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散木
说到艰苦奋斗,就让人想起大寨。大寨本是山西省太行山区一个平凡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却发生了不平凡的故事。现在年龄在五六十岁左右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故事。在那个时代,大寨的名字可以说响彻云霄,家喻户晓。神州大地,到处是“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到处掀起改土造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中国最大规模的农田改造、水利建设、农技普及,甚至包括改革开放以后的飞跃发展,都断不掉这段难忘的历史记忆。提起“大寨”,让人鼓舞,让人辛酸,让人有太多的联想。
落后的农业和饥饿的人们,是“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济背景。当年的大寨人确实了不起。这是一个黄土高原上最平常的山村,依山却不傍水,顺着山势铺开的坡地,靠着天老爷赏赐的雨水收获着不多的希望;山沟里的田块,经常会被一场急雨冲刷掉一年的艰辛。大寨人就是在这种“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恶劣生存环境下,过着久远而贫穷的生活。大寨人说他们过去有“三穷”“五多”。三穷是:人穷,地穷,村子穷;五多是:当长工打短工的多,负债欠账的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寻死上吊的多。
历史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年代,以陈永贵为首的农民共产党员们开始领导当地村民,做起了祖祖辈辈都不敢想的事:依靠集体的力量,改造贫困的山河!他们三战狼窝掌,屡败屡战,用了三年时间在最大的一条山沟里造出22亩土地,树立起大寨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精神;接着用了二十年时间将四千多块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改造成2900块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又在山区造人工平原,将土地集中成900多块“海绵田”,使粮食亩产从一百来斤提高到一千来斤。
1963年大寨遭遇大洪灾,大部分家庭没有了住房,庄稼地也多被冲毁,大寨人响亮提出“先治坡,后治窝”,不仅没要国家一分钱的救济,还超额完成了粮食上交任务;又用了三年时间,全村统一建设起人均两间的农民新居,村民过上了半共产主义的温饱生活。这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贫穷和饥饿是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大寨人在无意中树立了一个榜样,升起了改变中国落后农业的希望,更吸引了急于寻找中国迅速发展出路、对农民极有感情又富有诗人气质的毛泽东主席的注意,称之为“穷山沟里出好文章”。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正式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伟大领袖的一句话,改变了陈永贵的命运,改变了大寨的命运,也改变了全中国许多人的命运。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他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对大寨精神作了精练概括:“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农业学大寨”运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升级而不断遭到扭曲,逐渐脱离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落后农业的本意,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特殊伴生物。陈永贵从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飙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最后默默地病死在北京。
大寨也升级为全国学习的典型,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成千上万的人络绎不绝地来这里参观取经。这个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如今也只有五百来人的小村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接待过全国各地960多万人次的参观团,还有五大洲134个国家二千多批二万多外宾的光顾。
学大寨运动,波及到整个中国的农村,无论是东部的平原地区,还是西部、西北部的山地高原、戈壁荒滩,到处都是“农业学大寨”的火热场面。大批判和大生产奇妙地联系在一起,贫穷劳累和乐观向上结合在一起,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和事倍功半劳民伤财也同时得以表现,以“运动”的方式来促进农业发展,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据资料记载,农业学大寨10多年间,全国各地共开掘、兴建人工河道近百条,建水库七万多座,全国增加水浇地1.8亿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递增10万公顷,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而且,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如江苏华西村、蒋巷村,山东龙口下丁家,河北遵化沙石峪,河南林县等等。特别是与大寨同处太行山区的林县,通过学大寨精神,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特别是在1983年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全国农村的面貌大多焕然一新,大寨却有些迷茫了。学大寨的政治运动,扭曲了大寨精神和大寨人的形象,大寨的牌子不再响亮。
老先进变成了后进,原来人山人海参观的场面不见了,大寨街道上堆着垃圾,房檐上长出了荒草,十年换了四任党支部书记,干部和群众都着急。1991年,当年的铁姑娘队队长郭风莲重新担任大寨的党支部书记,重新凝聚大寨人的思想和干劲,重新为大寨定位:原来是全国学大寨,现在是大寨学全国。大寨,又在建设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再次创业。
或许有不少人,都有像我同样的好奇心,改革开放以后,走出“先进变后进”的迷茫,大寨会变成什么样?
