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日龙凤日,古称冷风日,是人们祈求老天爷刮冷风的日子。黄县人喜欢以这天的风向南北,天气冷暖,卜年景丰歉,人生寿限。龙凤日这天,有穿龙尾,穿桃木箅子的习俗。
“龙凤日,拌合菜,老婆孩子都过来。”古时候,一到正月十五,老黄县人动手洗菜淘米蒸干饭,送别严冬,迎接春天的到来。谚语中说的“合菜”是一种凉拌菜,其颜色艳丽,脆软鲜嫩,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合菜”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凉菜”。龙风日的节日食俗是就着合菜吃小米干饭。现在这天中午大都吃面条,但乡间那些按规矩的老成人家里依旧是小米干饭拌合菜。
按照古俗,正月二十五日龙凤日“穿龙尾”。这天,趁太阳还沒出来的时候,先把蒜秸用约五分长的草棍比量着剪成一节节小段,然后把五色布凑在一起,逐一剪成小制线那么大的圆形布片。再把五色布剪成一寸来长,宽约三分,上宽下窄的长布条备用。穿龙尾时,用一根六七寸长红线的针,先把五片五色布剪成一寸来长,上宽下窄的长布条,用针把窄处缝到一起。然后穿一片彩布,穿一段蒜秸,穿到最后是一片布片,然后再缝到孩子的帽子后边,这就是龙尾。小孩子戴上帽子以后,那龙尾像小辫一样垂在脑后非常好看。龙是人们心目中的灵物、瑞兽、孩子有神龙护身,足以驱逐邪恶,那害人的疾疫是不敢近身的。
龙尾有许多讲究,比喻没过生日的孩子龙尾,那圆形布片只能用红绿两色。而过生日的孩子,则须用五色布,正月二十五月龙凤日只穿一条龙尾给孩子帽子缝上,到了二月二早晨再穿第二条,叫接龙尾,孩子的帽子上就有二条龙尾了。
填仓节,又称天仓节、添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填仓节是古民间祈年节俗,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磨神。传说很早之前,北方大旱,人们颗粒无收,朝廷也不管百姓的死活,当时看守皇家粮仓的一个官史,看到饿殍遍野,于是私自将粮仓开放。这件事情发生在正月二十五日,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仓官,就将正月二十五日称之为填仓节。《帝京岁时纪胜》载“(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大同志》:“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米买面、柴炭等物。”填仓节分大小,小填仓在正月二十日,为祭以祈年丰,亦称“小天仓”、“小添仓”;大填仓则在二十五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
“龙凤日”这一天又是填仓节,坊间以烧灰撒灰囤,名日填仓。到了近代黄县人将这一节日浓缩到二月二这一天,撒灰囤祈求人寿年丰的一系列活动放在同一天进行,填仓节反倒鲜为人知了。
俗话说:“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中国人过年,是自腊八节开始,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前后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都属于“过年”。
农历二月初二日龙抬头,又称春龙节、龙头节、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龙凤日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抬头”,意味着阳光生发、万物生机盎然。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这一天庆祝,祈求神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气宇轩昂,威武智慧,代表着神圣与无上、尊严与強大,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宋代画家董羽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传说天上龙沉睡了一个冬天,到了这一天开始苏醒,它抬起头来把身子一翻,尾巴一甩,放声长啸,天上便出现“轰隆轰隆”的雷声。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作为判断季节的依据。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沒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唐代诗人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写“龙抬头”这个节日的情景,春雨绵绵,草木一新,骑着马穿着轻衫的年轻人纷纷出游,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的快乐融洽的气象。早在唐代中国民间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了。宋朝指定二月二为百花生日,元朝称二月二为“踏青节”,一直延续至今。民国《黄县志稿》中说:“二月二,食炒豆,小儿戴剪彩所制之龙尾,庭院布灰作囷(qun)形,起农作。”(囷″古代的一圆形谷仓,类似于近代所说的粮食囤子)。
民间有二月二食炒豆的习俗,老人炒豆子的时候故意用铲子将锅碰的“叮当”直响,为的是把沉唾了一冬天的天龙惊醒,赶快下点春雨,故俗称其为“爆龙眼”。
光绪七年《增修登州府志》卷六:“二月二俗谓之小龙抬头,以蛰虫始振也。小儿剪彩帛作串佩之名小龙尾”。“穿龙尾”,民间都要把干蒜秸截成寸段或用爆米花,用花花绿绿的布裁为一个一个像制钱一样的小圆片,用线逐一间隔,穿成长串,然后饰以花布剪成的尾巴,谓之“穿龙尾”。到了二月二早晨,用针给孩孑缝在身上或戴在帽孑后边,摆动起来像一条活脱脱的小龙。据说可保小孩平安。二月二这天女人不许动针线刀剪,怕戳了龙眼,龙尾都是提前预备好的。
“二月二龙抬头,前程似锦乐悠悠”。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祈盼“学业上进,早跳龙门”。
“撒灰囤”。早在宋代陆游就有“处处遥闻打囤声”的诗句;元初赵孟頫也有“散灰沿旧俗”的说法。二月二,奶奶在天刚亮,太阳还没出来,提着装满草木灰的粪筐,在我家南院冲着门口东南方向,把草木灰从中间开始撒起,一圈比一圈大,边撒边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滿,小囤流。”最后撒成一个圆圆的粮食囤子,并在囤子上撒成一个梯子,然后踏着梯子,把家中的五谷杂粮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满囤。老百姓以撒灰地的形式祈望丰收,这种习俗一直非常讲究,沿袭自今。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二月二,洒把灰儿,蝎子蚰蜒靠墙根儿”。撒好粮食囤子,奶奶又到自家院墙边下,顺着墙根撒灰,这条灰线又细又长,形似传说中的龙,所以也叫做“撒灰引龙”,寓意把象征吉祥的龙请到家里。撒灰除了象征意义,在实际中也是有用的,惊蛰以后,蝎子、蚰蜒、“草鞋底”等毒虫伺机出动,危害人身。在房屋墙根底下撒点草木灰,边有熏虫辟邪的作用。奶奶说春天了,虫子都出来,撒灰能防蛇、蝎和其它毒虫。
二月二早晨,有的老太太用木棍敲打房梁和床沿,边敲边唱:“二月二,敲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也有的敲一破瓢,唱道:“二月二,敲瓢碴,蝎子蚰蜒双眼瞎”。
