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德平
蒸饺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一种美食。今年春节,疫情肆虐,人们大都居家抗疫。我们全家原打算去省城和儿子儿媳一起过年,可临近出发时,老父亲不愿离家,说是到了大城市吃住都不习惯。无奈,爱人去了省城,我便留了下来,在亿融商城小区陪父亲过年。人老了,他最需要的就是陪伴。母亲两年前去世了,我对父亲的陪伴便是我最深情的告白。
每天,我给父亲做两顿饭,他基本上不吃肉。我似乎听母亲说过,父亲最爱吃的是素蒸饺,可我也从来没做过蒸饺,就变着花样给他做面、馍、八宝粥、炒米饭、炒菜、烩菜等,父亲吃饭也从来不会挑剔。
父亲是高级农艺师,很久以前在临潼农科所工作几十年,后来调回老家大荔,九十年代初就退休了。我在九十年代末就把父母亲从农村接到了县城。他今年九十岁了,却一辈子不会做饭。从年少到迟暮,从青丝到白发,父亲把毕生都奉献给了农艺事业,如今每天就是读书、看报、看电视、散步,生活基本上能自理,身体还算硬朗,也基本没啥毛病,可谓是耄耋老翁,颐养天年。
以前,有母亲陪伴和守护他,母亲不在了,他也不回农村的老大、老二家里,我和爱人就特意雇了保姆专门伺候他。如今我们俩都退休了,就辞退了保姆,肩负起赡养老人的光荣义务。今天,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却似乎是交给了我一份玄妙无穷的答卷。
我一个大男人,每天伺候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纳闷儿,问我,你妈不在了,保姆回去了,谁给你们做饭啊?大家都关心我们父子俩的吃饭问题。好在我从小就跟母亲学会了做饭,并且平时我在工作之余也非常乐意做饭。每次到了饭点上,我都会问父亲,今天你想吃啥饭?可每次他都会说:“随便,做啥饭都行,你做啥我就吃啥。”
正月十五那天,我习惯性地又问他:“爸,今天你想吃啥饭?”他想了下,说:“你看有没有蒸饺,买一点回来。”
我欣然答应。我想亲自做,可我不会做蒸饺啊,咋办?
我知道,老人的这点愿望其实并不高。随即,我赶紧戴上口罩,跑出去看了好多家饭馆,想买点现成的蒸饺,可一看大街上的商家几乎全都关门了,听说只有大型超市开着门。新冠疫情还真是弄得人心惶惶,餐饮商家和小商小店也没了自由,基本都“宅”在家里,不敢开门营业了。还好,我发现我们小区门口有两个菜店开着门正营业,便想买些饺子皮,回来自己学做蒸饺,无奈连饺子皮也没买到。
我无比失望地往回走的时候,忽然发现大门口的一个电杆上,贴了一张白纸,走近一看,是一首名为《自由》的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想死的门敞开着/有个病毒在外高喊着/‘出来玩吧,给你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出去了,就死定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算求了/再关几十天就自由了!”看完这首诗,估摸着是个小学生写的,我低头一笑,赞叹到:高手在民间啊。
回到家,我便有些失落地给父亲说:“爸,疫情很严重,做饺子皮的店铺都停了,饭店也都关门了,没买到蒸饺。”
没买到蒸饺,这便成了我这一天最大的心事。
疫情,阻隔了人们的自由,却抵挡不了父亲想吃蒸饺的愿望。第二天早饭后,我决定出去买饺子皮。见父亲每天宅在家里也许很心烦,就让他也戴上口罩,便要带他去小区附近的华惠乐家大超市逛逛,心想,一定要买原料自己做一回蒸饺给父亲吃。带上父亲逛超市,也是一举两得。
临走,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叠钱,二十元的,十元的,一元的,五元的,足足有一二百元。他对我说:“呃,去超市,你把这钱拿着,看买些啥。”我哪能要他的钱啊,我都过了“知天命”之年,还是第一次带父亲逛超市,怎么也不会拿他的钱的。我想,老人之所以给钱,其实是不愿花儿女的钱吧。
