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08
分享

壬辰清明何处去 天府之国乐逍遥

 

壬辰清明何处去 天府之国乐逍遥

 




                壬辰清明何处去 天府之国乐逍

            ——2012壬辰清明旅游侧记

 

2012壬辰清明小长假,笔者偕夫人一同造访了天府之国:不仅游览了成都市内主要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点,而且还游历了成都市周边的著名景区都江堰 和青城山——拜会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成就了此次天府之行的主体行程,2012壬辰清明旅游的重头戏和主题项目亦在于斯矣。

 

由于时间仓促、行程紧凑,几天下来, 对于整个出行活动、旅游历程,笔者的第一个感觉:若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累”,两个字则是“很累”,三个字就成了“累死了”……;对于天府之国的自然、人文环境,当然还有另一个感觉:若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美”,两个字则就是“很美”,三个字就成了“美死了”……。

 

若简单地作个汇总,那么本次行程如下:

 

4月1日13:20分左右乘k869次列车到达成都火车站,出站后乘地铁来到天府广场,在成都市内先后到达天府广场,游览了武候祠及其旁边的锦园,观赏了浣花溪公园的诗歌长廊,并在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草堂,寻觅诗圣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的草堂故居……。

 

尔后走马金沙遗址,又经过一番辗转,在茶店子乘车前往都江郾,住跸实久宾馆——傍晚在南桥市场江边餐厅品尝了河鲜和小吃,欣赏了宣化门内外的夜景。

 

4月2日拜会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首先在上午参观游览了古代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进而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和水流脉络,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进行自流灌溉,并使分流控水、堤岸防洪、泄洪排沙等相互依存的水利工程体系相互融合,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

 

下午又参观游览了都江堰西南的青城山风景区,不仅领略和欣赏到了有着群峰环抱、诸峰环绕、树木茂盛、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四季常青的青城山这幅天然图画之美丽画卷中的那些“福地洞天”、“人间仙境”和“青城天下幽”的美景,而且还在青城山幽第五洞天中的 天然图画里胜地寻踪,问道天师洞,探究紫气东来、常道通幽的奥秘,倾听那些依然是余音袅袅的道情与梵唱!

 

4月3日上午游历了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青羊宫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点,下午再次前往天府广场,并在漫步青年路、春熙路商业街区后,乘地铁到达成都市火车站,于19:30分告别成都,乘车返回(4月4日中午到家)。

 

      2012壬辰清明天府之国旅游侧记和随想叙写如下——图片请参照下面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1178-13314-1.shtml#16_133411_102967

 

 

      1)、 科技馆前伟人挥手 天府广场太一中心

             ——天府广场游览纪事及随想录

 

 

科技馆前伟人挥手, 天府广场高楼林立 ;

地铁出口螺旋飞升, 春熙街头人潮涌动。

 

4月1日13:20分左右乘k869次列车到达成都站,出站后本来是准备买票乘坐高铁到都江堰,可排队等到自助购票机前后,一操作没有票可买,真是大失所望——失望之余,只得另作打算,倒是有不少热情的成都朋友为我们指荐了不少到达都江堰的途径和方式,可夫人还是果断地决定先到天府广场去看看再说——

 

乘地铁来到天府广场,一出站就看到了广场中央那个取自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主体造型——广场东西两侧非常巧妙利用地铁下沉式广场走势,借景顺势构筑的太极图里阴、阳鱼分两翼相互拥抱,而两个太极鱼眼处是为腾龙式音乐喷泉,二龙负水中脉络奔流、冲涛望日,组成的太极艺术景观可谓三位一体,既寓天地人的和谐自然之意,又寓成都是为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中心之意,更是对长江与黄河这两大主体文化龙脉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铸塑和奉献的颂赞与肯定;地铁出入口都有展示成都风土人情的天书地画与雄幽险秀的巴蜀山水长卷,而出入口处各通道则还有取材于金沙玉器的诸多艺术小品,以煊染天府之国的历史悠久和古老文明的厚重。

 

来到广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正北面的四川科技馆及其前面巍然屹立的伟人塑像——毛泽东 的塑像基台下四周花团锦簇,鲜花簇拥着的紫红色基台拔地而起——据说从地面到三个梯形的台面共8.1米,象征着八一建军节,毛泽东 塑像的基座则被设计为7.1米,以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生日,而毛泽东 的塑像高为12.26米,其象征性的涵意则是寓意为毛泽东 的生日;三层基座的台基,被用来象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三个里程碑,这座“毛 挥手我前进”的巨型雕塑,在1969年新年后建成竣工。 

 

这里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是人们曾经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万岁馆”:从高处俯瞰,当时是一个“忠”字型,“万岁馆”主体建筑构成“中”字,当中一竖,是“东方红展厅”,检阅台和周边走道及旁边建筑仿佛“心”字,检阅台正中的伟人像就是“心”字正中的那一点...这在当年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挂在嘴上或心里想的就是“敬爱的毛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这样一种集体向心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的氛围下...自然又是非常正常、合乎理性的结构和布局了,堪称古今建筑史上的奇观!

 

天府广场的前身老皇城坝,这虽已是历史名词,却存在了2700多年——自春秋时期由氏族部落首领开明王朝建城以来,这里一直是西蜀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老皇城坝曾经是金碧辉煌的城中城,千百年来有过璀巍宫阙、龙凤旌旗,吴姬赵女、彻夜笙歌;也曾有过战火四起、杀声漫天,虎狼栖身、城毁墙摧——自秦国巧辩之士张仪在此筑“大城”后,历朝历代几经兴盛衰败;即使是在现代从“老皇城”到“万岁馆”、四川展览馆、天府广场,也几经沧桑,大多人早已都不知其由来了;只有那尊栉风沐雨伟岸的毛 塑像,还在巍然屹立,默默地从特殊岁月里走了过来,成为那个时期的象征,如今已成为成都历史的一部分,这一极不寻常的历史象征,随着岁月的流逝亦或还会成为永久的历史见证。

 

毛主席 塑像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遗存,不管走到那里,在我们这些后人或游人眼里自然都是“历史文物”,不管在那里看到这种伟人的塑像,都会让人思绪万千,只要伟人在人们心目中还有着崇高的地位,这类巨大的伟人塑像也就应该为他保留应有的位置——其实毛泽东崇高的历史地位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史册里了,这些塑像只不过是留给民间对其丰功伟绩瞻仰或缅怀的一种直接形式或朴素情怀罢了。

 

重新构建的天府广场面目全新,广场四周环状耸立着十二根灯柱,用以展示蜀文化的十二大体系,整个广场景观所辅以的景观线图,无不都在着力展现巴蜀文化的神奇和神秘亦或神妙,其实太一不仅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等意象,而且太一还生金、木、水、火、土这些物象;正是水孕育了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上的都市历史及其风貌, 成都市作为一个单一中心结构、发散型集中式的平原城市,脚下的“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正中心,其形式、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和西安的钟鼓楼广场相似——面积为88368平方米的天府广场,虽然说不上是一个绿草茵茵、鲜花艳艳的绿色广场,但在天府广场,我们游览者亦可在阳光映照之际,在青树绿翠之中,体验到锦城之乐趣。

 

为了能明明白白、自自在在地游历市内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点,在天府广场南侧一个小店里买了张成都市地图,展开来一看,这里没有北京或西安那样的天圆地方式的规矩,没有东西南北、横平竖直、经纬纵横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天府广场本身这一小尺度下借景顺势构筑的太极图作为一个太一中心来看待,那么成都市整个城区就是一个大一点尺度下的太极图了,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城区呈蛛网状、发散型的形态向外延伸、拓展、膨胀,一环、二环、三环就象是由两仪、四象所生发出来的八卦意象的连线一样虚实相间,一幅真正的现实版太极八卦图展现在眼前,促人思考或暇想。

 

地图上成都市区的五个行政区划:成华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分别座落在东、西、南、北、中的位置上,并大致上与阴阳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的物象对应着,虽然五个城区得名也各有“名堂”:锦江区因水(锦江)而得名,又处于南部,故印证了阴阳五行中水的物象;青羊区虽因青羊宫而得名,但由于其区划包含了天府广场在内的中心地带,故而其物象是为中土;金牛区因金牛坝而得名,但处在北方的部位,对应着的物象是为火也;武侯区因武侯祠而得名,地处西(虽也偏点儿南)方,物象自然是为木也;成华区因境内的成华乡、成华堰以及其区内是成都的‘工业精华区’,如今已是黄金地带,故取其精华名曰:成华区,其物象自然是为金了。

 

从图上可以看出,成都市的内城区所对应的阴阳五行并不是那么的规整,甚至还有些零乱,自然就够不上较为完美的太极阴阳或五行图案——看着这幅地图突发奇想,如果在今后的城市区划规划中能秉持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的思想或思维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一定会完善或完美地铸塑出一个真正的天府太极大都市。

 

笔者以为:若以现有的二环或三环以内的区域作为阴阳五行、东西南北中的中或金木水火土的土,将这片中土作为天府太极中(土)区,然后按照太极的意象和阴阳五行的物象之观念,在这张蛛网状的太极图上,就完全可以为其勾勒出了一幅城市的阴阳五行区划图来,西边是青羊木(西)区,东边是成华金(东)区,北边是金牛火(北)区,南边是锦江水(南)区,加上中间的天府太极土(中)区,五大区域暗合方位和阴阳五行,乃万千气象之图景也。

 

由此图景再放大开来,成都市的外城区亦延续着太极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的意象——延伸、拓展、膨胀的理念和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物象,向东(金)南(水)西(木)北(火)方向,向外圈的龙泉(东)、双流(南)、温江(西)、新都郫县(北)行政区域延伸,并在大尺度上向南延伸到眉山甚至乐山,向北延伸到德阳甚至绵阳,向西延伸到成都平原的尽头——龙山山脉东缘,向东延伸到资阳甚至遂宁亦或南充。从而在整个成都平原上构筑一个大尺度下的世界级的天府太极经济圈和文化圈。

 

这么一看、这么一想、再这么一画,还真是看出了些中国城市构建中的名堂和文化脉络,想到了中华文化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方向指引和指导意义,画出了未来天府之国大都市的太极轮廓和五行结构, 观览天下之山水、蜀地之奇特自然,尽在这幅天地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太极图画里了,神游天府之国妙在领会其绝佳处所蕴涵着的思维方式和道家理念,若将思续连接上大道千载、将视觉贯通到太极万里,悠悠兮流光若织锦,洋洋兮交响若列文,天籁与人和交融,八音与婆娑齐舞,太极与造物主同游,阴阳与天地人俱爽,回归自然,回归文化,不亦乐乎——最饶有兴味者,自然还是天府太极的延伸、拓展、膨胀,不仅为成都民众营造出了一个人间的太极世界,而且还为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欢乐愉悦、吉祥和谐之美妙的宜居场所。

 

将成都市区中心天府广场作为游览体验的起点,看来是选对了地方,在这里欣赏成都集传统性、地方性、国际性融为一体的城市之古老和年轻,还真是有着一种置身于五行之土、太一中心的感觉,广场周边高楼林立、大厦环峙的现代都市氛围自然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广场西面的皇城清真寺在广场修建之前就已存续了数百年,现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这一伊斯兰教堂,其崭新的面貌则是1997年以后的杰作;广场北面的四川美术馆、正北面上四川科技馆及其前面巍然屹立的伟人雕塑——毛泽东 的塑像已经成为天府广场最重要的地标性标志了;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据说曾经是西南最大的艺术殿堂,紧邻的人民商场以及附近那座地下商城——天座商城,都是全国著名的商业中心。

 

天府广场已成为新的焦点,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将在天府广场下交汇,广场下的天府隧道工程已全部绿化,在挡土墙下50厘米宽的平台和隔离带台阶上放置了可更换的四季花卉,从而将其打扮成为成都最漂亮的鲜花隧道。在天府广场上所体验到的这一切感受,自然使得本次天府之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广场中太极、两仪、四象中倘徉和在阴阳五行中随想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游历行程作了些必要的策划——

 

接下来的行程自然是环环相扣、紧凑有序,从而使得这次天府之行一路上都顺风顺水,整个行程也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几天来我们先后游览了武候祠、锦园,观赏了浣花溪公园的诗歌长廊,并在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草堂,寻觅诗圣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的草堂故居,尔后走马金沙遗址,又经过一番辗转,在茶店子乘车前往都江郾,住跸实久宾馆——傍晚在南桥市场江边餐厅品尝了河鲜和小吃,欣赏了宣化门内外的夜景; 4月2日拜会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4月3日上午游历了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青羊宫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点……。

 

几天后在返程前(4月3日)中午13:00时许,我们再次来到天府广场,并得以与广场东边的青年路、春熙路商业街区亲蜜接触——

 

上世纪80年代,春熙路与紧邻的青年路一起,便成为中外闻名的“西南第一街”——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前身是“蜀中第一街”的一条小街,有近百年历史的春熙路现在仍然是成都市人气最旺的商业街,人们逛春熙路、说春熙路,已成了这座城市永恒的话题,我们再次来到天府广场 , 自然也是慕名而来。

 

春熙路在东西向上与青年路相连,南北向上与走马街相连,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直线街道相交的不规则十字形商业街区;横贯其中的东大街原本是出东门下川东的必经之路,我们打车到达天府广场 后 ,在南侧顺着东御街一直向东走过去,目的地自然就是春熙路——不过天府广场周边无论是蛛网状的环型路,还是向外延伸发散型的径向大道,总是会让第一次来这里逛街的陌路人多走不少的弯路;一路向前走过去,东大街还真是怎么也走不完,一问路才知春熙路早已被甩在了后面,按照热心的当地人的指引和点拨,又走了不少的弯路,才到达了春熙路与青年路连接的路口,融入到了春熙路西段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第一个感觉却是这里人太多了,摩肩接踵,相互间拥挤着慢慢地往前涌动,在这里才真正地体验到了地球上的拥挤不堪和瞬间就可以感受到的那种眼观六路和耳听八方的重要性了。

 

清明节前的天气虽还算舒爽,但在人潮涌动下逛春熙路还真是有些燥热和疲累,好在街中央有不少供游人休憩的座椅,坐下来喘口气、喝瓶可乐、吃些冰淇淋、在美食城里品尝一些小吃,当然也是逛春熙路的必要课目,休闲的商业街或许就是如此这般的玩法……。

 

坐下来观察一下,春熙路已经没有了原有的老旧形象而焕然一新,不过春熙路并没有因此而缺乏历史内涵,成熟的商业街区的历史内涵其关键还是要看其百年老店的风采,街上的亨得利钟表、精益眼镜、成都工美商场等百年老店与太平洋百货、王府井和伊藤洋华堂等百货新贵交相晖映,一起繁荣和提升着春熙路的商业形象。

 

逛街的时光流逝之快,是旅游中最令人感触良多的事情,从美食城里出来时已在春熙路街上留连三个小时多了,返回时在青年路上的一组雕像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便停下来在路口驻足观看——这组由17个铜制人像组成的服装变迁的雕塑组合,据说是摆在当街要展示近百年来成都时尚街区的衣饰潮流变迁,这组雕塑组合不仅引来了路人们的驻足观看,而且其花岗岩基台上还成了有些人休憩的好地方,好多人逛街走累了就在基台上坐下来歇歇脚倒也惬意——春光无限时,存照立于此。

