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麓山景区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面积5.28平方公里,位于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是十分难得的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岳 麓 山 的 秋 天
一
岳麓山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景区共有植物种类174科,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生机勃勃。
只要一转入秋天,湖南这一边的风景就格外富有成熟的韵味。天空变得开阔而湛蓝,太阳也特别和煦明媚,一改夏天狂躁而灼人的面目。岳麓山也明净多了。
岳麓山的秋天是很动人的。历史伟人站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实说的就是岳麓山的秋天。
岳麓山人杰地灵,风景名胜比比皆是,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5处。爱晚亭之幽,岳麓书院之深,麓山寺之古,云麓宫之清,以及白鹤泉、禹王碑、 二南诗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等无不引人入胜。还有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等烈士、名人墓葬,在苍松翠柏之中更显庄严肃穆。
毗邻麓山寺东南的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7年)、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枚“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爱晚亭几经沧桑,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均相继进行过修复。其中,宣统三年秋,湖南学监程颂万先生主持修复时, 把罗典所撰写的对联刻在亭柱上,“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次修复爱晚亭之事还刻在石碑上记载下来。世人称为《放鹤》石 刻或《二南诗刻》,两首诗为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园两位大文人游岳麓山的七韵诗。石刻后,移至清枫桥南端的六角茅亭中。在国际交往中,爱晚亭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后,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按其规制仿建于鹿儿岛市,以纪念中日两国人民友谊长存。爱晚亭四季景色宜人,春来桃红柳绿,曲涧鸣泉;盛夏绿荫蔽日,凉风习习;寒秋红枫似火,晚霞增辉;隆 冬绿树银妆,妩媚多姿。
二
虽然,山上基本都是常绿阔叶林,但还是有些树木掉了叶子,使整个山林间显得简洁明快,有着很强的空间透视感。阳光透过树枝的罅隙扑泻而下,映着古木的虬枝和苍老的树皮,看起来如同一幅幅绝美的摄影作品。
枫树和银杏是岳麓山的一大景观,到了秋天,千万株枫树和银杏的叶子转红了,在阳光的映衬下,美轮美奂,明丽动人,有着很好的审美效果和审美感觉。这些树中也不乏古木,一、两百年一棵的古枫,干似车轮,亭亭如盖,三棵两棵连成一片,那片金黄就更显规模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银杏树没有枫树那么普遍,但是更美,更有秋的韵味。半山腰的道观云麓宫旁有一棵银杏树,700余年历史了,一到秋天,整棵树金黄炫目,流光溢彩,秋风拂来,树叶翩翩,如同千万只金蝶在风中起舞,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不啧啧称奇。
枫叶和银杏叶制成的书签也别有风味。每到秋光灿烂的日子,山下面的湖南大学学生都会跑到山上去拣枫叶和银杏叶,或夹在书间,或放在信封里寄给远方的朋友。朋友们对这种树叶都非常欢迎,每年都一再嘱咐要多寄些过去。那时,天秋光明,风景入画,纷纷感慨“真真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也”!大家饱览秋色而回,教室里那堂美学课怎么能跟大自然的美学课同日而语呢?
不但是秋叶,山上的野果子也很多,有时候,寝室同学来了兴致,跑到山上找野果子吃。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对各种野果都很熟识。有时,找到一株野柿子,就爬到树上,拼命地摇,熟透了的野柿子哗啦哗啦往下落,寝室那些没吃过这东西的以为拣到了宝物,蜂拥而上,生怕自己少拣了一个。拣完了,兜在兜里,洗也不洗就往嘴里送,吃了几个,甘之如饴,再吃,那股涩味出来了,又苦又麻,嘴巴结结巴巴的,说话都不利索了。一个个挤着唾沫吐,呸呸之声不绝,好容易缓过气来,三下五除二地翻过口袋,把野柿子扔得干干净净。
岳麓山秋天的晚上,比莫斯科郊外的夜晚还要美。站在山顶上,月亮早早出来了,一时间银盘乍影,清辉四射,寒光逼人,伴以麓山寺的晚钟连连,愈显清幽。月出惊山鸟,鸣声清越,节奏急促,戛然而止,游客无不悄然。山脚下长沙城流光溢彩,灯火辉煌,把湘江水面映得五彩缤纷。山脚下,那座跨江而过的橘子洲大桥上,路灯珠联玉泻,与倒影相映成趣,有如长虹越涧,美不胜收。等到月升中天,游人渐喧,爱晚亭的舞蹈,云麓宫的牌局,山顶上围坐在吉他手旁边的人群,赏月的情侣,拍摄夜景的老人,喧闹的小孩,无不怡然自得,其喜洋洋者矣。
***未经作者同意,任何报刊不得转载或摘编***
(肖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