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山异人的头像

巴山异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09
分享

快乐幸福地行走在人世间

“上弦月,只陪你上半个夜晚,剩下的时间,留着给你回忆。”“上弦月是一把剃须刀,刮掉了整个前半夜的忧伤。”“上弦月,像根贴在黛蓝钟面上的时针,静静地照看着人们的时间。”这是朱成玉的散文《上弦月》里的句子。《上弦月》是朱成玉散文集《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的首篇。读朱成玉的散文,俨然读一部优美清雅的诗,能让人立刻安静、沉静下来,并作深入、理性地思考,浮躁早已脱离了肤浅的躯壳。

朱成玉,1974年出生,曾用笔名曾予、老玉米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员,《读者》《特别关注》等杂志签约作家,在《散文》《读者》《意林》等杂志发表作品50余万字。他先后获得“百花文学奖·散文奖”,首届“意林杯”龙源国际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已出版《一生只有七天》《给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向美好的旧时光道歉》《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等近30部作品。

散文集《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其特色突出,个性鲜明,是那种辨识度、清晰度、欣赏度极高的文字,就如一碗甜甜的温润鸡汤,能润心润肺,温暖心灵,启迪人生。与其说《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是一部散文集,还不如说是一部哲理、情理深厚的散文诗。它分为8辑,即“失眠的海”“留一寸荒芜”“写给岁月的情书”“晚安,我疼痛的花园”“人心净明,天下太平”“向后退去的孤独”“十七朵寂寞”“走走神,发发愣”,每一辑的标题都是选自其中有代表性文章的标题作题,极富层次感、递进感,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俗话说,看人先看脸,读文先看题。好的文题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能加深读者阅读的欲望,激活读者的阅读激情,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读者的阅读效果。散文集《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里的每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一句诗,一句词,一幅画,很有诗情画意,很有立体感、画面感和质地感,瞬间给人有阅读的向往。心向往之,行则必至。有想读的欲望和激情,必定会早行动。如果一部散文集,没有这种牵引作用和引领作用,读者定会了无生趣,即便硬着头皮读下去,也会索然寡味,也会昏昏欲睡,成为无声的摇篮曲。

如《我在努力抱紧月光》《我听到了叶子的尖叫》《我只想静静地流淌》《人生总有一些时光在雾里》《把眼泪和风串到一起》《留着眼泪,去渡明天的船》《梦在凌晨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如果月光偷饮了你的美酒》《我的光阴嫁给了一个影子》《掬一捧从前的月色过活》……这些虽然是散文的标题,却蕴含着极其浓郁的诗意意境。无疑,这些诗意化的散文标题,彰显和凸显了作者朱成玉的深厚文学思维、文学功底和诗性特质。从他的文章中也可以得知,朱成玉正是靠诗歌写作走上灿烂的文学之路的,他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仅标题诗意化,而且文章的文字也极其诗意化、诗情化。

如“一幅安静的画,是画家揉碎了自己的灵魂,蘸着回忆,勾勒出来的梦。”“文字就是我们的舌头,就是我们自己舞蹈的脚尖。”“静下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轻。”“世界静得,只剩下黑色。”“世界是你自己的。你是随心所欲的恺撒。”(《那些安分守己的忧伤》)作者用诗意化的语言,主写一个“静”字,来突出忧伤的安分守己,不因忧伤而烦躁、浮躁和喧嚣,作者最后进行升华:“静。然后是净。再然后,是境。”人一旦拥有忧伤,就必须经历从静到净再到境的两次洗礼和磨砺,最终才能让心灵逐渐美好。

