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游记
文/ 吴建春
齐云山离开化很近,和三清山差不多的距离。印象中,三清山如我的邻居一样,而齐云山像是我素未谋面的祖籍。如果不是11月29日县作协组织齐云山采风,对我而言,她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可见我平时因二门不迈,既缺少交际,又漠不关心,信息太闭塞了。父亲曾告诉过我,太祖是从安徽迁移到遂安县石山底,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生活起居习惯与徽州人并没有差别,竟让我产生过一丝认祖归宗的想法。
齐云山,地处安徽休宁县,因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名气虽不如武当山,但对我来说此行有两层含义:一它是离我最近的一座道教名山,二是去徽州旅行,心怀寻根传承夙愿。当我收到群里采风通知,高兴之余也特别期待,暗里与山清山作一番参照媲美。
29日早晨七点,从县汽车南站乘坐旅游大巴。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导游对景点介绍还意未犹尽时,齐云山景区就到了。
下车,排队入内,坐上景区小巴,沿后山的盘山公路向上行驶。不知道是车的晃动,还是自己心虚,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景物,人觉得有点晕。还好,车很快就开进景区停车场。下车后,深吸一口清新空气,才缓过劲来。
停车场离山顶,约有三十米远的样子,这是一处陡坡,右边有石砌台阶,供游人拾阶而上。山顶是一条隧道,人在两边走,车在中间行。穿过隧道后,往前走几步,便是月华街道,处在U型山坳中心。
站在山顶,俯视下方全景,有种心旷神怡的开心。尤其对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民居房,既感到惊心动魄又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独特的村庄景观,它刷新我的认知。
导游要带领我们先去太素宫,众人沿左边街道一路行走,看到房屋基本上是顺山势而建,高低错落,以一致的白墙、黛瓦、马头墙为特征;以石雕、木雕、砖雕为装饰特点;以深井、高宅、大厅为居家特色。“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一股浓郁乡土气息扑面迎来。远眺整个村子,犹如一条黑白相间的玉带,系挂于悬崖上,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在我的眼里,它更像一幅立体画,一首无声岁月诗。在这里,我终于找到祖籍故乡画纸上的徽派建筑实物;在这里,我体验到徽派民居与道教建筑相映成趣,道士与山民合睦相处。
素闻徽州人有依山造屋、傍水结村习惯,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月华村传承徽派精髓,取山水之势,借道教圣意,结合崖壁有限的空间,合理布局精致打造,变化自然,营造出静谧雅致、如诗如画的环境,把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忽然想起李白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如果时光能倒流,让他来此一游,又该写出怎样的令人心潮彭湃的游仙诗呢?
据导游介绍,月华街现有三十户人家,大多从事旅游业,道士与山民杂居。因月华街处在半悬峭壁之上,故被人称为“天街”;又因云海持续时间较长,游月华街如同在云海中穿行,所以月华街又被称为“云上天街”。
可惜今日天虽阴,却没有云雾来环绕,感受不到漫步天街的妙处,倒是山脚下一片白雾朦胧。街路高低不平,忽下忽上,曲曲折折,既便是冬天也能走出点汗潮。我们沿街走来,看见很多店门在营业,有热熟食、糕点土、土特产,旅游用品和工艺记念品之类的。村民就是店老板,他们既不叫卖,也不拉客,或坐小凳子守在火炉及摊位,或躺于屋内靠背椅上,一付顺其自然、悠然超脱的样子。我猜测,也许是因为村民与道宫为邻、受道教熏陶,善结道缘,见惯了风雨,悟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规律,人自然变得心平气和。这让我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新的注脚,打心里羡慕月华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福气。
当我们气嘘嘘爬上一段高坡,红墙青瓦的玄天太素宫,出现前方视线里。据说在太素宫求子祈福很是灵验,在古代早已被人当成“祈福圣地”。用现代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网红打卡之地。史料记载,太素宫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明朝嘉靖皇帝亲自下旨扩建,被称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使它的名气更盛,流传越广,大批仰慕者趋之若鹜。
走上十步台阶,进入道宫里面,发现里头有三个相连园落,构成三关神殿。第一关摆放一个巨大香炉,导游说是铸铁的,有百吨重。迈入第二间大门,迎面见到端坐莲台观世音塑像,而关公塑像却是放在边侧的走廊里,这让我很不理解。回来后,我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道教的一个困境。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道教将佛教包容进来;又因道教将佛教的神置于高阶,而佛教却把道教的神置于低阶,造成道对佛包容过度,丧失了自己,让世人混淆了道与佛分界线。第三间殿内光线昏暗,我没看见教祖老子的塑像。也许是光线不好,没看清吧。只见四五个身着青袍道士,在一旁讨论什么问题,我不想打扰他们,就退了出来。
出道观走下台阶,驻足宫前广场,观赏起深涧对面的香炉峰。这山峰真奇特,像一根巨型法棍面包;顶部有座金色凉亭,分两层,四个檐角上翘,亭子中间摆放一只香炉,也是金黄色。亭子金属的质感与暗红色的壁岩很匹配,因山峰独立挺拔,显得突兀而鹤立鸡群。传说顶上的铁亭,是朱元璋所赐。它的设计理念与道教一脉相承,与太素宫遥相呼应,令人浮想翩翩。当地导游解释,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应导也告诉我,对面群峰,藏有很多名胜古迹,比如玉虚宫、真仙洞府、洞天福地,要过三道天门。顺着他手指望过去,对面峰峦怪谲,形如不规则的圆丘状,个个面目各异。百尺悬壁像一堵古墙,顶部掩映在树林里,石壁上长出许多不知名的灌木和野草,还有青苔,点缀成花斑块。我想到三个天门取名,是否源于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灵感呢?
