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不记得什么时候就已经记得这首打油诗了,可对于诗的作者与典故却不得知的。或许就因为是打油诗,又非名家之作,后来也渐渐的淡忘了。
然而,若干年后,因着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的热映,让安徽桐城“六尺巷”成了旅游新贵,大家的谈论乐此不疲,顿时引发“六尺巷热”。
感悟桐城“六尺巷”
桐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的安庆代管的一座县级市,西北环山,东南滨湖,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知道,这块热土上曾经是崛起于清康熙年间,衰落于民国初年,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儒学重镇,先后集聚作家1200余人,创立了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留下了两千余种传世之作。尤其在明清时期,人文勃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在理学、汉学、阳明学、散文、诗、画、科学、教育等许多领域都有辉煌的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的不朽篇章,也给桐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沉淀,曾有“天下文章出桐城”之说。在桐城,任何一个地名,都可以联想到书本中的人物。
一
小车驶入桐城的时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一座小县城,城市中的布局是现代与古典两种风格的相互融合。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庆,和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
“文革”中,蒙冤早逝的黄梅戏领衔演员严凤英曾先后主演了《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闹花灯》、《牛郎织女》等近50个大小剧目,自成一家,世称严派,为中国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桐城文庙堂里参观祭拜了严凤英艺术生涯陈列览后,我们决定去看一看“六尺巷”。
绕过繁华的龙眠中路市府广场街区,转过一道又一道的巷口,在紧挨着的一座座古名居之间,果然在城西南一隅西后街看到了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若不是看到巷口旁边一块标志着“六尺巷”三个字的石牌,你是全然不会知晓这就是传说中的“六尺巷”。刹那间,内心仿佛有些许失落感,或许是自己对它的期望值过高,或许是那一首经久传唱打油诗给其覆盖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正对着巷口,耸立着一座现代建造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礼让”二字。穿过石牌坊,进入视线的是一条长不足200米,宽仅为2米的巷道,很少有行人往来,从而也给这条平静的小巷添加了一股幽静之美。这是一条看似及其寻常的巷子,走完整条巷子不过三五分钟,然而,细想这条巷子的背后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这段历史又岂是几分钟的距离所能承载的。巷子虽短,但留给后人的思索却很长。
我试图踏上这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走到巷口那一头的文城西路口,去寻觅当年的历史场景,触碰当年的人文情怀。“六尺巷”的两边分别是两座古宅,巷子刚好夹杂在两座宅子之间。
宅子里面的古木枝桠相互延伸,仿佛给巷子盖起了一层绿顶。人置身于巷道内,感觉全身的清凉,这种清凉如同带你穿越到几百年前,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当我查找《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先生的《旧闻随笔》后,方才得知:清康熙时,巷子的两边分别住着两户名门望族。一户姓张,也就是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家族。他幼读经书,过目成诵,1663年(清康熙二年)考中举人,1667年,考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升任侍读学士,十六年奉命入南书房,凡民生利弊,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康熙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将西安门内瀛台之西的房子赐其居住,开创了词臣赐居禁城内的先例。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再调任礼部尚书,充《国史馆方略》、《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实握宰相之权,所以家乡人称他的府第为“宰相府”。
而另一户姓吴,也是当朝有着显赫官位的家族。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作为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最后将官司闹到县衙,县官考虑两家都有显赫的家庭背景,遂不敢轻易评断。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无奈之下,只好撺掇张老夫人修书送往京都向张英告之此事。张英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
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
吴家感到张家位高权重,却有着宽广的胸襟、能够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全家一致同意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可以说,这条惠及桐城百姓的六尺巷不是张家一人之功劳,而是吴家和张家共同成就的一段佳话。
二
说到张英,就是中国人也不一定熟悉。张英和浙江龙泉学博赠直隶雄县令姚孙森的女儿姚氏结婚后,姚氏很快便为张英先后生养了张廷瓒、张廷玉、张廷璐、张廷、张廷瑑等六个儿子。此外,张英还有两个偏房--也就是说,张廷玉还有两个庶母,一位姓刘,生张廷玉的七弟廷瓘;另外一位姓徐,无子或殇子。
虽然,张廷玉是张英的儿子,但在张家的历史上,张廷玉可比张英重要多了。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张廷玉为官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
