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人民的头像

吴人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25
分享

人七日

中国民间传说女娲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正月初七日,民间把这天叫做“人七日”,又称“人日、人胜节、小儿节”等。

《龙口市志*民俗》中说,各人七日均有喜歌诀谣:“初七日唱:‘过好人七日,一岁长一尺’。十七日唱:‘过好人七日,发家致富数第一’。二十七日唱:‘过好人七日,要与松鹤比年纪’。”

民俗专家表示,作为古老节日,“人七日”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有吃七宝羹祈福纳吉、佩带人胜(女人头上戴的装饰品),讨好彩头。

正月初七日,不拜年,不吵架、骂人,不请医生,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人之后生,是人为尊!这天要尊重每一个人,古时官府都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犯人,同样家长这天也不能打骂孩孑!就算犯了再大错,也要好言相说,切记不要动手!

“人七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的好寓意,则主国泰民安。天气好坏预兆一年人的兴衰。古籍中有不少对应日子天气占卜的记载,汉时东方朔的《占年书》中说“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汉代《占书》中说:“七日占人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意思是“人七日”天晴人旺,阴雨人伤。

“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名地都有不同的过年风俗习惯。“人七日”要拆天地棚。在当地民间“人七日”这天也讲究要洗衣服,洗澡的民俗,也叫做洗福祿。

“人七日”吃面条。面条擀得又细又长,寓意福寿就越长,吃面条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人旺福旺财气旺,诸事都顺利;吃年糕,寓意生活年年高,越来越好;粉条拌白菜(凉菜),在汉族传统文化中,粉条被认为是一种吉祥食品,代表着长寿和吉祥幸福。当然这些习俗不仅是初七日,十七、二十七,这两天也是“人七日”,习俗是一样的,不过区别是,初七是小孩日子,十七是大人日子,二十七是老人日子。“人七日”,节日食俗为吃面条,惟独老人“人七日”可置办酒菜庆贺。

十七日是“人气日”,主的就是中年人的兴衰,而中年人正好是家里的顶梁柱,决定着家庭的兴衰,所以这天要格外讲究。中午吃面条,保平安,吃面条缠住岁月,祈福健康,为了新的一年可以更加顺利平安,面条是少不了的食物,还要吃年糕、凉菜等。

正月二十七日“人气日”,又称“老人日”,“庆老日”,这天要吃“长寿面”,讲究最好吃“手擀面”,面条要切细切长放进锅里煮,取意“长长远远”,福寿绵长;面下锅之后加入荷包蛋,取意“团团圆圆”;再加入生菜,取意“和气生财”;放入小葱、芹菜等,取意耳聪目明、手脚灵活。除了吃长寿面、年糕、凉菜外,还有4种:“长寿宝一花生”;“记忆宝”一鱼肉;“钙中宝”一大虾;“植物肉”一豆干。寓意老人福寿绵长。“庆老日”应该更多一份儿女对长辈长寿,健康的祈愿。

二十七日是“十二值神”中的白虎日,宜静不宜动;并且这天也是定日,也不适合远行。“庆老日”忌惹老人生气,百善孝为先,要尊老、敬老、爱老;一切与血有关的事都不要做,做到“嘴不沾血”是一种福气,如猪血、羊血、鸭血之类食物都是不能碰的。民间风俗认为,如若沾血极易沾染霉运。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许多传统节日和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凝聚了祖辈智慧的结晶,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有很多习俗沿袭至今,不仅和炎黄儿女过年情结紧密相关,也是中国大地上特有的一道风景一种文化。让我们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