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的时候,他却走了;走得十分匆匆,令人措手不及,空留遍野的海棠花在枝头伤心地发颤。春风鸣咽,海棠低垂,原野,从此缺少一位酷爱海棠的凡人,或许却多了一个将生命和灵魂附托在海棠身上的仙客。
他的音容深深地镌刻在与他相识相知的人心中。初次结识他时,是因为采写一位朱湖农村的爱心人士,我特地找到对情况比较熟悉的他。他走路风风火火,苍白、缺少血色却十分真诚的面孔,带着随和的微笑,稀疏的头发、宽阔的脑门,闪烁着智慧的亮光。他正在张罗着商店里的生意,听了我的来意,毫不犹豫地说,“这人我熟悉,我陪你去!”说完,与母亲简单交代两句,我们就出发了。采访完毕,他说他要写个初稿,我感到很惊讶,要知道,写稿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况且他还经营着商店,时间上、精力上,能兼顾得来吗?似乎看出我的疑虑,他“嘿嘿”一笑说,“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第二天一早,他就将稿件电子稿发给我。打开仔细阅读,稿件的质量的确不错,尤其是几处动人的细节,是我们采访时没有涉及到的。原来,为了写活写丰满这个人物,晚上,他又往返近二十公里进行了补充采访。望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我有些愧疚,他依然“嘿嘿”一笑,“没什么、没什么,看材料行不行,有问题我再重写”。当别人告诉我,他是一位白血病患者时,我内心一惊,他这样乐观、开朗、认真、勤奋的作风,哪里看得出是一位身染重症的病人?
他酷爱海棠花。家里庭院里种满了小型的海棠花树,我数了数,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几乎在朱湖区域可以种植的海棠品种,他这里都有。问他为什么种这么多海棠,他依旧先是“嘿嘿”一笑,然后谦逊地告诉我,海棠耐寒、耐旱,花期早、花季长,春天里晚上回家,一大早出门,就能看到绚丽多彩的海棠花,很励志,也很提神哩!
花事如人事,花神见精神。后来,我们成了同事,在编辑出版《朱湖农场志》时,他承担了大量组稿、撰稿、核稿任务,先后走访一百多名相关人员,收集整理一百多万字的素材,出版三十多万字的志书。工作过程,我总是叮嘱他不着急,身体要紧,他总是“嘿嘿”一笑,连连摆手,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有一次为了核实一件史实,他骑电动车往返四次拜访知情人员,直到准确无误,连被采访对象都挑起大拇指,称赞不已。2016年抗洪期间,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度,他奔走在府河、沦河大堤,站在洪水漫过堤面的堤上,许多人胆颤心惊,他依然现场采访拍照,汗水湿透了全身,往往一天衣服没有干过,白天采访,晚上编发新闻,人累的疲劳不堪,母亲劝他,小心累坏了,他连忙安慰一番后,又执着地开展他的工作,与时间赛跑,拿出振奋人、激励人的一件件作品。
海棠花有绚丽的风姿,有极强的耐力,有动人的风骨。他喜爱海棠花,他也如同海棠花。他走的前一天,我们去看望他时,他依旧那么坚强,他渴望早点好起来,回到他的工作岗位,当他突然离世的消息传来,人们倍感惋惜,充满深深的敬意。他长期主编“大美朱湖微信公众号”,经他编发的稿件近二千篇,件件凝聚着他的热情、智慧,奔腾着厚实的正能量。往往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他依旧在精心打磨,编排他的作品,就连在武汉协和医院病重住院期间,“大美朱湖微信公众号”也照样常态更新。他生前乐于助人,尽管自己也是一个病人,但在他心目中,别人的事总比自己的事重要,他可以为一个贫困家庭奔走呼号,他可以为一个销售困难的产品捕捉解困信息,他可以为一项民生事务撰文献策,他可以为家乡建设鼓舞人心。为此,他,夏强国,一位饱受近二十年病痛折磨的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多个爱心公益组织、读书会、作家协会,从帮助别人中感恩人生。
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海棠依旧,故人远行,看茫茫花海,有爽朗的笑声传来,似乎在告慰我,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