汽车一进入大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旅行社高大的招牌“大寨欢迎您!”然后随之扑入眼帘的是山坡上那面硕大的红旗,上书毛泽东题写的“农业学大寨”5个金黄色大字。途经一处上世纪七十年代典型的灰色建筑,门头上“大寨”两个红色宋体大字十分引人注目,门两边分别大书“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本欲顺道参观,陪同的山西朋友说他多次带朋友来这里,先看了虎头山回来参观更合适。于是,我们直接上了虎头山。
这里已经变成了花果山,山路铺上了平整的石板,修砌了台阶,空气十分清新。景区内的广播喇叭里播放着激昂的红色歌曲,听后立马让人精神振奋,热情洋溢。虎头山原本是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那种荒山秃岭,干旱得石缝里直冒热气。从五十年代起,大寨人就在改土造田的同时,开始植树造林。六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三访大寨,每次都强调发展林业和灌溉,大寨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绿化山头,终于让虎头山彻底改变了模样,全村林木面积达一千多亩,现在,大寨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4.7%。1996年被山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16年12月,大寨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12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虎头山不仅收获林果,更带来源源不尽的旅游收入,据说2002年仅门票一项,就高达120多万元。大寨人感激周总理的关怀,在当年总理指点江山的地方,专门修建了总理纪念亭。站在这里遥望,整个大寨基本尽收眼底,人民公社时期整齐划一的半窑洞式建筑,在阳光下显得古旧,新修的十多幢别墅式农民新居,红砖红瓦排列整齐。
山坡上过去用来灌溉农田的储水小水库,配套建设上亭台走廊,巧妙地变成了森林公园的景点。大寨人重情,小水库仍旧称之为军民池或者支农池,这是当年解放军帮助建造的;山脚下的引水渡槽,则被称之为团结沟渡槽,因为当年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参观团,参加了渡槽建设的劳动。渡槽的那头,是正在修建的大寨文化展示馆,据说投资了三百余万元,自上而下分为四层,每层院落自成体系,集别墅休养和文化创作展览于一身,白墙红瓦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虎头山上还建有一座“郭沫若诗魂碑”。1965年,身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率一批科学家到大寨访问,大受感动,挥毫写下了《颂大寨》诗一首:“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人是千里人,乐以天下乐。狼窝成良田,凶岁夺大熟。红旗毛泽东,红遍天一角。”1978年郭沫若去世,留下遗嘱要将骨灰撤向大寨的土地,由其夫人于立群女士乘飞机完成了他的遗愿,将其骨灰永远留在了大寨的山山水水。在1992年11月16日郭沫若百年诞辰时,大寨人专门为其立了诗碑,以纪念这位对大寨有真感情的人。据说诗碑的设计还很有讲究:碑座象征砚台,古柏象征毛笔,碑后的墙壁象征白纸,意味着郭沫若对大寨有诉不完的心曲,书写不完的话题。
当然,虎头山上最壮观的纪念物,还是大寨前任书记、当年中国的副总理陈永贵的墓地,从这里能够看到大寨全境,也可以隐约看到昔阳县城。墓地旁边的松树林里,群鸟争鸣,格外清脆,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陈永贵是中国唯一的“不脱产”高官。不管历史如何评价,值得肯定的是,虽然贵为大国副总理,陈永贵始终保持农民本色。即使在中南海,他还一直保持着农民的装扮。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陈永贵提出“三三制”的工作原则,即: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央,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面上跑,三分之一时间回大寨蹲点。回大寨时,他照样和群众一块下地干活,而且仍旧依靠大寨工分生活,只领取部分职务津贴。
陈永贵在北京去世后,骨灰送回了故里,大寨人为他们尊敬的老书记举行了简朴而真情的葬礼,将他埋葬在自己生前选中的地方,以后又三次为他修坟,形成今天的规模:中间是一座圆形的墓,外面围着半圈石墙,后面是护墙,前面立着汉白玉的墓碑。正面顺着山势,大寨人自行设计、自行投工建设了228级青石台阶:最上端为72级,象征陈永贵走过的72年生命历程;中间38级,象征陈永贵的38年党龄;最下面的8级,象征陈永贵在北京工作生活的8年。台阶完结后,是一尊陈永贵的大理石雕像:满面风霜皱纹,扎着白毛巾,穿着对襟衫,欲说还止,欲笑还休,憨厚中透着坚定。也许在大寨人心里,陈永贵永远是他们的老书记,永远是一位朴实的大寨农民。
