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立的头像

陈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1
分享

三校飞鸿缥缈影 数点寒星动心空

九月的尾巴上,学校斥资派遣我们二十多名骨干教师到重庆市三所初中学校去参观学习。其意甚好,而我却有些抵触。

这些年,我们并没少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其中的道道儿早摸得门儿清。太多迎来送往的客套,太多你好你棒的奉承,太多培养什么什么的高大上,太多推进什么什么的假大空,太多取得了什么什么的陈词滥调,或浮夸虚假、笔下生花,或哗众取宠、为赋新词强说新,或为讲而讲、为活动而活动……等挤掉这些东西后,干货、真货、实货还剩多少?有时候名师专家讲了两三个小时的一场讲座,于我们觉着有用的可能就是一句两句或三句!凡此种种,令人费解。

比如,初中的教育教学真的那么复杂,对于一个已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来说,需要今天国培省培、明天市培县培,需要今天向成都学习、明天向重庆借鉴吗?

比如,真的是只有他山之石才可以攻玉吗?自己山上的石头就不可以?有那个期期外出参观学习的时间,去到图书馆里好好翻翻教育学心理学它不好吗?有那个周周搞教研的闲心,坐到窗前好好想想到底该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它不香吗?有那个天天检查教学六认真的劲头儿,去到教室看看学生到底是怎么学的、学了些什么它不可以吗?

比如,古今中外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教育教学原理、规律、方法还不够我们用吗?非要每年发明出成百上千种新的课改理论、实践模式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积累下来的教育方针政策还不够我们用吗?非要每月创新出数十上百个文件来?须知,现在每搞一次课改总结出来的理论、模式可能比几千年的积累都多。这种现象正常吗?这种作法有必要吗?

当然还是去了。但愿有收获吧,至少经历也是一种收获。

一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第一站,我们来到两江中学。

首先听取简介。学校坐落在两江新区核心区域的宝圣湖街道,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占地104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在校生3000多人。它是一个老校区、新学校,2009年在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双语学校的基础上新办而成。其建设起点高、规格高、标准高,2013年即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重点中学,2018年加挂西南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校牌,至今还有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加身。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在现有的208名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就有25人,外籍教师2人。学校注重课后活动建设,长年开设30多个兴趣班和学生社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

接着参观校园。学校建筑整体上按照北欧风情和中国山水园林风格设计,中西合璧,兼容并蓄。从校训水幕墙到两江潮大型浮雕文化墙,从创意十足的理念石到古韵悠悠的钟楼,再到传说中的罗马广场,无不极具特色和冲击力。

一是“两江潮”大型浮雕文化墙。内容从巫溪猿人到巴人原始社会部落首任首领廪君,从古巴国忠勇巴蔓子到张仪筑城,从重庆解放碑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三峡纤夫到红岩魂,再到浓墨重彩的两江中学赋,轻轻松松就将自己的前世今生作了个介绍。

二是钟楼。我不知道全国还有哪个学校保留着这样一个古老的钟楼——虽然不知是否还能响起那旷世经典的钟声,但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三是“罗马广场”。虽然是仿建的,但其逼真的形象、恢宏的气势还是有点让人恍若穿越。能在逼仄的山城、狭窄的校园中抽出一块空地建起这个广场,是需要不凡的眼界、格局和气度的。

四是散落在校园隐约可见的是“善”主题文化。学校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之地,自得两江之灵气精华,于是因地因境地提炼出了“上善若水,厚德乐学”的主题文化,其中“上善若水·善天下”为办学理念,“心善如水,行善如流”为校训,“善满校园”为办学目标,“心善、言善、行善、善天下人”为培养目标,“尚真、尚善、尚美”为校风,“严谨谦和,博学善教”为教风,“砺志笃行,乐学善思”为学风,“善教育”为特色办学。学校还进一步提炼出了“水的十德”,即水润育万物的无私奉献之德,奔流不息的不断进取之德,水滴石穿的坚忍不拔之德,水准持平的公平公正之德,源头活水的不断创新之德,甘心居下的谦虚谨慎之德,滴水入海的持之以恒之德,海纳百川的兼容并包之德,水无附形的灵活变通之德,流水不腐的清正廉洁之德,拓展延伸了“善文化”的内涵。

我想,所谓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不过如此吧。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所过之处,学生们都表现得很大方、很活跃、很热情,纷纷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

