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奇
我本飘然出岫云。挂冠归去岸纶巾。但教名利休缰锁,心地何时不是春。 竹叶美,菊花新。百杯且听绕梁尘。故乡父老应相贺,林下方今见一人。
——史浩(明)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基本内容有:贫富观、苦乐观、义利观、生死观、幸福观、荣辱观、友谊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儒家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道家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儒道学说深刻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达观,静观待时。本文主要根据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儒道互补”的相关文章,谈谈孔子的贫富观、孟子的义利观、老子的苦乐观、庄子的生死观。
孔子创始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主流,长期居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地位。孔子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最久。他的贫富观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铸就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当代中华民族新风尚提供了源远流长的文化沃土。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为浮云。”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通过不符合道义的行为得来的富有和显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不是我关切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反映了孔子的生活境界。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精神。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精神上的愉悦。不一定美味佳肴才有真味,只要心情愉快,粗茶淡饭中便可体会人生真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为浮云”一句反映了孔子的生活信念,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荣华富贵,更于孔子如浮云,足见孔子人格之高尚。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的这种贫富观闪烁着理性和品格光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内在精神力量。
孟子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儒家的第二大宗师。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倡仁(恻隐之心)、义(羞恶之心)、礼(辞让之心)、智(是非之心),主张养天地正气,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迄今仍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孟子的义利说,“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如“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如“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肯定人都有物利需求,且这种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要的、合理的。如“口至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但孟子觉得当政者不师先贤,不行仁政,不讲道义,只是一味地好货、好色、好“广士众民”,“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先利后义,唯利是图,必然“不夺不餍”(不夺取全部就不满足)。
人不能背义取利,以利害义。“其非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
孟子崇尚道义,高扬着高尚的道德精神,主张人应该有“舍生取义”崇高精神。“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告子上》)
孟子义利问题上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也大致地奠定了中国儒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取向,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发扬和光大孟子崇义尚道、身任天下的崇高人生精神,对于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都是很有必要的。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物,《道德经》的内容主要有三: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在谈人生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他的苦乐观。要真正理解老子的苦乐观,应该从老子“一切顺应自然”入手。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圣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事,不刻意去追求什么,顺应自然规律施行教化,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因此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强,弱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柔能克刚的道理,大家虽然都懂,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照办。人生在世,固然需要刚直的做人准则,但在面对一些貌似强大的矛盾和困难时,选择太刚太直未必能解决问题。选择柔弱的处理方式才是明智之举,才是顺应自然规律,这样事情或许会柳暗花明。“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体现了老子“卑下屈辱”、 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即善于把自己放在柔弱的位置上,正视自己的弱点与不足,然后柔顺谦和,积极进取,终必成功。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传统精神造就的一种独特的苦乐观。老子的这种独特的苦乐观,至今对我们仍然很有帮助。
庄子的思想渊源于老子而有所发展。他的处世态度表现为安命守分、随俗从流。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把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并在随俗从流中进而玩世不恭。其生死观表现在三个方面:养生、全身,追求“无用之用”;人生如梦,乐死恶生,视死之乐超过人君南面之乐;倡导精神超脱,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列御寇》中记载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耶?”庄子对死生看得清淡,在此可见一斑。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见解时说:“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他视死生为春夏秋冬四时变迁而已,所以他妻子死后,他“箕踞鼓盆而歌”。他认为人生短暂,“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他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在《逍遥游》里庄子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鲲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
文化经典滋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今,它仍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涵咏体味经典文本,领略祖先智慧,传承经典文化,并在独立思考中加以判断,能使自己经历一番文化濡染,开阔胸襟,滋养精神,这对我们正确看待人生或许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