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拾趣
吴文茹
每天,我多数就在小区院子转圈晨练。转几天,审美疲劳了,就去外面走走。
如果是早晨七点出门,我就会遇到许多送小孩上学的家长。有开着专车、骑着电动摩托的父母,有开着代步车的爷爷,有背着书包步行的奶奶。大人帮孩子背着书包,拉着睡眼惺忪的学生,急匆匆地往学校聚拢。人行道上,蓝白、绿白配色的校服,夹杂着其他花色,像一条涌动的溪流。
送孩子的家长中,互相认识的打着招呼。我听过最难忘的对话是:有人说,来送孙子了?有人答,来送爷了。打趣的话,真实反映了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许多家庭都是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当爷的像孙子,当孙子的像爷,父母是孩子的服务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也体现了隔代亲的传统情感。
到了晨练的公园或绿化带,又是另外一种景象。锻炼的人很多,慢跑的,快走的,遛狗的,散步的,人们以自己最惯常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天。
道路和道路之间,树林和树林之间,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空地,划分了不同的运动种类和群体,有打太极拳的,有跳舞跳操的,民族的,现代的,自由式的,各领风骚。有节奏慢的,节奏快的,也有静坐的,站桩的,都有各自的魅力。
在公园的一片高地,是一群“笑友”,他们每天就是练习大声的笑。他们的“领笑员”很尽职,笑声一步很到位,情绪随后就能跟上。我听得肚皮疼;在公园的一片洼地,是一群“歌友”,他们每天独唱或合唱,或者“啊啊啊、喔喔喔、哟哟哟”的练声。他们训练自己敢于发声,敢于歌唱,哪怕是五音不全的人。我听着精神也会为之一振。
有一些身怀绝技的人,炫耀着高难度的动作,引得围观者啧啧称奇;还有一些特别较劲的人,做着看起来自己并不擅长、别人看着也很别扭的动作。如,我不能理解那些用身体撞树和吊在树枝上的人。人不能为了自己活得好,让树活不好啊。
无论跑与走,歌与舞,快与慢,我都是自由式。我尝试跟着两个年轻的团队跳操,强度相当大。他们每天跳两个小时,那些身上像安装了马达一样的中青年人,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我由衷感叹,年轻真好。今天,天气晴好气温下降,我加大了运动量,一路哼唱着 《我比风年轻》:
我比风年轻,所以我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用所有的坚定,让夜间繁星,从此不无名,
山川多空灵我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