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山异人的头像

巴山异人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2/16
分享

一幅梦里水乡般的诗歌画卷 ——读田词的诗歌集《廊桥追梦》

读田词的诗歌,犹如在哼唱一曲优美的歌词;读田词的歌词,犹如在朗诵一首绝妙的诗歌。这是田词的诗歌和歌词给人的总体感觉和直观感受。田词是“多功能”“复合型”作家,既写散文、小说,也写诗歌和歌词,且成绩斐然。他出版过一部散文集、两部诗歌集和两部歌词集,其多篇散文、诗歌、小说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他的歌词被周深、陈春茸、万莉和信亚东等著名歌手演唱,并在央视、卫视等媒体广泛传播传唱。

《廊桥追梦》是田词新近出版的诗歌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廊桥遗梦,本是湖北省宣恩县狮子关景区里的一道水上浮桥。倘若你在浮桥上顾盼两岸,两岸层峦叠翠,群峰莽莽,万树葱茏。林间鸟语花香,花丛蜂飞蝶舞,叫人心旷神怡。凭栏远眺,青山隐隐,白云幽幽,湖天一色,令人陶醉。廊桥遗梦景点,曾引来无数中外游客来此打卡游玩。《廊桥追梦》也是整部诗歌集里其中的一首诗作,作者用其作为作品书名,足见这首诗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和分量。

作者在作品代序中说:“荒芜的诗田就像荒芜的农田一样,令人心痛不已,我又拾起生了锈的诗锄磨亮,撅进诗歌的深度。”其实,作者田词的诗田并无荒芜,而是一片青绿。该作品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近400首诗作,同时还出版了歌词集《鸽子花开》,可谓硕果累累,收获满满,其诗锄早已撅进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通读诗集《廊桥追梦》,一幅梦里水乡般的诗歌画卷铺成开来,让读者如痴如梦、如痴如醉、心旷神怡。

作品的高度如蓝天般高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就要求,优秀的文艺作品就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作品的高度。《廊桥追梦》正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触及老百姓熟知的事物,写出老百姓明白的诗歌,表达老百姓想表达的情感,涉及的都是老百姓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是老百姓感兴趣的东西,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从而用浅显的“小事物”折射出深刻的“大道理”。正如作者自己在不同诗作中所说,“种一些叫诗歌的禾苗”“收获生活的芳香”“最好的诗歌是故乡”“磨子磨出的味道/都如我的乳名”“家乡是一根神奇的绳索/紧紧地系着我的心”“把我泡在乡愁里/泡成一坛好酒!”这些优美而直白的诗句,真正体现了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作品的广度如草原般广阔。古人说,生活悲喜可入诗,人间冷暖好填词。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这就是指的作品的广度。意思是说,只要我们留心留意,只要我们用心用情,只要我们感性感知,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是我们创作的对象、素材和源泉。不管是天上飞的飘的,地上走的跑的,水上游的浮的,地下藏的躲的,不管是动物还是静物,不管是实物还是虚像,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悲悯的心,胸怀一腔感恩的情,就能激发我们的创作激情、欲望和灵感。《廊桥追梦》的创作指向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或是某几个方面,而是如撒下的一张大网,可谓包罗万象,一应俱全,作者目之所及,心之所向,都能信手拈来,皆可入一首好诗。比如看见小雨滴,作者就激情澎湃,吟出“撞到画家怀里/画出画趣/画出盎然生机/撞到诗人怀里/写出诗意/写出和谐美丽”;比如看见露珠,作者就心潮澎湃,写出“你的生命短暂/却在短暂中升华/舒展了树叶/解了植物的渴意/为大地抹了乳液/你就生动了生命的意义!”这些优美动人的诗句,不仅体现了作者创作范围的广度广阔,也体现作者心胸无限宽广广阔。

作品的深度如大海般深邃。鲁迅在《关于小说的通信》里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说的就是作品的深度问题。如其所言,鲁迅小说没有停留在事件表面所表达的思想层次,而是深入思索、深入挖掘、深入分析、深入总结,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革命党人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所谓作品的深度,就是指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具备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反映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蕴含的哲理。如何获得作品的深度,还得依靠依赖作者对生活有深入的体验、深刻的认识和勇于揭示。就如矛盾所说,在横的方面,如果对社会的各环茫无所知;在纵的方面,如果对社会方向看不清楚,那就不可能深入一角。田词的诗歌,从表面上看,其文字通俗易懂,语言通畅流畅,没有晦涩之句,没有难懂之言,也没有小青年诗人“月朦胧鸟朦胧”般的朦胧诗意味,但从他浅显易懂的诗句里总能折射和反映出大哲理、大思考、大问题。比如作者写《比目鱼》:“扁得像片纸/像一条绢/眼睛贴着眼睛/叫你比目/形象逼真/你告诉我/生活在深海层/压力大得难以生存/只好磨炼自身……”作者以物喻人,反映出社会底层人物生活“亚历山大”而又不得不顽强拼搏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精神。

作品的厚度如泰山般厚实。民间有句俗语,叫“吃个粑粑也要看一下厚薄。”如果粑粑和饼子如纸张薄,嚼起来定没有滋味,也没有嚼头和嚼劲,一定是淡然无味、索然寡味的。欣赏一部作品也是如此,得看看这部作品是否具有生活底蕴感、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反观感。如果作品脱离生活、脱离历史、脱离现实,那作品就如水上浮萍、空中楼阁,悬在半空落不了地、扎不下根。好的作品,就如一坛不起眼的陈年老酒,乍一看,没什么特别,没什么神奇,没什么曼妙,但越品滋味越浓,越品香味越醇,越品醉意越深。就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初看一章半节,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但越读越爱不释手,越看越不肯罢休,因为这部作品厚重感十足,足以支撑“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个殊荣。田词的《廊桥追梦》是有生活厚度的,这种厚度体现在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对人生的深度拷问。比如作者在诗作《了了就了了》中写道:“人心不如鸟心好/做事可以高调/可心不能比天高/了了就了了/和美了就好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生活中简单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处世哲学呈现出来。

作品的温度如炉火般温暖。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的是亲近感还是距离感,就要看作品是否有温度,是否让读者产生认同感,是否能感同身受。有温度的作品就如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能治愈人间悲苦,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黑格尔说,历史深处有余温。就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战争时期自强不息、意志顽强、勇斗病魔的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即便网络上一些鸡汤类文字,也让很多颓废之人、绝望之人激发生的希望,激发生的勇气,从而从一蹶不振变得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这就是文字的温度、文字的力量。田词的《廊桥追梦》如一炉旺火,他直击人的心灵,聚焦底层冷暖,给人温暖,给予初心,助人力量,有励志、洗心的效果。比如作者在诗作《偷儿》中写道:“只要精神屹立不倒/思想恒古长流/就会点燃理想/朗照邈远”;又如在《一瞬间》中写道:“时间太短/一转眼/握住一转眼/梦才会圆”。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简洁的词汇,给读者点亮了一盏生活的灯,指明了一条坦途的路。

《廊桥追梦》就如一幅梦里水乡般的诗歌画卷,细细品读,滋味悠长,意境深远,是一部你深夜悦读的好作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