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也称“祭灶节、灶神节、交年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传说中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据记载,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在夏朝、周朝已成习俗。灶神是民间家家灶房供奉的菩萨,被称为“灶君司命。早在夏代,他就是民间尊奉的一位大神。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民间谚语“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灶王爷是一家的保护神,职责是管理各家的灶火。相传,灶王爷是一个数黑论白、多嘴多舌、不讲原则,吃了农家的好东西觉得嘴短的神灵。据说这日灶王爷要上天给玉皇大帝汇报所在家庭善恶,一年来人间万象的时侯,民间便蒸起带枣的年糕或用饴粮和面做成的糖瓜,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口中带着香甜味儿,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古时还有项习俗,即“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小年把灶台刷干净,旧的灶王神像取下烧掉,至除夕早晨把新“请”回来的灶王神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上供品,烧香、点烛、放鞭炮等。人们尊称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过小年虽不是过年,但“辞辞灶,年来到,姑娘要花,儿要炮,老婆要新衣,老头要毡帽”,过年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小年要打扫厨房,把锅碗瓢盆洗刷干净,厨房收拾齐整。小年,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奶奶和妈妈下午忙活着包大白菜猪肉馅饺子。傍晚煮好先取二碗饺子上供,每碗饺子上摆双筷子,筷子要大头朝里,小头朝外。摆上供,爷爷到院里放了几个二踢脚(又称双响),我和弟弟把小鞭拆开一个一个放,有时弟弟不敢放,全交给我放。
在春节前扫灰(又叫扫尘),是传统年俗之一,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谓之“扫年”。《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周书《秘奥造宅经》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说明古的人们早就知道污秽、尘沫与疾病传播有关。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民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
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日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打扫环境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将家里东西搬到院子里,把准备好的松树枝或者新大条帚绑在竹杆上,将房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干净。妈妈又把炕上铺上新的麦秸杆,上面放上新买的席(用高粱杆外皮编织的席)。家里焕然一新,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五日,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之一。在古代,这一天汉族民俗活动主要还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或卤汁而成,其性非温”。大豆也称黄豆,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500余年历史,古称“菽”,是中国古代重要农作物之一。
豆腐起源于中国西汉。相传是在公元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炼丹家、淮南王刘安所发明。时至今日,已有二干一百多年的历史,深受我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喜爱。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豆腐与“兜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我家过年都要做一包豆腐(10斤黄豆能做28斤左右一包豆腐)。做豆腐要经过泡豆、推豆腐、过豆渣、煮豆浆、用卤水点浆和压豆腐成型整六道工序。豆腐做好后,第二天,妈妈还要把豆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冻起来一些,留着过年用。豆腐“兜福”人们认为会有好的运气、福气满满、来年财运滚滚。
