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奇的头像

王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06
分享

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

文\王 奇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简言之,作文教学应该是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进而自觉写作的过程,亦即运用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的规范化美化了的语言文字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对生活的审美感情。而目前的作文教学,因教师急功近利,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制订所谓的教学计划,作文课往往是教师出一个题,学生在逼迫之下无可奈何草草了事。然后是教师艰难的批阅,学生辛苦,教师也精疲力竭。本该极富诗情画意极富创造力想象力的作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难以为继。这种僵死的模式,传教式的作文教学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扼杀了学生创新的天性。

应重视人文精神。语文教育人文性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当前有些语文教师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仅从字词句审题立意,在浅层次上进行诠释,学生则从浅层次上机械记忆或认同,导致学生无法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谈不上促成心灵的发育。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的传播就是要把文化的有益部分转化为个人的主观精神。学生有着求真向善的心理需求,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在幼小的心灵中需要真善美的熏陶,也就是说需要人文精神的阳光雨露。通过人文化的教学,学生在真善美的氛围中心灵得以健康的发育,人格得以健全的发展,不至于受世俗的侵袭,被世俗同化。教学中,如诗歌,“因为诗——不仅是诗——是人格的表现。……我们读了,都足以增进我们的人格。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是人格创造冲动的表现。”﹝郭沫若《论诗三札》﹞《沁园春·长沙》,诗人笔下的长沙秋景,一扫肃杀凄凉,其秋景色彩绚丽,并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结尾以设问句艺术回答“主沉浮”的问题,即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于投身于革命浪潮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诗人将豪情壮志倾注于字里行间,我们感悟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获得的是青春的激情,是蔑视腐朽及改造社会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从整体上把握,从人文性这一角度才能领略到的。否则,将诗肢解,从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汇,分析所谓含义,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了辨证的语言感受,这严重忽视了人文因素。

写作有其人文精神性,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范守纲谈到1996年高考作文题时说:上海试题﹝作文题《我的财富》﹞联系“我”的生活实际,分析“财富”的深刻内涵,认识物质和精神的各自特点和相互依存关系。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如何看待这些“财富”,怎样运用富有说服力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尚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既是一道作文题,又是一道生活考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这正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生动体现。

因此,人文性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富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有张扬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魅力,才有独特的气质和高超的写作水平。

应多读善读名著名篇。清代袁枚曾说:“或问:‘诗既不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盖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袁枚提倡为文者需多读,亦需善读。而一些教师迫于升学压力或教育观念狭隘,热衷于短期行为;或思想认识浅薄,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认为阅读课外书可有可无,对学生阅读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更有甚者,为加紧高考复习,片面追求升学率,明令禁止学生看课外书籍。殊不知,这种在标准题型铸造出来的人才,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确令人担忧。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整个语文界的当务之急。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文学宝库,那里每本书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可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知识。让学生徜徉于名著名篇的圣殿,那里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劝诫我们通过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写作水平,桐城派代表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乃妙,熟则利病自明。手之所至,随意生态,常语滞义,不谴而自去矣。”可见阅读之于写作多么重要。

体验生活,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清代李渔曾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清代袁枚也说过:“人闲居时一刻不可无古人,落笔时一刻不可有古人,平居有古人,学问方深,落笔无古人,精神始出。”二者强调为文应有独创之语,独创之意。

着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出立意新、语言新的为文要求。

立意要新,同一题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巧妙立意。北大教授季羡林提出谢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并于《病榻杂记》中廓清他如何看待外界“加”在他头上的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项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学生思考后觉得可从多个角度立意:谦逊与礼让;名与实;坦率与清醒;风范;自由与负担;人有自知之明;个人与崇拜;求真务实;洁身自好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评说哪些立意较新。

语言要新,即语言有风味、有个性。如有位学生写的《为人处世》一文,开头是:“在我国历史上,有多少名人,曾有过坚定的信念,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终身。”老师觉得平淡,后来学生修改为:“纵观历史长河,有多少仁人志士,曾怀着‘金瓯已碎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坚强信念,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国民奔走呼号,奋斗终身,虽九死犹未悔。”两相比较,后者增添了文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立意新,语言新,非一朝一夕之功,须经常练习,日积月累,方能达此目的。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最后以这句名言与各位同仁共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