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培刚的头像

吴培刚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8/07
分享

初一又十五

  前些日子,对啦,就是这个月的六月十六(农历),后院的李老转来找前院的耿木匠,说:“大哥,我那堂屋房顶上的瓦有几片儿松动了,可能是老鼠作的祸,从屋里往上看,有几处透亮了,说话就到雨季,我担心漏雨,你是泥水匠,抽个空,我和儿子秋分给你打打下手,你给修修吧?”

一辈子热心助人的耿木匠,板着脸不冷不热地说:“年纪大了,干不了那登梯子爬高的活儿了,你还是另请高手吧。”说完,往鞋底子上磕打磕打烟袋锅,把烟袋杆儿往腰间一别,背起猪圈门口的粪箕子,没再说什么,走了。

  李老转被晾在了院子里,场面一时显得很尴尬。

  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儿的耿木匠的二女儿凤香,隔着窗棂看到了刚才的场面,急忙撂下手里正拉着的鞋底子走出来,扶着门框,问李老转:“我问你,知道今天是啥日子吗?”

“六月十六啊,好日子。”

“昨天哪?”凤香又问。

“十五呀!”李老转说。

凤香说:“你没听人说过吗?有你的初一,也有俺的十五!”说完转身回屋里去了。

李老转半天才回过味来,像个木头橛子似的楔在院子里,走也不是,待着也不是。

  耿木匠家的二女儿这句话,不是好话,言外之意,做事不留后手、不留退路,结果让人记恨。

  这时候凤香妈端着半盆子刷锅水走出厨房来,朝李老转白了一眼,“哗啦”一声,把脏水泼到了粪坑里,接着说:“他叔哇,这会儿品出滋味儿来了吧?”

  李老转儿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路走错了,能回头另走;事做错了,后悔也晚了。”说完,迈着沉甸甸的步子走了。

  在乡下,像耿木匠一家人这样面对面地对待邻居,弄得别人下不来台的事,是很少见的。这位耿木匠平时热心助人是出了名的,这两个一向很要好的老伙计这一回是怎么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耿木匠和李老转年轻时去南乡里讨饭的经历来。他们每讨到一点吃的,如果是窝窝头,那就每人分一半,如果是菜糊糊,那就每人分半碗。耿木匠饭量小,李老转食量大。耿木匠总是把讨来的窝窝头和菜糊糊多分给李老转一些,自己少吃点儿。即使这样,李老转不到吃饭时,就饿得前腔贴后腔,头冒虚汗眼发花。后来,耿木匠干脆就把窝窝头全让给李老转吃,自己只喝能照见人影的所谓菜糊糊······。

要说这一对难兄难弟,从小玩光腚的邻居,耿木匠不该在李老转请求修房子的时候给他脸子看。

  这时候,凤香妈洗刷好锅碗儿,撂起围裙,一边擦手,一边往屋里走,同时还让凤香去找爹,让他别跟这个李老转儿一般见识。老太太说:“不为他,咱还为老少爷们儿,为他儿子和他老伴儿。你没哥没弟,你姐又嫁到关外去了。平常日子,他儿子秋分,可没少给咱家担水吃,秋分他妈,也没少教你学了针线活。去,找到你爹,跟他说,修房子是大事,别让他赌这口气了。看这个老转今后改不改!”

  “我才不去呢,让他李老转出出汗才好呢。不给他点颜色,他不会长记性!”

  “快去吧,庄上的人谁不知道这老转的臭毛病,他能做起事来钻头不顾腚,大白天借不出干灯来,这样的老东西外人能说他好?他上门儿求咱,咱不计怨不计仇,实心实意帮助他,让外人评价谁好谁歹去吧。”

  闺女凤香听了老妈的话,也觉得在理,这才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出门找爹去了。

  凤香刚走到门楼外,正迎上返回的老爹,只听爹说:“我出去这一阵子也想过了,不能跟李老转一般见识,正想回来说服你和你妈,唉,他能那样做,咱不能跟他较真儿,房子不是鸡窝,他找上门来了,要是不管,要出大事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呢,有这一回,看他能不能改掉他那臭毛病,要是还是不改,咱再另说。”老汉把粪箕子放到猪圈门口,忙着去小棚子下面找瓦刀什么的。

  耿木匠在李老转和秋分爷俩帮助下,登梯子上了房顶,按照李老转指定的方位,找到了瓦片滑脱的位置,瞅了一阵,突然间大声骂起来:“这个老混账,到底还是捣了鬼,真他娘的不是人!”

  房檐下的李老转爷俩莫名奇妙,秋分忙问:“大伯,咋啦?”

