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文茹的头像

吴文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随笔杂谈
202312/23
分享

一阕绕远路的更替之曲

吴文茹

《繁城之下》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古装悬疑剧。该剧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明朝小县城的社会现象和人物之间的繁杂纠葛,以人性、命运的复杂性为内核立意,直指人心深处的挣扎和无奈。剧情节奏快,信息密度大,镜头语言和艺术美感出色,服化道、摄影灯光、音乐配乐、剪辑特效都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平,充满了紧张缜密的推理风格。加之剧情不断反转,展现了高级的戏剧格局。

《繁城之下》虽然只有12集,但剧情环环相扣,短小精悍,细节饱满,质感十足。探案的背后更是在勘探人心,剧中人物对话精炼,一些台词字字珠玑,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对人心人性、世间百态的深深叩问。

比如:良心它是这么一种东西,如果说你想卖的话卖不上什么价钱,但是你若想留那它可就贵了;公道是一条绕远的道儿;吾道一以贯之,我的道是一体的,是一贯的。所谓圣人之心,浑然一理。此道即是忠恕之道。忠就是一心一意,恕就是推己及人;师父说,对咱们当差的人来说,猫是最好的。猫嘛,喜欢让人顺毛。顺了毛就是最温驯的;你要记住,永远不要把人,当成盼头。这些台词令人过耳不忘,记忆深刻。

《繁城之下》是一部探讨人性、公道、良心和因果的剧作。可见,编剧是懂相对论、辩证法的,更是敬畏因果的。剧中离奇的案件,接连惨死的人,结果不过是人为了讨回公道设的局,可偏偏这个做局的人却又是那个想要讨回公道的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又是那个可怜人?谁干净谁肮脏?有时很难界定,更不是单一的,引人深思。

话说敬畏因果。因果,梵语hetu-phala,指原因与结果。佛教认为一切法皆是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灭坏。因是能生,果是所生。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历然。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如外界客尘与众生主体内心也互为因缘,由众生之无明生起我见,我见缘外界之客体,客体唤起众生之贪欲,贪欲引起恶行,恶行招引再生及痛苦,痛苦又加重无明。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为因果。

《繁城之下》的最大的看点就在于因果轮回、人性挣扎。王夫子、程神医、冷捕头,乃至于起初有良善之意的陆直,挣扎之后悉数选错,悉数被卷入不断下坠的深渊里,更有甚者成为悲剧暴风源头。万幸的是,曲三更最终未行差踏错。

深夜暗巷中,曲三更捉拿贼人、铿锵有力说出“寻衅滋事殴差拘捕”,这句台词曲三更说了数次。第一次是他鄙视愤怒别人借此颠倒黑白、挥拳鲁莽求正义;第二次是他自己也绕弯路也困惑也愤怒,程序不正义、长街雨雾濛濛中狠揍行骗之人,情绪发泄多于惩恶扬善;第三次是他终于找回本心,寻衅滋事殴差拘捕,说得堂堂正正。曲三更也曾有美好梦想,一度绕弯路几近迷失自己,几乎成为悲剧中的一环。一句“寻衅滋事殴差拘捕”,从名不正言不顺到名正言顺,好一阕绕远路的更替之曲,一更不行,必须三更。

《繁城之下》,一张人心世相的大网,新鬼烦冤旧鬼哭,叫人唏嘘不已。故事中的三股主要势力,一是陆直为首的反派势力,二是魏县令代表的神秘势力,三是曲三更代表的查案势力。该剧揭示了与欲望、权力和金钱有关的故事。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性格和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他们的选择和命运都被黑暗力量和因果关系所控制,揭示了人性难辨、难逃因果报应的深意。

《繁城之下》给出了一个相对而开放的结局。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多面性,表明每个事件都有自己的因果联系。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复仇者与冤案死者没有血缘关系,完全是为了报恩。关于“凶手”的人设,编剧和导演下了功夫。通过揭示正义与邪恶的暗流,意想不到的脑回路、神反转,与传统的快意恩仇剧相比,更加震撼人心。

剧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很出色,演员演技也都在线。但最特别、最突出的当属宋辰。宋辰,一生死过三回。吴门第一才子被卷入朝堂之争,才华成了他被攻击定罪的祸端。含冤下狱遭受酷刑屈打成招,死一次;挚友以死示冤屈,宋辰放弃大道信仰、背弃故人情谊,又死一次;案子被“平反”,始作俑者和流言蜚语依旧,他背着“我本作弊,使了银钱买通翻案”的污名,又死一次。

半生都是凌迟,余生长醉不堪醒。诗酒风流的江南才子已死,经天纬地的清明典史已死。宋典史生前最温暖、最感人的一段,是他和魏知县的对话。魏知县托付遗言,掏心掏肺一番话,说尽他和宋辰二人的冤和恨。宋典史最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帮陆家满门讨回公道。他帮曲三更、敲打提点曲三更、试图挽救曲三更,帮魏知县求公道,终于摆脱半副残躯了无生意的状态。宋典史之死,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慷慨赴死,是要了断“半人半鬼”亏心往事的一次洗涤和自我裁决。既是为陆家洗冤,也是要为自己多年前错认的罪名,向着公道不死不休的呐喊。

宋辰,本该和山河绮丽、繁花锦绣一起,如春江花月夜、秋风凌波意,潇洒风流。剧终,杏花疏影里,诗酒自在如风。难忘在翠华楼以拇指写诗的宋辰,更难忘向光而行,以死明志的宋辰,求一线光、一丝正气、一道“天天昭昭、正道彰然”。

《繁城之下》很关键的伏笔,曲三更始终不知生父是死于师傅之手,整个案件的意义因此得到了升华。曲三更在查案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考验,刷新了三观。当这个性格耿直心怀正义的小捕快亲自下场缉凶时,方才发现师傅说的“公道是一条绕远的道儿”,那条路不是一般的曲折与遥远。后来,他又发现,公道还会走上岔道儿。

但远,就不去寻找了吗?曲三更变换了手段,甚至走上了歧路,之后幡然醒悟,公道的路虽绕远,但偏离了,就不再是公道了。最终,宋典史用自己的命教会他,真正的公道是不应夹杂私仇的,不偏不倚为受害者发声,才是正道。曲三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正道得以维护。路虽远,然必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