再如“月光穿过树枝的筛子,落到我的身上。那是彼此爱着的月光。年轻的月光。浪漫的月光。”“生活是一团乱麻,线头揣在每个人心里。”“生活不是为了在历史上留名,在别人的心中刻下自己的碑。”“喧哗着世人狂热的成功会突然之间静为空虚;标志着精神永恒的引领也会霎时湮没黑暗。”(《我在努力抱紧月光》)月光是纯洁的,浪漫的,年轻的,有爱的,安静的,我们努力抱紧月光,就是在努力修行修为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充实起来,优雅起来,快乐起来,幸福起来,就如作者所言,月光慢慢注入我的灵魂,生命由此变得轻盈而温暖。世界温不温暖,生命温不温暖,关键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温不温暖。只有每个人都温暖了,世界定会不再那么寒冷。

读《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犹如站在辽阔的大地上,漂洋在无垠的海面上,抬头仰望万里无云的天空,到处都是金色的阳光和湛蓝的空域。比如,在《为一朵云让路》里,有“为一朵云让路,就是给童年让路,给一只绣满祝福和愿望的风筝让路;为一朵云让路,就是给梦想让路,给一串蹦蹦跳跳的音符的蝌蚪让路;为一朵云让路,就是给自己的灵魂让路。”的呼唤和倡导;在《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里,有“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让漂泊在外的游子,日夜挂牵。”“磨盘,经年累月守在那里,吸纳阳光也吸纳着月色,承接雨露也承接着雪花,无声的铭刻着村庄的历史”对故乡的深情和眷念;在《为一朵花披上袈裟》里,有“欲望和虚荣就像那些喜欢攀比的花儿一样,倘若贪恋,毒瘾难除。”“人往往是因为爬得越高,才让自己的脚下变成了深渊。”的人生禅意……

在朱成玉这部散文集100多篇作品中,作者深厚的体验和细腻的感受,像河面的涟漪慢慢散开,像满园的梨花慢慢绽放,像清晨的彩霞慢慢升起,像夜晚的星斗慢慢耀眼,他以自然的抒怀和人性的拷问作为诗意化散文翱翔遨游的空间,不仅立意高远,文字优美,文意深刻,还能牵动人心,打动人心,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和共情。作者的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充分酝酿,是作者灵魂深处的无声呐喊,也是作者丰富情感的涌流宣泄。浓郁的诗意和画意,充盈在所有文章中,仿佛漆黑的夜晚,忽然射来了一束明光,也仿佛料峭的冬日,忽然燃起了一炉炭火。

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是独辟蹊径,充分吸纳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他的很多篇章的主题意旨,都是借物喻人,表达一种深远、高远的意象。比如,在《我抱不住风》里,作者将风借喻人生的过往,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闪失,人是留不住过往的,就如作者说:“所有的曾经都是风。风是过往。是昨天的赞美或是叹息。”一切过往都将成为过去,就如吹过的风,不会沿路返回。又比如作者在《一个男人的花样年华》里,将花比作男人的思想和花样年华,他说:“思想,是男人的花。思想着的时光,是男人的花样年华。”一个没有思想的男人,就如一棵不开花的草,不结果的树,就如旷野里的一塑雕像,即便存在几十年上百年,也是一堆生硬的石头。

曾担任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新闻奖等奖项的评委彭程,在为朱成玉的散文集《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作序时评论道:“他不满足于情感的发抒,而总是在诉说自己的感动之后,努力寻求智性的结晶和蕴涵。”意思是说,读他的作品,不仅能感受到树叶在手掌的轻柔拂动,还能触摸到坚硬而粗粝的树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朱成玉的每篇散文的篇幅并不长,但他并不单纯地写生活感受、情绪宣泄,而是注重理性思考,对人生的拷问,对人性的追问。只因为这样,他的文章才扎根深稳,枝繁叶茂,读来令人赏心悦目。不得不说,作者用文字的砂砾、砖石和钢筋,既垒砌了他文学的高楼大厦,也构建了他朴素而坚实的哲理人生。读他的《你要亲切地走在人间》,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每个人不枉在人间来一趟,只要心态好了,心态正了,就能自始至终快乐幸福地行走在人世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