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山异人的头像

巴山异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25
分享

诗意冬韵

冬,终也,四时尽也,一年四季之中的老幺老妹。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分别表明一个季节的开始。如果将一年看成花朵从孕育,到绽放,到盛开,到枯萎,到凋零的一生,那么冬天就是花朵凋零凋谢的季节。

同样,如果将一年看成粮食从春耕、到夏耘、到秋收、到冬藏的一个漫长历程,那么冬天就无疑是归仓收藏的季节。这个季节,是收官丰收的季节,是人生圆满的季节,同样也是垂暮夕照的季节。

与立春、立夏、立秋一样,立冬也有它的“三候”。一曰“水始冰”,意为此时天还不算冷,冰还很薄,人不能正常在上面行走,只能“如履薄冰”般小心翼翼,就如范成大所言,“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尽管只是竹篙拨碎薄冰的声音,却听起来如玉碎一般浪漫惬意。

二曰“地始冻”,意为中原大地开始受冻,尽管宋朝宋度宗昏庸荒淫,将偏安一隅的南宋送上了穷途末路,但他仍写出了“履霜知地冻,赏雪念民寒”的忧国忧民的诗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笑话,也说明宋度宗是一个言行不一、说做不一的糊涂皇帝。

三曰“雉入大水为蜃”,意为野鸡和蛤蜊的花纹相似,古人认为野鸡入水中就转变成了蛤蜊。尽管二者物种不尽相同,但古人能这么认为,一定有它不可名状、不可言说的逻辑。所以,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古人写这种亦真亦幻、似真似假的感觉,或许就是写的海市蜃楼。

今年的冬季似乎来得特别迟,尽管已立冬多日,也已过小雪节气,但气温却没有明显下降,在暖阳高照的时候,仍高达二十多度,可谓冬季暖阳,这是上天对大地的恩赐和赐予,因为最温暖人心的莫过于冬天的阳光。冬天的暖阳,如雪中送炭,如暗室逢灯,如绝渡逢舟。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白居易就习惯性在冬日下,在屋南一角,闭目而坐,在日光里迷醉沉醉,不仅缓和了急躁焦虑,抚平了褶皱沟纹,还治愈了不平心灵,达到了“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的忘我境界。如果也学学白居易,搬一把木椅坐在冬日的暖阳里,品一杯茶,看一本书,吟一首诗,那将是多么惬意舒心的事。

“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草黄迷犊卧,水白见鸥飞。”宋朝的晁公溯更是童心未泯,钟情于在雾气弥漫的早晨,在暖洋洋的冬日里,看牛犊躺在金黄色的草丛里,看水鸟飞翔在白气腾腾的水面上,但此时总忘不了对妻子儿女的思念,发出“妻孥属长至,遥想望吾归”的感叹。

至此,也不禁想起母亲在世时,也常在冬日的暖阳里,坐在院子中挑针引线缝缝补补时的情景。她那花白的头发,在冬日的暖阳下,泛着银色的光芒。也想起外婆在世时蹒跚着脚步,拿着响篙在冬日暖阳的院子里,不时追赶鸡鸭时的情景。那些逝去的时光,如冬日的暖阳再次沐浴心头,不禁让人一番悸动,也让人一番感动。

无可厚非,雪是冬季的宠儿,也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冬天离开了雪似乎很难称之为冬天,就如春天离开了花也谈不上是春天一样。在我居住的小城里,尽管还没有落下第一场雪,哪怕是飘下第一朵雪花,但我很是向往雪花的到来,我憧憬着“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那种壮观场面和美好意境,也希望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那种刻骨的羁旅乡愁。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尽管杨万里在冬日天寒时,夕阳西下来到户外,看到东山晴后的雪景,不禁一阵惊喜,顿觉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的一座银山,但瞬间诗人却顿悟了,眼前的雪景再好也只有看的份,发出了“却愁宜看不宜登”的无奈。苏轼却不一样,看见江上大雪纷飞,却想到的是“瑞雪兆丰年”,明年麦子定能丰收,百姓定能吃饱,吟出“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的美好愿景。

梅花是冬雪里最傲的风骨,就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青松一样,不畏严寒严冬,依然开得盛艳,开得惊艳,开得烈艳,早盖过了雪花的气势和风头。宋朝诗人卢梅坡就将雪花和梅花作个比较、分个高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言下之意,雪花和梅花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不分上下。

李煜也常将雪花和梅花一起描写,“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道出了词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离恨情感和别离之苦。无独有偶,北宋诗人刘著也用“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道出了对故国家园的深切怀念。

冬天的寒冬日的冷,大多是因为冬风引起的,因为人们对风的感知是最为明显的,正如李欣所吟的“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伴随着冬风的当然是冬雨,冬雨在冬风的韵脚里加了一股劲,助了一把威,让冬的寒意更浓,让冬的萧瑟更深,俨然苏轼写的“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如果冬风袭来、冬雨到来,你就不要忘记添衣添被,让风寒侵蚀你的肌肤和身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代表物种,比如春桃、夏荷、秋菊和冬梅,但苏轼却一反常态,在《冬景》里跳过冬梅写橙橘,让人耳目一新,倍觉橙黄、橘绿最惹眼、最亮眼。显而易见,在那个年代,苏轼在寒冬里还能吃到橙橘也是幸福满满。

诗意冬韵,韵味十足,意犹未尽,逸韵高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