豆芽被《神农本草经》称为“大豆黄卷”。中国发明豆芽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芽与豆腐、面酱和面筋一起并称为中国食品四大发明,因其晶莹皎白、身姿窈窕,被明人赞为冰肌玉质、白龙之须,加之形似一柄如意,所以也叫如意菜。在年夜饭的时候吃如意菜也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够万事如意。
妈妈利用做豆腐炕热,抓紧生黄豆芽,挑选个大圆润的黄豆,用温水泡好,盛在瓷盆里,上面盖上湿润的茏布,放在热炕头上,每天早晨用温水润一次,除夕前后长好(黄豆芽有长芽型、短芽型、刚发芽型)。黄豆芽不仅姿容出众,营养方面也是样样让人如意。中医典籍中,将黄豆芽列为益寿食物的第一名,而绿豆芽则位居第六。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腊月二十六日,蒸大饽饽。据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饽饽,古之铧锣也”。又据《升庵外集》:“北人呼波波,南人呼为馍馍,今京中书为饽饽,有硬面饽饽、发面饽饽……”。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每年来避暑山庄消夏,主食几乎都要吃饽饽。《驾幸热河哨鹿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和嘉庆就餐用过“匙子饽饽、油酥饽饽、芦花饽饽、奶油饽饽、澄沙饽饽、白面丝糕”等不下20多千品种。
蒸大饽饽,头天晚上发几盆面,要先把炕烧热,放在炕头上用被子盖住。等到笫二天的早晨,面发好了,可以蒸大饽饽了。奶奶和妈妈先蒸一锅对玉米面的饽饽,奶奶说先热锅,让炕暖和,做好饽饽放炕上好长一长;等大饽饽外皮透亮就开始装锅,边装锅,边用新炊帚蘸水往大饽饽外皮上洒一洒,再用小酒盅盛块肥肉放在篦子上,盖上锅盖开始蒸,这样蒸的过程中肥肉油气落到大饽饽上,蒸出的大饽饽又白又亮。蒸好的光头饽饽和枣饽饽是摆供敬天地祖宗的。
大枣饽饽有九颗枣,有的五个枣。五个衔着红枣的鼻子,鼻子要捏得端正才好。“枣”与“早”谐音,承载了老黄县人希望“早发”的美好愿望。寿桃、长岁、猪头、花鸟、蒸饼,面鱼,寓意年年有余(蒸饼、面鱼,是一种木雕模具搕出的鱼、饼);寿桃:寓意长寿;长岁:代表着长命百岁。
传说有一个小媳妇救了一只神虫,放到粮囤里藏着,结果粮食随取随有,丝毫不少,于是群相仿效,过年蒸几对“圣虫”摆在家中。“圣虫”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比喻某种东西好长时间吃不完用不完,就会说:“简直出‘圣虫’了,怎么老是没吃完”,“咱家来‘圣虫’了,怎么东西老不见少。”等等。
“圣虫”谐音“剩虫”,又叫“神虫”。“圣虫”的前身被认为是龙,用面团来做“圣虫”祈求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希望家中能够粮食滿仓。“圣虫”是我们胶东地区过年祭祀供奉的吉祥物,用发面做成,传说“圣虫”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原始雏形。
衔着钱的神兽“圣(剩)虫”,一种原型刺猬,个头比较小巧,遍身铰上刺,用花椒种孑安上做眼,嘴里衔着币或枣片,放在草垛边上,为了防止风干开裂,“圣虫”的身上还要抹点油。刺猬头龙身寓意“升”与“顺”的“神虫”,小头大肚寓意钱粮富足的升与斗。
一种原原型是蛇,(黄县话称蛇为“长虫”,避讳点的要称之为“小龙”,这种形制的“圣虫”分大、中、小三种,大“圣虫”是盘起身子的,下面的一端做龙尾,上面的一端做龙头,一剖两半薇椒种子用剪子尖夹着安上做眼,黑亮黑亮的。最头上用剪子铰开算是嘴,要衔上枚硬币或枣片,寓意财源滚滚,生话甜蜜。有的大“圣虫”可高达六七十厘米,重达十余斤,大“圣虫”一般是三十晚上摆上祖宗牌位和家谱(黄县话称为“老地老母”)时上供用的,也可以放窗台上,称为“压窗台”。老黄县习俗,除了过年蒸“圣虫”,新房上梁时也要蒸大“圣虫”,摆在梁上,称为“压梁头”。
中、小型“圣虫”是直着身孑,稍微有点弯状用,花椒种安上做眼,嘴衔着硬币或枣片。小“圣虫”和手指头那么大小,三十晚上放到粮囤、米缸、面缸、衣柜上,祈盼粮食连年有余,有吃有穿。中型“圣虫”大约20多公分长,放在供桌“圣饭”碗上,一对分左右搭在碗边上。不管大“圣虫”还是中、小型“圣虫”,都是有公有母,成对出现,公“圣虫”背部用剪刀剪出有规律的三行或五行毛刺,象征鳞片,母“圣虫”身上没刺。
太阳饼(团圆饼),源于齐鲁之邦,古人祭祀日神的祭品。太阳饼好似远古时期人们绘制的太阳,太阳饼有大有小,各家不一,富裕人家讲究“锅多大,饼多大,能蒸多大蒸多大”。太阳饼有做三层或者五层,由上到下,一层比一层小。底层外围用剪刀剪出莲花型,中间是粮囤,囤旁蹲着一对圣(剩)虫,寓意粮满仓,谷满囤,年年有我余;有的取龙凤呈祥之意,雕龙塑凤……整个太阳饼上插满了栗子、红枣一类象征丰收,寓意吉祥的果实,显得红红火火,热热闹热闹。每家做法大致相同。有的人家蒸些小太阳饼,放在小柜及窗台上,俗称“压柜”、“压窗台”。太阳饼形状团圆,精致美观,象征了合家欢聚其乐融融的意境。
蒸的大饽饽裂成瓣,要说饽饽“笑了”,喜庆。“开口笑”大饽饽,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许:“饽饽开口笑了,好日子也就到了。”大饽饽蒸了一锅又一锅,寓意日子蒸蒸日上,吉祥幸福。除了蒸白面大饽饽、枣饽饽和其它小面食,过年祭祀用。奶奶和妈妈还做了几锅对玉米面饽饽,准备过年后的主食。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饽饽缘故。全家忙活了一天,等蒸好的大饽饽和其它面食凉透,放到缸里,等用时再取出。这些面食寓意吉祥平安,上面都点上红点,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蒸大饽饽的时侯忌讳外人进家,怕“踩装”,所以有的人家关上门,不关门的人家则在门后放一把笤帚,旨在扫去外人带来的晦气,还有进家的外人,看人家在蒸大饽饽,进门在灶火上添把柴火,把带来的晦气烧掉。
