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想要了解文化对文学的影响,首先就得了解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我们知道文学可以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在社会生中的艺术再现。文学的本身就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矛盾,艺术地概括社会状态,作家并加以在文中表达情感,这情感或是对英雄人物的赞颂,或是对社会黑暗进行批判,或是自然风光等的勾勒……不管属于哪种,都是对世界的认识。
而文化的产生本身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体现,这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人们特定的生活习俗,特定的思想观念,特定的生产状态等。这样一来,文化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文化作为精神层面对我的生活产生的应是极其深远的,如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
综观上述,我们不难知道,文化与文学有一种特殊的内在关系。因此就文学与文化本身的特点而言,文学具有高度艺术性,文化具有高度宏观性。文化形态有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得到艺术地呈现,因而,我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学是文化的艺术阐释”。【1】
二、《浮士德》中的宗教文化
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从法国开启,随后席卷欧洲。“启蒙运动”从理性出发,强调人的个性,反对宗教神权,提倡个性张扬……这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一次思想解放。然而,过分强调人的个性,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对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同样受到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发生了“狂飙突进”,其中席勒与歌德在青年时无疑是当中的代表。就歌德而言,他是德国在在十九世纪初的民族作家。在他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启蒙运动”的印痕,还看到他对人生命本质的思索。
《浮士德》无疑是歌德投入毕生精力的经典力作,整整六十几年的积淀成就了《浮士德》厚重与深刻。在《浮士德》中,歌德通过浮士德,总结了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深层表现与特点。从而,浮士德也折射出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进而,浮士德便成为了文学画廊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在《浮士德》这部诗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启蒙运动”末期,歌德越来越意识到人类过度个性解放会带来痛苦。这样,他开始从宗教中寻找答案。他试图找到解决个性解放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浮士德》开篇便是魔鬼梅菲斯特与天主打赌(借用了《旧约》的《约伯记》中天主与魔鬼赌誓的框架),魔鬼自信能引诱浮士德,使他的灵魂堕落,把灵魂带入地狱。天主在魔鬼的挑战下却显得很有把握,认为“人在奋斗时难免迷路,但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使却总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表现出一种乐观态度)天主认为人的精神容易萎靡,贪求安逸,魔鬼能起激发人的努力的作用。接下来,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打赌,浮士德把灵魂交给梅菲斯特……作品讲述了浮士德五次奋斗,而没终以失败结束。其中深刻表现了理性与非理性,欲望与现实的双重矛盾。从而,这就与西方宗教文化有所契合。
在诗剧中,当面对世上强权时,浮士德发出“强权就是真理”【2】的感慨。这就表现了人在具有个性的同时,又对现实的无奈。我国现代诗人郭沫若评价歌德说:“他以他锐敏的直觉,惯会突进对象的核心,大之更能朗豁地揭露世界进展的真理,他是把辩证法的精神把握住了。”【3】因此这就从精神层面揭示出了人这个矛盾体,极富有精神的意义。故而我国美学家、诗人、歌德研究专家宗白华指出:“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称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所以有人称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4】
三、西方宗教文化对歌德《浮士德》的影响
从上面所讲的内容来看,西方宗教对歌德的《浮士德》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浮士德》这部诗剧中,作者充分运用了宗教悲剧的展现方式来刻画魔鬼梅菲斯特及主人公浮士德。为了丰富人物形象,作者借用其他多种手法予以适当的表现。作品最后,作者让浮士德的灵魂进入天堂。这就符合了精神超越肉体,只要赎罪灵魂就可以进入天堂。对于人和魔鬼,正如作者在剧中提到:“我从前把我自己吹得过分,/我其实只能和你(指梅菲斯特)平衡。”【5】又如:“神明把自己放在永恒的光中,/把我们恶魔放在暗窖,/你们人呢,是一明一暗的相交。”【6】以及“你是什么,/到头来还是什么,/即使你穿上几尺高的靴子,/即使你戴的假发卷起千层皱波,/是什么,永远还是什么!”【7】剧中浮士德承认魔鬼说得对:“我也想到,只是徒然,/把人类精神的瑰宝搜集在身边,/等到我坐下来的时候,/仍无新的力量从内心涌现;/我没有增高丝毫,/而对无垠的存在未曾接近半点。”【8】
从以上这些片段,我不难看出西方宗教文化对于整个《浮士德》创作的影响。
四、西方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简谈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宗教是基督教,其基本影响在其“原罪说”和“救赎说”。这两说构建了基督教的整个宇宙循环系统,而使得其观念贯穿于西方人关于于人类本质、处境和归宿的思考,也形成了一种对于人生价值的双重选择。这种双重选择即肯定人的一起哦额自然本性以及功利欲望,又设定了一种超功利的永恒追求。特别是加尔文宗教改革后,西方宗教与文化与文学更是相互关联。以上两个价值始终贯穿于宗教文化与文学之中,成为西方宗教文化与文学长久的纽带。
综观上述,我们已然明白了西方宗教文化对于西方文学的深远影响。
注:【1】见于《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一文
【2】歌德《浮士德》
【3】郭沫若.《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歌德《浮士德》
【6】(同上)【7】(同上)【8】(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