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立的头像

陈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01
分享

也唠合江荔枝

合江是闻名遐迩的晚熟荔枝之乡,合江荔枝是大名鼎鼎的皇家贡品、中华名果、奥运水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合江栽培了荔枝,荔枝也成就了合江。

在胡正银先生的《万树荔枝映日红》作品研讨会上,我曾说没有写过合江荔枝的都不叫合江作家。尽管大家都在写,且一写就是几十年,但无论作者读者仍意犹未尽,论之甚酣。合江荔枝不仅是合江山川上的常青树、映山红,也是合江文旅苑里的常青树、映山红,四时青绿,七月绯红。

荔枝或晚熟荔枝绝不是合江才有。荔枝的主产地是广东、广西、福建,其产量之巨大,不是合江可以比拟的。以合江为中心的巴蜀地区包括泸州、宜宾、乐山、江津、涪陵等也产晚熟荔枝。但合江晚熟荔枝的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却独占鳌头。这才是我们不断宣传、戮力书写的底气、豪气。

合江晚熟荔枝能成就今天之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得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合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渝黔结合部。境内有长江、赤水河两大水系,大小河溪108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357天,常年平均气温18.2℃。这样独特的地理、水文、气候条件铸就了这块晚熟荔枝的“飞地”。除了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我以为人和这个主观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从从容容地沏上一壶茶,轻轻地呷上一口,再轻轻地走进它的历史和现状,去慢慢体察吧。

历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荔枝,作为一种普通的风物,在历史的深处并没有专门的志书前来记载。但其悠久的栽培、传播、经济、文化历史依然生动地闪现于浩如烟海的典籍或萤火星点般的民间传说中。

良禽择木,风物相宜。我国南方得以成为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地方,肯定与它作为亚热带水果的特性分不开。它平时喜高温高湿,喜强光暖流,但其花芽分化期却要求有一个相对低温中湿的天气条件,而开花期则要求中温中湿。如不满足或遭遇不利天气,就会造成花芽分化受阻、落花落果等现象。而我国南方包括东南、西南部分地区刚好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它们便双向奔赴了。

公元1059年前后,蔡襄在《荔枝谱》中写道:“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之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可谓讲清了来龙。而成书于公元250年前后的《蜀都赋》则写道:“邛竹缘岭,菌桂临崖。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可谓是最早关于巴蜀荔枝的记载。

合江又是巴蜀地区较早栽培荔枝的地方。最直接的证据是,在当地出土的汉代石棺中就有荔枝浮雕图。而散落在典籍中可以作为佐证的描写、记载更是多如牛毛。唐代诗人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中写道:“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公元979年前后成书的《太平寰宇记》载:“泸、戎荔枝都是贡品,且戎州贡者荔枝煎,泸州贡者鲜荔枝。”公元1226年前后,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者,谓泸戎产也。”这些著述虽未明确提到合江,但合江就辖于泸戎啊。如前所述,合江独特的地理水文气候条件为晚熟荔枝的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其栽培历史悠久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众所周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将杨贵妃喜迎荔枝的场面精彩而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但也就此揭露了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即封建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穷奢极欲,是可以全然不顾人民的负担甚至死活的。此后,悲天悯人的诗人们无不变着法子口诛笔伐。杜甫说“侧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宫满玉壶。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曾巩也云“击谰冰清不染尘,仙云裁剪绛纱新。千门万户谁能得,只有昭阳第一人”……久之,便演绎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诗歌主题。

然而,更为精彩的是另一问题:杨贵妃所食之荔枝到底来自哪里?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没想到这一问啊,竟然在接下来的千百年间被人们反复探寻和争论,而且争论来争论去,不但没让真相越辩越明,反而越来越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了。

谓福建的证据是,《灯影记》记载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正月十五晚,玄宗在宫殿里抛撒闽江红锦荔枝,叫宫廷的人为其拾取。《宋史》则多次记载了福建有贡荔一说。而且自宋迄清,这样的记载不绝于史。

谓广东的证据是,《新唐书‧新乐志》有“岭南道广州南海郡,土贡:荔支”“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乐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等记载。《新唐书‧杨贵妃传》还云:“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谓四川的证据除了前述还有不少。苏轼在《荔枝叹》中云:“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南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里说:“近见《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涪州有妃子园荔枝,盖妃嗜生荔枝,以驿骑传递,自涪至长安,有便路,不七日可到。’”明代杨升庵说泸州荔枝“绣成堆处献君王”。宋人张君房在《碧鸡漫志》中称:“太真妃好食荔枝,每岁忠州置急递上进,五日至都。”宋人宋景文在《益部方物略记》则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即今乐山……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已经成为一个永远也不会有答案的千古悬案了!

