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瑛的头像

吴瑛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5/19
分享

古来大书家 分明是恶狠狠的吃货呀

1


我们乡下,有食苦的传统。

孩子出生,开吃之前,先用黄连抹一下嘴。新生的儿,眼还闭着,哇哇哭着,嘴张好大,寻觅吃的。催生婆拿手指蘸足黄连,往他嘴上一抹,小嘴立马逮着,咂巴开了。过了一会儿,这才重新哇哇大哭——被苦哭的。这才抱他过去,到妈妈身侧,他并不懂上当的,依旧逮着食器,加油吮吸,这下不哭了,发出咕吱咕吱的满足声。

对这种做法,说法不一。比较通用的说法是:先苦后甜,以后的路越走越宽阔。还有一说法,便是这样的一口苦气,可以保得好久的健康。

到我们生儿子时,到底没有肯让老一辈的人这么折腾小人儿。


2



其实越往古代,越讲究养生的。这完全可以理解。古代医术毕竟不发达嘛,看红楼梦,真正怕人的,小林吧,最多是肺结核,死了。贾瑞吧,只是想凤辣子的心思,夜里出去了一趟,被粪浇了头,回来洗了个凉水澡几下折腾竟然把命送了。那个秦可卿,语焉不详的,最多是个什么妇科病吧,也送命了。最冤的是那个晴雯,不过是夜间受了寒凉,抄家又受了点夹棒气,被逐回家居然生生送了命。那么古人就研究养生保命。文人更是有趣。说那个苏东坡,一路几经贬谪起起伏伏,可是娇妻美妾倒是不离的。那个朝云,才二十五六的年纪,苏老却到了风烛的残年。保命要紧的,就和朝云相约,各自修行,各居一室。想想喷饭,那胡子白花花苏子,要这么娇美的小妾做什么呀?苏子被贬的一路研究了种种抗病防病的独家秘方。可见,这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更是要命。


请看一帖。关乎养生保命的:“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怀老先生挺逗的,猜想中,一定是忙什么俗事太累了,一想起某个友人答应过要送他苦笋和茗茶的,直接操笔就写上了:“苦笋和茶都是极好的,这会儿我正好有空啊,你可以多多地送来,不必拘礼!”写完了肯定笔往墨盏里一扔,侧头自我欣赏了一番,想想又添三个字:“怀素上。”


怀素之功,岂是常人可比?不过是张嘴要人家苦笋的便条。可是越到后来,越见珍贵,若干年后,竟成了保留至今可数的原迹之一了。斯人已去,碑帖长留,十四个字肥瘦相宜,一气呵成流畅生动。中锋用笔轻重合度。端的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后一行字几乎一笔写成,荡气回肠。这和杨凝式的韭花帖书写场景何其相似!那人也是一觉醒来,看到友人送来的韭花,就着小肥羊吃着香香的韭花,来不及抹嘴,就写下了韭花帖,被传颂千年。看看这些吃货们!

3


说到吃货,再要说到吃苦笋的吃货,就一定要提到黄庭坚了。黄庭坚在怀素之后了。他吃这个苦笋,讲究便多去了。一来,跟人要笋,有诗做证:

南园苦笋味胜肉,

笼箨称冤莫采录。

烦君更至苍玉来,

明日风雨吹成竹。

朋友朋友你快点把笋给我送来吧,要不一夜风雨,我的笋怕已经成了青青的竹子了。

然后专程写下《苦笋赋》。写吃苦笋: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啗而不疾人。吃吧吃吧多吃不是罪,虽然刚入口有些小苦,之后便能回味出甜意了。然后还能吃出哲理来: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良药苦口吃个普通笋也可以一通道理出来的。

书法家里吃货多,那个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那个倒不是推荐吃鸭头的。说那个鸭头丸效果不好。让到时当面请教。后人叹服那个字,笔锋灵巧变化多姿,方笔、圆笔、侧锋、藏锋都有。章法上更是萧散疏朗,洒脱不羁。

还说黄庭坚的苦笋。黄是果真爱得紧,细细碎碎地道来,反反复复念叨。先说自己喜欢吃苦笋,然后说喜欢的原因。然后联想到国家用人,然后又说,当地人传,不可多吃,多吃会有什么什么样的症状,他以身试笋,又得出一番哲理,任何事情,不能听人家说,可信就可信,亲身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得出下士中士上士的区别。然后又送一句千古良训: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黄庭坚的字特征鲜明,中宫收紧,结体伸展。颇像勇猛直前的武士,长枪大戟又智谋双全,进退自如。几乎每一个字,都有一笔特别夸张的长笔,有如向人豁然伸出的长拳,防不胜防中忍俊不禁。

4



小儿高二时,突发奇想,埋头书法。一个暑假,没有挪窝,字竟也写得有几分模样。某一日,我正在外面忙活,电话那头斯斯艾艾地传来他老人家的声音:“妈妈,你打开QQ。”打开一看,标准褚遂良体,一张“余需帖”赫赫在目:“余需:大白兔奶糖一包,口香糖少许。可乐一瓶。蛋糕一个。薯片虾条若干。引弦上。”

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霍!历代大书家,分明都是恶狠狠的吃货呀!

收好“余需帖”,坐等2.07亿的天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