也只好新浪博客上用“唐人的博客”刊出,并打印出来,让《启鲋诗文稿》强立锥。             

惭愧之余的同时,也倍感欣慰。因为父亲毕生的心血《启鲋诗文稿》,终于在众子女们的努力之下,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开始示人了!                                                         

唐人    二0一0年十月十九日  

 

 

2、感   悟   父   爱

                              

         ——父一周年祭

       

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受到爱的感悟,接受到爱的感召,享用爱的沐浴,可以说爱无时不在!然而,人生不同,命运不同,从而也就注定了授爱的程度也不同,显然也会影响到爱她那本能的发挥。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在爱的比较和判断当中,母爱往往胜于父爱,也许在许多人的心中都会这样根深蒂固。但是自从父亲遽然去世之后,我深深地感悟到了父爱的与众不同,其蕴含的东西更加令人终生咀嚼。因此我猛之间醒悟,父爱同母爱一样,同样也是人类中最伟大也最无私的爱!

  父亲一生命运偃蹇,从小不知道怎么叫爹,也从来没有叫过爹。因为在父亲尚不足三个月的时候,爷爷便撒手人寰。因此父亲他老人家在记忆中从未尝受过父爱的呵护,更不知来自于父亲的爱是何种滋味。咎于此因,虽然父亲严厉,也非常疼爱我们兄妹几个,但却不溺爱,不放纵,无过份之狎呢,唯有偶尔间的舐犊之亲情。

一九六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肆虐中国,我家同全国普通的家庭一样,也深陷于生活的困苦与煎熬之中。那年我刚刚八岁,二弟和小妹还没有上学。为了生存,父亲利用工余时间,毅然地挑上担子,带上一些廉价日用陶瓷,到萌水历城,以及莱芜沂源等一带,换回了地瓜干、谷糠、柿饼等一类人能吃的东西,以解全家饥饿之痛。

是年的冬天,已近年关,寒风狂啸雪花劲舞。我们一家四口围着火炉,盼望着父亲换好粮食早日归来。父亲离家已经有五天了,按理讲他早就该回来了!然而一家人又经过两天的苦苦企盼,盼来的却仍是无情的寒风和漫天的大雪。第七天晚上,大雪虽然停了下了,但却冷得出奇。看得出母亲也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只好出去打听了与父亲一同时外出的人家,三个人中唯有父亲未归。这时偏偏小妹年龄小又不懂事,饿得又哭又闹,让有些恼怒的母亲打了她两个耳光。

深夜,小妹饿着肚子含着眼泪慢慢进入了梦乡,我和二弟也相继空着肚子慢慢地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阵轻微的窸窣响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只见父亲神奇地出现在家中,母亲正在用手扑打着他身上的雪花。见我醒来,父亲立即拿出一个象冰块一样的玉米面窝头,塞给了我。几乎同时二弟和小妹也醒了过来,欢乐的笑声,立即充满了我们这个拮据的家庭……

一九七0年三月,我参加了工作之后,我们这个普通的家庭里终于出现了新的生机。                                                                                                                       

适时父亲正值壮年,家庭条件的渐渐好转,使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为了让我们家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也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们好成家立业,父亲硬是与二弟在家一起开山挖土,使我们这座傍山的院子扩展了一多半,并在原先有三间房子的基础上,又盖上了三间瓦房。

记得就在盖三间南屋准备上梁的时候,由于工作太忙,我回家晚了一天,惹得父亲非常不高兴,一整天时间也没有理我,直到上房屋梁的鞭炮声噼噼叭叭响起来的时候,他老人家这才重新咧开了嘴。但晚上喝上梁酒的时候,父亲瞪起眼睛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起了我,他批评我:上梁不正二梁歪,已经说好的你最好要早一点回来,你怎么今天才回来?你这老个当大的要是不以身作则,以后你怎么来服你的众兄妹?守着众人,我无颜反驳,深感惭愧,从而也明白了过来,作为一个男子汉,最重要的做人原则,就是说话要算数!自己在家中的弟兄姊妹们排行老大,无论在什么事上更应该跑到最前头,以身作则才对。

第二天父亲累倒了,又吐又泄,脸色干黄,我们都劝他去躺一躺休息休息,可是他依旧为房子的最后竣工,跑来跑去忙个不停。望着父亲那憔悴而又过份衰老的面孔,我那颗负疚的心几乎碎了。

父亲除了酷爱诗词之外,甚好交友,在山东博山凡是爱好诗词书画的人都与他交往过,博陶退休职工李庆章老先生八十来岁了,更是父亲的忘年挚交。因此父亲的这一生收集他的书画颇多,虽算不上值钱名贵,但从观赏性和艺术性上来讲,不可多得。

  一九八0年,我带一家三口回故乡过春节,这时他老人家的房间里正挂有一幅写意的人物国画:李白身着帛袍,举酒杯,面对着蓝天背负苍松,象在邀蓝天对饮,又似借酒高歌。一代诗人豪放不羁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跃入纸上。见我倍加欣赏,父亲就告诉我说,这是李庆章老先生刚刚画好送给他的画。因为我在心中喜爱有加,立即就提出来,是不是拿回自己单位上的家里挂上几天?父亲吟哦半晌,终于勉强同意了。但君子有约,只准月余。岂知还未到月余,父亲却跑来了,他老人家不仅没有提出把李白把酒问青天的画索要回去,而且他还给我带了另外的新字画。从此之后,父亲就经常以不同形式送给我他所收藏的字画。这里面有杨振寰老先生的,也有路长存任玉林老前辈的,还有王颜山老师的,更是有着蒋正和等年轻画家的墨迹。再后来,我才知道在弟妹的那里,他老人家也会经常地送给他们一些书画。显然,父亲他老人家这是在他的儿女们之间在搞均衡外交。这无疑也是一种父爱!