 

雕像全是青铜材质的,比例与真人一样,有青年男女和小孩,在一个40厘米左右高的花岗石基台上,不同时代最流行服饰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旗袍、长衫、中山装、洋装;五十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七十年代的干部服、中山装、绿军装、军便服;八十年代的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九十年代的超短裙、吊带衫、露脐装、松糕鞋,那一个个不同时代的“时尚人士”的穿着,怎么也无法让人感到兴奋或惊奇,虽然个个栩栩如生,但无论是上世纪的流行服饰,还是新世纪的个性化装束,都无法在其身上尽显时尚之美。

 

使用的青铜材质看起来很有历史厚重感,但也由于缺失了缤纷的色彩而没有多少生机和活力,成了颇为遗憾或不竟如人意的事体——当然街区的变迁可以折射出城市和环境的变迁,而服装的变迁自可以折射出时代审美的变迁,即使没有色彩或许也会有如此的功效:让人们从服装的变迁中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变化和富足幸福,看来始作蛹者的出发点倒是无可挑剔,但这毕竟不是茶马古道亦或大邑庄园。

 

离开青年路口,踏上人民东路和顺城大街交叉处的过街天桥,在通向成茂百货东边正对着天桥的大门口处,再回眸或观览青年路口,无论是鸟瞰或远眺那组铜人都好象是被淹没在人海里了,逛街的人们所展示出来的服饰之多姿多彩,使得那组由17个铜制人像组成的服装变迁的雕塑组合,所展示出来所谓的近百年来成都时尚街区的衣饰潮流变迁,看上去变得是那么的不伦不类,与人潮中人们个性化装束所显出的大众化之美以及个别潮人们的时尚之美相融合,其厚重的色调倒显出了些许的苍桑和不协调,在人群中、在街道上、在我们的心目中,这一组雕塑不仅没有给成都商业街区起到锦上添花的良好效果,而且还似乎有些画蛇添足之嫌了,或许它真应该进入博物馆或垃圾厢了。

…………………………………………………………………………

 

 

 

 

2)、武候先主同一宫 却留诸葛身后名

         ——武候祠游览纪事及随想录

 

咏:武候祠

 

诸葛武候明千古,文武兼雄辅国兵;

业绍高光勋管乐,河岳英灵垂宇宙。

 

万古云霄一羽毛,义薄云天诚贯金;

武候先主同一宫,只留诸葛身后名。

 

在天府广场上所体验到了天籁与人和交融,八音与婆娑齐舞,太极与造物主同游,阴阳与天地人俱爽的这一切美妙感受,自然使得本次天府之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广场中太极、两仪、四象中倘徉和在阴阳五行中随想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游历行程作了些必要的策划——首先决定游览武候祠及其毗邻的锦园,于是打车前往——

 

成都的出租车起步价是九元(也有八元的),我们只花了十块大洋——在天府广场南缘坐车,顺着人民南路向南走了没多远便向西拐上了陕西街,然后再向南拐后沿着文翁路一路顺风顺水,很快就到达了汉昭烈庙大门口对面武候祠大街南缘的照壁前——这里有着笔者最美好、最难忘、最值得铭记,可以回味一辈子的记忆和骑行的辙痕。

 

2009年6月1日早上7:00时许,我们一行7人在月光大姐的带领下,在“汉昭烈庙”前马路对面的那个照壁下合影留念后,从这里(川藏线的零公里处)出发,踏上骑行川藏线的程途;当时由于时间仓促,只留下了个影像便匆匆离开——三年前的6月1日清晨,当时整个武候祠大街上基本上没有多少行人和车辆,而清晨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的清爽凉快、幽静安谧,晨曦中连一点儿薄雾都没有,到处都是一片清新,蓉城不愧为是全国最佳的旅游城市啊。

 

如今再次来到 蓉城——到达这里后虽然也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不过感受还真是大不一样,汉昭烈庙大门口对面武候祠大街南缘的照壁前后人山人海,那个曾经与笔者一起定格在方寸间的照壁,本来还想着再次在此与其亲蜜接触,但由于其已被好几个旅行团的大巴车遮挡的严严实实,也就只好放弃作罢了——于是在“汉昭烈庙”大门前留了个影像,便急匆匆买了两张票(票价:60元),在一个旅行团前面进入武侯祠,这次可要一睹成都武侯祠的庐山真面目了。

 

成都武侯祠,作为祭祀诸葛亮的专祠,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武侯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这里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以及其他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在国内众多武侯祠中,这里也曾是唯一首批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在纪念诸葛亮的名胜中,这里是最负盛名的一处(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除成都武侯祠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武侯祠大门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至二门之间浓荫丛中有六通石碑, 两侧各有一碑廊——

 

西侧碑廊内,有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所立的《诸葛武侯祠堂碑记》碑,东侧碑廊内是著名的唐代“三绝碑”——“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立,碑文分为序和铭,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家一级文物(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绝妙,名匠鲁建刻字精巧——因裴文、柳书,再加上被称颂的诸葛亮之绝世功德,在明代被称为三绝碑)。

 

“三绝碑”的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出了很高评价,赞颂其高风亮节,文治武功;碑文还特别记载了马谡因失街亭被依法处斩、李严与廖立两人被诸葛亮削职流放都心服口服的事例,以及后者得知诸葛亮病逝,还“闻之痛之,或泣或绝”等等——裴度据史实褒评,碑文通篇辞句深切,文笔酣畅,诸多的溢美之辞使得后人对诸葛亮更加敬仰。

 

公元223年修建的刘备惠陵“汉昭烈庙”,在明代初年与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一处,到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时,用前后两个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从而形成了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的特有格局——

 

二门之后是昭烈殿——刘备殿,殿内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有出戏称哭庙杀家即渊缘于此);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这里唯独没有他的儿子蜀汉后主刘禅的位置——据说,由于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后来也就没有再塑。

 

虽然这里是整个武侯祠里最高大、最为雄伟壮丽的单檐歇山式建筑,其上还有清代完颜崇实为昭烈殿撰写“使君为天下英雄”联,但终究也没能摆脱他作为诸葛武侯的陪衬角色的结局,使君虽为天下英雄,又被捧为正统攸归,只可惜人们心目中终究也只是——

 

王气终归桑车盖 正统攸归亦难回

终结汉朝巴蜀地 遗民犹在古柏祠

 

随着时光的流逝,皇权的没落,过去那种正统的思想早已不在能左右人们的心理和思维了,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腐败无能,其吏治作为早把他们身上的光环给冲刷的一干二净了,但诸葛武侯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始终都是明良千古、业绍高光、文兼辅国、武雄知兵;诸葛亮虽只有万古云霄一羽毛,但却是名垂宇宙、勋高管乐;因此,虽武候先主同一宫,却只留诸葛身后名。

 

从 昭烈殿出来,就是武侯祠过厅,穿越过厅后便到了五重建筑的诸葛亮殿——大殿正中门楣上高悬“名垂宇宙”匾额,左右两重则分别悬挂着“河岳英灵”、“勋高管乐”匾额,这些匾额的评价说明了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崇高的历史性地位,自然那个汉昭烈帝刘备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了,而他却依然还活在人们心中。

 

正殿中的静远堂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名句,是为武侯祠镇馆之宝,作为顶梁的乌木经炭十二测定,居然已有13500多个年头了(普通乌木却只有3000到8000个年头而已),可谓是乌木中真正的极品。

 

武侯祠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自然是关乎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其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不说也罢;三义庙后的喜神方、桃园与武侯祠东侧的锦里已经相连,从武侯祠出来后便踏上了浓缩成都民俗生活精华的锦里古街—— 

锦里古街号称“西蜀第一街”,集成都的古街坊、民风、民俗于一体。

 

布局严谨有序的古街上,热闹非凡的民间小吃集市,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置身其间让人能亲身体验到川西古镇“赶场”的热闹场景;在这条三、五百米长的街上,除了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还有以特色小摊的方式展演民间艺人的绝技——糖画、捏泥人、剪纸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镜等,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锦里作为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虽然号称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但仍还是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说是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真不知是从何说起呢!

 

于2009年春节前开肆迎客的“水岸锦里”——将水引入锦里循环,意在打造的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新景观, 成都古代园林——锦里大院,已跟武侯祠连为一体;锦里不仅成为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和成都市著名的步行商业街,而且已成为成都旅游的新景点以及成都文化新名片;因此“拜武侯 泡锦里”,不仅是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而且也是我们在成都旅游非常必要的科目了。

 

 

3)、浣花溪边筑新篇 诗歌大道三千年

          ——浣花溪公园游览纪事及随想录

 

“拜武侯 逛锦里”,我们完成了这个在成都旅游非常必要的科目后,下一个目标理所当然的就是 浣花溪公园、杜甫草堂了——

 

这次花了不止十块大洋——在惠陵南缘那个写着成都武侯祠牌坊门外的路口坐车——目标杜甫草堂,向西偏北的方向上走了没多远便越过了一环路西段,沿着菊乐路继续向西偏北方向前进,尔后向北拐向元通街,再向西拐向大石西路,然后从大石西路上向北拐上浣花路,很快就到达了浣花滨河路上——浣花溪公园南大门。

 

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已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

 

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为中心,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民俗空间和时代氛围有机结合,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公园的南大门进入,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红色诗墙就把人引入了诗的海洋、诗的意境中;矗立在圆形的广场边上、诗歌大道的起始点前公园的标志性雕塑《源泉》首先映入眼帘,一个春秋时期的文化符号——铜鼎作为原型的雕塑,屹立在十米高的框架支撑上,高高在上地傲视着整个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傲视着我们每一个人;与其合影留念后看看那个说明,方知是在打造诗歌文化中心时,修建起来的标志性雕塑——总高14。50米,鼎高4。5米,宽6米,重达7吨,如此尺寸、重量的椭圆型铜鼎,还真是古今华夏第一鼎啊!

 

据《源泉》说明上讲,标志性的雕塑取春秋时期的文化符号,不仅意在说明其兴起于春秋时期,而且还在于彰显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当然说明还不仅对中国诗歌给于了文思泉涌、才华横溢的赞誉,而且还从迎接诗歌文化新的鼎盛时期这一高度出发,希冀让中国诗歌文化中心落户成都;这种美好的愿望和振兴中国诗歌的责任感的确令人钦佩和赞赏——是啊!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诗歌一直在以那些个时代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里发展,一个个鼎盛时期,不是发生在历史上长安、卞梁这样的西京、东京,就是生发在过往北京、金陵这样的北京、南京的古都里,成都虽然也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却都无法获得历史的眷顾,往往多与此疏离或檫肩而过,如今有此愿望或责任感,自然也是很难能可贵的美好心愿和远大抱负了。

 

不过古今中外,无论是文化的发展,还是文明的发展,都是有着其内在或外在因素亦或条件作支撑或作动力,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已经到过了顶峰,在我们所能看到或想到的现代和未来,其内在或外在因素亦或条件已经都不复存在,中国诗歌文化新的鼎盛时期已经再也不可预期了; 虽然笔者以为新的鼎盛时期已经再也不可预期,希冀让中国诗歌文化中心落户成都已不切实际了,但若是想把成都打造成一个能够欣赏或凭吊中国诗歌的中心,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和愿望,也是一个不难做到的事体,当然也算是笔者的一个小小建议吧。

 

越过标志性的雕塑和圆形的广场,笔直平坦的诗歌大道就在眼前,从起始点到尽头整个大道都在视野范围内,大道上的人流却是川流不息,这也难怪诗歌大道本就是诗歌文化中心的入口,人们自然要从这里进入诗歌文化的殿堂里了。

 

浣花溪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或许就是这诗意和特殊的文化背景——380多米长的诗歌大道庄严肃穆, 一踏入就让人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以致于一开始都没能想起来为这个大道的起始点留下个影像,笔者在检索照片时,发现第一张是从明开始的,活生生地硬是把个大清和近代的诗歌的时代给落下了。

 

首先、 诗歌大道展示的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长廊,沿着诗歌大道一路走去,近现代、清、明、元、南宋、北宋、五代、唐、隋、南朝、晋、三国、汉、秦、春秋……,中国诗歌三千年尽在脚下矣;唐代作为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诸多的大家自不必多说,其成就完全可以说:“念天地之悠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北宋的诗词亦有着很高的成就,“但愿人长久……”、“千古风流人物……”等等,充分印证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历史性规律。

 

其次、 诗歌大道也是展示中国诗人们爱国爱民或忧国忧民的大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我劝天公重抖擞…”、元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南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北宋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唐代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五代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三国的“煮豆燃豆萋……相煎何太急”、大汉的“我所思兮…,我欲从之…”等千古流传的美文佳句,就都镌刻在脚下的大理石上。

 

第三、诗歌大道才是展示讴歌美好生活、自然美景、陶冶人情的大道,唐代的“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南朝“西蜀称天府,由来擅妖娆;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这些对天府之国成都的赞美和讴歌,自然为锦城人民所喜闻乐见;而隋之“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绝猿”、南朝之“烟生云梦深,风起洞庭险”、“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西晋的“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东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写景、写物或见景生情、陶冶人性的诗句,更是对大自然美好的讴歌和赞美,我们走在诗歌大道上少不了也会见景生情、见诗如见人; 脚下三千年的中国诗歌长廊,着实 让我们感受和体验到了中国诗歌文化的古老和厚重。

 

在诗歌大道左右两边的松柏树丛里,还有由雕塑家叶毓山“操刀”的25位历代著名诗人栩栩如生的雕像,吸引着众多游人观摩和欣赏,而屈原、李白、杜甫这三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更像一块丰碑,矗立在诗歌大道的尽头,他们像是一群守护神,守卫着中国诗歌的制高点,守卫着中国诗歌这块热土。

 

诗歌大道的旁边,还有一条新诗小路——长约200米的路上或立诗碑、或铺诗砖,用以展示现代、当代诗人的诗 作,分为生命诗篇、爱情诗篇、故乡诗篇等几个板块,镌刻着闻一多、艾青、冰心、徐志摩、舒婷、海子等诗人的诗歌作品;不过一路看过来,总让人感到诗歌其实离我们已经渐行渐远,诗情画意原本就在自然界,并不是围绕在我们身边,而缺失了内在或外在要素,自然就更深入不到我们的心里了;小路上那个小小的诗歌广场周围建有“游人诗墙”,两边的墙上写着“境由心生”和“坐观云起”,在这里游人还可以按规定的程序将自己的诗歌永留诗墙上,如此这般是有了大众化的感觉,但佳作也自然无从谈起了。

 

浣花溪公园里大约有300多著名诗人的雕塑形象,及其所在朝代和生卒年月的介绍,在浣花溪公园的河畔和小山包上,还设有诗歌典故园, 其间有8组雕塑在那里集中展示中国历史上 包括“关雎恋情”“屈原涉江”“饮中八仙”等诗歌典故和诗歌史上重要的历史片段——只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也就不能一个个地与其亲蜜接触,共叙对中国诗歌的畅想或忧虑了。