1700年,张廷玉中进士,任庶吉士3年。后又任检讨。1704年起,值南书房。1705年以后,张廷玉多次随从康熙南巡阅视河工、出口外避暑及巡行蒙古诸部落等。1720年,张廷玉担任刑部侍郎。1721年夏,授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1723年,被提升为礼部尚书(第二年,转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充《圣祖仁皇帝实录》副总裁官。1726年,雍正皇帝晋升张廷玉为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并兼充康熙实录总裁官。1728年,张廷玉转任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1729年,加少保衔。同年,雍正皇帝正式出兵准噶尔部。与此相配合,雍正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处首辅满族大臣是康熙诸皇子中与雍正最为密切的皇十三子和硕怡亲王允祥,而汉族首辅大臣是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张廷玉。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遵奉谕旨,写成文字,并予转发。也就是说,军机处主要是做文字工作。西北两路用兵时,内直自朝至暮,雍正每天召见张廷玉多达十几次。由于雍正不分昼夜地召见,以至张廷玉要到晚上一二更以后才能回去休息。这文书工作,由身为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张廷玉来做,他自然就成了雍正帝的高级秘书了。
张英的长子张廷瓒,字卣臣,1679年进士,职编修累官少詹事,先张英而卒。因此在桐城几百年来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
张英的十二世孙、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张耘说:张英还在桐城市城郊两条小河交汇之处建造了“双溪草堂”,书斋门联题着“俭勤自是持家本,和顺端为受福基”。他强调“俭勤”、“和顺”。意思是“俭朴”、“勤劳”、“和睦”、“顺达”,这也是中国古来的美德。康熙帝还给“双溪草堂”题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这样说的:“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所以,“六尺巷”现在成了名胜遗迹,也使游人在这里悟出了很多东西。“六尺巷”现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到桐城的游客,参观“六尺巷”已是必备项目。慕名寻访的观光客常在此驻足流连。
三
那些承载了岁月沧桑、留下过每个人幼小足迹的无名小巷,以及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与烦恼或许都将渐行渐远、拆毁殆尽,但“六尺巷”的故事却没有被人们淡忘。1956年,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微妙的中苏关系,在接见时任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吟咏了这首诗的后两句,更赋予这首诗深刻的政治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8年2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抵达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2011年2月27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经贸访问团到台湾。在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举行的晚间欢迎宴会上,陈云林以安徽桐城六尺巷故事为例,“希望两岸同胞同为骨肉兄弟,兄弟相帮,共度难关,只要我们这样继续走下去,我们两岸的经济就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快发展,我们两岸人民也将在越来越快的经济发展当中得到实惠。”时隔不久,吴伯雄在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上,也引用了桐城六尺巷的故事,认为这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可以用来解决海峡两岸的问题。六尺巷无意中竟成两岸三地公认的解决政治僵局的一剂良方。
2014年11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表《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一文,首次介绍了这条全长180米、宽2米的巷道。
2016年4月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再次介绍了“六尺巷”的故事,深入解读了张氏家规。频频受到中纪委关注的桐城张氏,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专栏文章用一段话进行了概括:“安徽桐城张氏,父子宰相,修己正人,为世所重。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张廷玉为官以“廉”为第一要事,立身唯谨,亦有“父子让探花”的美谈。张英张廷玉父子集一生为人处世、官场仕途的经历体会,先后撰《聪训斋语》《澄怀园语》二书,教育子孙读书立品、廉俭礼让,流传后世,历久弥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2007年,桐城当选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想来也与六尺巷故事的长期流播所起的教化作用不无关系。
依据张耘介绍:2016年3月,桐城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做了第一次公示。根据公示,优先启动六尺巷主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4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六尺巷、张宰相府展览馆、吴氏府邸展览馆(含游客投资中心)、勺园九间楼景点的恢复与修缮等。总保护占地面积50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350平方米。目前,正推进荣康医院搬迁、停车场和旅游公厕建设,打造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展示墙。
……
站在文城西路的六尺巷照壁巷口,一棵老槐树有两人环抱之粗,高耸十几米,枝叶繁茂,遮蔽了一片阴凉。树下,石桌石凳围树而造。几位老人悠闲地摇着蒲扇,正谈笑风生。见我走近,其中白发苍苍的一位,神情淡定地说:“小伙子,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啊!”我还之以微笑。老人一语中的地道出了“六尺巷”被广为传颂的缘由。
缓缓漫步,走入巷中,地面上鹅卵石光滑得如同在脚底间游走。此起彼伏的蝉鸣,从槐树上传来,在巷子里左跌右撞地回荡,声声敲击耳畔。望着斑驳的墙壁,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抚摸,青砖石上沟壑纵横,残留着历史的痕迹。不知不觉,仿佛时光流转,又回到了几百年前,我亲眼目睹,张吴二府化干戈为玉帛的情形。
踩着卵石,一寸一寸地抚着石壁,心想,如果没有当年的那首诗,怎会有如今这条幽幽的六尺小巷呢!油然间悟出:一个真正懂得包容礼让的人,他的人生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未经作者同意,任何报刊不得转载或摘编***
(肖舟 孔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