如果说贵妃吃的是不是合江荔枝还有争议的话,那么合江在汉代就已广泛种植荔枝则是毫无争议的。诚如《四川荔枝志》所说“合江原来就栽培荔枝”。

不过,那时“多数系早熟种类,果子至夏至左右成熟”,品种多为白荔枝和楠木叶等土著荔枝。现在通常所指的合江荔枝是清朝名仕周汉林从广东引进的改良荔枝,这类荔枝成熟较晚,果大核小,脆嫩酸甜,风味独特。

撇开争论,关于荔枝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苏轼的《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白居易的:“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黄庭坚的:“王公权家荔枝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泼醅葡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谁能品此胜绝味?惟有老杜东楼诗。”宋人范成大在路过合江时写成《新荔枝》诗:“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夜凉将到星河下,拟共婵娟斗明月。”清代周楷在《过合江》诗中有句:“雁汉鸥汀涨碧澜,片帆飞过荔枝滩。”

现状

往事越千年,今朝更好看。

7月19日晚,合江的长江边上热浪滚滚,室外温度高达34℃。但高温驱散不了荔城人民的热情,在一万余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2024年四川生态旅游活动暨第33届合江荔枝季在荔枝广场盛大开幕了。省市县领导及各地佳宾隆重出席,县委书记王波致欢迎辞。他说,荔枝是合江最深刻的乡愁记忆、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合江荔枝从汉唐盛世绵延至今,越千载悠悠岁月、踏苍苍盐马古道,历史的风韵在富饶的三江大地氤氲酝酿,北纬28度的飞地气候在富硒富锌的优质土壤上点石成金,共同造就了合江荔枝晚熟稀有、清香幽鼻、酸甜可口、腻嫩滑舌、晶莹养眼的独特品质。符阳大地形如蝴蝶、状似肺叶,是一片灵动且会呼吸的土地,正沿着荔枝古道追寻山之风、水之灵。合聚人气、江纳百流,诚挚地邀请各位嘉宾、各界朋友,多到合江走一走、看一看,共庆丰收喜悦、共享硕果甘甜、共谋美好未来!

开幕式上,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李鸿莉宣读论证意见,认定合江为世界晚熟荔枝优势区域中心;四川省政府参事、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强为中国晚熟荔枝第一镇荔江镇授牌;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景强、市政协副主席刘旭晴为先市酱油赤水河庄园、陈家大院、龙卦山·半山云舍等荔乡千宿民宿代表授牌。最后,各位领导共同启动了本届合江荔枝季。其后,《小笔架奇妙之旅》《唐荔》《诗赋合江》等歌舞节目精彩上演,说唱节目《我是合江人,我热爱合江》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今夜的荔枝文化广场,人山人海,山呼海啸,大家一边享受着这场高规格高质量的视听盛宴,一边诉说着对荔枝的深情、对家乡的热爱。

开幕式只是一个引子,此前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荔枝季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印象合江”每晚的美食集市上人头攒动,烟火浓浓。在荔江镇柿子田村、大桥镇土地坝村、尧坝古镇、龙卦山风景区等各个分会场里,荔枝采摘大赛、荔枝诗词大赛、“全荔出击‧乒出彩头”、“沉浸式剧本杀‧万事顺荔”、非遗体验、节目表演、美食品尝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火如荼、热闹非凡。

从1987年至今,除了疫情等特殊情况,合江荔枝节总是如期而至,从未爽约。其影响力也是逐年提升,现已成为四川省最具特色的果类生态旅游节会之一,在推动合江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合江已建成国家级荔枝示范园1个,万亩以上荔枝产业镇街4个,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荔枝种质资源圃1个;现有70多个荔枝品种,目前主要推广的是大红袍、妃子笑、绛纱兰、井岗红糯、红蜜荔、仙进奉、红绣球、带绿、楠木叶、陀缇、观音绿、马贵荔等12个优良品种——也被称为合江荔枝十二金钗。

