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山异人的头像

巴山异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09
分享

萝卜羹和野味长

小时候,母亲在菜园地里摘菜的时候,总是会哼着欢乐的童谣:“青菜叶叶儿,萝卜梗梗儿,茄子把把儿,番茄果果儿,辣子吊吊儿,韭菜馅馅儿……”;在以萝卜为原材料做菜肴的时候,母亲也会唱道:“萝卜丁丁儿,萝卜条条儿,萝卜片片儿,萝卜丝丝儿,萝卜坨坨儿,萝卜皮皮儿……”母亲在童谣里唱出了她对全家人生活的憧憬,尽管当时生活拮据而艰苦,但母亲对未来仍充满了无限希望。

秋季一到,母亲会及时拾掇规整菜地,将菜地里的杂草除净,进行深耕细翻,用长线或是草绳量好窝子彼此之间的尺寸和距离,用薅锄勾勒出整齐划一的窝子,然后丢上几粒萝卜种子,掩上一层薄土或是火灰,泼上半瓢稀粪,点种萝卜就算完成了。

时隔两三天,米粒般大小的萝卜种子,就适应了土壤里的湿度和温度,吸收了土壤里的水分和养分,迅速破土而出,露出一片细小的叶子出来,像一个圆圆的小脑袋,惊奇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有的白茎弯曲弓着身,有的白茎直溜顶着头,尽情沐浴着阳光和雨露。再过两三天,整个窝子就一片青绿,放眼观看整块菜地,萝卜菜叶就像操场上排兵布阵的士兵,欣然等待母亲来检阅。

萝卜种子是长情之物,也是最不矫情的蔬菜,沾土即生,见风就长,不管是在沃土里,还是在石砾间,只要给它提供一块小小的领地,它就会不加选择欢实肆意地滋长。母亲说,萝卜菜最打得粗、下得蛮,最经得起风雨磨砺,就像我们山里娃,尽管吃的粗粮和野菜,照样长得水灵而壮实。

一个星期过后,整块菜地就会乌泱泱一大片,一蓬蓬、一丛丛、一簇簇,萝卜菜相互依偎着,相互簇拥着,相互依靠着,大约一拃来长。萝卜菜叶嫩绿得像婴儿的脸蛋,一捏就会出水出油,时不时会促使你的食欲大增,恨不得生吃几口。母亲提着竹篮,端着菜箕,来到菜地里精挑细选萝卜秧。母亲虽是一名农妇,但她深谙去莠存稂、去芜存菁的道理。

她拨弄着每个窝子里的萝卜秧,将粗壮结实的萝卜秧留出三到四根,其它的萝卜秧就连根拔起,装在事先准备好的竹篮或菜箕里。此时,留存的萝卜秧会受到影响而倒伏或是偏斜,母亲就会用手抠出周边的泥土将萝卜秧培植着。采回来的萝卜秧,母亲用井水淘洗干净,或文火炒食,或焯水凉拌,或煨做羹汤。

我记忆最深的,觉得味道最美的,还是母亲用嫩绿的萝卜秧做成的玉米粥。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萝卜秧做的玉米粥就是全家人的主粮,也是全家人抵御饥饿的最佳食物。母亲将萝卜秧切细,稍微用热水焯一下备用。母亲在房梁上割下一小截猪油,在锅底煎出油汁,铲出油渣,倒入一瓢井水,丢进一匙食盐,待汤烧开后,将焯好的萝卜秧均匀地撒进汤里。

等汤再次烧开后,一边用锅铲搅拌,一边将细腻的玉米粉撒进锅里。这样制作的玉米粥清纯可口,既有萝卜秧的清香,又有玉米粉的清甜。孩子们即便吃上几大碗,也还咂吧着嘴舍不得放碗。

如今,我最钟情在火锅里或是肉汤里下鲜嫩萝卜秧,会不自然地想起陈著的诗句:“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同样感受到了古人一边烤火、一边饮酒、一边享受萝卜羹的那份惬意和那份恬淡。

萝卜长到一定的时候,也就是萝卜的块茎长到一定的时候,就能分辨出萝卜的颜色了。母亲既种红萝卜,也种白萝卜,还种青萝卜。红萝卜红得发紫,白萝卜白得晶莹,青萝卜青得发乌。如果要生吃萝卜,当属青萝卜最为爽口,红萝卜有些辣舌辣喉,而白萝卜又淡而无味。

母亲会根据萝卜的种类和特性制作出不同的菜肴,红萝卜是泡菜坛子里的珍品,泡出来的酸水色香味俱全,白萝卜最适宜做萝卜干、萝卜丁,或是炖新鲜排骨,青萝卜因清脆最适合做各种凉菜。读初中住校的时候,每周母亲都会用稀辣酱和少许酸水,腌制出清爽可口的酸萝卜丝,算是我在校读书的下饭菜。

打霜过后的萝卜味道更纯更正。冰天雪地里的白菜会被冻蔫,而萝卜菜一点也不惧寒,依然昂着头傲视群雄。在乡下,一到冬天,房檐下到处晾晒着萝卜条和萝卜缨子,和金黄色玉米棒子、红彤彤的辣椒串一起,将丰收的喜悦写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旦水分晾干,萝卜条就会被拌上食盐、辣椒粉和一些作料,储藏在坛子或容器内,待滋味悠长之时,就取出来食用。而萝卜缨子就会被切成细末,做成盐菜倒匐在坛子里,待酸味渐长之时,就可以取出来蒸梅干菜扣肉。萝卜全身都是宝,就连萝卜籽,也是助力消化的一剂良药,即便萝卜皮,如今也让人制作成了酸辣可口的泡菜。

乡下的农民有着从泥土里迸发出来的智慧,即便吃着平常的萝卜,也会总结出一些俗语俚语,极度夸赞着萝卜的各种好处和妙处。诸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萝卜扯了眼眼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等等。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这也是古人对萝卜最为绝佳、最为由衷的赞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