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楚生的头像

吴楚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02
分享

春暖花开捕鱼忙

 

“捕鱼开始——”午时一刻,随着主事者的一声号令,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赤膊的或穿着短衫裤的捕鱼队员们,都争先恐后,“扑通扑通”地跳进这乍暖还寒的水里,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中联捕鱼比赛活动。

鱼网、竹箕、篓子、捞瓢、水桶甚至脸盆等全部派上用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肥的瘦的齐齐上阵,场面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鱼塘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凫水、潜水、拉网、收网,捕鱼比赛在明确的分工和默契的合作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伙儿或指东打西、或手脚并用、或徒手抓鱼、或敲山震虎;受惊的鱼儿有的飞上半空、有的跃入草丛、有的干脆撞进了张开的网兜里面……

不时掠出水面的鱼儿、收网捞鱼溅起的水花、欢笑声叫喊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汶水塘霎时沸腾了起来!此情此景,忙坏了手捧相机的摄影发烧友,他们为了捕捉这精彩的瞬间,手指似乎始终没有离开过相机的快门按键。

这就是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中联村一年一度的捕鱼节。这天正好是大年初三,整个汶水塘还笼罩在春节祥和吉庆气氛中。汶水塘,是镶嵌在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的一颗翡翠明珠。因为塘里有几十处趵突蒸腾、如万颗珍珠往上翻涌的泉眼,所以汶水塘又叫做喷泉湖。

据说,这是畲族风景区黄龙岩里的地下龙河蜿蜒迂曲北流,在这里趵突而出,形成清澈见底、冬暖夏凉的、明镜般的天然水塘。如此美景,有诗为证:

“圣道曾闻叹老仙,方塘从此涌源泉。冽将地下千泓水,荫润人间万顷田。无价鱼虾堪举网,有情岁月好摇船。囊金欲买西湖棹,与客同游镜里天。”

这首诗充分阐释了汶水塘优美的景色。如今,每当人们漫步在汶水塘边,就会看到绿竹杨柳掩映于水光山色之间。塘边还有一棵百年的老槟榔树,倔强地向塘心的天空斜插上去,与东桃嶂山遥相守望,俨如美丽的汶水塘的守护神。

不论干旱还是雨涝,这里的水深常年都保持2米左右,而且水温相对恒定,水质非常纯净。水塘里藻类、水草丰富,日照充足,非常适合鱼儿生长。汶水塘里养的鱼闻名遐迩,肉质鲜美、味道清甜。汶水塘的鱼苗由村集体统一投放,平时不能随意捕捉和垂钓,一年只有捕鱼节这天才能捕捉。

居住在汶水塘附近的村民都姓周,据说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的后裔,在汶水塘不远处还建有“濂溪书院”(周敦颐号濂溪先生)。依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秉承祖先的理学基本理念,在他们眼里,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水一鱼都是令人敬畏的神灵。

为感谢“神仙凿岩赐福泉”的恩泽,数百年来,不管晴天还是下雨,中联村的村民们都要在大年初三捕鱼节当天,以捕鱼比赛这种独特的方式感恩这片养育他们的数亩方塘。

这天,村民们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场面热闹非凡,并且吸引来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赏和感受捕鱼节的收获气氛。从中央、省市到地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曾经对这声势浩大的“捕鱼节”作过相关的报道。

捕鱼分成许多小分队,队员由夫妻、或兄弟、或父子组成。虽是春寒料峭,但大家却穿着单薄的短衫短裤,有的甚至赤膊上阵,就像一根根绷紧的弦,蓄势待发。

开塘捕鱼前,“长老们”会在汶水塘旁边的“显烈宫”举行特别的祭祀活动,祈求“显烈将军”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羊肥牛壮,保佑全村百姓生活吉祥安康。

接近午时,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族中一“长老”高擎“周”字大旗走在前面,舞狮者抖动栩栩如生的狮子,祭塘仪式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开始了。

绕塘一圈,祭塘礼毕,捕鱼比赛便开始了。

汶水塘周围人山人海,沿堤都会被前来观看的游客和由本村村民组成的捕鱼队、以及前来助兴的亲戚朋友围得水泄不通。汶水塘边,各种争奇斗艳、含苞欲放的鲜花随风摇曳,有如跳跃的音符,伴着锣鼓声、鞭炮声,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奏响了春的交响曲,将捕鱼节推向高潮……

捕鱼节当天所捕获的鱼、虾都归村民个人所有,“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鱼)”。捕鱼节的捕鱼比赛,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捕获水塘里的鱼。数量最多、最重、最大的为前三名,还可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这就是大年初三的“捕鱼节”,每年都会引来众多外地游客参与和观赏的客家传统节日。漳溪畲族乡客家文化浓厚,捕鱼节与每年农历四月初九日在上蓝、下蓝村举办的凝聚畲族文化特色的“蓝大将军节出巡节”,相得益彰,成为畲客文化融合、认同的载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