“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谓之熏虫儿,谓引龙,冲、虫也。”《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民间还有煎食除岁剩余年糕的食俗。据说此日食用年糕,可強筋壮骨,增強体力,谓“吃撑腰糕”。明人蔡云有诗云:“二月二日春正晓,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牢。”二月二吃年糕,把过年留的年糕拿锅里去蒸,然后蘸着红糖或蜂蜜吃,此后再也沒有本年的年糕吃,故黄县坊间讽刺某人期望一去不复返的事物时,常说的一句话是“还想二月二那碗糕”。二月二吃年糕,意味着步步登高。老人说,家中有属相为龙的,这天要蒸糕吃,而不能煎糕吃,以免伤了“龙爪”。
“龙抬头”有蒸食过年剩余的“太阳饼(团圆饼)、圣虫、大饽饽、蒸饼的习俗,据说可以祛虫。二月二拌和菜(凉菜),把白菜心切成细丝,和开水焯过粉丝,加蒜泥、香菜梗、虾皮、香油和醋等调料,搅拌均匀即可。“和菜”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振,食后顿感神清气爽。春天病菌开始滋生,大蒜有除瘟杀菌之功效,二月二吃“和菜”旨在祈盼家人四季平安,身体健康。
黄县人在这一天要把“圣虫”熥一熥大家分食,希望在“圣虫”的保佑下开始新的一年的农耕劳作。“圣虫”是用面做的吉祥物,成盘龙状,通常咬着硬币或枣片,“圣虫”过年期间守护着粮食,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粮食滿仓。
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龙抬头喻寸,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故二月二又称为“春耕节。二月二,雨水多了气温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打算做好,做好准备,只要风调雨顺,肯定是个大丰收年。所以又有农谚道:“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日这个节日带给我们一个讯息,那就是春天来了,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把这个节日命名为“踏青节、挑菜节、花朝节、春龙节”,用种种活动来迎接春天。在这一天去郊外踏青、赏花,品尝春天新鲜的蔬菜。每年春天,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野菜,即可尝到野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春天挖野菜的习俗便从此传了下来。
民间一直有“二月二剃头去旧”的说法。据说,正月不剃头的传统最早起源于清初满族強令汉人剃发留辫,汉人迫于压力只得顺从,但仍决定正月不剃头,以示对旧朝的思念。
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这一天,为孩子剃头,叫“剃龙头”或“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剃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剃完龙头舅长寿”,也是吉祥和祝福的象征,人们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天剃龙头,会让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讨个好彩头,好运自然来。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直到“二月二”才理发。传说一个贫穷的剃头匠很喜欢他的舅舅,由于贫穷,每到过年的时候总是囊中羞涩无法给舅舅买个新年礼物,于是有一年他决定亲手给舅舅理个发。经过他的打理,舅舅看上去即精神又年轻,夸奖他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希望每年都能享多一次”。于是,年复一年,剃头匠都会给舅舅理发。舅舅去世后,剃头匠每到过年,都会因思念舅舅而伤心,后逐渐演变成“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龙抬头”,传说此节起源于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明清时,把二月二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
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手提着竹蓝,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蓝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能够亲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丰衣足食。
食炒豆。二月二炒豆用的是玉米或黄豆,还有把玉米和黄豆两样混合炒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公元690年,一代女皇武则天正式登基,宣布改唐为周,不仅定都“神都”洛阳,还把名字改成了一个“曌(zhα0)”字,意即“日月当空”。
这事传到天庭,玉皇大帝盛怒,认为武则天此举有违天道,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令大地干早三年。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活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赶出天宫,被黄巾力士镇压在泰山之下。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一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天庭,继续给人间行云布雨。这真是“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从此,二月二爆玉米花、炒黄豆也在民间相沿成俗。
农历二月二,即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土地神,管理一方的社神。秦汉以后为民俗广泛祀奉,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
“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大肆操办,祈求或酬报土地神,以求地润万物,五谷丰登。从上古开始,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
在“二月二”这天,还忌动针线,因为苍龙在这一天会抬头观天下,使用带针带利刃的东西会“伤了龙目”;要停止洗衣,恐怕“伤了龙皮”,进而影响全年的运气。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据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用愁”。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那些古老习俗,刻印着我们一路走来的风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过年的习俗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用迷信和糟粕将它们完全否定,宇宙很大,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望,是我们不变的祈求。
祝福家人,幸福、平安、健康!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