 

 

 

 

4)、茅屋草堂何处觅 流寓长存天地间

         ——杜甫草堂游览纪事及随想录


 

咏:杜甫草堂

 

草堂小住留诗卷,依人万里花溪边;

流寓长存天地间,月白风清已千年。

 

在浣花溪公园的诗歌长廊的尽头与屈原、李白、杜甫这三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告别后,便已无心再去观赏浣花溪公园里的其他诗歌意境和诗歌典故等诗之韵味,来到了被视为中国文学领域里的“圣地”——杜甫草堂,寻觅诗圣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的草堂故居……。

 

杜甫曾因被授予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所以又被称作杜工部,前一段时间网上炒作的那个中学生所制作的杜工部现代版形象——题名为杜甫很忙,可谓风靡一时引来很多人的热议,那个鬼精灵的小孩,无意间切中了杜甫生命历程中的命脉,他一生确实很忙:忙于躲避战乱、忙于生计、忙于写诗,当然他并没有电脑玩、没有摩托车骑、更没有沉溺于网络游戏,由于当时贫穷,还可能没有饱饭吃;特别是在浣花溪边草堂居住的四年中,还曾为了生存,用了不少他所写的诗句来向当地的社会名流或有钱的主儿们,换取或索要一些钱财、生活物资以及花草树木——

 

不过如今的草堂里恐怕很难找到他自己亲手栽培的花草树木了,但他一生却忧国忧民、挥毫赋诗、直书情怀,为后世留下了2400余首诗作,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杜甫仅在成都居住的短短四年中,创作诗歌并流传至今的就有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名篇佳作,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草堂诗作竟然占了其流传于世的诗作十分之一,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好象还是不少地区学生们的必学课—— 故而草堂故居已被国人视为中国文学领域里的“圣地”;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等一系列忧国忧民的诗句,更使得后世人们认为他不仅是诗圣,而且还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杜甫字子美,本不是蜀人,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以及时局的动荡把他也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当时他为避 “安史之乱”,在公元759 年冬,杜甫携家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

 

当年来到成都时,自然也感觉到了成都的景色宜人和宜居环境,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这块宝地,春天来临之际,在友人的帮助下,便在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依溪而建、构筑茅屋——“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指的便是杜甫居住过的成都草堂;至此杜甫开始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当时居住的草堂景色和四时风光。

 

直到公元765年,特别是严武的病逝,使得杜甫失去了唯一依靠和友情援助,他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杜甫当年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后,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现有的杜甫草堂随后又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特别是经过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两次最大的重修,才基本上奠定了今日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杜甫草堂在全面整修后于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又在此成立了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将其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这个在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杜甫草堂上建立起来的杜甫草堂博物馆,不仅成为了纪念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目前纪念杜甫并保存有关杜甫生平资料与创作馆藏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

 

从浣花溪公园诗歌长廊的尽头——屈原、李白、杜甫这三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雕塑象背后,又向北走了没多远,穿过一段林荫道,在“花溪观鱼”处观赏了红白或红白相间的金鱼后,很快就看见了草堂的南门,从门前环流而过的那条波光粼粼的河流,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也是花了60元买好门票,从立柱上写着“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对联的南门步人,一进入马上就感觉到整个庭园里古树名木参天、绿树成荫、溪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 草堂总体面积大约有240多亩,其建筑、园林都是非常独特的清代“混合式”中国古典风格;其间有流水萦绕,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杜甫草堂内有两条轴线,其一是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茅屋草堂等排列出来的一条轴线,其二是以南门、情系草堂、大雅堂、唐风遗韵等排列出来的另一条轴线,这两条并未交叉的轴线由一条花径相连,从而构成了杜甫草堂内的两大主体建筑群和园林格局。

 

我们从南门进入,穿过情系草堂展览室,来到了大雅堂——“大雅堂”本是原梵安寺古建筑群第三重大雄宝殿,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64平方米)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屈原、陶渊明、陈子昂、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黄庭坚、陆游、李清照、辛弃疾——12尊历代著名诗人群体雕塑和塑像,他们与杜甫“相聚”一堂,展示着中国古代诗坛及诗圣杜甫承前启后、优秀诗风绵延相传、贯穿始终的脉络……,中间一尊白色雕塑,身长两米的苏东坡醉卧船头,高歌“大江东去”,大雅堂里还有其他多种陈列,整体上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笔者 站在大雅堂里亦或穿行在“大雅堂”内大型杜诗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前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中,仿佛就是在与这些在诗歌史上的顶尖人物在亲蜜接触,已然融入到了这个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里——心灵相交处自然亦是心有一点灵犀,而直面正中墙上大型彩釉镶嵌杜诗磨漆壁画,更仿佛是置身在诗圣一生所创作的诗歌海洋里接受洗礼——

 

从右首风疾舟中 伏枕书怀中的“战血依旧流,军声至今动”到“蒙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从《茅屋为秋风所破破歌》中的“安得关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句欢颜”,从中间的“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到左首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杜甫的诗意、诗情,全都体现在成都杜甫草堂的大雅堂里了,磨漆壁画中人物之严谨、构图之壮阔、色采之缤纷,磅薄大气真是令人震撼,色彩鲜艳炫目美观。

 

在大雅堂里留连拍摄后,便进入与此毗邻的唐风遗韵及其后院茶肆,唐风遗韵以及大雅堂后院的几跨建筑,终结了这一条轴线上排列出来的建筑群,从唐风遗韵及其内院出来,踏上了连接两个轴线的通道——花径,花径起始点影壁上用白蓝相间的彩色陶瓷制作的“草堂”两个大字前,拍照留念的人群扎堆似地总也络绎不绝,我们只好勉强着拍了张照赶紧走人。

 

顺着花径的通道没走多远,浣花祠就出现在了眼前,浣花祠里供奉的保卫成都有功的浣花夫人任氏,这位在其夫君西川节度使崔宁奉召还京述职期间,散家财十万以募勇士,并亲自披褂上阵,击溃了进犯成都的垆州刺史扬子林,成功地保卫了成都——功在朝廷、功在民间,生前朝廷封其为冀国夫人,死后民间又在她的故里浣花溪为其立祠塑像,以纪念这位巾帼英雄。

 

瞻仰完巾帼英雄浣花夫人任氏的英雄业绩,也感受到了民间对其的尊崇和景仰,再次回到花径上,却感受到了花径的出类拔萃和与众不同,低矮的红墙所围出来的路径又窄又短,虽然隔断了两侧的绿色地带,真应了“满院春色关不住”诗句的意境,两侧丛丛簇簇的竹林竹海,不仅挺拔直立、直上蓝天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而且密密麻麻的竹丛将整个花径遮盖的变成了竹海林荫小道了,花径没花却有着参天的竹林、竹丛,走过小径自然也是很惬意的事体了。

 

当我们走到花径的尽头,前面不远处就是另一条轴线上诗史堂和柴门之间的通道,可以一直到达水槛,但我们却一下子就被溪水里的金鱼将目光吸引了过去——

 

从溪上的小桥跨越而过,观赏了溪塘里成堆的金鱼后直接来到了工部祠东侧的“少陵草堂”的少陵碑亭前,后面的茅屋故居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文学圣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但人们却总想在这里寻找到那怕是一顶点的痕迹,那么茅屋草堂何处觅呢?其实心迹所到之处痕迹自然显现,其实草堂就在我们的心迹里……。

 

眼前的这个草堂茅屋院落是 1997年2月政府拔专款,借鉴了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位于碑亭北面的茅屋故居院落,5开间的主体建筑以及4座配房(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自然是杜甫当年无法企及或无法想象得到的规格,茅屋虽也以竹条夹层、黄泥裹墙,茅草遮苫屋顶,并在四周辅以竹篱、菜园、药圃等,其初衷当然是想使整个建筑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游人漫步其中,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清心悦目之情趣;可真正展现出来的毕竟只有些明清的特点,一般来说修旧都不能真正做到如旧,何况是重建呢,自然就更不可能达到杜甫“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的意境,没有了唐风遗韵的时代韵味,自然也就失却了杜甫草堂本来的韵味;不看还心存很多的想象空间,看了却是定格在明清或近代之间(失望之余竟然都没为其留下个影像)是为憾事矣。

 

不过细细想来,这座重建的草堂,其象征意义自然大于其现实意义,虽然令人遐想或疑惑,但并不影响其象征着杜甫茅屋的涵意,更并不影响其已成为成都市的著名景观的客观事实,现在有谁还去关注当年杜甫自己构建的草堂,是几开间、有几座配房、占地又有几许呢?何况现在占多大也没人来收地皮费,哈哈:))那岂不是要多多宜善呀。

 

从正门开始的这条轴线上,主要建筑依次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两旁还配有对称的回廊和其它附属建筑,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

 

杜甫草堂文物区、草堂寺两大建筑群均系清代所建,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草堂内还有与建筑群交相辉映的清幽秀雅的川西特点园林,且藏品丰富,拥有一、二、三级文物在内的馆藏品36422件(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有关杜甫文物资料的收藏中心。

 

浏览和观赏了杜甫草堂园区内的文物区、草堂寺两大建筑群后,就基本上结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的游览,后边主要就是园林设施了,顺着园内小径,一直走到梅园,留连之间为那个古塔和花儿留了张照片后,就慢慢地走近了杜甫草堂园区的后门,出的门来也是留了照片 ,便告别了杜甫草堂。

 

尔后又走马金沙遗址,经过一番辗转,在茶店子乘车前往都江郾,住跸实久宾馆——傍晚在南桥市场江边餐厅品尝了河鲜和小吃,欣赏了宣化门内外的夜景。

 

 

 

 


 

5)、城在景中宣化门 人在画中夜景美

——都江郾游览纪事及随想录(1)

 

从杜甫草堂乘公交车到金沙遗址时,已是近17:30分了,大门虽然还开着,但售票处已拒绝售卖门票,看来是与金沙遗址无缘了,无奈只好匆匆离开,又经过一番辗转,在茶店子乘车前往都江郾。

 

都江堰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秦国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原,得灌口之名;“汉代文翁穿漕江灌溉沃野,又谓之金灌口;都江堰市始建于汉代,因地处都江堰灌口之首,故名灌县;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而元代则合并为灌州,到了明朝还是因为地处都江堰灌口之首,故名灌县,降州改县后便一直延续下来,直到1988年撤县建市,并更名为都江堰市——名称自然也是因了李冰父子修造的都江堰而来,上个世纪末这里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市其城区紧靠都江堰渠首和玉垒山东缘,呈扇形分布着扩展到成都平原的西缘,N条从都江堰渠首和玉垒山东缘延伸出来的径向主干线和N条向外扩展着的纬向主干线构成了都江堰市的扇形蛛网状城区特征和沿岷江流向而形成的不完整的扇形城区格局,这种只有完整的水(南)和金(东)、残缺的火(北),缺失了木(西)和土(中)的阴阳五行布局,虽残缺不全,但却有水之利、金之财,再加上那残缺的火之热,自然也是山环水绕之地、富庶繁华之乡,自然也是深得我们人类之亲睐和关注,因此这片热土以及这片热土上的人文景观,也就成了城在景中、人在画中、意境美妙的旅游胜地和世界文化遗产了。

 

到达都江郾时已是19:00时许了,从客运中心出来天色还算亮堂,顺着迎宾路大街往前走不远就是李冰广场,广场上好象正在施工整修,路旁的围护栅栏和堆起来很高的土堆,以及破败的工棚,在暮色苍茫中都显示出了其杂乱和无章,只有那尊李冰父子的雕象依然巍然屹立在广场中高高在上,雄视和关注着这一片成就他们千百年来尊崇的热土。

 

绕过这片施工工地,在广场的另一角,一群穿着艳丽花哨的中老年人在那里聚集,正在准备着夜暮下的舞操,向她们打听了一下城区里的住宿情况和进城的路线,便沿着李冰广场北边的观景路来到都江郾大道上,等我们来到都江堰城区中心地带,夜幕也开始慢慢地降下来了。

 

傍晚时分的都江郾大道上,行人和车辆已不是很多,虽然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但街边上的建筑和路灯都开始亮了起来,在新马路附近的都江郾大道与都江郾分流出来的支流并列而行,分水槽里两个硕大的水车屹立其间,在暮色中不停地转动着,不仅为都江郾水城增添了不少的动感和动态色彩,而且也为这个城市带来的更多的活力和景观。

 

水车、夜幕、街景、灯火所构成的图画般的景致,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都江郾的最初印象,而且还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灯火辉煌的香木银杏酒店周围的夜景已是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穿行在其间寻找着我们即将安身住跸的场所,当实久宾馆进入我们的视线后,便使得我们不在寻寻觅觅,踏踏实实地住了下来。

 

我们住跸实久宾馆曾经是十九冶的疗养宾馆,就座落在都江堰市中心,北邻水文化广场,南接繁华的香木银杏商业广场,距都江堰景区和夜啤酒长廊也很近,在这里就完全可以体验到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妙意境,住下来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去吃饭逛街——

 

我们从实久宾馆一出来,就被前面老城区里的夜景所吸引,信步走来便到达水文化广场和已经重建恢复一新的老城东门——宣化门前的天乙街路口,开始了我们欣赏夜景的历程。

 

眼前的宣化门——古时灌县东门,位于都江堰市新城区与古城区的分界线上,于2010年2月正式展开的都江郾古城区恢复时重建,并在2011年5月12日前全面竣工完成,中间门洞为主门,横跨机动车道,两侧为辅门,供行人通行,整体上采用钢混结构,外砌仿古砖,设计的防震、抗震强度为8级,宣化门上面的城楼名“省耕楼”;整个宣化门在流光溢采、灯火通明中更显得雄伟壮观,在引人入胜中又显出古老庄严的厚重,在光照色采的映射下又显得是那么的现代和时尚。

 

从实久宾馆出来时,前台的迎宾小姐就告诉我们,在都江堰市逛夜景吃小吃,夜啤酒长廊不能不去;这些年依托都江堰景区,都江堰在沿河岸处修建了一系列仿古商铺,打造成集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夜啤酒长廊。经过几年发展,从南桥到蒲柏桥沿河两岸已是啤酒馆、河鲜馆林立,成为游客们到都江堰不得不去的地方。

 

我们从宣化门城楼左侧的夜啤酒长廊处进入,虽然一进入长廊就受到了店家的热情招呼和接待,不过我们还是沿着江边新建不久的仿古店铺一路向前,旨在寻找一个最佳的方位和较为实惠的店家,最终选择了一家顾客盈门的江边餐厅坐了下来,落座后点了菜,无非是些河蚌、河虾、河鱼(黄喇丁)等,见样来点尝尝鲜,自然也算不上有多么的腐败了——

 

这里在天乙街蒲柏闸及上游的仰天窝鱼嘴水闸之间的蒲柏河边,紧挨着蒲柏河岸,河风徐徐,波涛澎湃、流光溢彩,再加上长廊里灯火璀璨,感觉自然非常不错;就餐期间,我们得以将自己置身其间,并近距离地观赏了内江河岸的风光和夜景——

 