两点四十,我们开始听讲座。三个讲座的主题分别为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郭主任分析了年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一个中心即管理团队,两个基本点即班主任、备课组,三个辐射面即教师、家长、学生,四字策略即轻重缓急的应对策略。谢亚老师的带班秘籍是“七字真 yan”:彦——立志高远,严——规则意识 ,言——关心关爱,演——创仪式感,验——活动育德,沿——教育规律,研——自我提升。邓红英老师现身说法,追溯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分享了自己组织教研科研的工作日常。

这年头,像这样的讲座,讲讲客套话、敷衍话、漂亮话是再常见不过的了。但像他们这样真话实说、实话白说,倒是有点出乎意料。

赵校长让我分享感受,我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多读书,要像他们那样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实践。我曾不止一次抨击过这样一个怪现象:教学生读书的老师自己却不读书!这是何等的荒谬啊!像他们这样既博览群书,还不停实践的教师真的值得学习!

再摘录几句金句吧。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刚性制度,柔性管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爱学习,都会学习,能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足矣;人要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越是能人,越承认自己的无能、无为、难为,而不是无所不能;远离多巴胺,追求内啡肽;不要把学生当成展示教师能力价值的工具;你眼里能容下多少人就能管理多少人;做最少的作业得最高的分;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伸伸懒腰走出报告厅,只见密密匝匝的教学楼、居民楼挡住了挟着余威的太阳,散辉染金天边,好一片惬意时光。学生们已散落在校园里,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打乒乓球,篮球比赛刚开哨,足球场上已是2比3,体育生在体训,美术生在写生,倒霉的在做清洁卫生,运气好的已开始吃饭,三三两两不紧不慢回寝室的同学有说有笑、追追打打……是的,放学时光是校园里最生动的时刻之一!

“放学了?才五点半呢!”“是哈!怎么可能?”看过时间的大家惊诧得不敢相信——而此刻我们的学生还有整整一节课呢!于是逮着学生就问:“是放学了吗?”“呃,放了呀!”最是大城市中的这番景致,更加让人吃惊和羡慕。

晚饭后,我沿街去买点东西,碰到成群结队放晚学的学生们。“不会吧,才八点四十!”看过时间的我又陷入了狐疑,“这个点儿,即便在小县城也还没下晚自习啊?到底是谁在卷……”

“哦,今天是星期五!”睡觉前,我突然顿悟,“平时不会这样吧?”

二 蹊下远行无觅处 径道开怀亦有情

天一亮,我们赶往下一站——二塘中学。刚出发,我便百度起来。除了百度百科外,没有其它相关报道,即便是百科的介绍也很短,且其内容看起来已经很老了,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其中“学校占地23亩”彻底让我失望了。

“怎么开到乡镇上来了?”有人透过车窗发出了疑问。“可能就是个乡镇学校吧?”有人答。大家并未太在意。

等车拐出大道向一山坡驶去时,我们看到了它的大门,张校长已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了。跨过校门,是一条斜坡道直达山顶。道路两边照例写画着丰富的校园文化,有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理念、校训等。

张校长特别介绍了“赋能主题教育活动月”展板,说现在各种检查太多了,难得做那些迎检资料,干脆做成展板公示出来,人人看、天天看、时时看。我开始觉得有意思起来——毕竟应付检查也是一件很讲方法的事。

转眼大家看到了二塘中学的校徽。一个圆圈围着一个塘字,其中土字旁儿中一横一提的颜色不一样,即“二”也,联起来便是“二塘”。除此是否还有更深的含义?须知,在巴蜀话里,“二”和“土”都不是什么好话——准确地说都是贬低甚或是骂人的话。故意用不同色调区别开,是不是说不二也不土?用这样一种自嘲的方式巧妙地将名字里的短板轻松化解,我想这不仅是广告的技术,更是教育的艺术。

对于二塘中学来讲,名字是天生的、无可选择的。就像它现在所面临的现实。曾经的令人艳羡的工厂子弟校,随着老旧产能的淘汰而没落在时代的大潮中,转而成为进城务工子女学校、普九兜底学校,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可奈何花落去啊。

“穷则思变,变则通。”张校长说。局促的现实面前,二塘中学主动求变。当然,主动求变的首先是领头人。

一,拼成绩是肯定拼不赢的。二,成绩绝不是万能的,甚至在人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三,天生我材必有用,避短扬长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们从党的教育方针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

办学思想: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无限的可能。办学目标:德正、体强、智优、尚美、勤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教育为生命赋能。教育愿景,把学生培养成不断超越小我,逐渐实现大我的幸福与成功的人。校训:永远自信地行走。实施途径:三能教育,即体能、心能、智能;三力教育,即内驱力、自制力、幸福力;三志教育,即志趣、志向、意志……

认真听下来、看下来,就一个感觉:厉害!自成体系不说,且每一条都是从党的教育方针出发、遵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出来的接地气、冒热气的大白话、大实话。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不是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不是照抄照搬、敷衍了事,不是漂亮口号、瞎喊空吼的办学思想!

