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著名作家毕淑敏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一位权倾一方的朝廷官爷,某日忽然心血来潮,到乡下去体察民情,且只带一个仆人,美其名曰微服私访。山路十八弯,一番颠簸让官爷疲惫不堪,在经过一片开阔的田塅时,便停下来歇息。
正值农忙季节,一位农夫赶着两头牛在犁田,官爷便随口问道:“你跟它们朝夕相伴,情况应该很熟悉,你觉得哪头牛的表现更好些?”农夫朝他笑了笑,什么都没说,继续赶牛犁田。
犁完了一丘田,农夫将牛赶到沟渠喝水、吃草,然后凑到官爷耳边悄声道:“不瞒您说,斜跨在田坎上吃草的那头牛要强些。”官爷若有所思,不置可否,又很疑惑:“我只是请教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没什么秘密可言,何必这么小心地跟我说话?”农夫压低声音答道:“牛不一定听得懂我在说什么,但它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里,猜测出我是讲它们好还是不好。不够好的那头牛,本来已经很辛苦了,万一听到我这番话,肯定会非常难过的……”闻听此言,平时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官爷,深受感染,不禁主动站起身来,对着农夫深鞠一躬,抱拳告辞而去。
故事虽简单,内涵却深刻。
官爷的微服私访和不耻下问,实属难得;而农夫的不卑不亢和从善如流,更是深深触动了我。
多么真诚善良、细心用心、体贴入微的一介农夫啊!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我的一份敬意。对一头平凡的牛尚且如此顾及它的感受,那么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夫人,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亲友,那一定会尊重、敬爱有加,他本人亦会赢得更多尊敬。我想,若朝廷命官能够像这位农夫一样心存怜悯,同情弱者,善待下属,尊重劳动,那他一定会成为青史留名的好官。
也许言重了点。不如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反省一下吧。
若我是一个小孩,如果犯错挨打,要么默不作声接受棍棒,要么爬到树上或夺窗而逃,躲到某个角落里自我反省,待父母火气消散之后再悄悄回屋;如果自己明明努力了而做不好,或者错不在我而遭受不公,当然最希望得到一句暖心的话,至少不要火上浇油或伤口上撒盐,这样才能安慰一颗受伤的心。
我自己也是一个负面例子。当我和夫人成为家长之后,我们没有反思曾经的童年时代,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而是一味简单粗暴地打骂和唯我独尊、唯我是从。当我的母亲、也就是孩子的奶奶,发现这一危险苗头时,当即厉声棒喝,用一句“我们以前是这样对待你的吗”点醒了我。而我的夫人、也就是孩子的妈妈,当听到孩子怼出那句“不要老是在我面前讲别人如何如何好”时,那一脸愕然的神情,常常让我感到无力和揪心。多数家长可能都会犯这种低级且难以挽回的错误。
若我是一名下属,特别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血气方刚,生机勃勃,当然愿意得到上司和同事更多的鼓励和褒奖。比如当年在乡下当秘书,听到“文笔好,肯做事”的好话时,工作干劲更足了,在做好办公室业务的同时,还要联系两个最边远的村,也不觉得跑步工作有多累;因“不是特别能写、不是特别会干”而受到排挤边缘化时,又会感到沮丧和愁闷。
若我是一位领导者,又会怎么样呢?我绝对不敢恭维自己,只会自惭形秽、无地自容——我是一个喜怒形于色的所谓的性情中人,情绪控制能力极差,对上对下总是一副“恨就恨了,爱就爱了”的嘴脸,特别是偶尔贪杯被人“倒了毛”之后更加容易失控,出过好几次洋相,被朋友戏称为没心没肺的“透明鱼”,德行修养确实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也接触过一些高大上的各界人士,大多比较谦虚低调,不轻易批评人,很少议论人;有的比较势利,飞扬跋扈,等级观念强,江湖习气重;有的虽然直言快语,但能够宽容他人也放过自己,没有那种让人琢磨不透的花花肠子和坏心眼;还有一些奇葩分子,喜欢绕弯子,玩深沉,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纯粹的冷暴力。
诚如毕淑敏所说,批评尤如冰镇,表扬好比热敷,都属于抗病疗伤、解毒止痛的手段。批评如遇雷雨,催人警醒和反省,表扬如沐春风,使人意气和豪情。但是太冷或者太热,却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古人和前辈经常告诫我们要谨言慎行,大体是没错的。你想,你说的话,你的一个表情,直接的听者观者会有何感受?间接的听者观者会如何理解?隔墙有耳的人又会做何反应?如果仅仅只图一时的言语行为之快,未免显得过于鲁莽自私了。
千人千面,万物有灵。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老中青少、猪马鸡鸭、竹木花草,都有其与生俱来的先天属性和自身特点,都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护,包括那头不起眼的牛。
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兰花草的纤细柔韧,那是天生自然的气质;玫瑰因浓艳而引蝶,小草因浅绿而养眼,虽你我有别难以相互转换,却可你中有我互为补充。
过分的批评,将会演变为滥权和乱罚,伤害的不只一个人,有可能是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过度的表扬,将会演变为溺爱和唯亲,看着似乎属于正向推动,实则如悬崖推马,生死只在寸步之间。
关于善良,关于胸怀,有几句话说得比较贴心:我们可以批评中年人的慵、懒、散,但不要去贬低他的人格和智商;我们可以鼓励女孩子爱美丽、爱干净,但不要去赞赏她的着装多么奢侈、昂贵和高端;我们可以指出敷衍工作、劣质低效之人的怯懦无能,但不要去漠视隐藏在背后的困难、艰辛和病痛……凡此种种,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万不可妄加评论、妄下结论。
我又想起另一个关于牛的故事。
村里有位农夫,养了一头老牛,但他的春种秋收总是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人们羡慕忌妒不恨的同时,纷纷登门求取真经。农夫平静地说:“其实我也没什么秘诀,就是牛累了就让它休息,牛渴了就让它喝水,牛饿了就让它吃饱、吃好。你们的牛虽然身强力壮,但让它过于劳累和饥渴,这种功效又能持续多久呢?”
是啊,要让马跑,就应该先让马好好吃草、吃好好草。这么浅显通俗的道理,许多人还是没有领悟,还在犯着非常低级的错误。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
这些口口相传的称呼,本身就让人肃然起敬,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善待一头任劳任怨的牛。山野中的一介村夫,尚且知道用心用情、真诚友爱地呵护一头牛,而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复杂和敏感,为什么我们彼此之间不能有更多的包容、理解、尊重、珍惜?为什么我们不能面带微笑,把音量压低点、再低一点?
请尊重一头牛吧!一头勤劳、善良、朴拙的牛,一头不算强大却尽力而为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