陈永贵的雕像前,就是著名的大寨展览馆,宽敞的大厅里,以翔实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分七大部分内容介绍了大寨这个小村庄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毛泽东主席当年接见陈永贵的照片,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寨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毋容置疑,“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中国现代农业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全国各地在学大寨过程中,出现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一些地方大搞黄土搬家,人造平原等工程;一些领导干部为出政绩,不切实际,搞些面子工程,对当地的经济、环境、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在后期,“学大寨”偏离了正常轨道,大寨也不可避免地迷失了方向,滑向了不能被自己左右的末路。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份“秘密协议”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率先实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岗经验”取代“大寨经验”,做了十四年中国“农村样板”的大寨,从此走下神坛。
1980年,陈永贵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同年,郭凤莲也被迫离开大寨去昔阳果树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昔日车水马龙、人流熙攘的大寨很快转为“门庭冷落车马稀”。
许多年过去了,回忆大寨所走过的风雨路程,令人感触良多。大寨精神,其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八个字。人们学大寨,其实也就是这八个字。而这八个字也正是大寨的真实写照。
大寨没有错,大寨精神也没有错。因为大寨没有让人学自己,也没有能耐让全国各行各业都学自己;大寨精神也不是他们自诩的,而是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给总结的。在几十年前,全国到处学大寨,一些政治人物趁机兜售其奸,这与大寨是毫不相干的!大寨只是个小山村,大寨只是在那个小山村里战天斗地,为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他们想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全国那么出名,他们做梦也没梦到,自己之名会让人借去兴风作浪的呀!别人用其名去干什么,他们真是既想不到,也管不了的哪!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那么长时间里,大寨却代人受过,可能有的人受过极左之害,却忘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批极左却用极左的方式,把矛头对着大寨,有的人则顺风扬沙,结果把个原是好端端的大寨批了个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大寨正确的一面、好的一面、应该坚持弘扬的一面没有了,大寨辛辛苦苦的奋斗史,却成了泼脏去处。这是极不公正的。
1980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中发〔1980〕83号文件)。中央在批语中对农业学大寨运动功过进行了总结,清除了农业战线上的“左”倾错误。中央的主旨在于总结教训,但是也肯定了大寨、昔阳以至全国各地学大寨的农业先进典型所作出的贡献。
中央83号文件下达以后,舆论界渐渐停止了对大寨批评和关注,这个曾经无限荣光的小山村归于沉寂。而此时,包产到户则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广。
1982年年底,大寨所在的昔阳县在全县农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浪潮,大寨也终于迈出了改革的步伐。早在1981年,大寨试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办起了酱坊、醋坊、粉坊、矾石场等。1982年,大寨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860亩耕地全部由社员承包,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原来集体经营的1座粉坊、3台拖拉机、200亩果园、800亩山林,也都承包给社员。1983年春,大寨全面推行以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
尽管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大寨村民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是,近十年间,大寨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工业单薄实力薄弱,集体没收入没积累,村民没福村两委也没有凝聚力。十年间,大寨换了四任党支部书记,但大寨经济一直一蹶不振。
人民没有抛弃大寨。曾经担任山西省委领导的一些老同志时刻关注大寨的命运,他们在多个场合呼吁,如果想让大寨振兴起来,还是要让郭凤莲回来。与此同时,从1990年开始,大寨村民联名向昔阳县委提出请郭凤莲回来主持大寨工作的要求。1991年11月15日,郭凤莲重返大寨。
事实上,自1980年离开大寨,郭凤莲辗转调动多个单位,但是她的心一刻也没离开大寨。在离开大寨的十年间,是郭凤莲人生中最黯淡的一段岁月。据说她学会了喝酒,常常借酒消愁;她喜欢上了看书,尤其喜欢读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在她看来,无论是自己还是大寨,都需要“复活”。