敢想会想,更要敢干会干。从根子出发系统全面进行顶层设计,讲方法讲策略生动灵活进行底层实践。教育归根结底是为生命赋能。赋什么能?智能、体能、心能。它们相辅相成,既互为倚仗,又相与促进。实施策略首先是避短。既然智能基础差,处于劣势,那就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转而从体能入手,着力心能,最后反过来助推智能,好一个围魏救赵。特别地,智能也是多元的,而传统纸笔考试只能反映其中一些方面。因此,不能因为考试成绩不行,就否定掉学生的一切智能,也不能因为智能差一些就否定掉学生的一切能力!进一步地,体能从体育锻炼、劳动体验、技能培训入手;心能从见到人就打招呼、问好、微笑入手,从三年十项修炼、每期五项挑战、每期六次站上主席台入手,把集体活动作为快乐幸福的源泉。

其次是扬长。怎么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特长?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在终极舞台上培养,于是尽可能多地开展小活动、尽可能多地搭建大舞台就成了大途径,于是从吉尼斯挑战赛到平板支撑挑战赛,从越野挑战赛到书法大赛……就成了小手段。你说巧妙不巧妙?

光说不练假把式。

在体育运动的好处角,我们看到了:身体好,睡眠好,少生病,少抑郁,不发胖,促进长高,促进反应力,提高免疫力,提高大脑机能,提高柔韧性、爆发力、耐力,减压,排除毒素,更精神,更漂亮帅气,更有活力,学会如何赢,学会如何输,学会自我坚持,学会与队友合作,发现自己的潜能,让人自信、幸福、愉快……“找出运动的五项好处,这首先就是一项活动,没有哪个学生不能完成!”张校长得意地说,“其次,知道了就要践行,于是同学们便愉快地热情地投身到了体育运动中去!”

在走廊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只考了3分的学生的手工毛线作品。“哇,完全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呀!”大家纷纷称赞。在书法室,我们看到好多歪歪扭扭的作品也被挂上了墙。“我们有好几个学生,零基础,练习一年后即在区里的大赛中获得大奖!”在图书室外的门楣上,我们看到了: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塘吉尼斯荣誉殿堂,我们看到了令人眼花的名目,有的甚至闻所未闻,也看到了令人咋舌的成绩,有的甚至难以置信:一分钟跳绳男子275个,女子225个;平板支撑男子27分01秒,女子16分51秒;铁肺男子5125ml,女子3510ml;能屈能伸男子33.2cm,女子30.7cm;折返大师男子95次,女子60次;方位王者男子6.12秒,女子14.68秒;飞盘远行者女子32.51米,男子42.41米;铁人三项男子5分59秒,女子6分40秒;握力王中王男子52.6公斤,女子37.4公斤……还有男子引体达人11个,女子一分钟仰卧起座51个,金鸡独立29分30秒,双人跳绳198个,一分钟速记达人22个……“呃,这个‘校园千里眼,7.8米’是什么意思?”“即祼眼视力能在7.8米外达到5.3。”“还有这个精准落入、用铁达人呢?”“呃,不瞒你说我也不知道!”“哈哈哈——”张校长的回答引得大家一片笑声。试问,如此这般,学生还用得着天天把教室坐穿吗?学生还用得着时时把脑袋埋到地上吗?

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学校的清洁卫生。我们看遍了教学楼的每一层、每一间,直至每一个角落,没有发现一片垃圾、一块杂物,没有发现一件乱放的东西、一角凌乱的方寸,就连消防栓、消防柜都被设计摆放成了一件干净整洁的装饰品!这种干净整洁是由外到里的,而不是表面的敷衍的,是整体全部的,而不是片面局部的。真的是“好多地方比我们的家都干净”!还须知道的是,全校总共才140名学生,而光教室就有二十多间,还有偌大的运动场、公区。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清洁质量是如何做到的。但我能推断,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训练,没有良好的习惯和发自内心的遵从,是肯定做不到的!也正因如此,我更确信这是功利的做假者无论如何都做不来的!

