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生在5月的缘故,对于凉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
小时候,跟着奶奶去赶集,大热的天,只要看到凉粉摊,我便魔怔般地停下来。简单的一桌一柜一凳,围着碎花围裙的摊主熟练地端出一个洋瓷盆,一手托住,一手反转,盆子稳稳地倒扣过去。揭去盆子,“嗵”得一声,倒在桌上的粉饦,白生生、软软地颤动着,充满着弹性。“来一碗?”“孩子吃,辣子少点。”奶奶和摊主简单的一两句问答后,眨眼的工夫,一碟晶莹剔透、爽滑筋道的凉粉便摆在眼前。来不及细细品味,光盘了。旁边卖豆腐脑的老奶奶看我吃得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来一句:“再来一碗豆腐脑?”我摸着
圆鼓鼓的肚子直摇头,心里却暗暗的和她对话:“你的豆腐脑能有凉粉好吃?”
荞麦丰收的日子里,奶奶也会给我们做荞面凉粉。先将荞麦糁糁充分浸泡,再用石碾碾碎倒进盆中,用手搓出粉质,等粉质彻底搓出后沉淀,再用细布过滤放入锅中加热。这时候火候掌握很重要,火太大,容易糊,火太小,容易夹生,所以烧火添柴的事儿都是奶奶掌控,我和弟弟妹妹们最喜欢拿个勺子不停地搅拌,一圈一圈、乐此不疲地“画圈圈”。火红的灶膛映的奶奶的脸红红的,氤氲的蒸汽中传出我们一帮孩子的嬉戏打闹声,凉粉,便也在这热闹中慢慢变得透明、粘稠,直到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一两个调皮的泡泡受不了炉火地煎熬,扑哧一下冒得老高,常惊的我们一帮孩子尖声呼喊。舀入盆中的凉粉等凉了才能吃,对于孩子,这段时间太过于漫长。这时候,锅沿上的、勺子上的、碗碟上的那一小层凉粉会快速地凝结,软软的、滑滑的,随手拿下一点,丢入口中,瞬间消融,美味无比,提前满足我们的味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豌豆粉做成的凉粉广泛的替代了荞面凉粉。妈妈知道我喜欢吃凉粉,多少次,我回家后就有一盆做好的凉粉等待着。拿起凉粉刮刮顺时针旋转一圈儿,一把细细长长、白白净净的凉粉即刻在手中垂荡,配上妈妈提前准备好的黄瓜丝、调料水、蒜汁儿、油泼辣子,还有我们的特色炒汤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粉就置于眼前了。还没吃到嘴里,就已醉到心里了。辣椒的香味,蒜蓉的香味,陈醋的香味,在彼此和凉粉的交融中达到了极致,酸辣爽口,丝滑芬芳,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当然,严寒的冬日里也可以来一份儿炒凉粉,凉粉切成小块儿,锅里放油,加一勺辣椒面,一点蒜末儿,几粒葱花,倒入凉粉,细细翻炒,出锅前加几滴香醋,一碗热腾腾油汪汪的炒凉粉儿便出锅了。不过对于我来说,最爱的还是凉拌凉粉儿。还记得在外求学时,一个冬日里在外偶遇卖凉粉儿的,拌了一碗回去,坐在床头包着棉被,一口凉粉儿一口热水地吃了下去,惹的宿舍的姐妹唏嘘了好久。
如今,我也会在炎炎夏日亲手给我的孩子做上一碗凉粉,一起,慢慢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