目前,合江荔枝已荣获中华名果、中国国际林博会金奖、奥运水果评比一等奖、全国十大优质种质资源等59项殊荣,其品牌已荣获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全国果菜产业绿色发展百佳地标品牌、全国十佳果品地标品牌等称号。

近年来,合江荔枝利用冷链技术以及物流与电商的互联互通撬开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的大门,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智利等20多个国家。今年,单是盒马鲜生每天的销售量就达到3万斤,仅合江中荔公司就计划出口100吨到北美。

目前,合江有21个乡镇种植荔枝,种植面积30多万亩,真正实现了荔城无处不荔枝的美好愿景;年产量5000多万公斤,占同期全国市场份额的95%以上,年产值20多亿元,品牌价值达12.46亿元,正所谓一果兴百业、一果旺一城。

背后

曾记否?1973年8月,中南海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得偿所愿,人生第一次品尝到了来自咱合江的荔枝!且对它赞不绝口。这是何等的荣光啊!只可惜那时啊,合江荔枝的产量还很小,不能让更多的人都吃到。

曾记否?1979年9月,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赵紫阳同志来合江视察时深情地指出:“合江荔枝得天独厚,品质好,要认真发展好这个农产品,并将合江荔枝品牌做强做大。”

一次点赞,殷切希望。一句指示,磅礴号令。此后,勤劳智慧的合江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开拓进取、埋头苦干的发展之旅,迎着三江蓬勃的春潮合江荔枝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

创业之初,千难万难;从零到一,点滴自知。不懂技术就派人四处求学,没有优质品种就外出剪枝嫁接。外面学不到、买不到就成立农技站、研究所自学自研、发明创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一个个不眠之夜后,从嫁接到品种改良,从病虫害防治到施肥浇水,从疏花到环切,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逐渐被掌握、运用、推广。在经历价格低廉、销售不及、运输不出去、保鲜时限太短等一系列丰收后幸福的烦恼,终于建立起了一条贮存、保鲜、运输技术链,构建起了一张本地外地、线上线下销售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合江荔枝终于在新世纪初始年代迎来大发展。

发展的背后是政府引领。农业局牵头组织,多部门联合协同,政策上大力支持,技术上充分保障。特别是建立并深化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成了技术专家团队,为农户提供全天候技术咨询和培训,不断提升着荔枝的种植水平。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赋能。推进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资金+技术+荔枝树等多种经营组织形式。是科技赋能。引进推广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果蔬生长监测仪、环境监测仪、果蔬清洗和包装设备、冷链设备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荔枝品质。引进推广先进的观念和技术,比如规模种植抱团发展理念,无公害、绿色种植理念等,比如棚架栽培技术、矮桩大枝高换嫁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持续培育改良品种。加强物流和销售渠道建设,主动开拓电商和外贸市场,实现了荔枝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开展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市场声誉,提高合江荔枝的知名度和溢价能力。拓展荔枝产品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与相邻地区紧密合作,形成规模化种植区域,提升整体供给能力。面对市场竞争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加强农业保险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保障体系,确保每一颗荔枝的身份清晰、安全无害、品质优良。是文旅加持。比如已连续举办三十三届荔枝节,正着力开展荔枝古道探寻和申遗工作等。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合江荔枝的产业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但绝不是止境。未来,还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推进合江荔枝产业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建设,把合江荔枝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合江乡村振兴再添一捆干柴、再烧一把旺火。

行茶致远,必得深爱。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我们最容易看到的是今天合江荔枝产业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整体上的规模效益、品牌效应,而最容易忽略的是无数个体的荔枝人在这其中遭遇到的无数的艰难困苦、挫折失败、委屈沉冤,作出过的无数的拼搏努力、隐忍坚持、牺牲奉献,做出来的那许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造、突出贡献。让我们以茶代酒敬这些荔枝人,因为今天合江晚熟荔枝的茁壮发展离不开这一个个有远见卓识的人,这一个个有技术技能的人,这一个个勤劳勇敢的人,这一个个创新创造的人,这一个个宣传呐喊的人!

从想做到做成,从叫好到叫座,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从高原再攀高峰,从初具规模到高质量发展,我想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这就是合江荔枝人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奋斗,善于学习,乐于实践,好于创造。千年荔枝三十三载潜行,七月丹林一年一度绽放。繁华落尽,枝叶重新。让我们弘扬起荔枝人精神再出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