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写写这些年我们祖国的变化,我想几千字几万字也写不完,对于现在的生活,我们感到无比幸福,祖国的变化,是快速发展、是高速向前、是飞速崛起。
我是一个70后,在我童年的那个年代,记得当时我也就有5岁左右的样子,虽然没有挨饿的日子,但也没有太多白面馒头可以吃,玉米面窝窝头是主粮,偶尔母亲会用小麦换几个长长的白面馒头,让我们解馋。我们姊妹7人,能吃饱饭就是件幸事,父亲的一名教师,那时工资寥寥无几,养这一大家人多靠母亲去挣公分,才能分到粮食。要说水果,更是稀罕物,现在的好多水果,那个年代别说是吃了,那时连水果名字都没听过,更没有见过呢,好像唯一吃过和见过的水果就是梨,一个梨,我们姊妹几个分着吃,你咬一口,她咬一口,最后那个不忘把梨核也要吃完,还美滋滋的。父母没有时间管我们,我们照样玩的开心,一会玩泥巴,一会捉迷藏,好不热闹。
平时没有新衣服,一件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我是老六,有的衣服甚至轮不到我就破的不成样了,我就穿四姐五姐穿过的衣服。过新年时才买新衣服,母亲会给我们一人买一件,或者买布自己回家缝制。过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市,是我高兴最难忘的时候。没有自行车,跑10多里路程,也消灭不掉我们积极性。母亲通常会给我买两个海绵花扎头发,还买红头绳,年三十头上戴上花,心里那才美呢。过年再得几分压岁钱,甭提多高兴咧!出去玩口袋里装着1分钱,牛皮就敢吹起来。那时一个村庄就一两家有电视机的,正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热播,我的伯父家有电视机,每天晚饭后,他家院子里就陆陆续续来好多人,左邻右舍的排排坐,那场面不亚于现在的电影院。我是一集也不落下,假如赶上停电,我就成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抓耳挠腮,上窜下跳的。
幼儿园是没有的,有个叫育红班的地方,我和弟弟跟着姐姐上学时一起去,我们两个一人搬着一个自家做的木头小凳子,凳子特别矮,我们是蹲着坐上面,土台子上放着木板,就是我们的课桌,老师教我们学1、2、3,a、o、e。我的童年就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简单,现在想起依然还是感觉那么的亲切,感觉犹如昨天。
我姊妹虽多,但到我结婚孕育年龄,响应国家政策,我只有一个女孩。2001年出生的她,彼时我们生活正发生着很大变化,女儿的童年与我的童年有可比性吗?
女儿的到来,给全家带来欢乐。从开始时牙牙学语到多方面的启蒙教育,买好多儿童图书,给她讲故事听,搭积木,唱儿歌,这些她是记不得的,到3周岁,可以上幼儿园了,每天穿上漂亮干净的衣服,高高兴兴的去,幼儿园里生活丰富多彩,培养艺术、教导基本常识,除了三餐还有加餐,幼儿园加餐食物不重样,每到发下好吃的,有时还会给我留下小点,我就爽快的吃了,我想,这也是培养她从小有爱心。瞧,我的育红班能比吗?
那时候刚开始有电动自行车,她最喜欢我骑着电动自行车载着她回姥姥家,平坦的柏油马路上我们不由自主的唱起来,引来大路两旁树上鸟儿合鸣,叽叽喳喳一路放歌。县城的人们喜欢清早和晚饭后散步,县城规划建设了北海公园和庆云广场。一年四季都成了热爱运动人的打卡之地。不上学时,女儿也会穿上旱冰鞋或者带上滑板车去竞技一下。
女儿爱吃水果,尤其是西瓜,在我小时候见都见不到的西瓜,她小时候居然冬天也有卖的呢。一到商场一楼好吃的数不胜数,各种水果、干果、蛋糕、熟食、蔬菜等等应有尽有,商场还有各种家电,金银首饰,男女老少都能买到的四季衣服。我小时候和女儿小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70年代的中国还处于匮乏之时,经历20多年的努力,我们祖国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大家有目共睹。
时光如白驹过隙,现在女儿已满20周岁,此时我再次回顾我的童年和女儿的童年,这又是过了20年。这个20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坚定民族复兴之梦,一带一路经济创新发展,载人飞船高科技腾飞,即将召开的党二十大等等,哪一项都激动人心。幸福感不言而喻。借用一句:“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国更加骄傲和自豪!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得更稳、更快。祖国正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步伐向未来!复兴的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