如何复活?成为摆在郭凤莲面前的最大的难题。重返大寨后的一年时间内,郭凤莲多次北上南下,拜访老朋友,带领村民参观学习。河北高迁村,天津大邱庄,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刘庄村等一些当时的明星村都留下了大寨村村民的身影。
思想统一以后,郭凤莲对村党支部进行了新老交替。大寨新党支部确定了“发展商品经济、非农兴村”的发展思路。此时,恰逢邓小平视察南方,南巡讲话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郭凤莲敏锐地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成立了集体性质的村办企业——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从此,她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的考察、合作。郭凤莲的人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1992年11月28日,“中国大寨羊毛衫厂”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大寨村第一个合资企业成立了。这是“铁姑娘”郭凤莲复出后的第一次高调亮相。站在主席台上,她说,经受过时代浪潮冲击的大寨,不会忘记昨天,也不会看不到大寨的今天和明天。
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经历过战天斗地岁月的铁姑娘。人到中年的郭凤莲走南闯北,她学会了如何与企业家谈判,学会了赔着笑脸求人,学会了大杯喝酒,郭凤莲在市场经济中逐渐得心应。在她的带领下,大寨先后建了制衣公司、水泥厂、酒厂、农牧公司、旅游公司、核桃露厂、煤炭分运站等,以“大寨”命名的酒、醋、面粉、杂粮、核桃露等产品纷纷上市。1997年,大寨村生产总值达到5000万元,2002达到1个亿,2008年达到3个亿,2010年超过10个亿。郭凤莲和大寨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如今的大寨村很整洁很漂亮。房子按地势高低分为三个档次。广场周围是过去的老窑洞,老窑洞几乎全部出租或用于商业。再往上分别是村里1998和2003年修建的别墅和小高层居民楼。目前所有村民们全部搬进别墅或楼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寨村民住房采取个人建房集体补助的办法,村民只需要支付相当于房屋总价的三分之一就可以搬入新居,集体补贴三分之二,村集体总补贴金额达1000万元。不仅如此,别墅和居民楼的水、电、气、路、通讯、网路等配套公共设施,全部由村集体投资建设。
他们坚持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现在的大寨人实现了“三有三不”。“三有”是:小有教(免费上学),老有靠(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考有奖(凡考入大学、大专、中专的学生集体发奖学金);“三不”是:吃水不用吊(自来水),运输不用挑(汽车、拖拉机),看病不用跑(村办医疗保健上门服务)。
靠农业起家的大寨现在的农业收入只占总收入的0.003%。村里现在用于农业耕作的土地只有400亩,有专门的服务队进行耕收,其他土地全部用于退耕还林。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依然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但是,大寨的工业发展这些年来并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和核心支柱产业。虽然企业不少,但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很小,没有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缺乏核心市场竞争力,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低。郭凤莲表示,大寨驾驭工业不太容易,未来大寨将更多地走与其他企业联合发展的道路,而不会单独开办大型企业。
有关专家到大寨考察后认为,大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大寨应该结合红色资源和自然风光,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郭凤莲采纳了专家的意见,成立了大寨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村216户,每户出资2000元入股,每年将大寨旅游收入的30%用于村民分红。
大寨精神,影响着一代代人。凝固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2018年,大寨干部学院揭牌。学院配套建设了景观路、陈列馆、历史浮雕等。同时,设置了大寨民俗博物馆、红旗一条街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教学点。如今,旅游成了大寨经济的新亮点。全村有近200人从事个体旅游业。老劳模宋立英也在自家院内开了纪念品商店,不识字的她,现在也能签名售书。还有村民开办了“农家土炕饭店”,把不同窑洞按照不同年代进行布置,搞出了新花样,吸引了不少游人。大寨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每年有近30万人来大寨参观,旅游总收入达近千万元,占到总收入的将近40%,并带动大寨以及周边村民200多人就业,每户年平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