从这里望过去,上游就是仰天窝鱼嘴水闸——仰天窝鱼嘴是都江堰内江上第一座调节分流的重要水利设施,总控内江,利益天府,誉为西蜀第一闸;仰天窝鱼嘴水闸共分6孔,走江河干渠和蒲柏河干渠各3孔;从我们所在的角度看过去,蒲柏河干渠的3孔清晰可辩,整个河面水浪翻滚、波涛汹涌,笼罩在碧蓝色的光照下,泛着蓝光的满江碧水,与仰天窝下鱼嘴分水堤岸上的蓝光一起辉映,遮挡住了鱼嘴分水堤岸另一侧的走江河干渠3个分水孔及其上下游的波涛和水浪——

 

只有稍远一些的仰天窝鱼嘴水闸及其闸门上的多层廊桥在金碧辉煌中光艳鲜亮、堂而煌之的屹立在闸桥上,在远方夜色下的黑幕里映照出一尊灿烂的无比亭台楼阁,这一幅美妙的夜间景致仿佛就是天堂里玉宇琼楼、仙班高阁在银河边大放异彩、碧波荡漾。

 

回过头来再看看下游的天乙街蒲柏闸及其闸门上的单层廊桥,虽显得单薄和低矮多了,但也并不输于上游的景色,绵洹延续下来的一江碧水依然蓝光映照、碧波荡漾,河面中央虽多了些暗影或厚重的色调,但仍然追波逐浪、勇往直前地涌向远处那座灯火通明的廊桥及其下面的蒲柏闸门,虽然一过闸门水流便分道扬飙了,但在这里依然是相依相拥、难舍难分——都江堰水利工程自上游的分鱼嘴与飞沙堰将岷江分为割成了内江与外江后,内江经宝瓶口流经南桥后,又在其下游的仰天窝处一分为二,西去的走江河干渠经走江闸又分出了走马河和江安河,而东去的蒲柏河干渠经蒲柏闸也分出了蒲阳河和柏条河——加上在仰天窝处向东北流走的支流,整个内江就象是一个章鱼的腕足一样散了开来,然后蜿蜒曲折地都伸向了成都平原,铸就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以及人杰地灵,天乙街上蒲柏闸、走江闸下的滚滚河水,流经郫县后即变为清水河,而流入成都后就又变成为锦江了。

 

内江两岸夜啤酒长廊早已名声在外,成为都江堰古城区独具特色的一张旅游名片,而我们则正是慕名而来欣赏这儿美丽的夜景,坐在蒲柏河岸上观赏上游或下游的廊桥和闸门以及河面所交相辉映的美丽夜景,看着滔滔内江流水,然后品尝着特色美食,虽然我们没有去品尝那啤酒的冰爽,但也同样享受着都江堰春天美丽夜晚的凉爽,在夜啤酒长廊享受着旅游中的闲暇时光。

 

用过餐后,我们 进入古城区的幸福路,这里古时候是灌县的东正街,曾经也是车水马龙、商业荟萃,乃灌县最繁华的街道,现改建为幸福路仿古街,与杨柳河街、柳河巷等仿古街相连接,街头起始于宣化门城楼,街尾结束在都江堰景区的玉垒山入口处——

 

都江郾老城区的夜景亦是美不胜收,璀璨的灯火与别样的建筑和穿城而过的河流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幅水城或古城所独有的雄伟壮丽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以及城桥相连、水波飞流、华灯溢彩如此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光彩夺目、美仑美奂的图画般夜景; 逛过了 幸福路,我们便心满意足地从宣化门城楼下穿过,乘着夜色回到水文化场、回到实久宾馆,从而结束了一天来的游览历程。

 

 

 

 

 

6)、水利千年都江堰 名垂千古蜀郡守

——都江郾游览纪事及随想录(2)

 

 

4月2日拜会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首先在上午参观游览了古代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进而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和水流脉络,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进行自流灌溉,并使分流控水、堤岸防洪、泄洪排沙等相互依存的水利工程体系相互融合,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水之利害古之亦然;司马迁在其《史记》河渠书中曾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忆计,然莫足数也。”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书中所记载的除了蜀守冰的都江堰,还有西门豹取漳水溉邺、秦之郑国渠等,《史记˙河渠书》中还记载了他“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讷、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北至龙门至于溯方考察水之利、修河渠的足迹”,可见古时用事者争言水利所言不虚

 

如今司马迁所记载和考察过的水之利、河之渠,大都不是早已废弃,就是空留其名,只有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使得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等综合效益都发挥到了极致的都江堰还唯一留存——建堰2250多年来(建于公元前256年)经久不衰的都江堰,不仅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最伟大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而且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月2日早上,我们在实久宾馆吃过免费的自助餐后已经8:00点多了,随后就开始了我们的游览历程,顺着都江堰大道一路向北,穿过水文化广场到达老城东门——宣化门前的天乙街,尔后又一路向西、向北拐上了公园路, 一直走到公园路的尽头复兴大街上的都江堰南门——离堆公园。

 

“离堆公园”园内有成片的楠木林、杉木林、月月竹林及梅花园、桂花园、盆景园、海棠园和翠柏路,尤以张松银杏、紫薇花瓶、紫薇树屏世所罕见。

 

 

张松银杏在离堆公园紫藤蔷薇长廊与海棠园间,树龄约1800年,根深叶茂,独立亭亭,原植在三国时西蜀张松故里(今彭州市丰乐乡三圣寺),传说是张松手植,树高6.5米,树冠下围直径1.8米,树围最宽最宽处5米,1952年从张松故里迁植离堆公园。

 

“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移至成都四川省展览馆,因水土不合,一时枝衰叶落,生命垂危;1978年遂又移回离堆公园,在园艺师精心护理下,这株经过多次迁徙的千年古树,于1984年竟然又老树焕发出新姿。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2004年角逐“天府树王”时,获得“十大名桩”的殊荣。树干上那些像钟乳石一样的东西十分特别,听当地人讲那就是叫树笋的新生贵子。

 

该园依地理特点和自然条件,先后建造了可俯瞰内江及翠屏诸山的“带江亭”,可眺望外江和青城诸山的“临江阁”,以及利用天然水流和人工林带修建的荷花池、清晖亭、茅亭、比翼亭、之字桥、紫藤长廊、澄清楼、螺形坛等,带江亭前挂有清黄俞《都江堰》诗集句“恩波浩淼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园内有离堆、伏龙观、李冰石像、飞龙铁鼎、岣嵝碑等文物古迹,有“川西第一园林”之美称。

 

 

园内因有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创建都江堰时的凿山离堆,故名离堆公园;园内林木葱笼,四季长青,盆景桩头,千姿百态,奇花异卉,争芳斗艳,廊亭楼阁,古朴典雅,假山喷泉,独具匠心,道路迂回,曲径通幽,布局精巧,别有情趣,民国初年在园内设“蚕桑局”;1925年为使离堆古迹便于国内外人士游览,

在此建“都江公园”,后又将其更名为“离堆公园”。

 

我们到达公园门口,首先被一个清明放水节的竹编式广告宣示牌吸引, 每年的清明时节(4月5日),从公元978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都江堰灌区最盛大的节日——清明放水节,是为了祭奠或纪念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业绩将永被铭记;放水节这一天,在主祭官的(一般都由当地政要担任)主持下,堰工砍开竹索、拉倒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江堰两岸人山人海,欢呼雀跃;2006年,都江堰放水节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世界遗产-都江堰”的标志石和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标志石,二者似乎是成了园内的新的镇园之标志石了,前者是一种真正的标志,其间的意义或涵意就不再多说了,而后者则完全是一个乌龙式的命题,文字并不令人费解:拜水都江堰——自然是说到都江堰来拜会水,由于余秋雨先生的名气这一乌龙自然成了真龙,并使得人们都误以为自己到这里就是拜水来了,其实“天下何处无碧水 拜水何必到川西”,我们到这里本来是要瞻仰自然与高妙绝伦的人文创意相结合的建筑: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与内外江一起构成的伟大水利工程——“世界遗产-都江堰”,并游览由此而瑰集于这里的许多人文古迹和传统名居,如: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和老城区新建筑,若说来都江堰拜水,岂不谬之大矣!

 

再向前过了古桩园、巴蜀神木-都江堰千年乌木艺术馆,公园的正前方是一个圆形喷水池,四根卧铁复制品就掩映在喷泉的水幕之内;“卧铁”——说明白点儿就是类似于标尺的东西,是作为每年维护、清理、淘挖河床时测定深浅的参照物;李冰最初埋在内江河床下的本是石马,后来不知在何时,卧铁取代了石马;现在的四根卧铁分别是明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在内江河床下的标志,自然也是古老的都江堰及其“离堆公园”里有一定价值的文物了。

 

透过喷泉水柱,可以看到水池中四根卧铁的复制品正静静地横卧在中间,每一根都刻有不同的字,字迹清晰可辨;绕过喷泉,便是堰功道,道路两边的水池和喷泉完全是中国特色的花园喷泉,所有的喷嘴都是龙头的形状;喷泉的两侧有两排身着长袍的深褐色铜雕像,这些不同朝代雕塑人物,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曾为都江堰的修护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些人物中有汉代的蜀郡守文翁,有一些人们或许不太熟悉,但其中的诸葛亮自然又是是家喻户晓的了,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后,曾征兵守护都江堰,并设立堰官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开了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的先河。

 

堰功 大道的尽头,是一对类似于龙的神兽,白色的水花从它们张开的大嘴中喷涌而出,注入两个长条状的喷水池;从这里的台阶上去,一座古朴的建筑隐藏在绿色的屏障之间,建筑正中赫然挂着“伏龙观”的字样大匾;传说当年李冰治水时曾降服了孽龙而得名,“伏龙观”隐隐约约地又为李冰治水添加了些神性或神秘性。

 

始建于晋代的伏龙观是景区内的第一座庙宇,此观本是纪念成汉时(公元302-347年)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因范长生被人称为“范贤”,这馆因之而命名为“范贤馆”;北宋初年扩建殿宇,人们为纪念李冰便来了个宣宾夺主,沿袭李冰“降龙治水”的传说,改称伏龙观。

 

登上“伏龙观”高高在上的台阶,观内一块“功追神禹”的横匾高高在上,一幅1938年绘制的“四川省都江堰内外江河流分水鸟瞰图”和一幅大清同治年间成都知府题写的“川西第一奇功”横匾分列上下,全都是表彰李冰的治水功勋。

 

而前殿正中供奉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的文物,通高2.9米,重四吨半,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其上挂有“功昭蜀道”的横匾,意涵亦是如此,因此“伏龙观”已不知不觉地成了李冰治水的纪念堂了。

 

 

从“伏龙观”上高高在上的台阶下来,右拐后顺着离堆后侧便进入都江堰水利工程游览景区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涝灾害,等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满目苍夷;而岷江东岸灌县的玉垒山又阻碍着江水东流,东旱西涝成为常态;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国杜宇王就曾以楚人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过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保证了大约千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巴蜀人民醇厚智慧的充分滋养,巴蜀人的、至死不渝、血泪交织的付出,修建者高超的思维能力、驾驭自然的能力,美妙绝伦的建筑创意,都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由于我们是从都江堰南门——“离堆公园”进入,自然是逆水利工程而行,因此首先到达的是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在历史上属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在宝瓶口对面的游览景观道上留连的时间不算短,为了听明白、看明白其来龙去脉,我们先后跟着好几个旅游团队听其导游们的讲解和介绍,才转过弯离开宝瓶口到达飞沙堰:这里作为“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工程要素之一,看上去不太起眼,其实它的功用却非常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灾害的关键工程——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时期,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外河里,另一作用就是所谓的“飞沙”,岷江穿越千山万壑,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自然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和石块,如果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自然更有了保证一劳永逸的功用和效能。

 

在飞沙堰具有泄洪徘砂的““泄洪道””上,并排着的是由“夹江水工厂制造 1992-4”的大闸门一字排开的泄洪闸廊桥,顺着“泄洪道”闸门上的廊桥,我们一边欣赏大闸门的雄浑和壮观,一边随着人流向“泄洪道”对岸走去,过了泄洪闸廊桥后沿着岷江外江江岸继续向前向北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工程鱼嘴分水堤走去——

 

这一段距离相对较长些,且一路上也没什么景点,我们便沿着江岸逆流而上,我们前边一个旅游团的导游指着对岸远处的山下、近处的树丛中隐隐约约的地方告诉人们,那儿还有512地震时留下来的废墟,引导着团队驻足停留观看或议论;我们看了看也没看出些名堂来,便超越了他们一路慢慢走来,这时的外江里宽阔的河床干涸裸露,心想这外江怎么会没水呢?

 

停下来观看——河床里没有水流却有着流水的痕迹,正在费思量着的时候,后边的导游领着团队上来了,待将疑问留给导游时,导游看了看表却说:“哦……,还没到放水的时间,快了,一会儿就能看到流水了”;听了导游的话才恍然大悟,进门前看到的“清明放水节”的涵意,敢情是上游闸住了水,专等放水的那一时刻才放水呢。

 

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导游就手指着外江河床的上游地带喊开了——快看放水了,视野里上游河床里是有水流慢慢地漫延过来了,一开始还没有充满整个河床,先头的水流最先顺着我们脚下的堤下河床流到了我们的近前,水流看上去非常缓慢,慢慢地整个河床上才漫延着薄薄的一层流水,流到我们近前,如此平缓、平淡,完全没有那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主祭官的主持下,堰工砍开竹索、拉倒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江堰两岸人山人海,欢呼雀跃的景象;看来外江放水并不是清明放水节的课目,但能看到外江的放水,也算是有缘、也算是拜会都江堰的一大幸事了。

 

看到了外江放水,自然也看到了稍远一点的外江水闸,外江作为自然河道,河床宽阔,上游的闸门开上个一两个(随后到了鱼嘴分水堤看到外江的闸门只开了一扇门),自然没有多大的水浪和水位,在雨季来临之前,自然要把大量宝贵的水用于内江的灌溉和民用了;外江现在没水或水流小,正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至今还在发挥着调控功能的最有力的证据,眼见为实是为真—— 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仿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而唯独都江堰能独树一帜,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都不可能将其湮没、使其失效,如今又亲眼目睹这种调控不由得不感叹,都江堰真不愧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啊!