世事难料。一路上我在想,家有父母,却是不一样的父母。一位媒体朋友曾经给我说过,她的父亲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却倚老卖老、自私自利、刁钻刻薄地对待亲人,让最亲近的家人,中间阻隔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最终是众叛亲离,谁也见不得。还有一位朋友曾说他母亲,在家里常常是喋喋不休,为鸡毛蒜皮的世俗琐事不停地抱怨,不停地唠叨,到头来惹得子女不爱,众人嫌弃疏远,失去尊严。我轻轻一笑,告诉朋友说,对待老人没有对与错,稍安勿躁,沉默是金。
我庆幸,自己的老人是懂得谦让,善解人意,淳朴,大度,德行昭然。但我时刻都在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忙碌而粗心大意,忽略了老人;更不能因为自己心头不顺而把气撒在老人身上。
父爱如泰山,敬老似磐石。我的父母从来都是默默地为我们做儿女的着想,爱得深沉炽热却不动声色。而我,不管两个哥哥、一个妹妹,还有众多的亲人们如何敬老、做得是否到位?我得做好自己,不怕脏不嫌累地赡养老人,以行动呼唤温情、感染亲情、淬炼纯情、引领真情,自己一定要言传身教,传承美德,给孩子们做出榜样,交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心里头正这样想着,车便开到了离华惠超市最近的地方,我搀扶着父亲下车,帮他拿出拐棍儿,缓缓地走到超市入口,扫码登记个人资料后,便走了进去。我推着购物车在前面选购,他拄着拐棍儿跟着我,步履蹒跚,东望望,西看看。超市里的人相对能多点,全都戴着口罩,超市服务员们看着我们,露出摸不到要领的神情。
“爸,你要啥,我给你买。”
我回头问了几次,想给他买点啥吃的、喝的,每次他都是说:“我不要啥,你看需要买啥就买吧。”末了,我给他买了一袋酥脆可口的石头饼,一袋香浓牛奶吐司无糖面包,还有一盒益生菌发酵乳酸奶,总共才几十块钱,并告诉了他。我偷偷看了一下他的表情,虽然有口罩遮住了脸,但我从他的眼神里,还是读出了一种欣慰和安然。为此,我心里也是暖暖的。不知道疫情还会持续多久,我给家里多买了一些米、面、油和蔬菜之类。但今天逛超市,最大的收获是终于买到了饺子皮!
回到家,我开始尝试着做素蒸饺。洗了一把韭菜,打了四个鸡蛋,泡了一撮儿黄花菜,煮了一缕儿细粉条,把韭菜、葱、黄花菜、细粉条切碎,把鸡蛋炒了剁碎,拌在一起,放了食盐和十三香,然后泼上热油,搅拌均匀,做成了蒸饺的馅儿。包的时候,我特意把每张饺子皮在手指间捋一捋、拉一拉,这样能让皮儿变得薄一些、大一些,心想蒸出来从外观看,就会有馅儿若隐若现的透明感觉,一定能增强人的食欲。不长时间,我便熟练地包完了,数了数,三十七个,再没饺子皮了。上锅汽圆后再蒸了十五分钟,开锅热气腾腾,香味扑面而来。这可是我自己的“作品”啊,终于做成了,我心中大喜!随又配好油泼蒜水蘸汁儿,欣喜地向父亲喊了声:“爸,开饭了,今天我给你做的是素蒸饺!”我高兴地故意把声音放大说。
此刻,他正在客厅聚精会神地看电视上疫情防控新闻,听我说做了蒸饺,便立即起身,缓缓地走进厨房,坐在了餐桌旁。我迅速端来碗碟,拿来筷子,和父亲一起开吃。看着父亲吃得舒心、可口,我也非常开心、舒畅。他平时吃饺子也就吃十三四个,今天足足吃了十六个!今天做的两箅子蒸饺,我和父亲吃得光光净!父亲吃完蒸饺后欣慰的眼神里映射着整个世界。
其实,给父亲做蒸饺,我的感慨颇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孟子为我们竖起了一杆尊老爱幼的旗帜。
世事轮回,冬去春来,时间在节后的暖阳里缓缓流淌。我们谁都有老的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待春暖花开,待疫情退去,待爱人和孩子们都回来了,待我们真正地“自由”了,我会再带上父亲出去逛逛超市,再为他做一回节日的美食——素蒸饺。
家有老人其实是一种踏实的幸福,且行且珍惜吧。
2020.2.14于大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