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清平的头像

万清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0
分享

呦呦彩龙船

一锣一鼓一扁舟,一翁一姑一乐师,在“呦呦依儿呀唷”的唱和声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彩龙船把乡间过年的热闹,顺承人们温馨的记忆一路引向高潮。

虎年春节的这几天,惜别已久的彩龙船又出没在村头街巷。连续十多天的阴雨寒冷天气,被一遍遍脆亮的铜锣声打破,先是“锵锵锵锵”炒豆子般的锣响,接着就是“咚咚咚咚”雨点般的鼓声,随后传来“依儿呀唷”的唱和,人们心头一热“彩龙船来了!”

这是一支流动的彩龙船表演队伍,主要演绎人员只有三位。一人扮老翁,头戴毡帽,面挂长须,身穿镶着红边的稻黄色长袍,双手握木桡,口中唱着景而发的歌词。一人扮村姑“坐”于长约二米的彩龙船舱中,头上一朵红色的玫瑰花,两腮扑着浅浅的胭脂,脸眉秀唇红,身穿绿罗衣裙,一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修饰”的可爱形象。旁边一乐师,一手执锣,一手拧锤,腰挂细鼓,能左右开弓,锣鼓齐鸣,引众人“啧啧”称赞。

彩龙船游行到文化广场宝利金超市门口,艄翁右腿前蹬,左脚后踏,舞动桡子,作划船之状,乐师鸣锣击鼓,村姑双手拎着挂在两侧腰间的彩龙船,碎步涌进,似船在水中、人在船上,风风火火连转三个大圈,好比舞台戏剧人物出场亮相一般,莲步如行云流水,龙船似鲤跃鲸飞,好个漂亮的开场,博得人们拍掌叫好,纷纷后退,给龙船表演腾出场地。艄翁用桡作拦篙停船之势,龙船便荡荡悠悠起伏于水之中央。“寅虎来嘛”,“呦呦”(众和),“贺新春啦”,“呀喂唷”(众和),“富贵年唛”,“依嗨呀哟”(众和),“划着——”。随着艄翁一边划、一边唱,大家一起和,当唱到“划着”时,锣声鼓声爆竹声,响成一片,村姑在“众曲”声中,拎着彩龙船转步穿行,欢快地耕水犁浪,掀起层层波澜,把现场气氛步步推向高潮。这时,店主或现场接待的人会不失时机地拿出零散现金或烟酒,以示答谢,最后一轮爆竹响过,彩龙船在锣鼓齐鸣中向下家划去。

老家位于江汉平原东,古云梦泽故地,沟河湖塘纵横交错,七支沟、八道渠,九九归一汇入汉江、府河,使这里水系发达,水网密布。过去人们运粮送货、盖房搬家,无一事不与船密切相连。水上船习惯了,在陆地活动中,比如过节日、闹丰收、庆大事、说戏文,也让小小的月牙船载满风情。彩龙船,这种艺术形式便悄然产生。据考证,孝感地区的彩龙船形成于明清时代。起初,缘自于人们对船神的祭祀活动,后来,天灾绝收、缺衣少食,人们背起彩龙船结伴外出表演,以取一点点口粮,久而久之,彩龙船艺术在湖乡随风赶浪,与水长流,以至而今,传承不衰。彩龙船的表演没有固定唱词,也无艺术规范,百年来,仅靠一代代艺人口传心授,现编现唱,但仍有一些经典的表演技巧,令人忍俊不禁,拍掌叫绝。这不,艄翁的起桡、划浆、拦篙、撑船、拔水等动作变化无常,出人意料,村姑行船过程蹁跹滑转、夸张进退的步态,令观众畅然领略表演中圆场步、悠悠步、点水步、十字步、转船步、碎碎步等艺术的独到力,而一连贯的划船功夫更彰显彩龙船乡土艺术感染力,于是抬船头、翘船尾、荡船身、摇船帆等等动作,则会让人如船在水中,人在湖中,乐在其中的酣畅观感。

龙船表演好不好,扎船是个巧。巧就巧在扎彩龙船也颇见艺术思维。不能早,也不能晚,这种大多只在春节期间才出现的表演形式,扎船一般在腊月十八,大寒节气前后着手,有经验的老艺人会独自钻林竹,挑选杆直叶青的上好细竹,然后削成薄薄的竹片,精心扎制成船骨,晾放两三天,定后再用绸布、红白纸覆盖,后在上面绘制栩栩如生的各种图形。船头一般绘有腾云驾雾龙的形象,两边绘荷花、莲蓬、白鹤、祥云、稻穗,当然离不开水,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合之美。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那一天起,直到元宵节,只要听到那熟悉的“咚咚锵锵”锣鼓声、“依呀哟”唱和声,“噼噼啪啪”爆竹声,人们一准儿就知道,彩龙船又来了。

一锣一鼓一扁舟,一翁一姑一乐师,随着彩龙船逾行逾近、逾划逾远,春节也升腾着欢乐和憧憬,走向岁月的深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