 

继续向前越过分江亭便看到了鱼嘴分水堤:

 

“鱼嘴”位于岷江出山口1950米处的江心,形如弯月,前端扁平入水,入水处形如鱼的嘴巴,故而得名鱼嘴,作为都江堰的分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水堤位于内江灌区渠首顶端,鱼嘴迎着岷江波涛,奇妙地将其内外分割,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自然河道,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当年李冰率众开凿的人工引水渠道,把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往成都平原,灌溉良田、滋润天府,鱼嘴还具有神奇的四六分水、二八排沙的功能和效用;由此一斑,即可见李冰及巴蜀人民的超强智慧和思想力之不同凡响。

 

从分鱼嘴返回到“分江亭”,跨上内江上晃晃悠悠的安澜桥,就看到了堰功堂,堰功堂里本来是排列着一大溜儿古代名人雕像,都是曾经为都江堰历经千年不衰而贡献卓著的功臣塑像——有秦时蜀郡守李冰,汉时蜀郡守文翁,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等……,都是为都江堰的建设和后来保护或保持水道畅通、修固完善等事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的人,他们作为都江堰的有功之臣而被请入堂内、载入史册、名垂千古——凡是做过有益于人民之事的人,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到了对岸山脚下,仰望过去看到的除了绿底金字的“堰功堂”大横匾外,下面还有一幅红底黑字的“宝莲灯发源地”横联,而高高的台阶上迎门的竟是“天府特产专卖”的专柜,看到这一切立马使人放弃了进入的念头,这种门面真让人感慨不已,如今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怎么会做得如此直接了当了呢。

 

离开“堰功堂”,折返回到安澜桥边,向南沿着绿色的古驿道到达二王庙,游览观赏之后经东苑、过禹王宫,直达玉垒雄关,然后经松茂古道到达西关宣威门、登上斗犀亭,从斗犀亭上折回西关后,再度沿着松茂古道,经城隍庙、十殿下山,回到了都江堰景区的东大门处——完成了“胜地寻踪”的都江堰游览历程。

 

一路上不仅观赏了二王庙等宫殿、庙宇、雄关美景,而且还在斗犀亭、宣威门、玉垒关上多个制高点上,从不同的角度在大尺度范围内,鸟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内外江上涵盖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以及内外江上的两个控流或泄洪的闸门等一系列、一整套的水利工程设施,亦算是获得了对“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整体概念上的认知和理解……。

 

这些制高点虽不一定是眺望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但透过这几个点的整合,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内外江上的闸桥、安澜桥自可尽收眼底;回程选择登玉垒山,鸟瞰整个“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沿古驿道回返,真是个正确的选择,虽然耗费些体力,但得失之间总是公平自在,收益却是无可限量啊。

 

 

7)、天下何处无碧水 拜水何必到川西

          ——都江郾游览纪事及随想录(3)

 

进入“离堆公园”内,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世界遗产-都江堰”的标志石和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标志石,二者似乎是成了园内新的镇园之宝了,前者是一种真正的标志,其间的意义或涵意就不再多说了,而后者则完全是一个乌龙式的命题,文字并不令人费解:拜水都江堰——自然是说到都江堰来拜会水,由于余秋雨先生的名气这一乌龙自然成了真龙,并使得人们都误以为自己到这里就是拜水来了——

 

其实“天下何处无碧水 拜水何必到川西”,我们到这里本来是要瞻仰自然与高妙绝伦的人文创意建筑: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与内外江一起构成的伟大水利工程——“世界遗产-都江堰”,并游览由此而瑰集于这里的许多人文古迹和传统名居,如: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和老城区新建筑,若说来都江堰拜水,岂不谬之大矣!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水的优秀不仅在于其几于道,而且还在于水乃万物之源, 其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还在于水属至柔,但却能柔而有骨,对信念的执著和不懈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水凝聚则为江河湖海,构造着天下胜景,不仅度帆樯舟楫,而且还映衬出“荷塘月色”;它发散则为甘霖,滋润万物,水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是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的物质,具有通达天下而广济众生菩萨胸怀;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生命结合便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们虽然也常常看到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浑者、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透明才是其本质。水无色无味、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由于水凝聚和发散时所体现出来的这种万物之源的本质和几于道的爱心、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以及无色无味、晶莹剔透、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的本质,而这个 最有灵性、最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正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生命之水,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将其捧在手上、顶在头上,才能表明我们对水的珍视和尊重。

我们崇拜水、拜会水自然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事体,但是我们却不一定非得来都江堰,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在何时,都可以崇拜水、都能拜会水,都能将“快乐陶醉于水 幸福相融于水”;都能陶醉在那种融于水、融于朋友们中的幸福和快乐之中,都可以思考人生、思考珍惜生命之水;如今我们到了都江堰,却要思考我们来到都江堰到底是拜水来了,还是来拜会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来了……;本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体,可叫名人这么一拜水,倒真的成了有些个乌龙的式子了。

 

当然我们到这里拜会的自然是都江堰之水利工程——拜会的是古代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进而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水流脉络,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进行自流灌溉,并使分水控流、堤岸防洪、泄洪排沙等水利工程体系相互依存,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因此“拜会都江堰”才是正确的说法和做法,而拜水都江堰则就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了,当然就更显得不那么有特色了;最后还是因了那句话“天下何处无碧水 拜水何必到川西”,进而才有“只缘拜会都江堰 方得问道青城山”。

 

 

8)、综合水利万世勋 李冰父子功垂成

          ——都江郾游览纪事及随想录(4)

 

 

当我们赞美李冰父子创建的都江堰,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赞美其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当我们赞美赞美古代巴蜀人民醇厚智慧的充分滋养和巴蜀人至死不渝、血泪交织的付出,赞美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者们高超的思维能力、驾驭自然的能力,美妙绝伦的建筑创意;赞美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当我们赞美李冰“功追神禹”、“功昭蜀道”、“川西第一奇功”,表彰或纪念李冰的治水功勋时,但也有学者喻权域认为,根据《华阳国志·蜀志》、《舆地纪胜》以及《水经注.江水》等史料记载,这些奇功和功勋应属古蜀王开明——宝瓶口为开明所凿。

在扬雄《蜀都赋》和应劭《风俗通》中记载,开明原来叫鳖灵,大约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鳖灵原为楚国人,在春秋后期带着楚地的先进文化来到蜀国,他曾被蜀王杜宇任命为相,负责治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他领导了对宝瓶口的开凿——主持宝瓶口和沱江的开凿之后不久,他取代了后者的统治地位,成为古蜀王;根据《史记·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等文献,“蜀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宝瓶口即决玉垒山所成;郦道元也在他的《水经注》里指出,“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

 

不管在都江堰修建者的归属问题上有什么不同意见,不管是主流意见的支持者与反对者,还是持不同意见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都试图从各种古文献资料或考古成果中寻觅证据,企图说服对方或驳倒对方——尽管关于主要修建者的争论异常激烈,但有一点却是不能回避、不能否定的事实,自然也得到了多方的认同或肯定,这项伟大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延续了很长时间,甚至是几个世纪,很早就已经有人参与了进来,不管是开明被任命为相,还是后来作为蜀王,他或许也能想象到宝瓶口的咽喉作用,于是带领蜀人开凿过玉垒山宝瓶口,也是一种非常有可能的事情;伴随着洪涝灾害的发生,治理洪水的过程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然也会留下了对洪涝灾害的思考、认知;在逐步实施的治理洪水过程中,通过民间口头传说和文字记录或者治理痕迹流传了下来。

 

在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他们很难幸运地一下子就成功地建设好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工程;修建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脉和政治走向,这一点儿由大致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修建的郑国渠为其作出了最好的见证,秦之郑国渠本是韩国为了阻止秦东进而设计的消耗秦国力的计谋,韩使水工郑国游说秦凿泾水建三百里长的溉田之渠,自中山西始,抵瓠口在北山东入洛水;当计谋被识破后,秦欲杀郑国,但郑国说开始虽然是计谋,但渠成后则对秦是有利无害,秦国人认为说的有道理,就指派他去开凿修建,渠成后引水灌溉泽卤之地四万多顷,收成都不错,而关中亦成为沃野——旱涝保收无凶灾之年的天府之国,秦国变得更富强,为后来兼并诸候、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当然古蜀国没有那么多的说道,虽然不一定是因了治理洪水开凿玉垒山口或沱江口,而耗费国力导致亡国,但毫无疑问,也是倾其国力在治理洪水,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自不在秦之下,神秘而富庶的古蜀王国毕竟还是被灭掉了,在这里我们无意去探讨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得失,但我们却不能不去探究其治理洪水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最初生活在这里的巴蜀先民来说,后来的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是他们经年累月治理洪水探索和累积下来的水利经验和知识以及高超智慧的集中体现。

 

据考证春秋末至战国初,开明以前成都一带经常受到洪水的侵扰,但在开明以后则已经没有洪水侵袭的痕迹了——开明时期对洪水的治理还是非常有成效,开明是否真的凿通了决玉垒山的宝瓶口以除水害尚无法定论,或许他真的曾经开凿过决玉垒山的宝瓶口也未可知,无论他开凿与否或凿通与否,就凭开明以后已经没有洪水侵袭的痕迹了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当时巴蜀人的治水经验和水利智慧已经十分成熟。

 

公元前四世纪末,神秘而富庶的古蜀王国被神勇威猛的秦兵攻陷,古蜀国灭亡了,此后便被设为蜀郡,并入秦国版土;到了秦昭王的时候,李冰被任命为郡守;李冰来到成都时,古蜀国的治水实践和前人所做的努力,已经使水患大幅降低,经常性的泛滥成灾被有效遏止,当然并没有根除;李冰自然很明白,自己治理蜀地的任务,除了巩固秦的统治外,迫切的任务还是须要去进一步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灌溉田园,发展航运、改善民生,使蜀民能安居乐业,真正地臣服于秦——这自然是秦昭王这项任命的初衷,这个决定或许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却对后世产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影响,即使是李冰本人也无法预料到他会完成一项旷世伟业——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立下功追神禹、功昭蜀道的川西第一奇功。

 

在李冰对岷江水情和地理地形的多次实地考察中,他洞悉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进而生发出了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和水流脉络,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进行自流灌溉的最初设想,或许又是在某一个瞬间,他又有了分流控水、堤岸防洪、泄洪排沙等相互依存的水利工程体系相互融合,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综合水利构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雏形是人类的智慧和自然力量精妙绝伦的结合。

 

在经过综合考量和评估后,他以一个水利专家的智慧不难想象到宝瓶口的咽喉作用,于是他以郡守的权威和造福桑梓的愿望,毫不犹豫地组织数万(亦或数十万)人,在前人开凿过的痕迹和基础上,又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开凿和建设——都江堰中最重要的渠首工程宝瓶口开凿工程的全部完成,终于奠定了整个水利工程的基石。

 

鱼嘴分水堤自然是李冰治水工程中的又一大创举,他在江中堆石垒堤,如同将一把利剑插入岷江江心,将其一分为二,内江河床较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以供灌溉;外江河床较宽自然是主流,平时通航和洪水季节六成泄洪,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四六分水”的治水理念和“因势利导”的治水原则,这个原则无论是在人字堤,还是飞沙堰上都已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在游览过程中我们自然也看到了,飞沙堰比较低,仅高过内江河床两米多,如果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多余的水就会自行溢出飞沙堰流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的排沙功能也十分明显,在洪水的冲击下它还会自行溃堤,如同让路一般,让大量泥沙连同江水一并回归岷江正流;这样既保证了内江灌溉期内有水,又不会因水太大而成为灾害,这种天随人愿的某种灵性,已无法分辩出那是人类的灵性,还是自然的灵性了。

 

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的三大要素首尾衔接、相互照应、浑然天成,江水的分流、自动排沙、无坝引水、通航灌溉等水利工程中通常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进入宝瓶口后的内江,在仰天窝处一分为二,西去的走江河干渠经走江闸又分出了走马河和江安河,而东去的蒲柏河干渠经蒲柏闸也分出了蒲阳河和柏条河——加上在仰天窝处向东北流走的支流,整个内江就象是一个章鱼的腕足一样散了开来,然后蜿蜒曲折地都伸向了成都平原,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川西平原人工河道,一个密集而完备的灌溉网络在成都平原上铺天盖地,千百万亩良田水旱从人、旱涝保收,铸就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以及人杰地灵。

 

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把水流变害为利,但又没有出现像今天的水库大坝那样人工羁縻自然、破坏生态的现象,这显然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和实用模型,即使是在现代也很难做到,何况已经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的时代,也许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两千多年来的成都平原的富足繁盛不仅说明了一切,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其实也为时未晚。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假如开明确实开凿了“宝瓶口”,他也难以与李冰的思维方式衔接上——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这三者结合得如此完美,是李冰父子之前任何人都无法企及、无法想象得到的天方夜潭;再退一步说,或许开明也想到了这样的布局和结构,但他那个时代,当时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也使得他无法解开这道综合题,与这一伟大而名垂千古的工程擦肩而过了——当然,他若能解开了这道综合题的一个部分,如是自然也是功不可没,也应名垂千古。

当李冰父子乘着秦国这条大船,从黄河流域驶向长江流域后,踏浪而来的李冰,挟黄河流域治理洪水的理念和经验以及智慧,在一个一切条件都已具备了的地方,干了一件给同行、给历史都是一个完美的终结、一个完整的答案的大事——这一切完全可以说把古蜀国开明时代治理洪水粗糙的雏形颠复了,把古蜀国并不成形的外衣脱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形象——都江堰。

从此,都江堰冠绝千古、名声卓尔,至于她真正的修建者、集大成者,自然还是李冰父子,无人能出其右;即使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出现——开明真的开凿了宝瓶口,那他也与整个都江堰综合性水利工程无缘——无法颠复李冰父子的功绩和伟业。

 

在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根据出现之前,人们的争论也许还会继续下去,不管有无定论,最起码笔者相信,没有古代巴蜀人醇厚智慧的充分滋养,就很难会有开明或李冰如此高妙绝伦的思维方式和建筑创意呈现出来——当然不管是谁,即使是拥有了这种思维能力和创意,若没有巴蜀人千百年来的至死不渝的追随和辛勤劳做、血与泪的奉献,也不可能铸就像都江堰这样的综合水利工程。

 

我们站在都江堰面前,除了深深地景仰这座伟大的工程,还会有深深的赞叹和无尽的暇想——两千多年来,她如同一位纯朴的母亲,静立于岷江之上,默默向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奉献着自己的情怀和乳汁;这种情怀或许就来自于开明、来自于李冰,自然也来自于朴实无华的古代巴蜀人和他们的后人,这种情怀已经穿越了宇宙时空、穿越了千年万世,但仍作为古代巴蜀人的历史代言者与我们亲蜜接触、亲蜜交流,仿佛在向我们述说:综合水利万世勋 李冰父子功垂成。

 

 

 

 

9)、雄居江源水上楼 天府源头第一桥

           ——都江郾游览纪事及随想录(5)

 

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游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清光绪四年(1878),灌县县令陆葆德用四川总督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59年更名为南桥;经过历年改建重建,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也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被誉为“天府源头第一桥”、“水上画楼”、“览胜台”,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南桥自然也遭到严重损毁,于2009年重建完毕,重建后的南桥,5孔、长54米、宽12米、3层重叠翘飞檐,为桥楼似的民族建筑形式;桥头重檐有民间彩塑,桥亭圆柱有书法植联,两廊内壁有精工壁画以及书法楹联;赤柱朱槛,画栋雕梁,整座南桥就是诗书画合璧的艺术长廊,适用性与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南桥是连接市区南街与离堆古园的一座川西廊式古桥,因距古城南门仅百余步而得名;南桥既保留了廊式古桥的特点,又比原有的廊式古桥更雄伟,有更深的文化内涵;这里山清水秀,城桥相连,与离堆古园相融,登桥可望西岭雪峰,离堆锁峡,宝瓶飞波等壮丽景色;清朝诗人山春曾写到:“西有离堆东太平,都江天堑少人行;穿垣水色流三洞,压堞山光绕半城”。