游完太素宫,大家开始从原路返回,走到最初山顶中心街道,然后朝右边街巷登阶而上。行至一天门附近,再回望太素宫方向,发现街巷幽深绵长,月华街如万绿丛中一抹白,从山顶迤逦而行。挂在山崖上的村庄,在悬崖绝壁衬托下,更加惊艳壮观。
穿过一天门城门,下行二十多步便是二天门。二天门城门,也是就地取材,用大麻石块砌筑而成,台阶陡峭,坡度达到六十度。两名女文友上前搀扶着刘高汉老师手臂,小心翼翼地下到坡底。我很敬佩,既佩服耄耋之年的刘老身子骨硬朗和爬山毅力,也佩服文友细腻的爱心帮扶。清澈见底,大好河山
一路走到真仙洞府停下。这里岩壁三面环抱,形成半封闭状的小天地。有宽敞的平台、两间小木屋、水缸和一个能照人影的水潭,叫碧莲池。成群结队的小红鱼,在里面悠哉乐哉游动。但这些都只是配角,主角是岩壁上的摩崖石刻,以及居住在峭壁洞穴中各路大神。大大小小的摩崖石刻充斥整个岩壁,数不胜数,有的字迹清晰如刚写的一样。其中“天开神秀”四个白色大字,气势不凡,成为最显眼的标志。
这些都是古往今来登临此山的名人秀士,留给后人的宝贵文物。如朱熹、唐伯虎、徐霞客、曾国藩、郁达夫等都曾留下佳句名篇,或镌刻丹崖之上,或刻立碑幽洞之中,成为不朽的传承。人们常常说,“千古文人侠客梦”。其实,何止是文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江湖、关于侠客的梦。古人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理念,也深深鞭策和激励后人,踏上游历征途,脱去胸中尘浊,效仿在自然丘壑内能营作万卷文。虽然,曾经挥斥方遒的才情豪气,终被岁月长河所湮灭,但决不会“人走茶凉”,他们把自己的求索精神和道义融于字画里,留存在石壁方寸之间,让后代铭记的,不仅是瞻仰,而且是继承。
崖顶有水滴掉落下来,或者还有看不见的流泉,流入崖下的碧莲池,使得池水常年不会干涸。如果再配上几株桃树,那就是绝美,桃花涧美誉名至实归。
沿着岩下的石板路,一路登高,看见洞穴一个连一个,每个洞内都供着神仙,如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一间比较大的洞穴里,还有一个修士坐在里面参悟。我不是信徒,所以没有停下脚步。
穿过一个像大脚印般的天然石门,进入洞天福地景区。映入眼帘的依次是寿字崖,忠烈岩、栖真岩,彼此相距很近。寿字岩的“寿”字巨大,有2米多高,要写这样的字,必须搭架梯,又怎能一气呵成?有人在此合影留念,据说能够沾点“寿气”。在栖真岩遇见6个画者,在此素描写生,一笔一画,神情非常专注,丝毫不受游客影响。大家驻足一会儿,就走开了。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寿”字则是慈禧太后的手笔等等。凡间传闻,未经目睹或权威定论,多数人一听了之。
走过福喜岩、梦真桥,就到望仙楼。这座楼建得比较有气势,既是景区的山门,也是观赏景点,沿楼门而下,就是下山之路,隐藏在密林里。在没有开通盘山公路和索道缆车,应该是唯一上山和下山之路。站在台阶下仰视,牌匾“望仙楼”和对联“江南第一名山,天下无双胜景”金色行草字迹,金光灿灿,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辗转林中小径,皆是石板台阶,倒不难行走,只是膝盖骨有点虚,踉跄走到山脚底。一路而来,石阶淌着昨夜的雨水,青苔残留着昨夜的梦,石壁上的青苔掩埋了曾经的足迹和过往。石缝一道道裂痕,斑驳而沧桑。
比美艳,齐云山比不过武夷山山水,九曲斗溪,千姿百态水袖碧绿;比险峻,比不过三清山,千峰竟秀,巧夺天工。但齐云山有她自己的地域特色,比如月华天街,梦幻的烟雨云雾,延续至今的道教烟火和人文景观,有“黄山白岳甲江南”美誉,不逊于其它名川大山,至少江南人心里是这样想的。
也许过了多少年,我们当中有人再次回忆起来说:那年,我在齐云山如何如何……。“那年”两个字,似乎能让这古老的道山,在心里泛活起来,有了记忆,也有了故事,怀念深埋在这里的幽秘时光?
20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