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回老家上坟也列入议程,静下心来,对老家的思念也涌上心头。听家族长辈们讲我们老王家的祠堂在凉水河镇观沟村境内,爷爷当年跑乡在习家店镇老君殿村乱石滩安了家,延续到我们这一代,出生在乱石滩,1980年因丹江口水库蓄水,老家地少人多,养育不了一方人,父母带着我们搬迁到凉水河镇檀山村张家沟,儿时更多的记忆在这里。但因爷爷奶奶安葬在老君殿,这么多年来每年春节前家中的一员都会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烧纸。
没有村村通公路以前想回老家很不方便,需要跑10多里山路卡准时间点去码头坐每天唯一的一趟客船才可以回去。记得在1991年春节是我与三哥回老家上坟,那时候老家住户还比较多,认识不认识的看到是给王家的坟头烧纸都知道是老邻居回来了,热情的邀请到家里坐坐,家长里短的问个遍,那种邻里间的亲情如今很难再感觉到。回去也就约两天时间,村里亲戚都要轮流接到家里吃顿饭,甚至是晚上住这家早餐去那家,那时候农村并不富裕,但待客都实实在在的。
至1991年那次回老家上坟后我这些年一直没有再回过老家,2014年春节前老家二姑父去世,母亲通知回去吊孝,我们把二姑父送上山后,大哥、三哥、姐夫大海、表姐夫书有和我一行五人驱车前往爷爷奶奶的坟地上坟烧纸。南水北调外迁后留下人家分散居住着,昔日的松林早已被成遍的桔园替代,老家已经没有往日的人气,年轻一代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幼病残,没有多少老乡认识我们。
2015年春节前,不惑之年的我对老家的思念也越来越浓,恰逢小女正卉出生,期待爷爷奶奶保佑重孙女健康成长,腊月初二我约上大哥一起回老家上坟,奶奶的坟头原来没有垮了半边也垮了,原本不打算坟头动土也必须修复了,2015年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堂哥启富的帮助下,召集几位老家的亲戚和乡亲把爷奶的坟墓进行了修缮加固立碑,在父亲有生之年把老王家“明才启正兴”五代人的大家庭成员在墓碑上做个记载。 2016年春节前,恰逢女儿正宇放寒假,为了让她对老家有点印象,就带她一起回老家上坟,给她讲儿时生活,看老宅的残壁断垣。
2016年农历8月27日父亲去世安葬在檀山张家沟,2017年农历7月24日岳父英年早逝安葬在黄龙镇枣园河,以后我每年要辗转三地烧纸上坟了。
我们这一代人背井离乡在外安家定居,老家没户口没祖产,若干年后我们百年之日要是不落叶归根,子女后辈因为对老家没有啥念想慢慢就会淡忘老家,祖辈的坟头也就少了烧纸上坟的人,我们这辈人思乡是思的是生我养我的老家,子女后辈思乡思的是我背井离乡带她们成长居住的地方,档案信息上的籍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老家逐渐被后辈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
墓碑是一种文化,传递着古老的人文气息,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延续,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由之路,看一看墓地,读一读碑文,可知生命之短暂,因而灿烂。亲人之间的情感,只需在碑上留一姓名即可,清明、中元、春节回乡上坟烧纸是对逝去亲人寄与哀思,是家风的延续,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