 

南桥的创建年代无确切记载,但史书表明元代以前为“凌云桥”,清朝光绪四年重建,更名为“普济桥”,1979年由原灌县革命委员会重建命名为“南桥”;南桥为木结构廊房建筑,宽13米,长54米,三重檐的桥头门楼飞檐翘角,桥身集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于一体,左右两廊内壁上还精工绘制34幅风景文物,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夜间彩灯辉映,更显光彩壮观。

 

我们在都江堰的游览历程,是顺着都江堰大道一路向北,穿过水文化广场到达老城东门——宣化门前的天乙街,尔后又一路向西、向北拐上了公园路, 一直走到公园路的尽头复兴大街上的都江堰南门——这里就是与离堆公园相融,城桥相连的地方,我们到了这里没顾得上与其亲蜜接触,只是留了两张照片就匆匆忙忙地买票进入了都江堰南门——离堆公园;而一路参观游览下来,就再也没能与其照面,更不用说亲蜜接触了。

 

在南桥后面的玉垒山海拔865米,山顶的高塔叫玉垒阁——玉垒阁是都江堰景区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阁身高度46.6米,项目总投资2181万元,于2010年3月18日开工,2011年元旦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阁上可东观都江堰市全景,西览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为古堰一大奇观。由于该建筑是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修建,在当地虽然是存在较大争议的新建筑,不过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她还会是新建筑吗?。

 

 




10)、青城山幽第五洞天 天然图画胜地寻踪

            ——青城山游览纪事及随想录(1)

 

参观游览了宝瓶口、飞沙堰和分水堤——江水的分流、自动排沙、无坝引水三大要素构成的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后,越过安澜桥,向南沿着绿色的古驿道到达二王庙游览观赏之后经东苑、过禹王宫,直达玉垒雄关,然后经松茂古道到达西关宣威门、登上斗犀亭,从斗犀亭上折回西关后,再度沿着松茂古道,经城隍庙、十殿下山,回到了都江堰景区的东大门处——完成了“胜地寻踪”的都江堰游览历程。

在天乙街与公园路连接的三岔路口乘公交到达青城山已是近中午时分了,没来得急吃饭休憩,就随着人流,涌向青城山风景区的大门口——下午又参观游览了位于都江堰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风景区,领略和欣赏到了群峰环抱、诸峰环绕、树木茂盛、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四季常青,号称西蜀第一山的青城山——这幅天然图画之美丽画卷中的那些“福地洞天”、“人间仙境”和“青城天下幽”的美景——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青城山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矗立在千里岷江之东岸,俯瞰整个成都平原,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在古人的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城邑;秦代时,就是皇帝祭祀山川的圣地;汉晋以后,许多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和尚上山修行,不只是天师道的祖山祖庭,禅宗盛极一时的云门宗就是流行于青城山;自唐代之后,文人学者、达官贵人或附庸风雅的有闲阶层,只要到了蜀地,没有不上青城山来展示其诗人或艺术家的风采以及深不可测的道行。

 

如今的时代,却不仅仅是那些文人学者 、达官贵人或附庸风雅的有闲阶层,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充裕,文化旅游、游山玩水的兴致都被激发了出来,来这里更多得是普通民众,特别是拜会了都江堰后的人们,都会顺道前来青城山——

 

当我们随着人流,越过新山门涌向青城山风景区的大门口前的广场时,第一个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建福宫——作为道教宫观建福宫位于青城山门外游山的起点处,在青城山丈人峰下,丈人峰因宁封而得名,据《列仙传》、《青城甲记》等书记载,宁封是黄帝时的人,世传为制陶官员,得异人传授,积火自烧,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青城山上的主治神仙,建福宫就是宁真君的道场。

 

魏晋时期,丈人观建在天国山中昭融寺崖前;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剌史杨励迁丈人观于今建福宫址,仍称丈人观——规模颇大,气度非凡;北宋淳熙二年(1175年)成都制置使范成大借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之意,请皇帝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观便由此而更名为建福宫,现存建筑有两院三殿(面积达1196平方米),均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 其间文物古迹众多,有古木假山、委心亭、乳泉亭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以及被誉为“青城一绝”的全国著名长联(殿内柱上的394字对联);还有诗人陆放翁当时曾写诗描述建福宫的颂赞——“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

 

宫内殿宇金碧辉煌,院落清新幽雅,配以假山,点缀亭台,宛如仙宫;宫前有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绝;四周四周环境幽美,古木葱茏、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旅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既是青城著名的道教宫观,又是游览青城理想的休息之所。

 

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近年来对殿堂进行了改建和扩建,面貌焕然一新;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原正殿(今二殿)称丈人殿,供奉的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自轩辕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轰轰烈烈,上下四千年人物倍出、文物众多。

 

游览完建福宫,为那个大大的“福”字留了个影相后,便来到了青城山山门前的广场上,这里真是人山人海,光进门排成的长队就一直绵延到了建福宫前了,买票的人自然也是排着长龙,于是各自分工,同时排队买票、进门,还真是较为同步,等买上了门票,排队进门的也快到门口了,又等了没几分钟,便随着人流又进入山门。

 

进入山门,高大的情侣树就屹立在眼前的登山小路的台阶上,据说是两个为爱生死相依的人化作大树来守护青城山,人们编出来的传说故事太凄惨——在结婚的那天,新娘被抢……,新郎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后来……,这对情侣悲痛欲绝,一起化作了两颗大树,女的叫“伤痕累累”男的叫“衣衫不整”;站在山门处向人们诉说着他们的悲伤故事, 这个离谱而蹩脚的传说一点都不浪漫,也一点都不合人类对情侣的美好期许和幸福美满的愿景,所以也就不去照录或介绍了。

 

其实这两棵树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情侣树,就是因为它们生长在人们登山过往的小路中,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胖一瘦,仿佛就是人类中的男女,人类的浪漫情怀,不仅在人类自身的生活中幢景着美好的情感和生死不渝,而且也希冀人类以外的生物也都能有美好的情感和生死不渝,而这两棵一直屹立在小路上,在人类的视野里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树,正好符合了人类这种赋予情侣的道德标准和人性标准,它们的生存和生长形态,以及由这种生存形态、生活形态所反映出来的真实情感和所寓涵着的意蕴,正是人类对自身所追求的情侣间情感的那种真实和意蕴,所以人们就须要将其作为为爱生死相依的人化作大树来寄托人类自身的情感和美好愿望,标本了。

 

从情侣树下匆匆穿过,便开始了真正的登山之旅,青城山以其青翠的真诚和高远宽阔的情怀迎接着每一个到这里来的客人——青城山的主要特点是“青”和“幽”,青城山“青得出奇”,好象有一位名人对这里的青翠有着与别人不一般的体会,说那是一种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倒是贴切的很哪;至于幽,恐怕现在是已经没有多少值得去耗费些许笔墨说道、说道了。

 

青城山一向被认为是“神仙的居所”,走入山中,放眼之间尽是宫观壮美、寺院庄严,山中古树苍巨,云雾缥缈;过去偶尔会看见仙鹤飞过,或与原生的香兰相对微笑……;如今在寺庙里,在道观中、在石阶上、在森林中,已无法象以前一样,常常会有和长髯飘飘、宽袍大袖的比丘道士不期而遇的机会了,我们每一位游客或许都是希冀能与下山道士或比丘相遇,好站在山下仰望,看看他们那被云雾树木遮挡着的身驱,从又长又陡的台阶,又高又大的树木间或隐或现地走下山来,婉若从山上飘下来一样,那样子想一想都感觉真的是美极了——再联想到道家诸多的得道飞升成仙的故事和传说,我们自然也会飘飘然欲仙欲醉了。

 

游客的纷至沓来,当年的幽静早已不复存在了,在高大的林木间和弯曲的山路台阶上,已是人满为患,熙熙攘攘中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我们也随着人流向山上一路走来,越过雨亭没多久,登上 青城仙馆高高的台阶时,发现里面正在施工,一个大大的“道”字就横在了进入仙馆的台阶上,“施工现场禁止攀爬”的字样,镶嵌在“道”字两旁,我们只好放弃了青城仙馆,从侧面的台阶上越过,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继续向山上攀登。

 

一阶一阶地台阶也不知登了多少阶,老远就看到了一个三层八卦草木亭阁矗立着横在小路中央——天然阁三个字赫然其上,走到近前发现天然阁并非天然,而是一座三层八卦骑檐的亭阁;不仅如此,而且还是以原木留皮为柱,亭阁老木为依、活树构架、亭上枝藤缠绕,亭下树根为凳,随山势高低、树木粗细造型,挺拔伟岸的**树相拥相簇、自然和谐,高度融汇了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道生万物”的思想精华——亭阁上一幅对联:山月盼游人,烟霞怀旧侣,更是把我们这些登山游览的云云众生,也都融入到了 青城山中,融入到了此情此景当中。

 

从天然阁下的门洞中穿越而过,山路的台阶在两旁的参天大树簇拥下,一步步地向上攀升着,很快就穿过怡乐窝,进入引胜亭;这一带景色优美、林木葱笼、花白如雪,两旁则绿树交映、云雾缭绕,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只是这画中的人也太多太多了,使得整个画卷的画面里显得人比树多,好在树木参天,人再多也盖不过树之风采,倒也不算太煞风景。

 

在图画中我们一往直前,在一路攀升中的台阶上,越往上走我们却越感觉到了山路变得越来越陡、越来越狭窄,人流也越来越密集和拥挤,当我们感觉到了海拔也在不断地提升时,峰峦夹峙中海拔已经升高到了893米,我们登山至此,又是老远就看见了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的亭阁——“天然图画”,一路走来确如置身画中,天然图画倒也名符其实。

 

天然图画距建福宫约一千米左右,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我们登上来时,苍岩壁立上写着天然图画四个烫金大字的门厅楼阁前的平台上已挤满了打尖休息、拍照留念的人群,这里还有不少的小商贩,吃的喝的还真不少,特别是这里的果蔬:大个的黄瓜已卖到了四块钱,我们虽然在进山前和进山后,一路上已经买过不少的小吃,看到了这里的大黄瓜也就禁不住要买来尝尝……。

 

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前行、继续攀登,这一带山岗上不仅树木葱郁、满眼青翠,而且常绿树种繁多、物种繁茂、岁寒不凋,据说就是由于这满山青色高低错落成林、成城,故得山名“青城”——加上这里气候条件好,不仅无雨而自湿,而且还无风而自凉,着实是一个难得清幽的好地方;在这个没有一顶点山骨裸露着的地方,完全被青色包裹住了的山岗上、蜿蜒曲折的山路台阶上,我们攀登这个青色山岗、穿越这片葱笼青翠的青林、青城,还真是会觉出一种清爽和恬静;过了山荫亭往前走没多远,出现了一个岔路口,右手指向全真观——

 

全真观殿堂正对东边丈人峰山口,从天鹤观沿岗上行,峰回路转,可见层层茶园,及猕猴桃林;溪流绕径而下,巍峨的殿堂耸立在葱翠的林木中,实为修身养性之所;全真观左边是尖峭绵延的丈人峰,右边是逶迤神秀的飞仙岗。

 

全真观位于青龙岭龙居岗半山腰,该地原有龙居庵,后改为道家茶厂——上个世纪末恢复重建慈航殿、七真殿、五祖殿,并更名“全真观”;前殿供奉的这位大神是道教中普施慈悲、接引众生、超度苦海、咸登道岸的慈航真人;后殿供奉着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全真道开派的邱处机、谭处端、马丹阳、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位祖师(他们又同在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都被封为真人,统称“全真七真”)。

 

七真殿的上面为五祖楼,正中供奉着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即王玄甫),右侧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即王重阳)和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即刘海蟾),左侧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即吕纯阳)和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即钟离权),统称“五祖”。

 

我们到达全真观,在前殿外的高台上设置的栏杆和木凳上一边休憩,一边再回过头来鸟瞰山下掩映在林木中的亭台、山路台阶、游人和葱笼青翠的青林、洁白如雪的山花儿,仿佛才知道自己已经置身于仙景里了……;当我们攀上后殿左侧的平台上,眺望远处的丈人峰,俯瞰近处的全真观全貌,还真是相得宜彰,丈人峰的悠远和壮观自不待言,全真观的簇新和气派也可谓是冠亚青城山了。

 

从全真观后殿左侧的平台再往上攀爬,很快就过了五洞天那个狭窄的山门,来到了到古常道观的路上,这里是青城山又一幽静去处;这一段一改前面的葱笼青翠中山路弯弯,石阶陡台旁树木林立的景致,小路一侧是壁立千仞的山崖,但崖壁上却被青草台藓遮挡的并无半点北方山岭中的那种棱层或躔岩裸露在外,只有崖根部凹进去的山石还能依稀辩得出岩石的光泽。

 

从进入五洞天山门起,经过一段较为平缓的小路,跨过途中的小桥,转过弯来便又开始向上攀登,山上古树参天,本来十分幽静,但游客们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登山的路上依然人满为患,熙熙攘攘中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顺着高高的台阶望过去,视野所及之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古常道观就隐藏在山腰中的青翠和葱笼中,古常道观——又称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有三座大殿,分别是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早期天师洞已毁,现存殿宇都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

 

古常道观——天师洞前后,古木繁多,有银杏、歧棕、古棕、古桂、仙人松、公松桔等,其中三清殿前的一株汉代古银杏树最为传奇,传说此树为张道陵所植,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 米,要七八个个大汉才能把它围住,树干粗而短,布满钟乳似的良瘤,形态奇怪,生长茂盛,树龄已达两千余年,在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极其罕见。

 

我们到达古常道观,首先被这里的参天大树所吸引,在通向天师洞大门口高高的台阶两侧,笔直圆润的大树排着队似的站立门前,似金刚护围着古常道观,这种组合排列和高高在上的气势,真让人忍不住要在这里多看上几眼、多留下几张影像。

登上青城山腰第三混元顶崖间高高的台阶,进入全国道教重点宫观、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古常道观,视野之间古常道观——青城山主庙的宫观依山势分布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岗坪地上,庄严的殿堂与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起落,把殿宇楼阁连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岩,群山拱揖,青岚浮翠,真是一派“干崖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峰奇”的景象,观内的建筑金碧辉的宫殿与自然山水交相映衬,分外幽雅。

 

据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又筹资对天师殿、三清殿、黄帝殿、上茅庵及山门、道舍、斋堂等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为青城山水增色;使常道观的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72万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达到5749平方米的空前规模。

 

古常道观主殿是三清殿,建于清末,殿中匾额为康熙皇帝御笔亲题“丹台碧洞”。殿前对联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暗含一气化三清之意;三清殿内供奉太上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三清殿前左右两侧分别立有“常道通幽”和“天师洞”两块石碑,前者倒没有几个人与其亲蜜接触或合影留念,而后者则人们争相与其亲蜜接触或合影留念,前者的道学哲理和渊缘看来还是敌不过后者的神仙传说和宗教诱惑的影响,人们最希望的自然不是思想力的开发,而是不用费神费力的神仙佑护,宗教的切入点恰恰就是切中了这个命脉。

