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清平的头像

万清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20
分享

翩翩野菊傲寒开

昨夜寒风呼啸,料想野菊花暂时不会开了,但依旧放不下心来。清晨,裹紧外衣,径直前往那遍长满葱郁的野菊的老堤,忽然,一群黑黢黢的乌鸫“啾啾”叫着呼啦啦飞起,惊得人汗毛竖了起来,稍稍定神一看,哇,眼前一片明媚,金灿灿的野菊花开了!

我已经不止三四次打探野菊花开放的信息。前些天秋高气爽,阳光和煦,估计野菊花应该应运而开,哪成想,满坡的菊丛,尽管一束束枝头像顶着一个个绿里镶着一道道黄丝绦帽子的骨朵,但就是不肯开口,仿佛是在等待某种特别的仪式,总是令人悻悻而归。然而,一场陡然的降温,一夜揪心的寒风,在红叶飞、黄叶飘零时,野菊花竟然不约而同地纵情绽放起来。猛地,我恍然大悟,野菊花是迎寒而开、斗寒而艳、傲寒而香的。她的开放,势必要一股劲烈的寒流剪彩,她的禀性只为知已者袒露心怀。你看,清晨的寒风丝毫不减昨夜,但一朵朵如贵妃出浴般冰清玉洁的菊花,正兴高采烈地在寒风中伸出嫩芽般纤弱却又强壮的花瓣儿向你招手问好,静心伫立,似乎听见一阵阵野菊花率意绽放的“知知”声。

家乡的沟沟渠渠、河堤路边是野菊最爱的家园,每年秋冬,花儿开得最艳、最香、最有韵味的,当数野菊花。她们不择地势高低、不论土壤肥瘦、不管风霜雨雪、不惧严寒冰冻,每年秋末,冷空气到来时,积蓄能量,含苞待放,越是温低气寒,越是勇于挑战,越是水冷草枯,越见精神气度。从堤坡到水边,从高岗到洼地,处处有金灿灿的野菊花,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菊花清香。

“一夜新霜著风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家乡的野菊花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描绘的那样,耐寒、清香,令人刮目相看。一些人喜欢将野菊从原野移栽到房前屋后,既是对野菊花的钟爱,也是一种情感寄托,正如唐代诗人元稹在《菊花》一诗中所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说是“无花”,但并非真的“更无花”,自然界中从来不乏斗寒的花朵,但又有谁堪比这饱含泥土气息,却冰清玉洁的君子?

在家乡朱湖,野菊花还有一个更为亲切的名字:老土菊。六十多年前朱湖还是一遍荒湖沼泽,人烟稀少,满目荒凉。那年秋冬,四面八方的父老乡亲,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举家搬迁,从世世代代安居的风水宝地,来到寒风凛冽的朱湖,挖柴山、填荒湖,兴阡陌、通水系,饥餐露宿、战天斗地。艰难,阻止不住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困苦,更加彰显老一辈“愚公移山”的壮举,“一代人硬是吃了两代人的苦啊!”终于在千古荒泽之洼,崛起林茂粮丰的现代国营农场。一些人在辞别故土时,也将野菊带来了朱湖,栽植在茅棚左右,既解思乡之愁,又借此励志育人。老土菊,在朱湖快速繁衍,凡是有居民的地方,就看得到生生不息的野菊花,她花蕊灿烂,迎寒流香。

在老家,野菊花有一种独特的药用功能。村子里年过七旬的老“赤脚医生”柳伯说,野菊,味苦、辛、凉,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瘀之功,治痢疾、疗疖疮有奇效。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发汗,另以药渣敷患处,对治疗无名肿毒有奇效。当年,父老乡亲们下朱湖开基创业,困苦艰辛,又缺医少药,野菊花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乡亲们喜种菊、善育菊。也有不少人家,种菊以作茶饮。泡茶用的野菊花往往选取寒露以后、立冬之前经过几番寒风冷露考验的花朵。采后过水、晒干密封于袋中,泡茶时取出若干朵,连服半月,有独特的清热、解毒、明目、预防感冒的效果。现在,家乡人生活条件全面改善了,自采自制野菊花茶的人不多,但饮用的人不少,这也为一些有情怀的人提供了商机。这些年,家乡人产业化生产的“老土菊”牌野菊茶风靡市场,产销十分红火,也为乡亲们增收致富拓宽了一条路径。

秋风能扫落叶尽,冬寒犹敬野菊芳。家乡的野菊花,既是那样的傲寒挺立,又是那样的善良多姿;既是那样的与世无争,又是那样的侠骨柔情,在色彩逐渐收藏的季节,她为大自然补上烂漫的色调,让人心中总是暖融融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