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门字,多形象,好大气。门囗放两只狮子,更威严。
门面是一个单位、一个家庭的脸面,如人的脸。所以,人们一般都很重视大门的形象,收拾得干净整洁,装饰得飞泉流水,花团锦簇,巨石雕刻,旌旗招展。
千百年来看门这个行业,虽然地位不高,但相当重要。据说,在古代,凡叩访官贵大户人家的上门客首先必须通过阍者这一关,必得看其脸色行事,有时还须塞给一些“赂银”,否则每每有“拒弗为通”、“拒勿纳”、“不为通剌”等拒客之事发生。那时,看门人通常被称为“阍者”、“门子”或“门卫”。除了家门,有的门非常重要,需要重兵把守,如城门、国门。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侯赢便是其中一种隐士。他曾是战国时魏国首都大梁城东门的一名守门人。他虽然贫穷,但品德高尚。信陵君对他非常尊敬,侯嬴最终帮助信陵君完成了“窃符救赵”的壮举。
在今天河南境内,有一个村就叫门庄,据说该村因看守仓寨大门而形成。传说仓家寨是仓颉后裔生活居住之地,高门大户,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村寨。仓寨村东临开封,想必大门是朝东的。门庄就是仓寨的东门,如今曾经一墙之隔的两村已经连成一体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单位、企业、工地和小区等都有保安,保安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老中青皆宜。
看门这活,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轻松,一要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若是一个人,连吃饭都不方便。二是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停地开关门,跟访客打招呼,像森林中高度警惕缺乏安全感的小羊。有的需要来回巡视,有的要时刻保持军姿。中午晚上休息不好,难怪得干一天歇一天。
通常情况下,看门是个很热闹的职业,除了人来车往,只要你想说,总有说话的机会。忙忙碌碌不见丰功伟绩,只图一切平安。
查阅历史可知,保安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末期就已出现,一些富翁、商人长途运送财物,为了安全起见,往往雇请武士护送。
据史料记载,宋代“镖局”便是有偿地为别人押运贵重物品,保护商人、旅客途中安全,看家护院,护卫目标逐步社会化。
清代是我国镖局的活跃时期,民办的“镖局”增多,清光绪初年,仅北京一地就有十余家镖局,是“镖局”的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和人民公安工作的加强,社会治安秩序逐渐趋于稳定,“镖局”因为没有生存空间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国内地现代意义上的保安服务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8月,国家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短短几年间,改革开放迅猛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外来人口不断膨胀,这些人中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保安行业从最初的“看大门的”角色转变为保卫治安的商业性服务工作。保安行业分工日趋精细化,出现了初级、中级、高级保安以及保安管理师等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保安行业的门槛提高,从业人员主要由青壮年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甚至大学毕业生组成,强调严格的政治考核和岗前培训。
保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门在保安在。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黄河南岸河南境内有个关家村,家家户户竟然有围墙没有大门,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空门框而已。《说文解字》对“门”字的解释为:“闻也”,意思是古代的门有通风的作用,能够内外相闻。字形由两个“户”组成,表示门的形状,是象形字。“门”字的本义是指房屋的外门,与作为内门的“户”相对。门是人出入房屋的必经之处。想必最早的门是为防止野兽、坏人、陌生人、风沙雨雪等的侵入进入吧,那么庭院的大门是为加强防护,派人看守大门则是进一步加强防护,此外,还有提供便利和服务的作用。
从门字的发展演变可知,最初门字中间是有两个门扇的,简化后只剩一个空框了,没想到现实中真有这种大门。也许,将来的大门都变成了空框,无须防护,人们自由出入,保安再次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