行走在大寨街头,特色商店和农家宾馆比比皆是,热情淳朴的大寨人和琳琅满目的红色纪念品,打捞起无数人心底的红色记忆。攀登上大寨虎头山,放眼望去,昔日的七沟八梁一面坡,满山遍野已是满目青翠,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尽情感受天然“氧吧”的时候,也对这片红色土地有了新的感受。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大寨早已揭开神秘的面纱,抛开固步自封的陋习,昔日的“政治品牌”已经转变为“经济品牌”,昔日仅解温饱的小山村,如今已悄然实现了“住楼房、开小车、分股份;少有教、老有靠、病有报”的小康生活。
作为大寨党总支书记、大寨经济开发公司董事长的郭凤莲,经常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走谈合作跑项目。去年的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郭凤莲代表大寨村与广药集团旗下的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核桃露饮料深加工项目。
虽然已是72岁高龄,但只要出现公开场合,郭凤莲总是衣着色彩明快,嗓音清脆透亮,显得干练自信、精神十足。郭凤莲认为,大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旗帜指引下的结果,无论什么时候,包括将来,大寨精神都不能丢。所以,“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等一些当年全国学大寨时流行的口号,至今仍然被郭凤莲拿来教育村干部和党员。
不仅如此,郭凤莲还要求大寨党员干部和群众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前是全国人民学大寨,现在是大寨人民学全国。”
目前,大寨大力发展林木业,并依托核桃农优产品,做大核桃露产业;引进资金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大寨牌”优质生态农产品;积极顺应“互联网+”,建起了“大寨粮仓网”电商平台,将优质肉、放心粮卖到全世界……
“如果郭凤莲退下来了,这日子咋过呢?”一些大寨村民担忧。谈到退休问题,郭凤莲坦言,不是自己不同意,而是现在的形势还不允许。她说,眼下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情要办。首先要保护好大寨这个历史文化村庄,申报国家级遗产的保护项目。其次,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大寨再富裕一些,到2020年争取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带领周边村子和企业工人共同走富裕之路。第三,找一个有开拓意识、有文化的人来接班,扶一程后退休。“到那时大寨是满山遍野的果林,我可以在家乡做个守山护林的园丁。”
郭凤莲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2013年4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全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个时期的劳动模范代表,并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劳模代表郭凤莲邀请总书记到大寨去走一走。习总书记说:“1974年我也做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县里组织到大寨参观,我也报名了,结果村子里临时有点急事没去成。有机会我去(大寨)看一看,做个对比,看看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郭凤莲说,她不会辜负习总书记的期望,将不遗余力,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大寨,随时等待着习总书记的视察指导。这是郭凤莲的“中国梦”,也是郭凤莲“大寨梦”。
行文至此,还有很多话无法一一尽言。可以肯定地说,大寨不是今天中国发展最好的农村,但它仍走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前列,绝不落后于这个伟大的时代。特别是大寨大门上那八个醒目大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依然闪闪发光。大寨人精神仍在,志气未丢,这可能就是我始终挂念大寨、也希望大家记住大寨的原因。因此,千言万语我只强调自己的一个观点:大寨,昭示的就是一种精神!
在我们饥饿的时代,大寨依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解决温饱,大寨精神曾经给全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到来时,大寨人还是依靠这种精神奋力追赶,勇立潮头。无论今天的中国如何富起来,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未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所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讲,现在讲,将来还要讲,永远也不会过时。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要永立不败不衰之地,把我们国家各项事业搞得好上加好,就更需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寨当年所坚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正是我们国家振兴求强之魂,更是我们每个人成功铸业之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