  耿木匠这才道出发火的原因。

  原来,当年给李老转家盖房子的时候,邻村有一位外号叫二黄毛的人也被请来帮忙。那年月,家家穷,盖房子时兴管饭,可是主人家做不出好的饭菜招待客人,煎腊肉,咸鸡蛋,用地瓜干从县城酒厂换些散酒喝,这已经是主人砸锅卖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付出了。可是这位跟耿木匠同龄的二黄毛,嫌弃李老转家的饭食孬,不肯实实在在的出力干活,这还不算,他竟然把耿木匠拉到没人的地方,对耿木匠说:“这李老转舍不得管我们好饭吃,我们不能给他好好干,等我们摆瓦片儿的时候,做点手脚,让他住进去之后,撑不了几年就漏雨,到那时,再让他请咱们修房子,这老家伙这次不肯出血,不能便宜了他!”

  耿木匠听到二黄毛这样说,顿时头上冒火,他指着二黄毛的鼻子说:“好哇,你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亏你想得出来这鬼主意!这是丧天良的事啊!你瞧瞧,如今一年到头家家都是地瓜干窝窝头,就这,陈粮还接不到新粮呢,谁家的日子好过?盖个房子容易吗?不都是顿顿攒、口口省?人家请咱来帮忙,咱哪能因为吃的不如意,给人家使坏呢?咱要把别人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来做才行,才对得起人呀!”

  这二黄毛让耿木匠好一顿数落,无话可说,但心里憋气,闷声不响地接着干活去了。摆瓦片的时候,耿木匠从西间开始往东摆,二黄毛开始从东间往西摆。万万没有想到,这位二黄毛并没有接受耿木匠的批评,而在摆瓦片儿的时候还是做了手脚,因为现在漏雨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年二黄毛摆的瓦片儿,所以耿木匠看到瓦片滑脱处,忽然间想起二黄毛来,这才忍不住骂起人来。

  李老转知道耿木匠不是骂自己,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不想提起半月前的那次让人脸红的往事,但是,不当面向耿木匠认个错,心里总觉不踏实,对不起这位前后院住着的老邻居。李老转呆呆地望着房顶上正弯着腰重新整理瓦片的耿木匠,说:“老哥,半月前那件事是我做的不对,你可别计较啊,事后,秋分娘把我一阵好剋!往后,你瞧我的!”

  “别提了,过去的事了,让孩子们笑话。”

  秋分奇怪地问:“爸,你和耿大伯怎么了?”

  在儿子秋分一再追问下,李老转才把半月前的六月初一那天,自己做的那件对不住耿木匠的事吞吞吐吐地说了出来。

  小李庄东头有两家邻居,前院一家姓耿,男的外号耿木匠,五十刚挂零;后院一家姓李,男的人称李老转,年近半百。

  先说耿木匠,耿木匠外号又叫“百事通”,是乡间有名的多面手,最突出的有三手,木匠,厨师,泥水匠。那年月,谁家有红白喜事宴请亲朋,居匠们就在主人家院子里搭棚砌锅灶,煎炒烹炸煮。多面手的老耿头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人缘挺好,因为他会的手艺多,街坊邻居之间,都少不了求借的事儿,尤其他家,几乎天天有人来借东西。有人来借他的锯,说是有几根木头要锯成段,劈成辦子烧火用;有人来借锤子,说是楔几颗钉子;有人来借抹子,说是把墙面抹一抹;有人来借三股叉,说是围墙被雨淋了个豁口,想和泥堵缺口······在这诸多的借东西的人里面,更少不了后院的李老转或者他的儿子秋分。这些借东西的人们,还常常是在吃饭的时候,因为别的时候,李家不一定有人。而在这时候,一旦有人来到老耿家,二女儿凤香即便是正端着碗吃饭,也会立马放下碗筷,对二老说:“你俩吃饭吧,我去找。”于是,放下饭碗,匆匆找到别人求借的东西,交给来人。凤香娘也端着饭碗,倚着门框,帮闺女回想人家借的东西放在哪里了。

  这凤香妈一天到晚很少说话,总是有数的那么几句,一是因为耳背听不清,不便接话茬或者插言;二是老实了大半辈子,人前背后很少多嘴多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门外,跟人们在一起时,总是听的时候多,说的时候少,人称“大老实”。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总是实实在在,诚实守信。平时,老头子和女儿去队里挣工分,他在家料理家务,洗衣做饭,喂鸡养羊。有时候凤香和他爸不在家,有人来借东西,只要家里有的,总是赶快撂下正做的家务,很爽快地找到东西交给来人,并且说,用过了不用送,俺用的时候去拿就是了。对方说,时间长了怕忘了。

  且说这天是农历的六月初一,正逢郭村集日,凤香爹对女儿说:“妮儿啊,爹吸的烟叶断顿了,你包些红芋干子(地瓜干)赶集卖了,给我买些烟叶吧。”

  当年乡亲们过的是“地瓜干是主粮、鸡屁股当银行”的清苦日子,平时买盐买洋火(火柴),大都是卖些地瓜干儿,再去买这些东西。只是,一包袱地瓜干儿,少说也有四、五十斤,距郭村集七、八里路,凤香对爹说:“你让我背着去呀?”

