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兴华的头像

吴兴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11
分享

红色杨柳关

春和景明的三月,随达州市“重走初心之路大型文学采风”团前往杨柳关途中,山坡野地满眼翠绿,油菜花儿飘香。

杨柳关地处四川宣汉、开江县、重庆市开州区三县交界处,群山起伏,密林丛生,方圆百里以松树、杂树为主,一棵棵碗口粗的松树拔地而起,浓密的树丫挡住了温暖的阳光,遮掩着隔三差五的战壕,享誉久远的赫天池佛教胜地隐藏于此,鸟语和着香客敲响大池寺的钟声,从山顶穿过密林传入耳鼓。

峰峦起伏,密林拥抱的杨柳关,曾经在1933年10月27日上午早晨,川东游击军与红九军七十三团在现在的赫天池、罗家湾、杉冒尖、七里沟一线,以杨柳关为中心,采取正面佯攻、侧面迂回的战术,向退守至杨柳关到七里峡一带的敌军发起总攻,并在杨柳关口与敌军开展肉搏战的地方。藏身于地的杨柳关与红色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红色血脉浸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杨柳关红色遗址众多,每处都有血与火的传奇。松树林里的战壕遗址、无名烈士墓、红军战地医院、赫天池佛教胜地……每一处遗址都写满红色故事。

浓密苍松之下,我们踩着厚厚的松毯穿走林间,一处处二米或三米来长、一米来宽、米多深的战壕遗址,星罗棋布映入眼帘。这里的山梁曾激战三天三夜后,敌军只见四面八方红旗招展,大小山头炮声隆隆,喊杀声冲天,顿时大乱,官兵不顾,争相逃命,逢岩跳岩,逢坎跳坎,伤亡无数,仓皇溃逃,红军一直追至到现在开州的高桥镇,与川东游击军转战四年多的国民党军队就此消灭。

离开松树林的战壕现存遗址,走在左边是开州,右边是宣汉分界岭的水泥步道上,我和文友们兴致勃勃,下一站前去观瞻新建成的红军广场,而红军广场背后的山坡上,有数百名红军和川东游记军战士长眠于此。

我是第一次来到杨柳关,也是第一次听说这里有“无名烈士墓”。由于上午走了不少路,近中午的太阳照在身上软绵绵的,加之头天观看红色遗址行程路途远,走了三个乡镇的不少路,只觉得越往上走越感到吃力,而我手头还提着一台七八斤重的摄像机,就掉队拉长了距离。当看到前面那些女文友都能一路坚持,而我一个男儿还畏惧吗,那些长眠于山坡地下的烈士,用鲜血换来我们幸福的今天,我还能掉队吗?于是我加快了脚力,一定要用好我手里的摄像机,拍摄好第一手资料,用详实的镜头反映当年红军战斗牺牲的地方。

气喘吁吁走到离山顶不远的山凹,一个个凸出的土包占据着百多平米的山坡,每个土包上有的放着一块石头,有的放着两块石头,有两个土包放着三块石头,更多的土包没有放石头。我正在纳闷土包上为何放着不同的石块,而有的土包却没有?巴山文学院的龚兢业院长诠释了我心里的疑问,即:土包上放着一块石头的是排长,两块石头的土包是连长,三块石头的土包是营长,没有石块的土包是牺牲的红军战士。

我们为杨柳关的无名烈士墓三鞠躬后,又驱车来到另一座山头下的红军战地医院遗址。如今的遗址是个三合院,约莫一百多平米,留存着八十八年前那时候的木板房,只是茅草顶盖换成了青灰色的瓦盖,住着杨柳关村的村民。听介绍,当年的战地医院缺医少药,从屋背后山岭上抬下来的伤员没有牺牲在阵地上,而是缺医少药病死在医院的门板上。我听后默默无语,心情沉重,当看到不远的老村办公室,白色的墙壁在阳光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辉,心里便安慰了许多,是红军战士的生命换来了今天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村民生活的富裕。院子里开着的红杜鹃,是从杨柳关的山坡上移栽于此的。乡党委书记张国告诉我们,这里的红杜鹃是红军的血染红的,每年的四五月间满山遍野都开着红红的杜鹃花。

隐藏在杨柳关密林深处的一处制高点,险峻山崖下的青砖黑瓦、绿苔斑驳的赫天池三层古刹古朴而厚重,不时几声悠扬钟声传入耳鼓。初来乍到,但见大门上方“赫天池”三个大字的匾额熠熠生辉。

在赫天池,游人如织,有一处泉眼莫测高深,会让你浮想联翩。这口赫天池古井,数百年来的春夏秋冬,不管天干或下大雨,古井里的水再多的人饮用,舀多少却始终如一还是原来的水平线。那天,我们50多人的采风团每人喝上甘甜的半瓢水,水平线依然没有变动,我筛选了无数条理由,却无言证实谜底。

早在1929年,王维舟联络各地游击队头领召开会议,为了确保秘密安全,每次会议都选择在险峻的赫天池,借助佛教胜地游人多的掩护,壮大了川东游击队,直到1933年川东游击队改编成红三十三军,成为军长的王维舟却见证了古井的谜底。究竟谜底是什么,只有当年驻扎这里的红军才知晓。

三月的杨柳关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我呼吸着新鲜洁净的空气,唇齿间竟有一缕淡淡的甜香。我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杨柳关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禀赋,围绕红色历史和绿色生态两个主题,积极发展红色游、生态游,红色基因与绿色生态在这里一定和谐共鸣,交相辉映。

近两年来,上峡乡党委政府依托杨柳关的红色基因和生态资源,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发展红色旅游,已修通了杨柳关、赫天池景区的水泥硬化路,完善了赫天池内外设施,修建了红军文化广场。同时在2020年,县退伍军人事务局已立项500万元“红军纪念广场”项目,将杨柳关内的“小坟场、大坟场、浩棚梁”三处的无名烈士坟场连成一片,拟建成一个具有红色旅游景点的“革命烈士陵园点”。据统计,每年慕名而来杨柳关、赫天池的游客达5万余人次,带动赫天池村发展农家乐16家、民宿4家、酒店旅馆7家,直接就业人员100余人,增加了该乡和赫天池、杨柳关村群众的收入,让农民足不出户实现就业,也为乡村振兴铺就了快车道。

回走的下山路,一路的铲车和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加宽上山公路。路过山下的杨柳关村,幢幢新建的民居被绿树和油菜花田包围,老人们在院坝晒着太阳,小山村里一片静谧安详。我陶醉在三月的春烟里,心底生出无限暖意。

回来这些天,我常想起自己还在杨柳关的“红军战壕遗址”前行,炮火连天的猎猎旌旗仿佛又一次浮现在眼前,弥漫的硝烟在空中久久飘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