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清平的头像

万清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08
分享

捉泥鳅

几场暖风暖雨过后,在泥土里酣睡了一冬的泥鳅伸了伸懒腰,打个哈欠,纷纷探出头来。府河、沦河流域春夏之交的田野水是清的,草是绿的,连空气、雨水都是新鲜的,动物、植物铆足了劲补充能量,泥鳅很快就丰腴肥美起来。

这个季节的泥鳅肉厚质软,味道鲜嫩,没有遭遇农药、化肥,是人们喜爱的绿色食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味甘,性平,无毒,有补中益气,祛邪除湿,养肾生精,护肝造血的功效,是药食同源的“水中人参”。孝感人吃泥鳅可谓五花八门,烧蒸煨焙,油炸、清炖,每种做法,总有另类风味。泥鳅钻豆腐,据说是本地一道名菜,其实制作尤其简单,只不过泥鳅没有经过油烧、盐渍,最大化地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加上新鲜的豆腐,不掺杂更多的佐料,泥鳅的香甜,豆腐的黄豆本味,共同演绎出味蕾的盛宴,令人吃肉喝汤,爽到心里,也让这道菜充满传奇色彩。

说起来,我更喜欢煨泥鳅。将充分吐水后的泥鳅先在热油中煎一下,至表皮焦黄,盛入陶制汤罐,加入莴笋或者芋头,配生姜、大蒜等佐料,送入灶膛,用谷壳等燃料慢慢煨炖,这样煲成的泥鳅汤味道之鲜美,可赛过任何一道极品大菜,至今回味起来,仍觉满口生津。乡村的原味,宛如迎风走在温润、清爽的故乡田头,再没有比这更抚心的暖意,更宜人的时光。

泥鳅好吃可不好捉哩!家乡地处孝感南部湖区,水系发达,地形低洼,沟沟汊汊特别多,是泥鳅的乐园。泥鳅喜水,好钻泥,据专家研究,它们特别喜欢睡懒觉,气温一不如意,就毫不客气地钻进泥中,酣然大睡,哪管风雷迅疾,蛙鼓如潮,或热浪滚滚、土地干涸,只顾自己快活。泥鳅和鳝鱼习性相似,鳝鱼就好抓多了。用铁丝自制一根尺余长的钓钩,穿上蚯蚓,将钩慢慢送入鳝鱼洞府,此君脾气比泥鳅暴躁,最烦别人搅扰春梦,更何况还是一条可口的蚯蚓,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嘴边生,一口咬住,待发觉原来是钓钩时,肠子都悔青了,不得不被拖出洞口。钩者用中指和食指用力绞住,再加上大拇指合力,任你再凶猛的鳝鱼也无路可逃,乖乖装进笆篓。

泥鳅可不吃这一套。钓之,它不吃钩;抓之,它浑身软滑,一般很难捕捉。于是,人们把刁钻奸滑之徒称之谓泥鳅,就像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任凭诸葛先生在阵前百般激将,甚至送去妇人衣冠服饰,以期引之出战,但司马懿比泥鳅还滑,就不上钩,秋风五丈原,孔明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随后三国归晋、五胡乱华……人们可烦透了司马政权。

俗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枪口,泥鳅虽滑,经究有对付的办法。过去我们采用了一套游击战法,屡试不爽。如下田捉,看见水田里一处浑浊的小凼,里面必藏泥鳅,双手抄进去,连泥巴一起捧出来,一条肥硕的泥鳅便丢进了小竹篓,任凭它在里面左冲右撞,想逃只是枉然。再或用自制的钢针排突袭,一般十拿九稳,只不过略显血腥。浑水抓鳅不失妙法,办法是尽量把水搅浑,待泥鳅实在受不了,小小的尖嘴浮出水面呼吸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网袋收之。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下笼诱捕,将一个喇叭口竹笼埋在水流之处,里面搁置蚯蚓等诱饵,第二天早晨再去取出,准是一笼毫不安分的泥鳅、鳝鱼。

捉泥鳅捉到的是一种田园快乐,留住的是萦绕于心的美好时光。后来,随着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多种原因,田野的泥鳅家族也普遍凋零,但泥鳅的味道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前些年,乡中发小水华走上泥鳅养殖之路。正赶上退田还湖、生态修复的时期,白鹭、池鹭、红嘴鸥、反嘴鹬等一众鸟儿大量汇聚,水华二十亩泥鳅养殖塘成为鸟儿的食堂,他禁不住苦笑“皮影子下饭店—人旺财不旺”,池塘很热闹,泥鳅却越养越少,几乎要放弃了。这几年,政府健立生态补偿机制,水鸟造成的损失政府弥补,水华养殖的信心更足了,尽管泥鳅塘依旧鸟声鼎沸,但他却一点也不着急,只要不亏本,喂鸟也是赚了。头脑活泛的水华把泥鳅养殖面积扩大到近百亩,还在旁边建成农家乐、休闲娱乐中心,游客在观鸟屋内赏鸟、摄鸟,到水田抓泥鳅,进餐厅品尝各种风味泥鳅宴,也可自己捉、自己烹饪,其乐无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