会干的另一个前提是尊重科学、运用科学。通过张校长的自我介绍,得知他已通过自学成为了半个心理学家。他说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是成长环境出了问题。于是,他理论联系实际,开发了《家长赋能手册》《学生赋能手册》,让家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成长问题,进而融入社会、融入时代,找到归属感,获得成功和幸福。

至于被我们视为生命的分数,张校长却说“听天由命”。看似无为的背后,既是豁达,更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洞察和遵循、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坦荡和忠诚。他说,我都快退休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学生已经这么差了,还有什么好失去的?好成绩未必是时间和题海堆出来的!我以前也是好学校的校长,做过实验,晚自习上到十点跟上到九点,后者成绩更好;晚自习安排教师讲解和不讲解,后者成绩更好!体能好了,心能好了,我不相信对智能没有好处!但非得要让某个学生或某一群学生考出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我承认自己做不到!

两个多小时的接待、讲解,张校长一个人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对比于两江中学的话筒、扩音器,他自始至终都是原声带,他相信有理不在声高,好听的声音在哪里都能被听到。对比于两江中学的校长、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轮番上阵,他把一切都装在了自己的头脑中,都使在了自己的手上。对比于两江中学领导们一口一个赵校李校,他自始至终没问过谁是领导,只自顾自一视同仁地讲解和自顾自一视同仁地微笑——民主平等的理念、求真务实的作风可见一斑。不因官贵,不唯权大,只对事实,只看本领。

经久的掌声,不散的人群,会心的微笑,折服的点头,崇拜的眼神,翻涌的热情,无不是对张校长的认同和褒奖。大家还当即一致向他发出“到学校来做讲座”的邀请!这绝对是破天荒的事件!

“心灵深处的震撼”“今后要争取多出来多听多学”“此行简直值了”……纷纷议论中走出校门,回望他的背影,却被外墙上的一行大字泪目:“二塘中学,没有一个差生!”

真的想不到,在当今之熙熙攘攘、纷纷扬扬的功利教育、行政教育之外,还有二塘中学这样一块世外桃源!但愿他终不被打倒,而她也终不被辜负!

枕着翻涌的思绪,一夜好眠。

三 竹林上拔高高笋 荷叶中藏小小莲

第三站,我们来到渝北实验中学。

首先参观了开设在学校的渝北民俗馆和校史馆。两馆位于大楼的底楼,抬脚便可进入,参观条件十分便宜。各占地两间教室,内容设计考究,有前言有结语,脉络清晰篇章详实,装潢陈设高档,综合运用了实物与现代光影相结合的手段,凝练简明,实证有力。不同篇章分由数名妆容大方、口齿伶俐的同学解说,整个一套现代化博物馆的标准范式。

简单的参观,我们已对学校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什么《青春实中》的校歌,“生”字造型的校徽,什么“尊重生命价值,涵养生命能量”的办学理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中精神,“珍爱生命,追求卓越”的校训,“自强不息,和谐共生”的校风,“无言之教,顺性而育”的教风,“生而有涯,学无止境”的学风,“三段五学六有”的生命课堂模式……可谓理念先进,目标明确,纲举目张,自成体系。

学史使人聪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没有比家乡的历史、学校的历史更为生动的地方课程、校本教材了——我想该校如此大费周章,肯定是看重了这一点。在这里,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社会等的沿革变迁得以展现,学校的办学历程、育人理念、光荣成就等得到展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锐意改革等精神得到提炼,学生得到历史文化知识的浸润、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操陶冶、演讲交流等能力的锻炼,这样一箭数雕的事何乐而不为?在分数为王、一俊遮百丑的潮流中,像这样能够腾出三四间教室高规格举办当地民俗馆和本校校史馆的初中学校并不多见,真值得学习。

接着陈副校长为我们作《大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专题讲座。所谓大单元、大概念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大处着眼,将零散的内容按一定的主线、主题或逻辑关联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单元或概念,然后再从不同的方面、方向、维度、层次上进行分析、分解,以实现小处着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摒弃知识的零散化、碎片化,转而追求知识的体系化、结构化,变浅层学习为深层学习。

当然,不得不强调一点,与其他教学思想、模式一样,它既新又老,有优点也有缺点,更有适用条件——诚如她在讲座一开始的地方引用的场景一样:第一节课时教师发现要讲的基础知识学生全会抢答了,于是才在第二节课果断改变内容和教法即从综合能力素养的内容角度去组织教学。反之,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是不可能作此转变的。也就是说大单元、大概念教学也是有学情前提的,切不可盲目照搬。