腊月二十七日,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之一。过年吃年糕是汉民族的风俗之一,年糕是过年必备的节日食品。我家每年都蒸年糕,蒸好加工成方块状的,上面插五个枣,中间一个,二头各二个枣,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据说年糕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吴国都城(现江苏省苏州市)传递到四面八方。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末期伍子胥遭陷自杀身亡,越国乘机伐吴,战事连绵,申地饿殍遍野。越王勾践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有人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如果国家遭难,人民受饥,可在城门下掘土数尺,自可找到食物。”于是暗中拆城墙挖地,原来城基是用糯米制成的砖石,人们用它制成一种食物,度过难关,这种食物就是后来所说的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当年伍子胥在姑苏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用糯米制成年糕,来祭祀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
明朝祟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年糕不仅有黄色还有白色年糕,寓意着黄金白银。蒸年糕时,奶奶把合好的玉米面,做成长形状,放在年糕(枣糕)的边上起挡糕作用,和年糕一起蒸熟,奶奶称谓“糕挡”。蒸好的年糕可以沾着糖直接吃,也可以煎炸,炸熟后软糯香甜,吃后唇齿留香。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杀年鸡,“鸡”同“吉”谐音,取大吉大利之意,寄托老黄县人新春的美好愿望。鸡都是自养的大公鸡,杀一两只公鸡,用鸡、猪头、猪蹄、猪皮等做成“冻”。因为有鸡汤,味道格外鲜美。
猪头、猪蹄清洗比较费劲,特别是猪头,眼窝,耳窝坑洼不平,杀猪的师傅只是去掉了上面的长毛,坑洼处还有大量短小细毛,清理起来比较费事。都是父亲用比较锋利的尖刀剜刮,然后用明火烧烤,烧不到的地方,再用烧红的铁棍烫烙,猪头上立刻冒出一缕缕青烟,发出嗞嗞的响声,同时嗅到一股皮毛烧焦的难闻味道。
“离城十里路,各有名乡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腊月二十八日。上午要包包子,白菜猪肉馅,中午包子要给祖先上供;奶奶和母亲,还包了一些包子,外面簿簿的白面皮,里边是黑面皮,再放上白菜馅做的包子,叫“菜角”,留着过了年吃;下午包豆饽饽(豆包),用煮熟的豇豆、把煮熟的地瓜扒皮,放到豇豆里加点糖精合成馅,用白面皮包起来,放到锅里蒸,甜甜香香特别好吃。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叫小除夕,即小年夜;除夕为大年夜。腊月二十九日,村子里到处弥漫着馋人的香味。家家户户炸面鱼、豆腐泡、菜丸子,鱼丸子、皮皮更……奶奶和妈妈忙活了半天,油炸的年货,弄得筐满盆溢,好不丰盛。炸货成了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油炸的食物不仅保存长久,还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顺滑。
在元代,瓜子作为一种食物,第一次被元代《王祯农书》记载下来:“(西瓜)其子爆干取仁,用荐茶易得”。在晚明宦官刘若愚的《酌中志》里记载,明神宗“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本草纲目里也写道“瓜子爆裂取仁,生食、炒熟俱佳。”康熙年间,就已经有了关于嗑葵瓜子的记载。清末保定徐水府瀑河河畔,两家瓜子世家继承祖传秘方,各炒得一手好瓜孑,在民间广为流传。炒花生来源与远古时期,传说是女娲炒的。花生果经过翻炒后食用,味美香甜人皆喜之。
炒瓜子炒花生果,首先把生瓜籽用簸箕颠簸出空壳以及其他杂质。妈妈先在锅里放些沙子,待沙子炒热之后,再将要炒的瓜子放进锅里,手里拿着铲子不停的翻炒,炒瓜子特别讲究火候,火不能太大,太大就会炒糊了,影响口感,所以要想炒出一锅好的瓜子,得有一个好的“烧火人”(母亲边烧火边炒),太过急躁,火稍微大了,就会糊了,吃起来苦,所以,得用“文火”炒,这样容易掌握火候,经过数次翻炒,瓜子壳变脆,瓜子仁吃出一股香香的味道时,瓜子就炒好了;炒花生果,有健康长寿的寓意。花生又有“长寿果”的美名,吃花生果也就是希望家人健康长寿。瓜子和花生主要留着给来拜年的和亲戚客人吃。
中国春节传统节日里所留下的传统习俗,都是为了讨个好兆头,让人们顺顺利利,欢欢喜喜过大年,让来年的日子过的吉祥好运,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