  “哪能背着去呀!昨天下午我和你后头的老转叔在一块捣粪,中间休息的时候,他说家有两根木头,想卖了花钱,不知道到底能卖多少钱,心里没底儿,他让我这当木匠的跟他去家里看看,量量长短,掐掐粗细,大致估个数,免得到集上别人出价,自己吃了亏。他说今天吃过早饭,就去赶集,我昨天对他说过了,把地瓜干儿装到他拉的地排车上,跟他一块去。”

  “你跟他再说一声吧,别让他忘了,要不,他拉上木头走了,咱就凑不上车子了。”

凤香爹正把一锅子烟刚刚抽完,从嘴里拿下烟袋杆儿,往鞋底子上磕打了几下烟灰,站起身把烟荷包的线绳往烟袋杆上绕了几圈,接着往腰间一插说:“说的是,我再跟他说一声,别让他忘了。”

   凤香让娘收拾碗筷,她忙着去找包袱皮装地瓜干儿。凤香爹来到堂屋西头的厕所里,隔着一堵齐肩高的土墙,就看到了后头李老转家的院子,李老转正跟儿子秋分一起往车上装木头,耿木匠忙隔墙喊道:“喂,他叔,二妮儿这就把地瓜干儿装好,你拉上木头从俺门口路过,再把地瓜干儿装上,你们一块走吧。”

  “知道了。”李老转答应说。耿木匠跟李老转打过招呼,来到院子里,见闺女凤香正和她娘稀里哗啦地装地瓜干儿,就对凤香说:“装好了,你娘俩抬到大门口去吧。一会儿后头他李叔从门口经过,放车上一块走。还有,二妮儿,这路上你可得拉着车子,别让你老李叔拉。”

  “放心吧。你不用嘱咐我。我正年轻,咱凑人家的车子,哪能让他拉着哪!”待凤香娘俩把一大包袱地瓜干儿抬到大门口以后,凤香守在现场等起来。没想到,被等的李老转,左等不来,右等不到,弄得凤香心急火燎。转身来到院子里,忙催老爹再隔着墙头,看看李老转装好了木头没有。谁知,耿木匠隔着墙头往后院一看,院子里哪有李老转的影子?更不见装着木头的车子,只有李老转的老伴在“喔喔”地唤鸡喂棒子。

  “喂,他大婶儿,老李呢?”

  “他不是到你家门口装地瓜干儿去了吗?”

  “去多大会儿啦?”

  “好一阵子啦。”

  凤香爹又慌又急,他估计李老转一准拉上木头赶集走了!他大步流星往村头赶。

果不其然,李老转已经出了村子,拉着地排车走出老远了,凤香爹两手卷成喇叭筒,朝着匆匆忙忙赶路的李老转的背影大声呼喊。

  李老转没停步,没抬头,探着身子,脚下走的那个快呦!

  凤香爹又气又急,嘴里嘟囔着:“真不是玩意儿!这世界上,没有不下雨的天,更没有不用人的人,咱走着瞧!”

耿木匠回到家,找到一根扁担,招呼女儿凤香,爷俩抬上那一大包袱地瓜干儿赶集去了。路上,凤香一直气冲两肋,加上又急又气又累又热,俊俏的脸蛋红扑扑的,往下直掉汗珠子。凤香爹更是上气不接下气。爷俩一路上歇了四五回,才终于赶到集上。

  吃午饭的时候,李老转和耿木匠爷俩先后赶集回来了。

  一向办事利索、嘴巴不饶人的耿凤香,连气儿也顾不上喘匀,一阵风似的刮出大门,往西拐,沿着围墙往北去,绕到后街,来到李老转家的大门外,一连声地喊:“李老转,你出来!”

  李老转在厕所里,答应了一声,再也不出来了。

  耿凤香赶到厕所门口大声说:“李老转儿,你做事就这么绝是吧?昨天下午俺爹跟你打招呼,今天早饭后又隔着墙跟你说,好哇,你竟然不管不顾地拉上车子走了,老爹跑到村头上喊你,你理也不理,耳朵眼里塞上鸡毛了?前后院住着,平时你缺这样朝俺家借,少那样向俺家求,哪一回短了你的?你这没良心的人,轮到俺用得着你了,你一点不给面子,拿起架子来了,咱走着瞧,有你的初一,也有俺的十五!”

  耿凤香说完,转身“通通通”一阵快步离去。

  ……

  有这么一件令人不愉快的往事,难怪李老转求耿木匠修房子,耿木匠一家人一个个给他颜色,嘴里不热不凉地拒绝了他。

  从此以后,耿凤香那句“有你的初一,也有俺的十五”的话,不时在李老转的耳边响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