 

从三清殿再往后走, 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因道教以黄帝和老子为祖师,故另设一处黄帝祠单独供奉黄帝,但祠内还供奉着伏羲、神农和黄帝,故名三皇殿,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黄帝祠初建于隋代,是青城山天师洞最早的殿宇之一;宋代时,黄帝祠是天师洞最主要的建筑;天师洞原为黄帝祠左侧的山洞,是传说中张天师修炼的地方——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在第三混元顶;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 青城山作为天师道的发祥地,道教发源地之一。

 

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庙,唐玄宗手敕,令归还道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宋时曾称昭庆观,现仍延用唐名(俗称天师洞)。

 

如今的天师洞屋顶重檐飞脊,凌空欲飞,随山势而建,阶梯式递进,最上层建有雨篷和低栏,可俯视常道观全景;殿内神龛内供奉着隋代石刻张道陵像,面有三目,威严肃穆,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阳平治都功印”,为山中之宝;“祖天师殿”横匾一侧还有“神在我心”的小匾,天师像则是张道陵三十代孙、宋代虚靖天师塑像;天师殿因殿内地势如山洞,又因洞中有张道陵塑像而得名天师洞,不过现在人们习惯上已把整座古常道观称为天师洞了。

 

真正的天师洞在第三混元顶岩腹洞前,是清朝末年所建的天师殿——依山势的起伏,不仅前边低后边高,而且还旁边低中间高,与山峦地势浑然一体,天师殿左侧下的过道仿砖型贴面墙上还有“第五洞天”四个大字,黑底白字还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外面的牌坊层层飞檐,照面、立人、抱柱上均彩绘花乌图案,精致美观,清人黄云鸽书“龙跻仙踪”匾额赫然其上。

 

512大地震后,据说青城前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屋脊、屋面全部毁坏,大部分古建筑倾斜,部分垮塌——上清宫、天师洞也都受损;在青城后山,泰安寺两座大殿彻底被毁,泰安古镇也遭重创....但震后百年的梅花、千年的银杏、百千众生在心中仰望的殿堂,依然安然无恙!现在经过灾后恢复,秀绝人寰的上清宫、清远凝云的老君阁,这冠绝天下的天师洞,还有那道情与梵唱的余音袅袅,又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我们所看到的青城山依然美丽!

 

在青城山上, 出了天师洞跨过访宁桥后,西边有祖师殿,北面有朝阳洞、上清宫——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据说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在登上青城山腰第三混元顶崖间高高的台阶,进入全国道教重点宫观、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古常道观时,就曾看到过“第五名山”的字样——青城山属道教名山,是与龙虎山、武当山、齐云山齐名的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不知这个第五从何说起、缘何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流、峡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 据说后山风景也很不错,那里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在幽静的山林中,到处都是潺潺流水,鸟语花香,空气中充满了草和树木的芬芳,那里是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到了那里心灵会得到了大自然的洗涤,在路边茶楼的竹椅上休憩,沏上一杯新绿,看着翠绿的茶叶在杯里跳舞,呷一口清香沁自肺腑,这一切是那么的惬意,让人忘掉旅途的疲劳,呼吸着大自然的奢侈负氧,放飞心情.....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主要是自然风光,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是徒步休闲的好去处——

 

而这一切都已与我们无缘了——我们从天师洞出来,便打道回府,顺原路返回,并于当晚返回成都,住在了浣花溪边百花潭公园南边不远处芳邻路上的毓秀宾馆。

 

 

 

 

11)、道家思想中国文化的基石 道教组织人类社会的缩影

            ——青城山游览纪事及随想录(2)

 

笔者是无神论者,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却对很多支撑宗教的思想体系或学说颇感兴趣,作过一些简单的研读和分析研究后,结论是大多数宗教,其所依存的学说和思想体系,其实和这个宗教并不能等同,虽不能说完全是两码事儿,但还是不应混为一体。

 

在佛学里,佛是般若波罗蜜——到达彼岸的大智慧,佛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是如来,是一种境界;那么在佛学里,佛究竟在哪里呢?其实佛就在心里。

在佛教里,佛是寺院里的偶象,佛是普渡众生的神灵,佛是庙宇塔这些外在架构里的佛象,佛还是整个佛教架构和组织体系里的所有神灵。

佛学并不是佛教,但并不妨碍佛学经典成为佛教经典;当然,虽然佛学经典已经成为佛教经典,但并不能使得佛学并不是佛教的事实有所改变,佛学依然还并不是佛教。

 

与佛学和佛教的不相关一样,道学亦与道教不相关;道学并不是道教,但并不妨碍道学思想、理论成为道教经典;当然,虽然道学思想、理论已经成为道教经典,但并不能使得道学并不是道教的事实有所改变,道学依然还并不是道教。

在道家学说里,道是哲学,老子《道德经》区区五千言,其间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和精深的哲理——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思考、哲学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见解,在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老子的思想,这里主要指其哲学思想,却已被大大地发扬光大了,由于她赋予了“道”滋生宇宙万物的“自然”属性,再加上自先秦以来留下来的重视人的作用的传统,使得神的作用在中国永远也起不了主导的地位了;她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最核心部位了,成了中华文化的内在主导,通过儒家这个为政和治世的政治集合中心,以及与民众水乳交融的那种密不可分,而深远地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思维理念。

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及其哲学理念,在当时其观念本不易得多数人了解,故直到战国晚期,才成为思想界一部分人的核心理念和见解;而后来的庄子,就没有老子那种“强为之名”的假设了,进而成了一个准则;其后自然也就成了诸子(包括孔子及孟子)的准则了;那就是不管庄子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与老子的不同只在于,他们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特别是其哲学思想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以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其底蕴和基础,《老子》一书,除了其宇宙观为先秦诸子各家奠定了其哲学基础外,实则也有很大的部分是谈如何为政、治世与如何做人,中国文化中正由于儒道释是同为根基、同为支拄,因此已为后世的融合打好了先天性的底蕴。

两千年的变化蜕嬗,也不可能使其磨灭掉,她们最初的源头就是在中国先秦时期发轫,进而发展壮大,然则几经变化了后,仍然在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普遍都认为:“老子的思想才是中国深层思想”的渊源或缘由了。

虽然在道教里,也把春秋末期姓李,名耳,字聘的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老子作为创始人,其《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经典的开山之作,由于他的经典之作,他被封为“太上老君”;战国时人庄子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学问渊博的庄子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洋洋洒洒的十万余言的《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共52篇,现存33 篇),在后来的道教中,唐封他为“南华真人”,宋封他为“徽妙方能真君”。

在道教的宫观寺庙里,道教供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据说那是上清、玉清、太清世界的主宰,这也是道教多用三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缘由;除了这三尊神灵外,道教还按照人世间的社会构建出了天上的玉皇大帝及其位列仙班的诸多神灵,甚至还包涵了城隍和土地——道家思想不仅中国文化的基石、道教组织亦是人类社会的缩影,而且其神仙高道大都是历朝历代声名卓著圣贤先哲。

 

从先秦时期到秦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到两宋时期,到全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和近代,声名卓著的知名真仙高道共有710余位;在历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为人们所耳熟的一代又一代圣贤先哲、真仙、高道还有:

长期隐居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内的鬼谷山,著有《鬼谷子》一书,战国时期楚国的思想家、中国相学的创始人:鬼谷子;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探险家、道家医学的创始人,秦代方士,琅砑(今山东胶南,诸成一带)人:徐福;精通道家命相学、医药学,著有《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人称“仙人”的西汉平厌次(今山东陵县)方士:东方朔;道教的实际创立者、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东汉沛国丰(今江丰县)人:张道陵;对我国化学,医学,制药学有一定的贡献,著有主要记载炼丹方法共70篇的《抱朴子》一书,人称葛仙翁,丹阳旬容(今江苏境内)人,东晋著名道士:葛洪;道教中全真教的创始人,著有《明阳立教十五论》,是道教养生学的倡导者。陕西咸阳人,金代著名道士:王重阳;著有《全丹玄要》三篇。《道藏辑要》中收录生人所编《张三丰先生全集》,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武当派创始人,明代精通丹术的著名道士,冀川寥阳(今河北)人:张三丰等……。

 

 

最早较系统记载道教的著作是西晋葛洪所著《神仙传》——其中记载:张陵本为儒生,曾入太学,博通五经,举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东汉明帝时曾官至江洲(今重庆市)令;晚年时,“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但由于其家贫,而炼丹“用药皆糜费钱帛”,无法得遂心愿;无可奈何之际,“闻蜀人多纯厚、易教化,且蜀地多名山,乃携弟子入蜀,住鹤鸣山,据说著作道书二十四篇。”

现在人们普遍的认知或看法:道教是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 以宗教形式呈现出来的道教,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汉代的正一威盟道 即五斗米道 ,据说是由后来被尊为天师的张道陵开创——

 

 

然而,根据著名学者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的考证和判断——

当初道教出自三国时期的张角(黄巾头目)、张修、张鲁(两为益州刘焉部将)和于吉,大家都尊奉老子为始祖,但他们每个人的心态都不一样—— 于吉因其所具有的道家思想,对当时读书人有一定的影响而成名;而张角则是因想利用一种单纯的思想来组织民众造反,黄巾军亦曾名噪一时; 至于后来被尊为天师的张道陵(原名张陵),吕思勉先生认为,是其孙子张鲁所包装出来的——当时张修本来在汉中创建了“五斗米道”,在民间传道并替人治病,后来却被作为一方诸侯的张鲁杀害了,还把"五斗米道"改称为“五斗米教”,并声称其祖父为开创人,已相传有三代了;由于张鲁后来作为一方诸侯,得到朝廷封赏,其祖辈就也被朝廷加以天师、真人的封号了,最终成为了官方认可的道教创办人。

 

張魯除掉了張脩,又接收他的部眾,于是實力大增,成为巴蜀地区的实力派人物,当时的益州牧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張魯便擁有了其祖、其父所沒有的武裝勢力;後來劉焉死去,兒子劉璋繼位,張魯觉得劉璋懦弱,很看不起劉璋,因此就對他不够恭敬;劉璋大为光火,据说殺了張魯母親和她的家人以解心头之恨,于張魯和劉璋翻臉,劉璋派部屬龐羲攻擊張魯,結果屢戰屢敗,他的巴西郡反倒被張魯奪去;经过几次武力对决,張魯遂成為割据一方的軍閥,并得以據守漢中,全力發展和推行他的政教合一体制和政权。

 

就这样張魯的祖父張陵被后世奉为天師道的創立者、道教的開宗祖師——在其履历或沿革中,他是在漢順帝期間,來到蜀地,在鶴鳴山(鵠鳴山)學道建教,当时信徒入教要繳五斗米為入會費,因此他的教派被稱為五斗米道;張陵死後,兒子張衡繼承;張衡死,傳給張魯——

 

从此张道陵 (34—156)作为道教创始人,被称为第一代天师——后来张鲁还找来了汉代的名人作其先祖,道教的有关文献记载其为汉留侯子房的十世孙,作为道教创始人的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就成了汉留侯张子房的八世孙了;于是便有了更详尽的履历——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后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

 

永平二年(59)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张陵素因有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都曾诏征,皆不出山高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诉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故入蜀居鹤鸣山修道。

汉安元年(142)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

張魯憑武力打出來的地盘巴郡、漢中郡(漢寧郡)等,相继建立起來的政治体制,更加确立了他宗教領袖和政治领袖的地位,他是宗教領袖,但同時也是個政治人物,而且还是个擁有武力的政治人物;这些多重勢力的集合,使得他具备了至高无上的权位和权力;于是張魯便开始了其政教合一、太平社會的實驗,所谓政教合一者——政,指的是他統治漢中地區的實質,由于他担任「漢寧太守」職位(「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是当时漢中郡(漢寧郡)的最高地方長官;教,指的就是天師道——五斗米道,他自稱「師君」;既是政治首領,也是宗教領袖,這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少見、独一无二。

張魯在其轄區,不設官吏,沒有什麼縣長、縣令,管理階層由資深教徒擔任;這些資深教徒,稱為「祭酒」,他們既管理政務,也管理教務;「祭酒」一職是由「鬼卒」升级而來——初入教的人,等於刚进入初級班,被稱為「鬼卒」;修道到一定的程度後,晉升為師兄級,就叫「祭酒」;擁有部眾較多、人數較多的祭酒,被稱為「治頭大祭酒」(《後漢書》說是「理頭」)。

張魯的法令,不是嚴刑峻罰,而是教化優先——有錯,原諒;再錯,再原諒;還錯,還是原諒;超過三次,才做司法處理,而司法也没有治亂世用重典那一套法典,如果所犯的罪不重,可以罰他去修路;這和現代法律中處以勞役的概念差不多(典略:「有小過者,當治道百步,則罪除。」);由于教徒相信宗教鬼神,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自然不敢亂來胡为;張魯做到了教化優先,很不容易;由于当时張魯沒有拓地兼併四方的野心和雄心,使得漢中地區的老百姓除了有吃有喝、享有安定和平,还没有赋税的压力。

張魯在漢中,採用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更象是宗教型的社會主義;各個祭酒必須在自己的管區裡修建「義舍」,準備米肉(義米、義肉)供來往行人吃喝,這個「義舍」,也就是驛站的旅館,更像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食堂之類;民以食為天,在窮困饑餓的時代,有免費供餐的良善义举,漢中簡直就是个世外桃源,依附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关西战乱期间(韓遂、馬超和曹操打仗期間,)就有數萬家百姓從子午谷進入漢中,張魯在漢中一帶執政三十年,建立了一个社會福利类似于共產主义制度的政教合一社会,也算是道教在政治上的一个有益尝试和果实,被后世所称道。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唐朝皇族自称李耳之后裔,与老子攀亲后道教成为国教,唐朝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给予了道教大力扶持,并借行政渠道推行道学理念、构筑道教寺庙宫观,从而成就了道教的黄金发展期。

道教由于把老子作为创始人,把老子的《道德经》奉为道教经典,通常都会被人们认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在文化传统上,被说成是传承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而在思想理论上,又由于道教直接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作为宗教经典,更成就了其成为土生土长宗教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术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所以不能不说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道教文化,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又一座宝库。

 

 

 

 

 

 

 

 

 

 

12)、从古知兵非好战 宽严皆误不审势

              ——关于“攻心”联认知的探讨和交流

 

 

天潮 发表于 2012-4-25 19:42 不知楼主在游武侯祠时,注意到在诸葛亮殿有一对联,就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对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上联歌颂诸葛亮的“攻心”战术所产生的巨大威力,并非“知兵”“好战”。这一对联很有名。据传,上世纪60年代底,伟人毛泽东对当时即将赴任的成都军区司令员刘兴元说的一句话,叫他到成都武侯祠去看这副对联。当时四川成都政界知道后纷纷到武侯祠看这副对联。那段时间武侯祠人多很是热闹,当时我还小也去看了记忆犹新。现在我每到武侯祠都要去看……。

 

——————————————————————

 

注意到了——清人赵藩撰书著名的“攻心”联:

