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文茹的头像

吴文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随笔杂谈
202204/24
分享

文化蔚心灵

吴文茹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读书日,我再次读了龙应台的《什么是文化?》,文化慰心。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和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十字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它的目标是善。

在龙应台看来,文化是“粉墙下一株蔷薇”。她说,文化底蕴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她用一些小事揭示了“底蕴”所在:

小时候我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小孩送来一篮自家种的枣子时,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 农村的人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他们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这是一种文化的自觉。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这是一种文化的气质。

正如龙应台说,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之源,就是强大的文化底蕴。

我的一个文友就是坚持着心中的“价值”和“秩序”,不由分说地抵抗着世俗。他抵抗的力量也来源于一种文化底气。他的坚持不曾动摇过,理解他的亲朋好友也不去动摇他。他说,我之所以不懈随笔,缘于传统文学的不断丢失,古代精髓为之不继,心急如焚,不写不快。他坚信国学的生命力远不是媚俗文学和快餐文化所能比拟的。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他认为受众者少,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没有关系。就像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受众的不同一样,文化生活不同。

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龙应台说,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农民不吃牛肉,因为对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兽而是一个事业合伙人;渔民在餐桌上不准孩子翻鱼,因为人在吃、鱼神在看,他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象的危险。因而,很多意义上的文化,我们很难说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文化应该是一种自信和从容,没有必要去刻意辩解。

很多人在问:文化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文化究竟是真的重要,或者它其实只是政治人物的美容术语,文化人的一厢情愿?如果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说出科学、经济、医学、科技为什么重要,我们是否也能用同样干净利落、逻辑清朗的语言说出,文化为什么重要?龙应台说,文化很重要,它决定了一个社会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与自由市场能否接轨、全球化的竞争能否适应、政府管治的清廉与否、公民意识的建立等等。文化在塑造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行为上,是一个关键元素;文化在塑造一个人的言行和人生上,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龙应台这样阐述文化的重要性: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文化洗了他的灵魂,疗了他的伤口;它让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它使零散、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社群。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任何一项文化工程的背面都牵动着一个城市灵魂深处的东西。它的历史情感、文化认同,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共同梦想和愿景。任何国际知名、高价高贵的硬件建筑也无法取代静水流深的人才培育和国民美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当我们把资源全付给了表面的浮夸,我们还剩下什么给那深层的、真实的、民族所真正需要的文化建设呢?龙应台尖锐指出,文化建设当作水泥建筑,人的情感就埋在那水泥之下了。在文化建设上要“宁缺勿滥”,不是要放弃文化建设,而是要弄清楚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时隔十几年,重温《什么是文化?》。一些文化人的孤独感悟,一些文化观的曲高和寡,宛如在深宅大院中和束之高阁的古籍相依为伴,这或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忧虑,但越来越多的人在创新与坚守中的文化繁荣,也是可喜可赞的事实。

文化是一种养分,要让文化滋养人而不是折磨人。我们要快乐地坚持,健康地传承。要愿意融合和分享,去弘扬光大自己坚守的文化。真正能够治愈自己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不断强大的内心和不断扩大的格局。文化之旅不仅有苦涩的基调,更有熠熠生辉的日子,生命被铸上文化的烙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