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天胜的头像

吴天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27
分享

老熬头的春天

老熬头原本是万炉村的一名孤寡老人,镇里将他安置在敬老院养老,但老熬头觉得那里寂寞,寻了一赶场天,溜出来再没回去。

深秋的一个休息天,网友们徒步时发现了老熬头住进了石马山的一个洞中,就将这事有图有真相的贴在论坛上。看到贴子后,我和派出所民警一道去了解情况。找了好一阵,才在半山腰一侧发现了用木棍和广告布搭建的一个小木棚。我们顺着一条小道蹚了过去,见老熬头正在收拾小木棚。

小木棚搭在山洞口,相当于给山洞安了一道门。跟老熬头说明了来意后,他带着我们进到洞里。洞内昏暗、潮湿,一些被褥、锅碗散乱的堆在一侧。

老熬头告诉我们,这个山洞是他年轻时候挖来防空袭用的,后来废弃了,但是自己一直记得位置,现在用来住人正好。老熬头还告诉我们,他在附近的工地上要了点混凝土,在山洞旁糊了一个水池,还在山洞旁边开了几块荒地。顺着老熬头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大坑,四周用混凝土糊好,坑底已经蓄了约半尺深的水,坑边种的几畦小白菜已经返青。看来,老熬头已经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并且打算长住下去。

民警了解到老熬头从敬老院出来后,先是在扈家巷租房子住,后来因为付不起房租,又不愿再回镇上的敬老院,想到了自己曾经挖过的防空洞还可以住人,就将家伙什卷了住到洞里。

民警告诉老熬头荒郊野外住着不安全,让他下山去住。老熬头有些不愿意,民警只好暂且作罢。第二天,我和民警又去找到老熬头,告诉他,派出所已经为他联系了出租房,而且为他付了房租。老熬头想了想就答应了。民警将老熬头安顿好后,又给他买来两袋大米、两桶食用油,然后当着他的面,付了一年的房租给房东。

过了几天,民警去回访的时候,却发现老熬头不在了。一打听,原来是民政局了解到老熬头的情况后,将老熬头接到了养老中心去住。养老中心的条件更好,又在城区内,老熬头觉得很好,就住下了。

阳春三月,微风徐徐,人们三三两两的在广场散步,享受春天带来的和煦。我也不例外,来到广场一头,一边放风筝一边听音乐,很是惬意。广场跑道上满是孩子和家长,天上飞满了“大三角”、“喜羊羊”、“老鹰”等各式风筝。

我怕绞了风筝线,就左让右绕,不知不觉走到广场外边,却看见老熬头坐在草地上。他戴着一顶红色遮阳帽,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上缠绕着一圈线。循着他的风筝线往空中看去,线的那一头是一只粉红色的“喜羊羊”风筝。那会儿风力正好,他的“喜羊羊”轻盈在空中飘舞。

我随即站在老熬头的旁边,拽着线一拉一松地放风筝,一边和他聊天。老熬头告诉我,养老中心里住着挺好,很方便,随时可以出门逛街,溜达。这不,今天天气好,就出来放风筝了。老熬头说,他的风筝是在广场捡的,线也是捡的,没有线轴,他就用一根木棍缠线。他还告诉我,他已经在准备做一个绕线器。说着,他将木棍插在草地上,让风筝自己在空中飞,然后拿起旁边的一根木叉,用一把弯刀精致的削磨着。那根木叉有四个小枝,中间围成一个圈,形成一个天然的绕线器,只是粗糙了一些。他拿给我看时,已经初具雏形。

我准备将自己放风筝的那一套器材送给老熬头,但他坚持不收。他还举着自己正在打磨的绕线器说,我这个做好了,不比你的那个差。

第二次放风筝时,我又碰见了老熬头,他的绕线器果然做好了,我试了试,很轻巧,很趁手。

春的气息越来越浓,各色花朵争相露出芳容,纷纷迎接踏春者的青睐。一个下午,我徒步走进石马山赏玩。不觉又来到老熬头曾经住过的那个山洞边,小木棚已经被拆掉,洞里扔了一些石块,水坑还在,已经积了约半米深的水,地里的菜长得绿油油的,有的已经长出菜苔,开出了黄色菜花,几只蜜蜂在花间欢快地飞舞。

我又转转走走,循着一阵歌声来到一处休闲场地。那里有一群老人在弹奏乐器,一位大妈戴着“小蜜蜂”在唱“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经典老歌。我驻足欣赏时,看到一顶熟悉的红色遮阳帽坐在旁边的石栏杆上,仔细一分辨,认出是老熬头坐在那里。他正随着音乐的节奏,一摇一摆地点头,像是鼓点,又像是赞许。

一曲罢了,我走去打招呼。老熬头跟我说,自从搬下山去后,他种的菜却没法搬下去,扔了又觉得可惜,就隔三岔五的回来侍弄。那些菜长得好,他摘了送给养老中心和周围邻居们吃,还是吃不了,就由着它们长。他还说,菜花开出来挺好看也挺香的,而且还可以酿蜜。

老熬头还告诉我,这群老人每天都会来唱歌,很好听。我说,那你也去唱呀。老熬头露出腼腆的笑容说,我哪会唱呀,每次来听听就可以了。

聊了一会儿,我继续向山顶走去。走了几步,我回头一看,老熬头还坐在那里,他眯缝着眼睛,金色的阳光从树缝穿过,洒满一身,像是一篷绽开的菜花,一只蜜蜂绕着他飞了两圈,停在了他的帽子上。我会心地一笑,心说,老熬头的春天来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