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27
分享

桃符习俗 尚能溯渊缘——对联简史考

  桃符习俗 尚能溯渊缘——对联简史考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源远流长,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他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据说这要算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也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至今仍是个悬案)。

对联历史 可以探源流
桃符习俗 尚能溯渊缘

对联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这种起源于桃符的对偶文学,由于大多是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或写在纸、布上的对偶语句——所以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由于用途的不同,其名称也各异——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骈文与律诗化成了后来的发展和传承的两大直接源
头——也就是说对联又吸收了格律诗、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

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对仗工整、言简意深,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一般不需要押韵或拘泥平仄,只有律诗句式的对联,由于明清时代一些人的固化和现代一些人的坚持,其对偶句不仅要对仗工整,而且还需要押韵,平仄协调——也就有了格律诗一样所谓的135不论、246分明了。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当然对联的源流考证还可以更深远些,语言上的对称衍生出来的对仗之文学,还有中国文化中思想观念渊源所在——中国文化中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来自于中国文化中哲学的思考、哲学的解读:所谓“太极生两仪”的阴阳二元论、阴阳二元观念,作为中国对联文化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二元理念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相互对称,在思维本质上阴阳互为相通,这种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及其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及其深远厚重——

《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二元理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这种认知或若理念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对联文化的哲学基础——即阳为上、阴对下,天为上、地对下的哲学理念。

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二元理念,落实到自然人伦就有《周易·序卦传》中所谓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以及《易传》中分别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对联形式特征出现对人伦的迷恋和对自然事物执着的基础——即阳为上、阴对下的天地、自然、人伦理念 。

一副标准的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句法相同这几项,当然当后来出现了有人按律诗句式写对联时,除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句法相同这几项外,还要加上平仄相拗这一项,律诗句式的对联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是汉语言的独特优势(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

由于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音节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对联特别是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对联对仗的第二个层次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而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形态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不仅具有可读性,而且还具可视性、观赏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所以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无法做到真正的对仗丈)这铸就了汉语言的形态优美和音节优美,是谓汉语言的高超和大气之处。 

    

桃符习俗 尚能溯渊缘——对联简史考 (续)


诗词最早确实是作为演唱的需求而诞生,唱的功能一直是第一位的,但对联却并不是因了演唱的需求而诞生,最初的对子—— 对联既不是演唱,也不主要是是朗读(虽然人们看的时候也会读出声来),但其主要功能则还是张贴或悬挂、或镌刻、或书写——当然对联虽然张贴、悬挂、镌刻,自然也并不是要炫耀……,它也有与其他文体一样功能,就是要阐述或表达一定的思想和内容,所以其思想性和所寓涵着的哲理性就必须靠其空灵的意境和美妙韵律共同来完成,除了写或贴,人们自然也还会用嘴巴去读、用耳朵去听、用心去体会,因此意境和韵律的美好、寓意和哲理的深刻,就成了对对联的总体要求了。

由于阐述和表达是所有文学体裁的共性,我们就不去探讨这方面的事体了,着重就其主要功能下的独特功能做些探讨,其实对联的个性还是很明显的—— 虽然诗、词、歌、赋、对联、小说等等等等~都可以写,都可以挂,都可以刻……,但她不是其主要功能,而对联的主要功能是张贴,且最初就是为了张贴而诞生的对子,楹联就是专门用来张贴悬挂的,因此其独特的个性一说就非常明显了。

虽然相传对联源于五代时期,是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大奇葩,但对联的产生和发展也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最早还是源于人类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和研究中所发现的对称规律和孕育的对称思维逻辑——其实在真正文学化前不知多少年代,对子思维方式和文字型制早就形成了;人们在漫长的生命孕育发展岁月中,不仅在宏观上发现了宇宙时空的相对性、乾坤阴阳的相对性——深知天地的对称造就了人伦的对称,而且还在微观上从动物性的男女媾对、雌雄相合,发现了人伦的对称性;不仅如此,人们还从更微观上发现了植物性的光合、电子的耦合、量子的聚合及其对称性;人类对世界物质的对称性的认知影响了人类对社会政治经济运转的对称性操控,使得我们的人类社会的模型也具备了对称性,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层面,这种对称性无不在影响或左右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

在对称的理念、阴阳二元理念的支配下,对联不在是一种物象概念,而且更具有了意象的概念,并且已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以及我们现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这种认知或若理念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对联文化的哲学基础——即阳为上、阴对下,天为上、地对下的哲学理念,因此我们不能只考量平仄,而不去面对我们对对联形式特征相辅相成的对人伦的迷恋和对自然事物执着的基础——即阳为上、阴对下的天地、自然、人伦理念,如果有人只考量平仄把代表阴的地强加于代表阳的天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阴阳相对的对称的世界、对称的社会、对称的人群中,我们想脱离开阴阳相对的对称的文字、对称的意境、对称的生活谈何容易呢?阴阳相对的对称与生俱来、对称无处不在,阴阳相对的对子自然也会与生俱来、也会无处不在;生活中的对称必然会反映到文化或文学上的对称上来,对子自然是生活化的对联,对联更是文学化的对子;因此,那些害怕对联会被社会大潮湮没或消失的人们,自可不必杞人忧天,我们旨须郑重地宣告:阴阳自然相对,生命在孳生、人类在繁衍、文明在进步、文化在发展,以对称性为依归的对联文化、对联文学形式就不会被泯灭,就会越来越繁荣和昌达、就会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慰籍心灵的文学奇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