 

 

在武侯祠诸葛亮殿正中“名垂宇宙”右侧立柱上有上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

 

在武侯祠诸葛亮殿正中“名垂宇宙”左侧立柱上有下联: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做到“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名义上是清人提醒后人吸取他的教训,实则是隐涵着对诸葛亮不审势、不识时务的评断。

感觉到有一些吊诡,所以不予置评……。

 

——————————————————————

 

天潮 2012-4-25 22:08 | 回楼主:引你的语,“不过诸葛亮并没有做到“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名义上是清人提醒后人吸取他的教训,实则是隐涵着对诸葛亮不审势、不识时务的评断。”我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楼主为什么觉得此对联,诸葛亮并没有做到…能攻心…知兵非好战……呢,实则是隐涵着对诸葛亮不审势、不识时务的评断。我认为诸葛亮做到了…能攻心…知兵非好战…。如“七擒孟获”就是最好的例子,难道不是吗?莫非楼主对此有更深入研究,请赐教。

 

————————————————————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认为——攻心联实则是隐涵着对诸葛亮不审势、不识时务的评断。

其次再来说明诸葛亮并没有做到“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的事体——

 

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会感觉到有很大差异——但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应以史为依据,而不是以小说为依据;前者诸葛亮是一个人,后者则是神——

 

笔者当然也认为:诸葛亮是明良千古、业绍高光、文兼辅国、武雄知兵;诸葛亮虽只有万古云霄一羽毛,但却是名垂宇宙、勋高管乐,甚至还活在人们心中的人。

 

“七擒孟获”诸葛亮是做到了…能攻心…知兵非好战……最好的例子,这一点也不假;但他也有做的不好不明智的事体,比如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就不仅没能做到…能攻心…知兵非好战…,而且还有颇多的不公,对魏延的压制更是其一生中最致命的一大缺憾。

 

现将以前骑行汉中时写的一段纪事和随想附上供参考——

http://www1.biketo.com/bbs/thread-44040-3-1.html

 

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当年刘备进军汉中,曾大获全胜。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在汉水之滨大败曹军,一幕幕历史活话剧都曾在这里上演。魏武帝曹操西征刘备却也无功而返——正应了刘备所说:“孟德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此后,刘备遂自立为汉中王;在即将将回成都时,要选拔重将以镇守汉中,大家皆以为必然是张飞莫属了,而张飞心里亦自以为非他莫属。但刘备却任命牙门将义阳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刘备当时大会群臣,席间曾问魏延:“今委卿以汉中,卿居之若何?”魏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偏将十万而来,请为大王吞之。”好一个举天下来,就将其挡在外面,若 派大将带十万人来犯,就一举将其歼灭,如此豪言壮语,难怪会让大家称赞不已——是谓“众壮其言”矣。

 

这虎头桥遗址就是当年魏延作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的居所,刘备践皇帝尊号后,进而拜为镇北将军,封为都亭候。刘备称帝五年后,诸葛亮进驻汉中筹划北伐,魏延即为前部都督领丞相司马凉洲刺史衔。三年后魏延率部西入羌中,在于阳大破魏后将军费瑶和凉洲刺史郭准等,被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并被封为南郑候。

 

当曹魏夏候懋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时,魏延就认为:他是凭借着曹操女婿的身分获此重任,而夏候懋本身年轻,胆怯而又缺少谋略。因此要求诸葛亮给他精兵五千,从褒道直接出击,然后循秦岭北麓向东进发,过子午再向北,用不了十天即可到达长安。怯弱无能的夏候懋知道了必然会仓惶逃遁,曹操若要再集结大军从东方进攻,这么也得二十多天,而这段时间丞相从褒斜道过来时间也足够了,咸阳以西定可一举拿下。

可诸葛亮却以为:这样的话太过冒险,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因此根本就不考虑魏延的建议。

 

在诸葛亮每次北伐时,魏延都是作为先锋,每次都提议:由他带精兵万人奇袭长安,然后与诸葛亮会师潼关;但均被诸葛亮阻止,不许其妄行。或许是诸葛亮平生谨慎之缘故——不愿涉险,亦或也是由于其保守而固步自封;但魏延则总觉着诸葛亮胆小怯弱,觉着自己有可用之才却无用武之地。

魏延其人勇猛过人,他不仅军事才能卓约,而且还善于带兵,体恤士卒;但性情矜持高傲,使的很多人都对其畏惧几分,当时诸葛亮帐下的长史扬仪却也由于其干练和才能,对魏延颇多不服,魏延自然也非常的气愤,争斗之下两人可谓是水火不相容了。

《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诸葛亮帐中长史扬仪因素来与魏延不和——水火不容,看到魏延摄行军事,甚为恐惧,害怕为其所害;便到处张扬说魏延欲率众投降曹魏,并领着人围攻魏延。魏延因本无此心,亦无此意,故毫无准备,仓促间没来得及应战,即被追而杀之。一代名将竟然死在一个文臣之手,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扬仪本人自然也是干才,随从诸葛亮数度出军,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也常由扬仪去办理。由于扬仪的才干,魏延的骁勇,诸葛亮往往不忍心偏废任何一个,深怕自己对二人不公平。所以事事处处都对他们坦护或放纵,以致于二人均骄矜浮躁,相互不服、势如水火,种下了二人相争斗的祸根,最后酿成了相互杀戳的悲剧。

而扬仪本人,由于其在诸葛亮死后诛杀了魏延,自以为再没人与其争锋了,代替诸葛亮秉政是没有一顶点问题了。没想到诸葛亮生前曾密指扬仪性情狷狭,竟意在蒋琬——故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扬仪虽与蒋琬同为诸葛亮帐下长史,自以为年令和官位都在蒋碗之前,才能也更比其强得多。因此怨愤便常常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又发于五内,致使其语言不节。后来他对费炜说:当时丞相死的时候,我若号召全军服从魏延,现在这么也不致于落到如此地步,真是追悔莫及啊!费炜自是密报其言,扬仪遂被废为庶民,后来又上书诽谤,言辞所指激烈,因而被抓,后自杀。魏延、扬仪都是诸葛亮帐下的能臣战将,特别是魏延,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了内耗的争斗上,岂不悲乎!

当然,更可悲的则是后世为了塑造一个神乎其神的诸葛武候,竟然将其拔高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了完全神话了的诸葛亮,就得有一些人做垫背的角色——魏延就成了其中之一了。在三国演义里,魏延被描述成了脑后长了反骨的叛将逆臣,且狂妄至极,终被马岱斩于马下——而且把这一切都说成是诸葛亮事先安排好了的,岂不更可悲了吗?

诸葛亮虽然没有同意魏延一再提出的奇袭长安的建议和设想,但并没有把他当成是异想天开——韩信当年就是由此而建立了千秋功业,只是刘邦先是示弱、麻痹项羽,而诸葛亮本不愿冒险,但却进驻汉中,摆出一副北伐的架势,终究也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汉初和汉末从上到下在气势上的差别,前者则是君臣一心、锐意进取,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大汉天下,而后者则是雄心不足、保守拘谨,虚张声势、蜗居一隅、内斗内耗,自然是难成大业了。虽然可以找出千百条理据来证明诸葛亮不愿冒险的正确性或无可奈何,不过他的作为还是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了些许的遗憾,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让魏延作一次尝试,那怕是一次也就足够了,但终究还是没有,可谓是诸葛武候一生中最致命的一大缺憾了。

 

而魏延一生中最大的缺憾则是:有韩信之才干,却无韩信之用武之地。当然没有用武之地也就罢了,谁叫他上面有一个诸葛亮呢——何况就连周瑜也在徒叹既生瑜,何生亮呀!没有用武之地的也不只你魏延一个人,只有认了命吧。好不容易熬到了诸葛亮走啦,偏又要遇上个扬仪从中捣乱、争斗不已,最终还落下了个谋反的罪名,岂不冤哉!

 

咏:虎头桥遗址

 

虎头桥畔汉郡守,魏延将才真英雄;

豪气难掩反骨生,壮志未酬谋反臣。

奇袭长安三秦定,逐鹿中原朝代新;

当日若遂平生志,那容邓艾留史名。

 

————————————————————

 

天潮 2012-4-26 22:36 | 回楼主。细拜读了你对对联理解和论述。确实诸葛亮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我理解上联,“能功心则反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是诸葛亮的“攻心”战术(如对敌对七擒孟获)所产生的巨大威力,并非“知兵”“好战”、此联歌颂了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就象楼主说的诸葛亮“北伐屯兵汉中”和对待魏延的问题(三国学术讨论有不同看法,如对部下知人善任问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我理解应该是对诸葛亮隐涵不审势不识时务的评断。我想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人物诸葛亮站在当时三国历史大背境下,他有自己对时局的审势,对部下的认识和是否善用的考虑。如果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建议,那历史不知怎样发展。一种可能,北伐中原成功,恢复汉室一统天下,这是最好的结果。另一种可能,蜀国北伐军被曹魏击溃并一败涂地,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再有天大本事也回天乏术,蜀国迅速被曹魏所灭,那就更惨,这种可能百分之七八十要出现。要知道当时蜀国是三国中国力包括,人口,土地等方面都是最弱的。曹魏占天时,东吴占地利,蜀国占人和。这蜀国的“人和”全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效忠刘氏蜀国,才暂保蜀国刘氏江山。综上所述,蜀国从各方面都不具备取得北伐中原的胜利,诸葛亮未釆纳魏延的建议是正确的是最稳妥的。对魏延的重用于否,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知人善任问题,不存在公或不公,所谓不公是后人的评价。魏延之死是将臣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而且是诸葛亮死后发生的,应该不能算是诸葛亮的责任。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请海涵。

谢谢楼主的回复,你对研究那副对联确实有深度,就象你说的“ 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会感觉到有很大差异——但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应以史为依据,而不是以小说为依据;前者诸葛亮是一个人,后者则是神——”完全赞同此说法。

 

 

——————————————————————————

 



      13)唐诗豪劢令人骄 宋词荣辱足可傲

 

 

——诗词福音

 

诗赋情怀有妙音,

闲情逸致安康词;

快乐长寿人生福,

辞达画意笑赋诗!

 

 

——谋略鉴铸

 

骊山烽火百世鉴;

鸿门项羽未知略;

华清捉蒋学良谋,

史诗壮观千年铸。

 



  

1)、诗经赋:尊崇风雅颂 诗从夏商周

          ——歌曲鼎盛诗经始 雅颂风光洛阳终

 

 

诗经唱响三皇歌,

西周东周列国鼎;

尚书春秋五帝曲,

春秋战国百家盛。

 

文王武王岐山始

诗经火了华夏崇,

国风大雅春秋光,

周公礼颂洛阳终。

 

………………………

 

2)、唐诗尊崇令人骄——

 

诗经帘幕文人氓,

生生不已茅屋重;

翻阅诗经如图展,

掀开帘窗魔叶障。

 

红尘绝尘一骑来,

岭南荔枝妃子笑;

亭台楼阁红衣女,

窗户院门屋顶翘。

 

拂拭而过黄昏落,

江湖幻化页页纸;

念珠浮出书册卷,

雨幕柔软接雨滴。

 

墨竹杆杆春秋诗,

修远暮色唤来剑;

一跃而起拂拭刀,

婉约而住子瞻还。

 

经学刀刃云烟开,

瞬间折煞北宋城;

汉家马匹绝尘去,

腾空而去南宋池。

 

桔园树开木叶轻,

诗经唱完止战歌;

尘土暮色独行踽,

袅袅云烟浮沉声。

 

山河寂寞世道合,

诗经完了宋歌悲;

诗经洗濯素问欢,

翻阅诗经演绎离。

 

叩问诗经大地埃,

睁开眼睛阴阳鱼;

雨幕苍茫堆叠云,

刀刃拂拭太极图。

 

黑暗之中鱼眼睁,

北宋文人相继倒;

拂拭刀剑古诗随,

黄昏犹在诗经在。

 

玉莲生长池塘悲

重楼幕幕歌唱哀;

潇潇化雨春风哭,

轻舟孤独诗经泣。

 

诗经碑额句句重,

谁在哭泣重重暮?

且唱北宋黄昏落,

诗经花瓣落地孤。

 

纷纷丢弃诗经魂

邀来明月照孤独

菡萏之色孤独灵

诡秘神秘歌唱谁。

 

曲终云烟汴梁寂,

风雨狼烟中原败;

辩护茶凉青灯灭,

袈裟脱了蓑衣破。

 

青翠楚竹庇护诗,

句句演绎化解文;

乱离百姓西厢人,

悲哀惶惑离合章。

  

江南桃花隐树颜,

琵琶轻轻离恨弾;

菊花落英树色缤,

舞蹈抖落尘埃纷。

 

汴梁城中胭脂雪,

黄昏卷尘北宋去;

诗经烟雨氤氲开,

捣衣之声西子湖。


 

诗经式微楚辞兴,

离骚九歌汨罗萃;

春秋大义列国志,

秦汉一统中华瑰。

 

诗经绝唱汉唐诗,

宋词南北彰显功;

现代诗歌合唱始,

寿终正寝格律终。

 

历史是人民类认知自然和自己的镜子,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厚度和深度……

不拘泥平仄,恪守平平仄仄平平仄,就不是格律诗,就不是古体诗,现代版的方块诗,亦是现代诗,我是这么认知和理解古体诗与现代诗的差异的,整齐的美感是汉字的文字优势,我们其能将这一优势自己消弭殆尽呢?

 

 

尘缘赋:

----岁月新 年轮宽

 

 

荧屏幕幕变幻沉,

心底岁月霜花新;

双眼模糊年轮宽。

 

蓝天飞翔躯体展,

画面飘缈怎样绘;

灵魂欲望自温暖。

 

宇宙循环远方遥,

浩瀚自然依旧尘;

无悔无怨征程缘。

 

呼吸昭唤胸中情,

点燃心灯红移现; 

狗吠猪拱朝曦还。




       人民清明:

——清明赋 清明节六百(643)年祭

 

明月携柳舞倩姿,

清风推窗惊仙梦;

民国金陵梦方散,

人民共和国中华。

 

岁在壬辰清明 艾波涛 题(图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赋

 

中华源流千万载,

华夏世代立前茅;

人间贤圣辈辈出,

民众齐声捍国威。

 

共创未来迎盛世,

和谐富裕乐融荣;

国运久长万千代,

赋诗颂赞使命归。

 

 


中华朝代更叠简祭(考)

 

(1)

中华渊源轩辕始,尧禅舜让禹治水;

夏亡商败周亦衰,问鼎逐鹿春秋事。

 

(2)

秦时明月临东海,汉武孤烟大漠直;

晋分东西南北朝,唐人遍布寰四海。

 

(3)

宋代文采锦上花,辽金鼎立狼烟绘;

元蒙铁骑天之骄,纵横东西扫南北。

 

(4)

明月携柳弄倩姿,清风推窗惊仙梦;

民国春梦已散尽,人民共和国中华。

 

(5)辛亥百年祭:

 

辛亥百年瞬间逝,民国凋零梦自碎;

往事入云何处在?遗脉尚在海岛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