比之二塘中学,渝北实验中学规模大了很多,生源状况也好了很多,教育教学也正常了很多。但谁又敢否定在同一把尺子的简单和粗暴的衡量之下,也掩盖着像二塘中学那样的“差生”?是的,大凡面上的繁荣往往都会掩饰掉面下某些个体的不堪。因材施教在实践上还有许多难点、堵点,需要更多的投入付出和“不计回报”。

四 菊花几簇俏临风 枫叶一坡映山红

访学归来,竟暑去秋凉,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来: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关于学习借鉴的问题,外出访学切不可见风就是雨,胡学乱学,胡抄乱抄。因为别人向我们展示出来的东西,由于有意无意、或他或己的原因,常常是有水分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概貌,常常不得其精神实质、精髓本义、主干要领。因此应深入分析、深刻领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粕馏华、去形汲神,对于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符合本校实际、符合本科实际的加以汲收利用。如此方能以他山之石攻我山之玉。

反之,如果见风就是雨,一味地照抄照搬、一味地仿其形、学其术,而不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去分析其适用条件,领悟其原理道理、思想方略,好一点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坏一点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是四不像。

《晏子春秋》中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一条理论或方法去到其它地方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告诫我们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鲁迅先生也早就论述过拿来主义了。他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要拿来”“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事实也早就证明过了。近代以来,中国就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大革命时期,我们党的先驱们也纷纷外出考察学习。同时,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我们也从苏俄请来了洋师傅。但毛泽东同志却坚定地相信中国革命的真理未必一定要从外国去学习才能得来,相反,深入自己的城市、乡村、田野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也许更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留在国内,去到城市农村做调查,搞工运、农运,并做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等著名论断。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他的判断和做法。中国革命的历程如此,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历程也如此。

总之,我们一切的向外学习借鉴,都要好好地分析一番,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撇形取神,都要与我们的实际“试触”一番,唯其如此,才能不机械教条,才能不病急乱投医,才能不乱点鸳鸯谱。

关于怎么学习二塘中学的问题,是它的理念我们不知道吗?是它的实践模式我们想不到吗?其实都知道,也都想得到,只是不敢干、干不好而已。为什么不敢干呢?怕走异路担责!跟着大家走老路多好!走不通又何妨?不用担责啊!为什么干不好?不过是不想付出、不肯投入罢了。而没有付出哪来收获?改革尤其如此。任何改革如果不投入更多、付出更多,怎么可能成功?引申开去,一轮轮的教育改革之所以难以深入,并不是大家在理论观念上不接受,归根结底还是在实践上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事情更多、更麻烦。反之,应试教育之所以根深蒂固、愈演愈烈,不是说大家不知道它的弊端,归根结底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即操作最简单、投入最渺少且看似最公平。

它的这个模式,其实一些学校也试验过,包括我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学校。但为何都半途而废了呢?不仅结果没有想像的那么水到渠成、美妙壮阔,过程也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容易、壮怀激烈。今天,我们是觉得二塘中学的模式很棒了,但其招生状况为什么并没有迎来转机呢?这就表明,社会并没有给予其真正的承认。为什么呢?明明很棒的模式啊!在评价观念机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都会自觉或不自觉、从内或从外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阻力。当然,大家最难过的其实还是自己那一关。说一千道一万,学生嘛,始终要以学习为主,以学业成绩为主,以升好学、上名校、找好工作为王道。一旦学习不行,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都极易否定掉一切。有些现象很有趣,比如对于后进生,老师怎么劝他学他都不肯学,但当老师真正让他不学而去开展其它活动时,他却未必愿意积极参与。再比如,对于后进生往往即使在其它方面有特长取得了成绩也未必就能真正地建立起信心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但凡学习不行的学生,往往在其他方面也不积极。

它的这个模式有其特定的客观条件,因此别的学校不能照搬。但无论怎么讲,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它立足学情、因材施教、不唯分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观念和做法,反思我们的分数为王、疲劳战术、题海战术的观念和做法!

作个结语吧。二塘中学模式注定不会在我校或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反响,三天的参观学习也注定不会在我们以后的从教生涯产生多广大、多深远的影响。是的,听时蠢蠢欲动,下来一动不动。一切都会归于平静的,就像随便哪一场随便多么激烈的暴风雨。

倒是那几次自发的热烈掌声还留在心间。“一些校长会干什么、干了什么?一天到黑只知道分析成绩,什么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学困率。”“屁大点儿事反复开会。”“假期里面还布置什么作业?学生会认真做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