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建春
米羹,据说是发源于古遂安狮城。遂安人称它为 “羹”,淳安人称之为“汤”。
羹与汤,到底哪一种叫法准确呢?《说文》:“五味和羹。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后来人们把煮熟带汁的无论是肉还是蔬菜都叫羹。如:羹汤。肉羹。鸡蛋羹。米羹的特点,就是菜多。米羹与菜羹不同,它不作菜当主食。由于米羹是一种糊状"大杂烩",在古代被人认为是粗劣的贫民羹食,上不得台面,故而只流行于乡村。
无论是叫羹还是汤,我觉得叫米羹最贴切。在淳安流传着米羹来源两个传说,一个与狮城秀才有关,一个与学士朱熹有关,都缺乏真凭实据。我更倾信于饥荒之年,缺吃少穿,有人无意间把米和蔬菜搅拌一起做成米羹。
我是吃着米羹长大的,对它的回味,已成为我不可磨灭的乡愁,甚至超过另一种故乡美食-汽糕。米羹平时不常做,只有逢年过节才做。比如端午、中秋、过小年和年关二十九等。
米羹有浸、磨和煮三道制作流程。浸是在开磨前,拿米和红辣椒,加茴香、橘皮、大蒜和生姜等一起放到水桶里加清水浸泡,时间为3至5小时。我家一直是夜半浸米,早晨5点多钟开磨。
磨是将浸泡过羹米用石磨磨制米浆。早年家中有一副石磨,主要用来磨粉、磨豆和米浆。一到过节,家家户户的石磨就转不停,借磨的村民排队等候。拉石磨是个力气活,往往要连续拉磨一个多小时。那天整个村子空气中都会弥漫着一股羹浆的香味。
煮是先加大半锅水,加热,再把米浆倒进锅中,.然后加入干菜或青蔬菜、白豆腐和小猪肠(可先炒过)等一起煮,并要不时搅拌,防止粘锅,若米羹太厚,可加适量开水,煮到九成熟时,加盐、味精等调料。等到锅里滚沸开出一片羹花时,就可以出锅了。
经过这浸、磨、煮这三步,一锅地道的米羹就做成了。我小时候总是迫不及待,还未到羹煮熟,就站在灶台边等待。打开锅盖,顿时阵阵香味扑鼻。刚出锅的米羹浓稠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口感最好。一大锅米羹,要用到三四个大盆才装得下。想吃羹时再从盆里扒出来,放入锅中热一热,口味就要比出锅时差一点。
米羹是一种易消化又营养的美食,混合着多种食材,因此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钾等多种营养成份。米羹是稠糊状,对于胃口不好的人和老人小孩来说,便于食用,利于消化。从昔日上不了桌面的粗食,代代相传变成受人欢迎一种传统美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作米羹的佐料已经更为丰富,米羹的味道也是千家百味,但米羹的制作方法却始终没有改变。
米羹不仅是我喜爱的美食,更是我记忆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