尽管父亲只在襁褓中见过爷爷的面,在心灵上也从未享受到点滴的父爱。可是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除了正常的日子之外,阴历的正月十三他老人家总要去给爷爷上祭日坟。说起来也怪,少时我们兄妹们在苦噪而单调的生活当中,想不到跟随着父亲去上坟,竟然是一种乐趣。因此我们兄妹小时在莹地里的追逐打闹,以及父亲虔诚进香烧纸的情景,至到现在始终缠绕在我的心怀之中。于是一九九五年的大年三十,我特意带着儿子回到老家上祖坟。这天父亲非常高兴,与自己的大孙子交谈了很多很多。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的是,第二年春节大年三十的时候,当我再次来到莹地里上坟的时候,却是要给他老人家上坟!

他老人家是因车祸,猝不及防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我将永远地失去父爱!坦率地讲,生前他老人家为我们子女们所做的一切,我根本没有什么感触,只认为这是应该的,也是自然的,甚至有时候还感到有些不满足。当父亲去世之后,我才深深地感悟到,父爱和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一个样,当你正在拥有她的时候,你也许并不知道她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去尽情地享受它,品尝它,感知它。一旦要是突然失去了,你才会遗憾地感受到它的弥足珍贵!                               

唐人 1997年6月10日刊于淄博日报

 

3、诗 友 序

       亡友化龙,字启鲋。其膝下有三子一女,痛尔罹祸,竭精殚虑,为完尔遗志,子女们宵旰奔波。既筹勒石碑,又复整尔几十年诗词遗作约有千余首,准备付梓。

公在生前,诸友皆为序。余与公酬唱四十余载,何敢落后於于诸友?缅怀思往风尘历历,偕公初识於万松山,握手言欢,相见恨晚。 

公家境贫寒,力学不辍,特酷爱古典诗词。适余同好,日居月诸,交往频密,切磋琢磨,深研韵律。由于常年穷顿劳苦,公常把浮华置之度外,劳作之暇焚膏继晷,孜孜励励,磨杵成针,功力日进。更交往於诸多名彦,潜心博击,人以为痴。虽历经文革四清浩劫,家中藏书尽遭焚毁,惨罹魔难,不为悔也!岁月无情,霜染两鬓,苍天不佑,车祸倏仙。

呜呼哀哉!摔琴长恸,知音遽失,南柯无稽,梦寐难求。深恐遗作湮没,三子一女兴措正当然也!古语云:“穷达天也,天能使穷而不达,不能使精华之气密久而不露也。”信哉斯言,追昔缀文,聊以为序。

                                                   

史庆瑶于丙子之秋

 

4、诗 友 絮 言

       “板桥先生为文不喜求人作序,求之王公大人,则以借光为耻;求之江湖名流,则必含讥带讪,遭其荼毒而无可奈何。这是郑板桥先生的心思。化龙兄也是个不肯借光,怕荼毒的人,所以化龙的诗文序也就无须求人了。由几个好友道上几句真情,也就可以了。

        记得一九九一年,龙兄的次子邀我们小饮。言民,兆俊,慎勇也在座。席间我三杯下肚后, 竟背诵出了龙兄的两首七律,让他听后很惊讶,更是高兴得很。我又朗朗地酬唱道,卅年双握两心知,今喜三逢颂旧诗。”因为在此之前,我们虽然诗交已有三十年,但仅仅见过了两次面,这是第三次。对于我这样一个又熟又生的老友,龙兄如何不动情!

       古人云;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又云;焚不得腹中稿看来龙兄的诗作永垂后世,这一点是定了。龙兄为有像我这样的一个傲慢的知音而高兴,当然我也为有龙兄这样一位杰出的工农诗友而自豪。记得龙兄曾经有诗道:悔内相知今不晚,与君唱酬到期颐。”                      4

       可是龙兄他竟然离开我们匆匆而去了!不久,极度的悲痛很快就化为了欣喜,因为龙兄的子女们已经把悲痛化为了力量,准备为龙兄树其碑集其文,并择机付梓。感慨万千,再赋小诗一首:                                   

辙鲋今方欲化龙,文星陨落万缘空。

深沉传世两千首,品重风骚一代雄。

曾许期颐联合唱,更盟耆老救歌衷。

空前玉兔含情窥,应是诗朋邀月宫。

                                 

                                                                                                                 石志浩于孝妇河畔

·1·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