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磊的头像

吴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24
分享

《寻匾记》

       寻匾记


                            文/吴磊


这天,我又来到老汪家。她老伴给我泡了杯茶,面对面坐着,老汪伏在一张桌子前又絮叨起以前的事来。

话得从1985年说起,那时老汪还是小汪,在档案馆工作。这年快立冬时,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县档案馆:匾有下落了!此匾非同一般,乃顺治皇帝入关14年后(公元1657年)所赐:敕赐庆云禅寺。匾额用料为珍稀的金丝楠木,除圆明园较多,别处罕见。文革中,庆云禅寺毁于一旦,匾额亦不知下落。后重修寺庙,屋檐墙体都从老城惶庙拆借而来,唯此匾额无法复制。庆云禅寺的山门殿无匾可挂,有些不伦不类。那时,县里文物也归档案馆管,寻匾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那时肉包子多少钱一只?说的好好的,老汪突然插进这么一句,1毛钱,可你别小看1毛钱,1000只就是100元,那时工资才多少,但他用一个多月的工资请整个南苑大队的人吃了1000只肉包子。为什么,就为了这只匾。匾是有下落了,就在县南苑生产队,竖在猪舍与仓库之间作隔板呢。小汪“哼哧哼哧“赶到队部时,队长正捧着大碗喝粥,一听来意,皱着眉想了下说,马上要开会哩,你回头来吧!后来小汪又来,每次队长都有事,小汪天天来,队长天天敷衍他。小汪逼急了,拿出公事公办的样子,说,文物属于国家,你们有责任和义务配合我找出匾额。可是队长不吃这套,也不发火,还是敷衍,又是猪舍是刘楞子家的,这刘楞子是混人,不好说话;还说,那仓库租给附近化工厂的女职工住,人家生了小孩回娘家了。小汪无法,每天都来,每天都碰壁,他知道匾额就在那儿,天天绕着猪舍跑,可是摸也摸不着,看也看不到。干着急。每天早上,村人们捧着海碗蹲在门口喝粥时,都看到这个书生样的年轻人在转圈子。

不知哪天开的窍。有天,从镇上的大庆饭店门口过,看见许多人在买包子,小汪挤上去一下买了几十笼,用大袋子装,驮在自行车后座,象驮了袋大米。他脚下生风,自行车象要飞,赶到村里,村人都在吃早饭。那天,每个南苑村的人蹲在门口喝粥时,手里都捏只包子,这粥从没喝得这么香。第二天,第三天照旧,整整一个礼拜,小汪天天赶大早送包子来,南苑村的男女老少感动了,人心换人心。开始有人到队部找队长,可队长就是不松口。这人可真混,小汪在心里骂。可拿他一点没办法。小汪心里很着急,不光为匾额,还有这包子,他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可是,老这样买,他快扛不住了,毕竟,家里还有老婆孩子。那时,汪老太还在化工厂当临时工。

后来,事情似乎有了转机。这天,小汪又往村里送包子,刚进村子,就听村口的大喇叭叫唤:汪同志,汪同志,听到广播来队部,听到广播来队部。一听就是叫小汪,村里没有称同志的。赶到队部,这回队长没在喝粥,泡了两杯茶,一杯自己喝,一杯给小汪,很正规的样子,小汪觉得怪。让他开门见山。队长犹豫半天,开口了,狮子大开口。他要五万。你真混!这回小汪喊出来,一拍桌子,差点将茶杯弄翻。

小汪懊恼地回到档案馆,整天无精打采地趴在办公桌前,像在混日子。

有一天,突然有个戴草帽的人来敲门,一看,眼熟,再看,竟是南苑村的队长!

队长也不嫌小汪冷淡自己,自个搬凳子坐下。他说,小汪你别怪我,我并不是要为难你,这也是为村里。你注意到没,村里老人怪多的,为啥呢,年轻的都去干建筑了,一年到头在外转。本想盖个养老院,让老头老太有个照应,可,就……

没想到呀,没想到!老汪感叹着,似乎又回到当年。他打开一个旧本子,那上面记着很多名字,都是村里敬老院的老人,名字后分别标注着什么“鲜肉馅,沙糖馅,青菜馅,韭菜馅“之类。那些老人的名字每年都有增删。

老汪接着说,后来队长派人将匾额送来了,擦洗得干干净净,上面还“戴“了大红花。这匾额的回归,很是轰动,省里都来人了。小汪功不可没,受了嘉奖。被评为系统的劳模,不久又升为主管副局长。可是小汪老惦记着村里的养老院,他到处跑,腿都快跑细了,也没能筹到钱。

再后来,老头子就成了“一根筋”。汪老太来续茶,说,他总爱往南苑村跑,送这,送那,这不这月刚领了工资,又掂记上给老人送包子。每次都是自个掏钱。只是老头子现在年龄大了,跑不动了,可这事不敢给他误了呀…… 

老汪摆摆手,将抄好的名单和钱交到我手上,叮嘱我,别误事。其实怎么会误事呢?老支书退下后,我这个年轻的新村官,已经无数次地应邀来到老汪府上,接受这个“重任”,也无数地聆听这个故事。匾早已不重要了,包子也不重要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仪式。对这个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仪式大概和生命一样重要!

临走时,老汪仍伏在那儿,戴着老花镜,用笔指着旧本子上的字,细细地看。日光灯下,那个曾经骑自行车寻匾的小汪,脑袋一片花白。

刊《泰州日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